第473章 以你之名,大赦天下(1 / 1)

加入書籤

想到天下歸心,便還有一樣不得不提的,壓在心裡已經許久的事了,「九月底了,太行的板栗要熟了吧。」

去年這個時候,她和兩個孩子已經入了太行了,那漫山遍野的板栗,真叫人見之難忘啊。

那人點頭,「就熟了。」

阿磐撐著虛乏的身子,由著趙媼和白珠攙扶坐起,正色開口,「妾有一樁極重要的事,要向大王進諫。」

這是正事,要大君一個確切的詔令,因而大君是大君,小君是小君。

那人垂眸注視著她,認真地聽著,「你說,我聽。」

昏睡三日才醒,原還沒有那麼足的力氣,然這些話都是早就想要開口的,早一日開口,那些受苦的人也就早一日解脫,她心裡高興,因而聲音雖不高,然一刻也不停。

「妾在太行逃亡時,幸虧有滿山的板栗。板栗不需人栽培,隻要種下,就能結一樹的果子。那時候妾便想,以後機會妥當,定要勸諫。」

「在晉國的荒山旱地,大王何不命人多栽種些栗樹呢?深秋命人采集囤起來,能囤上數年,將士打仗行軍,來得及就磨成粉做栗米餅,熬板栗粥,若來不及,剝開就能果腹。若遇災年鬧起了飢荒,那便開倉放糧,不管是粟米還是板栗,有一口吃的,百姓就不至餓死。」

那人頻頻點頭,沒有多想,竟就應了,「好。」

他還說,「王後慈和仁惠,是女中堯舜,孤沒有看錯人。」

他還勸她,「你才醒,養好身子,以後再說。」

這可不行吶,板栗還隻是一個引子,還有頂重要的事呢。

阿磐繼續進言,「種樹要人,采集也要人,妾有個想法,不知道妥不妥當。」

他還是那樣的話,還是耐心地聽著,「你說,我聽。」

阿磐的心突突跳著,「大王是仁君,明君,種不了粟米的地方,何不敕令那些入了營的女子北去植栗樹呢?栗樹高大粗壯,然枝椏又茂密能拖到低矮處,何況栗蓬多刺,若在晉國邊關種上長長的一大片,延綿百裡,千裡,乃至萬裡,外敵進犯時不能行軍,不也是一道長城嗎?」

她知道女子入營的做法古已有之,早在三四百年前的春秋時代,便已是列國慰勞將士的慣例了。

便是謝玄點頭應允了,其餘人呢?

朝中晉人集團也好,軍中將軍甲士也好,他們可願啊。

可阿磐還是肅色說了下去,「不論男女,皆民心歸附,不也是一道長城嗎?」

她出自微末,吃盡了為奴的苦,若不過是個鄉村野夫,那便罷了,可如今既是王後,那便做王後該做的事。

廢奴籍,植栗樹,就再不必為奴為娼。

一舉兩得,是造福女子,亦是造福百姓的大事啊。

那人一嘆,竟點了頭,「廣植栗樹,利國利民,是百年大計。王後德光四海,母儀端方,是晉國之福。」

那俊美無儔的臉朝珠簾外別過去,良久薄唇輕啟,道了一句,「先生。」

是,他叫起了「先生」,卻並沒有往下說什麼。

他的「先生」隻有一人。

可外殿無人回話,隻是珠簾輕晃,安北侯還在簾外立著,眼裡閃著奇異的光。

安北侯之外呢,能看見清臒老者的一半蒼色的袍角。

那便是定國公也在,便是定國公也在聽。

因而謝玄未出口的話,便是要問定國公,「王後的話,先生都聽見了?心裡都是百姓的人,哪是什麼妺喜。」

這樣的話不必明說,他們師生多年,早已默契,不說也知道是什麼意思,因而珠簾外的蒼色靜默著。

就在這靜默中,晉昭王兀然又道,「昨日孤立誓,要以王後之名,大赦天下。」

他竟,竟要大赦天下。

他還說,「孤擬了幾個封號,請先生選一個吧。」

阿磐不知他都擬了什麼封號,黃門侍郎領命端著錦帛去了簾外,隻看見錦帛之上有幾片簡牘,簡牘就那麼攤開,靜靜地放在雕花木盤上。

沒有看見定國公的臉,便是他仍舊不願相見。

竹簾晃盪著,黃門侍郎的腰身彎著。

晉昭王不催,就在榻旁等著。

全都等著,無人說話。

也不知過了多久,也許已經過去好一會兒,也許不過是片刻,謝硯從軟榻旁出溜下去,屁顛屁顛地穿過竹簾,奶聲奶氣地問起來,「阿翁,阿翁在想什麼?」

也是在這時候,才聽見一聲嘆息,也才看見一隻蒼老的手緩緩伸了出來,就在那錦帛之上拾起了一塊竹簡。

黃門侍郎眉開眼笑,轉過身子來,「啟稟大王,啟稟娘娘,定國公選了『明德』。」

明德。

光明之德。

《周易》中有晉卦,「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意為光明現於大地,普照萬物)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阿磐心中震動,在定國公看來,她竟配得起「明德」二字了麼。

謝玄笑,「先生認你了。」

也許吧,雖仍舊避而不見,但到底是進了一步,這便是好事啊。

如趙媼所說,日子是越過越有盼頭的。

昨日好,今日好,明日也必定會更好。

元年十月一日,晉昭王以明德王後之名大赦天下。

同日,頒發王後敕令,凡中山、韓、趙、魏女子皆廢除奴籍,悉數調往邊關,廣植栗樹,既赦為庶人,從此自由婚嫁。

普天同慶,萬人空巷,無不感念明德王後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布衣敲鑼打鼓,平頭舉手相慶,祝頌明德王後千秋萬歲,長樂無極。

晉陽都城為明德王後燃起了徹夜的煙花,大婚那日未能與他觀賞的,如今一同登上城樓看了個夠。

十月中,文德王後大好,晉昭王攜明德王後往宗廟,敬天法祖,祈國泰民安,黃鍾大呂又一次響徹晉陽。

大婚時候沒有完成的事,阿磐與他一一完成了。

元年十月下旬,韓國送嫁的隊伍來,魯陽公主的車駕到晉陽。

國禮一車車地進了王宮,嫁妝也一車車地往安北侯府送。

十月底,韓平王負荊拜見晉昭王,至晉陽宗廟謝罪。

十一月初二,安北侯的大婚在晉陽風光大辦。

那日的晉陽下起了初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