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寧有道稱王,丞相可晉魏公(1 / 1)

加入書籤

「噠。」

「噠。」

「噠。」

曹操敲打著桌案,沉聲道:「大興軍議司丞荀攸說過,若西涼鐵騎消亡,西涼邊關的西域,羌族,南匈奴會失控,你們怎麼看?」

「主公。」

程昱眸子一沉,勸諫道:「今日不伐西涼,就會一直拖著我們的兵力,就算西涼邊疆失控,也是韓遂與馬超之過,難道當年十萬狼騎入關,並州淪陷在異族鐵蹄之下,也是我等之過嗎?」

「不錯。」

郭嘉,鍾繇等人附喝道。

曹操眼中閃過一縷戾氣,沉聲道:「曹仁領軍一萬,先行發往河東郡蒲阪,張郃,高覽,徐晃,領軍十萬為中軍屯兵潼關,曹純領虎豹騎隨行,史渙領軍一萬殿後,董昭負責糧草統籌。」

「喏。」

曹仁,張郃等人起身應喝道。

曹操目光落在荀彧身上,沉聲道:「文若,你總領內政,仲德領軍事,防備並州與幽州兩地。」

「喏。」

荀彧,程昱應喝道。

曹操再度道:「奉孝隨行,昂兒此次也隨為父出征。」

「喏。」

郭嘉,曹昂恭敬道。

「對了。」

曹操淡漠道:「等子桓回來,你讓他把寧有道稱王的祭文抄寫幾遍,然後送往天子舍下,還有董承等人,本初,沮授的墳塚前。」

「主公。」

荀彧復雜道:「此舉頗為不妥。」

「文若。」

曹操凝視道:「已經沒有什麼不妥了,大興稱王,南域叢爾小國已經將其奉為上國,難道掩耳盜鈴真的能夠自欺欺人嗎?」

「喏。」

荀彧無奈道。

曹操起身看向眾人,安排道:「長文,你代我出使張燕,若是他願意領百萬黑山軍民出山,某可以表他為將,繼續統領黑山軍。」

「喏。」

陳群恭敬道。

「備戰吧。」

「奉孝隨我來。」

曹操起身走向後院。

大興稱王,赤光普照大地。

如此奇異景象,讓他也泛起了波瀾。

寧辰以五州之地,持傳國玉璽而稱王,若是他稱王時無異景,豈不是貽笑大方?

更會讓人心渙散。

「主公。」

郭嘉緊隨其後,淡笑道:「莫不是在想大興異景?」

「不錯。」

曹操點了點頭。

郭嘉展開大興輯報,笑道:「寧有道是出淵的真龍,這毋庸置疑,連禰正平這等桀驁之輩,都甘願留下,我以為主公不可稱王。」

「啪嗒。」

曹操腳步一頓。

郭嘉深吸了口氣,進言道:「主公可稱魏公,加九錫,以魏郡為公國,依舊存於大漢之下,如此一來也無須祭天,但有王製,又尊了漢室,天下無人可忤逆爛言,他日大興若是交伐,必然以大興為主,以伐大漢為名,反而會讓百姓為之反感,豈不妙哉?」

「奉孝。」

曹操沉聲道:「某從未想過稱王。」

「主公。」

「無路可選了。」

郭嘉略微沉默,嘆息道:「等擊潰西涼之後,就算主公不稱王,霸府文武也會力薦主公進王位,而文若必然不會妥協,那時主公退一步稱魏公,可以安撫文若,又能穩住文武之心,如此方可。」

「你啊。」

曹操悵然一嘆。

郭嘉目光悠長,復雜道:「其實,路行至此地,主公與我等皆沒有退路,霍光,竇氏便是前車之鑒,我等隻能一路前行,後退便是夷族而亡,文若妥協了這麼久,遲早會妥協下去,因為寧有道稱王了!」

「備戰吧。」

「過幾日去司隸。」

曹操擺了擺手,踏步走向書房。

「喏。」

郭嘉躬身一拜。

曹操遠去。

他也不便在府中久留。

出府之時,卻見程昱從不遠處迎了上來。

「奉孝。」

「仲德。」

二人互相作揖。

程昱思忖再三,試探道:「主公尋你,可是因為大興稱王?」

「你想到了?」

郭嘉眼中滿是復雜道。

程昱點了點頭,嘆道:「我等不言,主公不安,寧有道稱王異象普照,而且還被各地使節所觀,連子桓公子都看到了,若是主公稱王,無異景,必然不得人心,所以主公他有些懼了!」

「無妨。」

郭嘉向前走去,安撫道:「我已經想了辦法,等西涼大捷之後,你隻管領人舉薦主公稱王便是,我等現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尚可。」

程昱眯著眼笑道。

郭嘉扭頭而視,說道:「此次出征西涼,某心中有些不安,若是無法擊殺馬超與韓遂,他們必然會朝著大興倒戈,若是你,會用何計?」

「奉孝。」

「你是聰明人。

程昱腳步一頓,沉聲道:「你知關中對我們多重要,尤其是大興拿下益州,以徐元直為刺史後,關中愈發重要了,若是益州有大軍從祁山而出,三輔,長安瞬間會淪陷,故而上隴諸郡必須握在手中。」

「離間嗎?」

郭嘉眉頭微微一皺。

程昱淡笑道:「馬超,韓遂,終究是有勇無謀之輩,其他關中軍閥也不堪一擊,隻需三言兩語,一封書信便可以擾亂,我會保證並州袁熙不會出兵,讓你們安心征伐,但此次拿不下隴西,上邦等地,我們對大興的勢,便會瓦解,孫策一人在徐州會孤掌難鳴!」

「嗯。」

郭嘉點了點頭。

「奉孝啊。」

「大興之所以休兵。」

「那是因為南中諸郡不安,加上對中原糧食傾入過度。」

「我們以長安,徐州為鋒,就算大興拿了豫州和兗州也無妨。」

「隻要兩州不安,大興也不敢輕易渡河冀州征戰,若是他對徐州,司隸用兵,我們也可隨意擊之。」

「此為大勢僵局,給我們拖延拿下北四州的時間。」

「這天下大勢,主公與寧有道,可比你我等人看的通透。」

程昱揚起手猛然一握,仿佛將整片天穹攥在手中,背影帶著幾分意氣瀟灑。

「天下大勢。」

「不止兵鋒征伐。」

「四州被掠奪,未必是壞事?」

「宛城淪陷,許昌被錨定,徐州數次被屠,司隸早已凋敝。」

「中原四州本就不夠富庶,沒有北四州強盛,也沒有南四州富裕。」

「主公,他早就有遷都之心,順大興劫掠一事,反而順暢無比的遷都鄴城,並且還展開了朝堂屠殺?」

郭嘉邊走邊行,心中愈發覺得有些毛骨悚然。

他難以相信。

曹操看得透大興的掠奪。

隻能說是順勢而為,做了曾經想做的事情。

直接用廢棄的四州,去拖延大興對丞相府征伐的腳步而已。

丞相府用兵。

十幾萬大軍從鄴城而出。

這場戰爭,事關天下大勢的變化。

大勢清明,梟雄之姿者已經雄踞一方。

南地被大興所據,北四州隻剩下劉備,袁熙二人,曹操一人獨占六州之地,堪稱天下第一。

若是擊潰西涼,將上隴諸郡握在手中,便形成大勢。

二月末。

消息傳回大興,並未掀起波瀾。

長平殿中。

王嶽立於殿下,恭敬道:「王上,曹操主力已經行至洛陽,預計下個月底應該能在潼關附近屯兵,馬雲騄一行已經進入漢中,準備繞路回西涼!」

寧辰批閱著奏章,淡漠道:「子鼠使現在何地?」

「丞相府。」

王嶽恭敬道。

寧辰眉頭微微一挑,沉聲道:「霸府,還是幕府?」

「霸府。」

王嶽恭敬道:「自從鄴城陷落,子鼠使被征為霸府東掾屬,不過一直沒有什麼功績,故而還未出頭。」

「東掾屬。」

寧辰淡淡道:「孤記得,劉表都死了,他現在已經晉升東掾屬了嗎?

王嶽恭敬道。

寧辰眉頭微微一皺,說道:「既然如此變動,想必青州醜牛使,也已經融入臧霸麾下大軍了吧!」

王嶽恭敬道。

寧辰敲打著桌案,淡漠道:「讓張燕去幽州吧,劉備在北四州拖得越久,對我們越有利!」

「王上。」

王嶽目光狐疑道:「我們在豫章時,就曾與張燕聯係過,雖然他應下會響應我們,可這麼多年沒聯係,還值得信任嗎?」

「放心吧。」

寧辰淡淡道:「既然醜牛使可以響應我們,讓臧霸輕而易舉進入青州攻伐,並且融入其麾下,張燕可用不可用已經無所謂了,若是他還記得太平道三個字,應該不會拒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