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顯擺(1 / 1)
在下村溜了一圈,葉平順背著手回去了。
回到家的時候還早,早飯還沒有上桌。
葉平順看了下沒見到韓寧,問蹲在屋簷下洗臉的女兒,「還沒起?」
葉苒:「昨晚算賬睡得太晚了。」
哪裡晚了,大家都是一起睡的。
不過現在家裡賺錢的事都得靠韓寧,葉平順也沒說什麼,隻是在飯桌上的時候問了他一下還貸款的事。
葉家還欠著銀行八千塊錢的貸款呢,每個月的利息都不少錢。
韓寧舉著筷子在菜盤裡挑挑撿撿,聞言笑道:「等等吧,再做一單大的,到時一口氣全還了,省得大家天天掂記。」
自從上次暈倒進了衛生院,韓寧說話時不時就有些陰陽怪氣。
他的態度肯定有問題,可葉家現在都巴結著他,也是沒辦法,大家隻當沒聽出來。
葉平順想了想問:「大概啥時候?」
韓寧:「一兩個月吧。」
一兩個月……
葉平順有些心疼利息,但沒辦法,韓寧抓著錢不放,他想要也要不著。
葉平順:「這次能確定?」
韓寧笑看著葉平順,「叔,你這啥意思?」
葉平順也在笑,「沒什麼。我當然願意支持你,可你也知道,當初借那些錢,我是找了擔保人的,我能等,人家等不得,這錢不盡快還上,人家睡都睡不著。」
葉家沒有拿到鎮上的支持,貸款全靠個人信譽。
他一個小小村長,信譽不值錢,隻能找辦法找人做擔保。
葉平順這人還是有點本事的,嘴巴會說,許了一些好處,附近幾個村的村長都被他弄到鎮上做了擔保人,才將那八千塊錢借出來了。
所以,別看葉家如今風光無限,背地裡別說存錢,還欠了一屁股債。
當初借錢的時候,葉平順就發過誓,今年必還。
雖然時間還沒到,可要提前說,早做準備啊!
如今他跟韓寧雖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但老實說,葉平順並不是很信任韓寧。
倒不是不放心他賺錢的本事,而是不放心他這個人。
葉平順也能感覺到,韓寧這人越來越陰,也越來越不受掌控了。
葉平順提到那些擔保人,韓寧隻是笑了笑,也不答話。
這個話題也就到此為止了。
葉平順見他提到關鍵問題就不吭聲,很不高興,但也無可奈何,轉頭又提到了年底兩家的婚事。
「早上我出去溜彎的時候就有人問了,你倆的事情想在鎮上辦還是城裡辦?」
葉平順都不提村裡了。
人家孟、顧兩家訂親都是在鎮上辦的,他嫁女兒,城裡去不了最少也要在鎮上吧!
韓寧夾菜的手一頓,側頭看著葉苒。
葉苒還以為他在問自己的意見呢,想了下道:「以後結婚都是去城裡住,最好還是在城裡辦吧。」
到時小轎車從村裡一直開到城裡的大酒店,十裡紅妝,多風光啊。
韓寧輕勾嘴角,「隨你。」
葉苒一聽,心花怒放。
葉平順說:「既然是去城裡辦,那現在就要準備起來了。韓寧,你一會就回去一趟吧,跟親家母那些商量一下,後天不是又要走了,趁著這兩天,將相關事宜先準備起來,把酒店那些定好,到時你們在外麵忙生意,我們這邊接著安排,到了日子,提前幾天回來就行了。」
既然控製不了他,那就隻能用手段栓住他。
葉平順也覺得,這樁婚事不能出差錯,還要盡快準備。
韓寧點頭。
吃完早飯,韓寧很聽話,果真要進城了。
葉苒跟葉峰都要跟著一起去。
臨行前,葉平順找機會將女兒帶到廚房,悄悄跟她說:「結婚是一方麵,如果有機會,多帶著你二哥一起,南城的關係弄不上就慢慢來,市裡這邊,多認識一些人,沒壞處。」
女婿什麼的終究是外姓,隻有拿到自家人手裡的才最保險。
葉苒點頭。
別看葉家人心眼壞,但內部還是非常團結的。
三人一走,隔天才回來。
結婚事宜兩家先前就談好了,該怎麼來就怎麼來,韓家那邊沒意見,隻是這彩禮跟辦酒的事那邊沒表態,讓年輕人決定,他們不摻和。
這話說得,好像很在意年輕人的想法,將決定權都交給了這邊,可全然不提錢的事,擺明了就是啥也不想管,這婚你們要辦就辦,不辦,收拾東西住到韓家去也就算了。
韓家的態度把葉苒氣得不輕,好在韓寧還算懂事,跟葉平順說,彩禮跟酒席的事他不會虧待,到時會提前寄錢回來。
這般,在家待了一個星期,韓寧一行人又買了火車票去南城了。
這次離開,差不多要到年底才能回來了,而葉苒跟韓寧的婚事也正式訂了下來,在臘月二十六,城裡一個大酒店裡麵辦。
婚還沒結,準備工作倒是弄得大,不出兩天全村上下都知道了。
月底,孟書蘭打電話回廠裡,孟常麗還專程跟她說了這事。
「謝紅雲還到廠裡來找我了,我還以為什麼事呢,搞了半天就是通知我參加她女兒的喜事。
這家人的臉皮,真是無敵了,我都不知道他們哪來那麼大勇氣,居然像沒事一樣還跑來邀請我去參加他家的喜事。」
孟常麗一提起這事就特別無語。
孟書蘭:「他們家是想顯擺吧。」
那家人什麼心態孟書蘭還是了解的。
顯擺?
孟常麗沒忍住罵咧了兩句。
用見不得人的手段逼來的婚姻,她聽聽都覺得晦氣,人家卻當寶一樣,還好意思顯擺。
孟書蘭:「年底的事呢,到時再說。」
「嗯。」
姐妹倆又聊了一下工作跟生活,到最後要掛的時候,孟常麗還問了一下今年過年顧寒鬆回不回來。
放假了孟書蘭肯定是要回村的,就是顧寒鬆,現在家都搬到南城去了,村子這邊回不回都無所謂了。
孟書蘭:「晚點他回來我問問。」
「又出差了?」
「嗯。」
「那行。他要回就回,不回你也別勸人家。」過年這種重要的節日肯定是陪家人,真要回這邊,那都是陪妹妹,來這邊作客了。
「姐,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