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讓她騰出陸夫人的位置(1 / 1)

加入書籤

喬菁菁也察覺到了不對勁。

太監進去通報,用得著那麼久嗎?

皇太後見或不見,不是一句話的事情麼?

眼下的情況,更像是故意晾著他們。

可這是為什麼?

她身邊的一個是長公主,一個是吏部尚書,身份都不容小覷。

按理說,皇太後不至於會這麼做才是。

很快,她便想到了事情可能跟她有關。

畢竟三人中,隻有她沒權沒職,又是第一次見皇太後。

所以,皇太後此舉,針對的應該是她。

但這又是為什麼?

此前她都沒有見過太後。

她滿腹疑惑,可見身邊的兩人都如此沉得住氣,她便也安下心來。

縱然皇太後要刁難她,不還有陸行知和長公主在她前麵擋著?

她絲毫不擔心。

又過了許久,進去通傳的太監,終於出來了。

他低下頭道:「長公主,太後娘娘有請諸位進去。」

長公主瞥了他一眼,太監察覺到了,頭垂得更低了。

「走吧。」長公主說了一句,便率先進去了。

陸行知和喬菁菁隨後。

屋裡,皇太後端坐在椅子上,身邊站著的,赫然便是上官雪兒。

一看到她,長公主的麵色便冷了幾分。

她很難不懷疑,母後剛才故意晾著他們三人,是這個賤人在從中作梗。

對上長公主投來的冰冷目光,上官雪兒目光閃了閃,誠惶誠恐地屈身行禮,「雪兒見過長公主。」

長公主沒理會她,向座上的皇太後道:「母後,兒臣帶陸大人和他的夫人來向您請安。」

「臣(臣婦),叩見太後娘娘。」陸行知帶著喬菁菁上前行禮。

皇太後的目光落在二人身上,許久,才淡淡開口,「起來吧。」

「多謝皇太後。」陸行知扶著喬菁菁,一起站了起來。

皇太後的目光,此時已轉向喬菁菁。

喬菁菁沒有抬頭,隻感到一道不善的目光,注視著自己。

看來,跟她在門外猜測的一樣,太後是針對她。

陸行知自然也察覺了,他頓了下,鬆開喬菁菁的手,跨前一步,「上回在滁州,臣得知太後到了行宮,本欲第二日前去拜見,卻得知太後和長公主已離開,臣深感遺憾,所幸在這個驛館碰見了。

臣這裡有一串黃花梨木做的佛珠,是請了開元寺的高僧開的光,本想回京後,再找機會獻給太後,既然在這裡見到了太後,現在獻給太後,也是一樣的。」說著,他便將手裡的盒子,雙手呈了上去。

皇太後聞言,神情有些動容,「開元寺的高僧?」

「是玄濟大師,臣跟他有過一麵之緣。」陸行知道。

皇太後的神情,明顯有些激動,「你竟見過玄濟大師?」

「是。」陸行知點頭,「臣知太後多次尋他,想聽他講佛,本欲請他一道入京,但他有事在身,臣不好勉強。」語氣有些遺憾。

皇太後聽到這裡,也頗為遺憾。

她夙來信佛,閒來時,會去寺廟待上幾個月,聽高僧誦經念佛,開元寺的玄濟大師,是她最為仰慕推崇的一位高僧,隻可惜,次次都錯過。

她嘆了口氣,對旁邊的嬤嬤道:「呈上來吧。」

嬤嬤這才接過陸行知手裡的盒子,呈到皇太後麵前。

皇太後打開盒子。

裡麵果然躺著一串黃花梨木做的佛珠,觸手溫潤如玉,上麵的紋路也是清晰自然。

最主要的是,這是由玄濟大師開過光的,意義非同凡響。

「陸愛卿有心了。」皇太後將佛珠握在手心,一臉悅色。

「是臣的榮幸。」陸行知寵辱不驚。

皇太後一高興,連帶著,看喬菁菁的目光,也溫和了幾分,「這便是陸夫人?」

「正是拙荊。」陸行知語氣不疾不徐。

「抬起頭來,讓哀家看看。」皇太後開口道。

喬菁菁依言抬起了頭。

也是這時,她才看清楚皇太後的樣貌。

皇太後看起來,跟陸母的年紀差不多,都是四十出頭的樣子,不過保養得宜,看著還非常年輕。

在原書中,皇太後對女主秦月兒這個兒媳,是非常滿意的,也對其格外寵愛,但她年輕時,手段雷霆,雙手也染滿了鮮血,一路披荊斬棘,才能坐到如今這個位置。

總而言之,這位太後內裡,並沒有她此時表現出來的那麼溫和慈祥。

她隻看了一眼,便立即垂下了眸子,不敢多看。

此時,皇太後也已經看清楚了她的樣貌,麵露驚訝。

好美的女子!

她身邊的上官雪兒也在心裡吃了一驚。

這個村姑,長得還頗有姿色。

再看看她身邊站著的陸行知,她眸底掠過一抹妒色。

一個村姑罷了,憑什麼能嫁給這麼好的男人,成為尚書夫人?

不過想到什麼,她唇角勾了下,眸底掠過惡意。

很快,這個喬氏,就該被棄若敝履,成為下堂婦了。

「你當真出身鄉下?」皇太後看向喬菁菁的語氣中,有著難以置信。

一個出身鄉野的女子,竟有如此樣貌和氣質,委實令人詫異。

喬菁菁回道:「回太後娘娘,臣婦跟夫君是在一個村子裡長大的。」

皇太後聞言,目光轉向陸行知,似乎想從他口中得到證實。

陸行知頷首,「內人確實出身鄉下。」

皇太後的目光在夫妻二人身上打量了一圈,「你們那個村子,倒是養人。」

「讓太後見笑了。」陸行知謙遜道。

皇太後忍不住看了眼長公主。

突然覺得,女兒輸得不冤。

喬氏生成那般模樣,沒有男人會不喜歡。

但自己的女兒,貴為一國公主,為了一個男人,深夜借酒澆愁,這是她不能容忍的。

在她看來,想要什麼,就去爭取,哪怕是用搶的!

而喬氏不過是出身鄉野,長公主看上了陸行知,她便該識趣地騰出位置。

不過看著手裡的佛珠,她想了想後,決定給喬氏一個機會,「喬氏,你可知自己的身份?」

喬菁菁一怔,不解地看向皇太後,但還是道:「臣婦自知出身不高。」

「你既然知道,就不該霸占陸愛卿。」皇太後目光淩利地看著她。

此言一出,喬菁菁眉頭皺起,「臣婦不明白太後娘娘的意思。」

陸行知和長公主也皺起了眉,同樣不解皇太後何出此言。

皇太後把玩著手裡的佛珠,一臉恩賜道:「你若願意自請下堂,哀家便不用下懿旨了,當然,哀家會給你厚賞,以彌補你,你若想另嫁,哀家也必會幫你重新擇選夫婿。」

陸行知和長公主皆是麵色驟變。

喬菁菁怔了下,眼下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皇太後這麼做,是為了長公主,是想讓她為長公主騰位置。

若她識趣,便自請下堂,若是不識趣,皇太後便直接下懿旨,強行讓陸行知休了她。

想到此,她心中泛起冷意。

她剛要說什麼,可陸行知卻已先一步出聲道:「太後,臣內人並無過錯,自請下堂,從何說起?」

皇太後瞥了他一眼,語氣不悅,「你在質問哀家?」

「臣不敢,臣隻是不解罷了。臣內人自嫁給臣以來,溫良恭儉,敬老尊賢,事奉雙親,無一日怠慢,這樣好的女子,若要下堂,豈不讓人寒心?臣又有何顏麵,立足於天地間?」陸行知語氣沉重。

喬菁菁聽得有些臉紅。

她哪有那麼好?

陸行知說的這個人,確定是她?

可是看著男人麵不改色的樣子,她隻能默默受了這個贊譽。

皇太後皺眉,「陸愛卿,哀家也是為了你好,喬氏出身低,配不上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