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乖巧柔情的楚王妃!(1 / 1)
不一會兒。
侍女端過來醒酒湯。
徐如蘭自己嘗了一口,覺得沒什麼問題,便餵給他喝:「殿下,來。」
緩了稍會的李寬,擺擺手,示意不用她餵。
接著,直接捧過來,一口飲掉。
良久,才精神振奮。
「呼~好多了。」
「果然下次不能貪飲。」
李寬呼出一口氣後,轉而看向徐如蘭,說道:「你把我醉過去發生的一些事挑出來講給我聽。」
徐如蘭眨了眨眼眸,以崇拜、以及雜摻一絲乖巧、柔情的眼神,應道:「殿下,好。」
徐徐地,她把期間發生的事,說了出來
聽完後,李寬嘴角抽了抽:「醉酒誤事醉酒誤事啊!」
可這時,還沒有等他多想。
火燒雲般的天空有了動靜。
天幕再次出現畫麵片段了。
李寬一怔:「……」
「我們出去看看。」
「嗯殿下。」
太極宮內。
李世民聽著內侍匯報,滿臉疑惑:「??」
「這個天幕真沒有規律啊。」
「每次都是隨心所欲的出現。」
吳王府。
庭院裡。
亭子內。
李恪一個人輕輕搖晃著酒杯,裡麵的酒水微微盪漾,揣測道:「接下來天幕應該就是播放我派人去抓捕青雀的畫麵吧。」
當然,不少人看見後,也是紛紛抽出時間來,找個合適的位置觀看。
一些忙於生計之人,則頭也不抬,繼續忙手上的事。
【太極殿。】
【李恪坐在龍椅上,神情淡淡,語氣冷冰冰:「朕已派人查出是此事是魏王所為。」】
【眾大臣頓時一愣,旋即交頭接耳的議論。】
【「魏、魏王?!會是他嗎!?」】
【「應該有可能,畢竟魏王覬覦那個位置已然幾十年了。」】
【「所以派人刺殺楚王、晉王,挑起封王事端也在所難免的。」】
【「可魏王沒那麼傻吧,會做這種容易留下把柄的事?」】
【「這可就不知道了,估計可能就是腦子抽筋了吧。」】
【「我倒是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我都懷疑是楚王他們自導自演的。」】
【「陛下都查出來了,你別抖機靈了。」】
【「聽陛下的就行。」】
【「是啊,聽陛下就行了。」】
【其中,還有一些大臣沉默不語。】
【他們都在頭腦風暴,推敲幕後黑手會是誰?是不是李恪所說的魏王?!還是說真是李恪所為,隻不過為了推脫責任,把這事栽贓到魏王頭上。】
【總而言之,這事給群臣帶來的震撼不小。】
魏王府。
「咳咳!你個吖的!!」
又剛轉醒不久的李泰,一邊咳不停,一邊暗罵不停:「咳!你才腦子抽筋了呢!!!」
「我那是有計謀的。」
「咳咳咳。」
閻婉輕輕拍了拍他的背後,十分無奈的勸道:「殿下,別動氣。」
天幕繼續播放。
【李恪俯瞰著下方眾臣,麵無表情的說道:「依照大唐律,魏王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而太宗皇帝曾交代朕不可弒殺血親。」】
【「你們說,該怎麼對魏王做出處罰?!」】
【「此事事關重大。」】
【「你們好生議議!!」】
【隸屬於皇帝的大臣,舉了一下笏板,說出了自己的建議:「陛下,魏王意圖謀殺楚王、晉王,並試圖挑起事端,臣認為該視為謀反,帶兵討伐。」】
【「臣也這樣認為。」】
【沒幾下,便有烏泱泱的一群大臣附和了。】
【而還剩下的一些,是在朝中保持中立的褚遂良等人以及過往屬於楚王、晉王的人,他們還沒有表態。】
【這一下子,就能把各自的陣營都劃分的涇渭分明了。】
【李恪見狀,心裡也是有數了。】
【這時,老態龍鍾的長孫無忌沉默了許久後,站了出來:「陛下,是該討伐。」】
【「但陛下不得不顧及楚王、晉王以及其他封王的感受。」】
【「若剛登基,便對屬於封王群體的魏王動手,各大封王知道後,恐會對陛下產生不好的念頭。」】
【「有理有理。」】
【李恪冷笑一聲,語氣冷漠,反問道:「那難道朕就該受此汙蔑嗎!!!」】
【「長孫大人!?!」】
長孫無忌目光炯炯:「終於是冒頭了。」
「不容易啊不容易啊!」
他定睛一看,呢喃道:「不過看著官職貌似挺後麵的。」
「唉,也是,為了維持朝堂平衡,必定是把我降職了。」
【長孫無忌平靜對待:「陛下,臣並沒有這樣說。」】
【「臣隻是闡述自己的意見。」】
【李恪陰陽怪氣的說道:「是嗎!!!」】
【「還以為你心疼了呢。」】
【長孫無忌回答道:「臣確實是心疼。」】
【「畢竟魏王是文德皇後的孩子,我的外甥。」】
【「若因為這事,丟了性命,我想已故的太宗皇帝定會感到難受的。」】
【聽到這個回答,李恪冷哼一聲,轉而環顧四周,問道:「其他人,還有沒有什麼建議?」】
【褚遂良考慮了許久,出聲道:「陛下,懲罰魏王可以,但望陛下念在太宗皇帝的麵子上,饒他一命,隻革掉王爵即可。」】
【李恪點了點頭:「可!!!」】
【「隻要他乖乖來長安認錯,朕便會放過他。」】
【「畢竟他可是朕的弟弟啊。」】
【話鋒一轉,Q到了李勣那:「好!李勣將軍。」】
【剛才整個過程一言不發的李勣,頓時應道:「臣在。」】
【李恪淡淡下達命令:「你領兵三萬,前往魏王那。」】
【「魏王若乖乖回長安來,那便不動兵。」】
【「可若冥頑不靈,那便動刀兵。」】
【低著頭的李勣,畢恭畢敬的領旨道:「臣遵旨。」】
【李恪又把視線投放到了褚遂良身上,吩咐道:「褚遂良,你起草一份檄文。」】
【「分別發往各大封王那。」】
【「尤其是楚王、晉王那。」】
【「告知他們,那件事的幕後之人是魏王。」】
【褚遂良:「臣遵旨。」】
【「好了,散朝吧。」】
【李恪見一眾大臣紛紛走出太極殿後,看著空無一人的殿內,想著魏王的名號,冷笑一聲:「隻有冤枉你的人才知道你有多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