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抽騎集兵權,府上多惰怠(1 / 1)

加入書籤

小小義軍主帳之中,詭譎多變的推委隻在王嘉胤的一聲咳嗽中終於結束。

他像是忽略了剛剛發生的一切不愉快,故作薄怒道。

「火器的事情,暫且放一邊,不知諸位將軍有何良策應對那皇帝小兒的圍剿?我聽聞那皇帝此刻正縮在洛陽城中,操練官兵,不日就要出兵與我等交戰。」

原本將領們還在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火器的歸屬,這下總算安靜了下來,個個不敢多言的看著王嘉胤。

這時候要是還大聲嚷嚷,隻怕會被安排當先鋒,第一個先死。

王嘉胤看到大家盡皆沉默,心中冷笑,同時也把目光放在了李自成身上。

李自成微微一怔,才意識到這是一個陷阱。

此刻他已得了滿營將領不善的目光,又是新入局者,若敢推諉,肯定要遭人非議。

果不其然大家發現王嘉胤看向李自成時,瞬間會意,個個把眼神都盯了過來。

李自成這才發現自身處境不妙,定了定神後,忽然想到了小諸葛給他書信中的建議,當即抖擻精神,開口解釋道。

「承蒙大將軍厚愛,小將不才,確有一計謀還請大家討論。」

「噢?速速說來。」

「是這樣,那皇帝小兒遠道而來,糧草必然不濟,若我等能夠利用城中線人,探得糧道情報,再繞後偷襲之,城中必然缺糧。

城中一旦缺糧,皇帝小兒必然急於找我們求戰,聽聞那皇帝小兒好大喜功,裁剪撤除軍隊無數,連京營上下都被重組,戰力必然不強,我等隻要在戰場上攻其一點,必破之!」

李自成洋洋灑灑一番話落下,頗有幾分運籌帷幄之中的味道。

旁人多瞅了一眼這位麵色焦黃,看起來有些瘦弱的新將,不由得生出了幾分驚訝。

沒想到這李自成看著也不像個書生啊,怎麼隨便一番話就如此有理。

就連專門挖好坑,隻等著坑人的王嘉胤,眼中都多了一絲驚訝。

但片刻後他想清楚了其中的關節,李自成的背景他是有看過的,他並不是個掉書袋的書生,隻是個驛站小卒,斷不可能有此謀略。

想來還是那位小諸葛先生在背後指點,他才能說出這番見解的。

隻是身為義軍領袖,他不可能當麵拆穿李自成,隻得故作驚訝道。

「精彩啊,沒想到李將軍居然有此大才,真是佩服。此計甚妙,就依此法行事!前去偷襲者不可無馬匹當做腳力,各營都速速交出所有軍馬,集於一將之手偷襲後方。」

王嘉胤說著,便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熟悉的戰友高迎祥身上。

高迎祥是位粗獷漢子,皮膚黝黑,右臂粗大,五指盡皆粗糙厚實,旁人觀之,隻會以為這是一位上好的弓手。

然而他的本領在整個義軍營中都是有名的,他不僅喜歡身穿白衣上陣,出盡風頭,那一手精湛騎射更是力壓群雄,常常有明軍官將不服上來交手,都被他射於馬下。

此番出陣騷擾後方,當屬他最為合適。

「大將軍盡管吩咐,不管是上刀山還是下火海,我都敢闖一回!」

「好!真不愧是豪傑也!還望諸位將軍以大局為重,全力配合高將軍出動。我等便等待消息,擇機出戰!」

王嘉胤說著,視線一掃過幾位義軍將領的臉龐,那威脅的味道不言而喻。

在座的小將領們像是意識到了什麼,但最後還是盡數拱手道。

「是!」

就連一旁的李自成,都得乖乖的配合。

等一眾小將領們從那大帳之中走出來以後,這才慢慢回過味來,說到底他們還是被奪走了一部分兵權,被大將軍掌握在了手心之中。

眾人暗罵一聲老狐狸,卻也隻能乖乖順從。

...

洛陽城中,各處風聲鶴唳。

皇帝親臨,首戰卻遭失利,如此開局可真叫人難安。

陝西方向更有消息傳來,直言陝西流民不斷南遷,隱隱有過黃河,往洛陽等地而來的勢頭。

若真是如此,那便是大禍臨頭了。

不同於百姓們的惶惶不可終日,城主府上下卻顯得有些慵懶。

這裡是河南布政司的中心,本該是忙碌異常,但此時就連傳遞文書的小吏都有功夫在門口閒聊起來。

「哎,你說奇怪不奇怪,怎麼今天的大官們都慢的很。平常催糧的文書那是一封接著一封的,今日卻少了許多。」

「管他呢,反正我們管好自己的一日三餐就行!」

「那是,今晚去小酌兩杯?」

這兩小吏正在門廊後偷懶,忽然耳畔傳來一聲輕咳聲,嚇得他們連忙回頭望去。

這一望差點嚇丟了魂,因為不知何時,明晃晃的兩隊錦衣衛就站在門口,等著府上的人接待。

他二人那是慌忙上前,急切道。

「不知軍爺降臨,罪過罪過,可是要通報那位大人,我這就去尋。」

「你二人倒很悠閒啊?大戰在即,府上卻無事情交予你們?」

「這...我二人實不知,方才交談也隻不過是抽空閒聊罷了。」

「哼,引我等去請丘大人吧,皇上尋他。」

「是是,這邊請。」

兩小吏聽了這話,那是如蒙大赦的帶路,直奔丘兆麟辦公處而去。

不同於外麵的清閒,這裡明顯忙碌了許多,那位久負盛名的老巡撫,此刻正被文書堆滿,眉頭緊皺的看著各處傳來的報告。

忽見錦衣衛到訪,他立馬起身詢問道。

「可是皇上尋我?」

錦衣衛們一聽,頓時笑了,點頭稱是道。

「巡撫大人倒是有預兆,我等正是來尋大人您的。」

「這下可就糟了...」

丘兆麟一聽這話,臉上的皺紋又多了許多,他自言自語著,還是自顧自的往屋外走去,倒讓來請人的錦衣衛們困惑了起來。

這到底發生了何事,能讓這位老成持重的巡撫大人也如此糾結呢?

等他們把人安全送到軍營以後,隻看到那中軍大營前不知何時又跪下了三位身穿官服的大人們時,事情才漸漸清晰了起來。

「此三人延誤軍糧三日,丘巡撫,你以為該如何解決?」

諸葛亮麵色鐵青的坐在大帳之中,放下手中的軍報後,語氣冰冷道。

丘兆麟一聽,便知道此事不能善了了。

然而他心裡最清楚,這三人身份微妙,都是本地大族的子弟,沾親帶故的小官小吏不少。

若真是一股腦全殺了,恐怕會引起巨變。

但皇帝遭遇新敗,心中必有怒氣,眼下這三人偏撞上槍口,當真是倒黴到家。

丘兆麟心中苦澀,怎麼事情都攤到一塊去了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