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以身當作則,苦勸兩難成(1 / 1)
文華殿內,商議之聲一直不斷。
「刑部判罰還是甚重了些,往後若有貪官犯事,流放還則罷了,有一條性命在。貶入教坊司之法,從今往後便廢止了吧!此乃煙花之地,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擬製廢除教坊司一製,原有人員盡皆轉為良籍。」
「這些官吏雖是小貪,卻也要懲戒,一視同仁,皆按法條判罰即可...」
諸葛亮在案牘前親自審閱最近的判罰,並且許多不妥之處又與劉一燝商談,務必追求不錯判一人。
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怠慢。
張維賢聽得入迷,其他幾位勛貴也被吸引了進去。
其中有不少官吏貪墨的數額,連他們都大驚失色。
「運糧官才敢貪墨每人一兩,這發糧小吏居然敢貪墨五兩。如此層層加碼,難怪京營糜爛。」
諸葛亮又一次定議道,語氣中多有不滿。
此言一出,自然讓在場的幾位勛貴麵紅耳赤起來。
特別是跟著趙之龍廝混的幾位勛貴,心裡都泛起了嘀咕。
而隨著他們深入的傾聽,這才發現本次京營貪汙的涉事官吏,無論官職大小,親屬關係,盡皆按法律判罰。
哪怕其中有不少宗親旁支,也未曾幸免。
這讓不少勛貴都暗暗吃驚,更慶幸自己未曾入局,否則今日必遭審判。
而那顆為朱純臣打抱不平的心,也消散了不少。
因為一視同仁,誰也別說誰,犯法必罰,若按照朱純臣貪墨之金額來算,就算誅滅他三族,恐怕都算是輕的了。
如今家人可保,已是萬幸。
直到此時,勛貴們才漸漸明白,天子尋他們來旁聽的用意。
同時他們也能清楚的看到,此等判罰之辛勞。
因為皇帝就這樣乾說著,同三位刑部大臣一直商議到了晌午。
個中細節,令他們聽了都覺得頭大。
然而皇帝卻依舊一絲不苟,堅持過目每一件判罰。
此等兢兢業業之舉,讓不少勛貴心裡都汗顏起來。
他們當差的時候...可沒一個人比得過皇上啊...別說皇上,就連那三位刑部大臣也比不上。
於是他們便抱著這樣稍有羞愧的心,一直挨到了腹中飢餓難耐,咕嚕咕嚕叫喚之時。
聽聞此聲,案牘前的皇帝才恍然大悟,苦笑著說道。
「這一下便忘記了時間,更忘記了幾位愛卿在側靜候多時了。且放心,我已命人備好便飯,大家可移步偏殿。我遲大家一步,去去就來。」
「遵旨!」
勛貴們也不客氣,個個口齒生津,準備大快朵頤一般。
宮中禦廚做飯之美名,他們早有耳聞。
攬天下大廚,匯山川佳餚,實乃人生之幸也。
可當他們受王承恩指引,來到偏殿,看到了早已經備好的便飯之時,一個個神情都不對起來。
隻看那桌上並無什麼珍饈佳餚,也沒有什麼大魚大肉。
有的隻有小蔥拌豆腐,蘿卜樸素湯,捎帶一份辣椒炒肉,便是一頓午飯了。
並且還是分餐製,每人一份,算是精準控量了。
勛貴們暗暗吃驚,心道皇上不會戲弄他們吧?美食佳餚呢?
正在此時,他們忽然卻發現三位刑部大臣視若無睹,很是從容的坐下,並沒有表現出任何詫異來。
這說明他們早在宮中吃飯不止一次,所以才如此反應。
勛貴們狐疑的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讀出了一句話來。
「難道一國之君每天吃的,卻是這些東西嗎?」
有人不信,相互使喚著眼神,要人去問問。
一位勛貴臉皮甚候,當即湊到了劉一燝身邊,賠笑著問道。
「劉大人,這宮中禦廚何在,怎麼今日卻是做如此飯菜?嗬嗬,大人莫要誤會,不是我等嫌棄,而是此等簡單菜餚貢給皇上品嘗,豈不是欺君罔上之舉?」
劉一燝聞言,輕笑道。
「我知大人你心中想法,然而據我所知,皇上自登基以後,一直縮減宮內開支。那些大半都被皇上辭退,隻留少許人員,並且改了菜譜,盡是此等平常百姓家的菜式。」
這老臣說完,還故意掃了掃好幾位勛貴的臉頰,補充道。
「我還聽聞那些辭退的禦廚都去了京城內新開的一家醉仙樓任職,不知諸位大人可曾去否?」
此言一出,自然讓眾人麵紅耳赤起來,更別說那些今晚打算赴約之人,盡是無所適從的模樣。
「這個...」
那問話的勛貴乾咳兩聲,以緩解尷尬,正打算返回自己的位置上。
這時候劉一燝還不敲打道。
「皇上一心為國,生活如此樸素,若非我日日進宮,親眼所見,我也不會信的。可我卻知曉那成國公府上夜夜笙歌,頓頓山珍海味,聽說席間一頓開水白菜,其所浪費之食材,駭人聽聞吶!
...此等蛀蟲,卻還要念及祖上恩情免於責罰,那讓天下遵紀守法者如何自處?諸位大人亦是飽讀詩書之人,個中道理,想來大家都很清楚。」
勛貴們終於不再說話了,各自在椅子上木訥的等待起來。
而原本氣焰囂張的他們,早已同蔫了的茄子一般,再不敢造次了。
至於將一切都記在心裡的張維賢,早已被震撼的說不出話來,心中更有愧疚之情。
凡事就怕比較啊!
惟獨那趙之龍,低著腦袋,臉上陰晴不定,不知在想些什麼。
正在此時,皇帝這才姍姍來遲,笑著勸道。
「諸位怎麼不吃?不必等我的,快些吃飽回去午休才好吶!」
說完,入席坐定,先一步落筷,好讓眾人也動筷起來。
眾人沉默著,這才吃完了這頓午飯來。
飯後諸葛亮並未拖遝,再一次表明此次京營貪墨一案的心誌以後,便放勛貴們離開了。
勛貴們盡皆匆匆離去,莫敢停留。
諸葛亮同劉一燝一起,目送著他們離開,良久才嘆息道。
「我本非如此做作之人,隻是此事我實在難以解釋,隻得出此下策...希望這些原本的國之棟梁們,能諒解我。」
「皇上多慮了...勛貴們祖上都是有功之臣,自然會為國家考慮的。」
「唉,愛卿不必安慰我。此次隻是無奈之舉罷了,至於有多少勛貴能理解我,我並不抱希望。」
諸葛亮嘆息一聲,又返回案牘前詳閱起來。
劉一燝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如此操勞,即便是皇帝尚且年輕,恐怕也遭不住啊!
但他也勸過多次,盡皆無果,隻能尋著這樣的榜樣,努力為君分憂。
...
「都是演戲!」
宮門下,拱道中,一直沉默許久的趙之龍忽然開口,任憑聲音回盪在走廊中。
原本跟在他身旁的數個勛貴,臉色都微變起來。
有一人同他還算親近,連忙湊上前勸慰道。
「趙兄!宮闈之地,不可多言,快些返回府上休息吧!今晚之邀約...我就不去了。」
「你說什麼!?」
趙之龍一聽這話,更是炸毛,竟然惡狠狠的一把抓過對方衣領,扯了過來。
如此突然舉動,自然把旁人嚇了一跳,連忙上前拉住了趙之龍,苦勸道。
「忻城伯莫要沖動,你我都是有爵位在身之人,這要是傳出去,恐遭人笑話啊!」
「是啊,有話好好說嘛!」
麵對大家勸解,趙之龍也鬆懈了下來,但還是不忘點撥道。
「你們不要被騙了!剛剛分明是皇帝故意為之的,那桌飯,還有劉一燝那老頭所說的話,全都是虛假之言,乃是動搖我們軍心的!今晚我還是會在醉仙樓設宴,誰敢不赴約,就是跟我趙某過不去!」
「啊...」
其他勛貴們都驚呆了,怎麼也沒想到事情會如此發展。
他們可不想惹一位勛貴,還是這樣瘋狂的勛貴。
正當眾人遲疑之際,一道渾厚的聲音傳來,打斷了趙之龍的囂張之語。
「忻城伯,你好大的牌麵啊!」
英國公張維賢去而復返,冷著臉道。
眾人聞言,連忙回過頭來,投去期盼的眼神。
趙之龍緊盯著張維賢,雖然不再說話了,但手上居然還不肯放開。
張維賢見狀,也不含糊,直接上手便拉開兩人。
他的臂力奇大,明顯是常年習武之身,一下就把兩人扯開來,隨後他更是橫在兩人中間,反盯著趙之龍道。
「赴不赴宴,乃是個人選擇,忻城伯可不要強迫他人。至於那演不演戲,嗬,我雖也不確定...但是若真有人演戲演了一輩子都未曾變過的話,你又當如何呢?」
「我...」
趙之龍一時語塞,臉上更是難看至極。
畢竟他是說也說不過,力氣還比不過,隻好冷哼一聲,匆匆離去。
其他勛貴見之,如蒙大赦,紛紛向張維賢拱手道謝,這才離開。
張維賢同每一個人點頭示意,隨後回首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宮殿,才嘀咕道。
「不知道皇上你...能不能演這一輩子的戲呢?」
說完,他這才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