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1 / 1)

加入書籤

「父親搬到莊上去了,他說陪著母親養病。」

春安一聲嘆息:他就說吧,一定得自己會看診會治病,要不然親生母親的藥被調換了都不知道。

「父親說母親的病他也要負責任。」

肖三老爺很後悔,看到妻子病後隻一味的將她送到莊上養病,卻沒想到會被壞人鑽了空子。

「三叔去莊上陪著三嬸養病也好,她心情好一些有助於恢復得快。」

春暖懷疑過自己的醫術,都沒懷疑過三嬸會被黃家的人調換藥物。

「今天給你們講穴位……」

春暖正說話,丫頭來報:宮裡來人了。

這次來意很直接:皇子果然周身泛黃了,請春暖和盼盼進宮。

「宮裡太醫可給皇侄用藥了?」

盼盼一聽就急了連忙問。

「用藥了,但是皇子貴重,所以是由奶娘服的藥,然後餵皇子。」

「有屁用。」

盼盼直接爆粗。

春暖看了一眼盼盼,很想提醒她:你是公主!

但是,說真,盼盼這樣罵春暖聽了很暢快。

孩子病了,讓奶娘服藥,這是隔靴搔癢,根本就沒用!

春暖和盼盼進了宮。

看到小皇子全身皮膚、鞏膜都泛黃了。

「小便可曾發黃?」

奶娘搖頭。

「說話,是沒泛黃還是什麼意思?」

「是奴婢沒注意。」

春暖一聲嘆息。

這些事兒呀,還得懂醫的才行。

「太醫給了什麼藥?」

「還不快去把太醫開的藥方拿來。」

立即就有宮人去將太醫的藥方拿來。

林太醫和於太醫看著春暖來了,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有點盼又有點怕。

想著她的祖父又有點敬畏。

「這些藥都是給奶娘吃的?」

「是,小皇子太小,吃不了藥。」

春暖將藥方給了盼盼,讓她看看。

「這些藥根本就沒用。」盼盼是小孩子,又是公主,說話壓根兒就沒想過要給他們留麵子:「你們這樣治不了病,你們……」

有些話她不說,畢竟她是小孩子。

「二姨,你看我這個行不?」

盼盼直接從她的小布包裡掏出來一個藥方單子。

春暖看後點了點頭。

「茵陳、大黃、炒梔子、廣金錢草、枳殼、茯苓……」

這孩子果然是有天賦的,還和自己想到一起了:藥浴!

「藥房在哪裡,我親自去撿藥。」

自從黃氏的事情出了後,春暖現在是見誰都覺得是壞人。

黃氏尚且有人要害她,更不要說小皇子了。

隻要是她出手的東西,那必然是萬無一失。

撿藥,煎藥,連著給小皇子沐浴,她都親自盯著。

「這藥包是我撿好的藥,娘娘派人收著,每日派人煎了給小皇子沐浴,沐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濕了臍帶。」

「本宮省得。」

太後連忙點頭。

她就說嘛,十個太醫都抵不過一個春暖。

讓她意外的是,盼盼也有這般好的本事了。

「母後,兒臣跟著二姨學醫呢,是二姨的關門弟子之一。」

「噢,不知你二姨還有哪些弟子呢?」

「多著呢,在昌州有好幾個師姐,在府中有春安舅舅和沐陽表哥。」

「你二姨真了不起。」

「娘娘過獎了。」

春暖沒想到盼盼一下就將家人賣了。

還是那句話,春暖也不想春安和沐陽有朝一日進宮來。

不為良相就為良醫,學醫,更多的是解救廣大百姓於水火之中,而不是困在這深宮內院裡,心驚膽顫的伴著他們,隨時可能賠上一條命,甚至一個家族的命。

所以對外,春暖是沒有將收春安和沐陽為徒的事兒說出來的。

但是盼盼說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了。

「春暖,你在昌州收了女弟子?」

太後很意外。

盼盼是她的姨侄女是她的女弟子,倒也說得過去,昌州的女弟子又是什麼關係?

「回娘娘,確實有此事,昌州對女子倒也寬容,當日考慮到女子病不方便為男人子所診……」

當下將收女弟子的前因後果說了。

太後點頭。

「那你可願意在京城中也收女弟子?」

多好啊,女子病可由女大夫看診,也不用男大夫看診,不用害羞,不用擔心話說不出口。

「太後的意思是?」

「哀家也是女子,深知女子之不易。」太後道:「你是一個很厲害的女大夫,哀家了解你,如果你能在京城中教出一批女弟子,將是京城女子們的福氣。甚至是大周百姓女子之福。」

「春暖願意為此而努力。」

「很好,哀家下懿旨,直接創辦一所女子醫學院,由你來管理教導可行?」

「那學醫的女子身份?」

「不論什麼身份,有天賦能吃苦願意學的都可以。」太後深深的知道女子立於世之不易,特別是民間女子更是難上加難,她們中有人會醫,必然會造福一方女子。

「謝太後!」

春暖這一聲謝,是謝她為女子發聲,為女子謀福利。

天下至尊的太後重視這件事,這事兒才會被大眾所接受,才會得到支持而不會被夭折被視為胡作非為。

太後也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

很快就下了懿旨,任命春暖為春山女子醫學院的山長,由春暖指任先生,招收女子學醫,由太後出資。

「既然母後出資春暖主持,兒臣也想表一點心意。」皇後聽聞也出兩千兩銀子:「希望春暖能培養出更多出色的女弟子,為廣大女子解憂解難。」

太後下旨,皇後也出錢辦女子醫學院,先皇的嬪妃們也紛紛出錢,甚至有些嬪妃還連忙傳出消息,讓母家的適齡女子去跟著春暖學醫。

「學什麼醫啊,女子學琴棋書畫就行了,學醫未必還給人看診?這是多作賤自己閨女?不行,不能去學。」

很多大戶人家的夫人一聽就反對。

「我看學醫好學醫好。」秋夫人卻點頭:「咱們家琴姐兒九歲了,問問春暖讓琴姐兒去學學可好?」

「母親,琴姐兒怕是吃不了這個苦。」秋燕這會兒一邊吃著酸酸的梅子一邊道:「當年我要早一點認識暖暖,我就跟著她學醫了。」

「你?」秋夫人氣笑了:「琴姐兒比你能吃苦,你還學醫……」

秋夫人覺得閨女能嫁出去她已經萬幸了,壓根兒不敢指望她學什麼。

看看她今天這樣子,真正是婚前婚後都沒變化,就知道在趙府日子過得滋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