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驅虎吞狼、二虎競食之計!(1 / 1)
徐州彭城。
陳登為劉備設計,以退為進、誘敵深入,誘引趙王大軍入徐州,挑動佛教、袁術三方相爭,他們漁翁得利。
並且利用佛教在徐州的民望,來打擊趙王的名望,利用百姓來打擊趙王的仁名。
此舉是一箭三雕。
後趙雲、徐晃入徐州,在下邳遭遇笮融伏擊,兩軍交戰,笮融戰敗被擒等戰事,也一五一十的傳回到彭城。
趙雲等趙軍大獲全勝,但也失去了民心。原因是徐州百姓大部份篤信佛教,再加上對趙王和趙軍的陌生,在佛教、世家的蠱惑下,竟對趙雲等將襲擊。
下邳下相縣,百姓們「自發」對趙雲等將投擲爛白菜和臭雞蛋,此時隨著世家和佛教的傳播,宛如颶風瞬間傳遍徐州和淮泗一帶。
一直關注此戰的劉備,自然也第一時間收到情報。見此消息後,劉備心下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劉備既是放鬆下來,不再擔心徐州被趙王蠶食,被趙王設計「假道伐虢」之計奪走。但也對佛教在徐州的民望、在百姓們心中的地位,充滿了憂慮!
這是一位統治者、徐州牧,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和威望受到一種挑戰的擔憂!
劉備倒不是官迷,對自身的官職地位沒有太大奢望。但佛教利用民望阻擋趙軍、利用百姓對抗趙王,還是讓他有些警醒擔憂!
劉備一路從幽州走來到徐州,與趙王劉羽有過敵對、有過聯盟,對其十分熟悉。
他知道趙王是真正的仁王,是以天下、國家、百姓為出發點的!
趙王愛戴百姓、為政寬仁,並且為人簡樸,沒有驕奢淫逸、鋪張浪費。以他的地位,什麼榮華富貴、養尊處優做不到?也沒有人會質疑非議什麼!
但沒有!
劉備記的很清楚,劉羽曾經說過讓他刻骨銘心的話「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這句話的意思是,楚王喜愛腰細的苗條大臣,宮中人為了討楚王喜歡節食減肥,以至於有餓死者。
趙王想說——上有所好,下麵爭相仿效、迎合。上行下效,隻會出現腐敗,魚肉百姓的事情!
劉備也一直為自己的人生準則。
就是這樣的仁王,這樣恪守本心,保持初心的仁王。竟然在徐州折戟沉沙,被佛教利用民望打擊,那些百姓們竟被蠱惑攻擊趙王!
這是利用百姓們對信息攝取的難度,利用信息差,來將自己的未來葬送,來將真正可以挽救他們,可以帶領他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未來葬送!
劉備不得不為之警醒,他甚至擔心天高皇帝遠,自己這位徐州牧已經被架空,還猶未可知!
正是帶著這種擔憂,當得知趙雲等將受到百姓們攻擊,趙軍難以對徐州形成蠶食後,劉備壓力大減、威脅減弱,也準備暗中微服私訪,體察民情!
這時候正好是春耕時節,他也想要去看看百姓們的勞作農事。
大漢畢竟是農耕文明,農業乃是重中之重,國之根本。對於徐州而言,這裡雖然是四戰之地,但也是膏腴之地,春耕尤為重要。
這一次體察民情、微服私訪,劉備隻是將關張和孫乾簡雍帶上,人多眼雜,必定會走漏風聲,起不到微服私訪的效果。
他們一路出彭城,往鄉下行去。田埂中有農夫扛著鋤頭走過、田野中有農戶正在翻耕、水渠旁有農戶正在飲水澆灌,忙碌的熱火朝天。
這充滿鄉土氣息的畫麵,反而讓劉備靜下心來了。
往日的喧囂,紛戰,爾虞我詐的爭權奪利,全部都拋之腦後,隻剩下這一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黔首百姓的生活畫麵。
讓劉備有些欣喜的是,這些百姓們使用的農具,已經升級到曲轅犁。
趙王的發明創造,不僅提升了治下轄地的農業效率。其實也在推廣中,讓天下各州各郡都受益匪淺。曲轅犁並不繁瑣,仿造容易。
劉羽也沒有敝帚自珍的想法,或許這麼做會提升敵對勢力的農業水平。但這麼做同樣也可以讓天下各州各郡的百姓們,可以得到受益。
曲轅犁比起直轅犁,可以節省更多時間和人力物力。而這些都能帶給百姓們更多的家庭收入,有更多的時間去開展副業。
福禍相依。
這也讓劉備對趙王的胸懷有些感嘆不已!
趙王是站在天下、站在國家、站在百姓們的角度看待問題,而不是站在自己的利益、站在私人的角度。
這是一位胸懷天下蒼生的偉人!
反觀其他諸侯勢力,一直還沉浸在己方勢力的利益至上。而不是天下、不是國家和百姓。
這就是他們最大的差距!
除了曲轅犁,趙王發明創造的筒車、化肥等,都對農業有著極大的提升。
說句不誇張的話,趙王此舉,讓畝產翻了一倍有餘。並且百姓們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更少,這無疑可以提升他們的收入。
若是在配合上攤丁入畝……
劉備想到這裡,原本靜下心來的情緒,又有些不好起來了。
若是在配合上攤丁入畝,不僅可以遏製世家豪強土地兼並、巧取豪奪,也可以減輕百姓們的負擔,提升他們的收入等等。
可惜劉備做不到!
莫說劉備,天下任何的勢力,哪怕就是京師洛陽的漢帝,都做不到!
這不僅是與天下世家對立,也是在背叛自己的階級地位,為了大漢天下、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黎民百姓。這才是讓劉備最敬佩趙王的地方!
雖千萬人吾往矣!
劉備一行人騎馬從彭城入鄉,田地逐漸的貧瘠,不如州城附近肥沃。甚至有些村鎮附近是鹽鹼地,根本無法種植,強行種植收成也極少。
對於這些貧困地區,劉備是給予政策補貼,不說田賦全免,就連人頭稅等,都降低不少,為的就是減輕百姓們的壓力。並且像曲轅犁、耕牛等,官府可以無償租借等等。
劉備也一直在努力的讓治下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或許他不如趙王有魄力、有足夠的威望勢力,可以強行推行攤丁入畝。
但他也在做著自己的努力。自己可以做到的最大努力!
「尊駕有禮。」
劉備在小桑村附近,見到一位在田埂邊休息的中年人,將戰馬係在一旁桑樹上後,一行人來到了此人麵前。
那中年人一直望著劉備幾位陌生人,雖然他們穿著打扮樸素,但有馬匹騎乘,顯然也是非富即貴的人家。不敢失禮,立刻起身回禮。
「不敢當不敢當。」中年人有些拘謹的行禮,「足下有何貴乾?」
劉備倒沒有直接開門見山,反而話家常似得與中年人攀談起來,淡化距離感、拉近雙方之間的熟悉感。而後旁敲側擊打聽他的家庭收入等問題,但情況不容樂觀。
此人姓李,屬於一位自耕農,家庭年收入一萬錢左右,包括耕作糧食收成,家禽養殖農副業,織布等紡織副業。看起來屬於小康人家。
但問題是,年支出也很多。一家的口糧、食鹽、衣著布匹等生存消費,留糧食種子、飼料、農具等支出,田賦、人頭稅等賦稅支出,祭祀、人際關係、醫藥治病等額外支出。
總支出大概也在一萬錢左右。
看起來似乎收支平衡,但萬一遇上災年呢?遇上意外治病耗盡家產呢?萬一物價隨著戰爭暴漲呢?
天災人禍結果就是入不敷出。
事實也是如此,前幾年徐州戰亂,黃巾之亂、曹操屠城等等,以至於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沒有餘錢,他們連活著都很艱難。
中年人倒也幸運,戰亂的時候,一家躲在山林中僥幸逃生。而後遇上劉備施展仁政,也算是勉強重新開始了。
劉備聞言後,緊皺眉頭,他問道:「據說劉州牧免稅三年,以你家庭條件和田地貧瘠程度,農具等可以無償租借。理應可以富餘才對,何至於入不敷出?」
「那些好事哪裡能輪得到我們?」
中年人自嘲笑了笑,「我倒是跑去官府問了,但等了一上午,最後官爺輕飄飄的一句已經發完了就把我打發了,我也不可能跑去州牧府找劉州牧質問把……」
這名中年人比劉備看的更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劉備這時候才知道,他的仁政,全部被胥吏差役徇私舞弊,中飽私囊了。
農具耕牛無償租借?自然是輪到自家優先。想要無償租借那就給好處費。減免田賦?人頭稅減半?那還有其他苛捐雜稅等著你!
劉備的臉色一點一點陰沉下來,敢情他的政策改革,最後全部肥了那些蛀蟲了?一點都沒有落到實處?百姓們隻能看不能摸?
但劉備轉念一想,又有些不合理,他問道:「既然劉州牧的政策,你們是一點沒有得到好處。那聽你語氣,貌似對劉州牧還是蠻……認可的?」
「劉州牧倒是一位好官。」
這名中年人想了想後,說道:
「當初還是陶州牧的時候,地主老爺們當街殺人都沒關係,我們連伸冤都求告無門,至少劉州牧整頓了那些官老爺(整頓吏治)。
「換成以前,我鼓起勇氣跑去問無償租借農具的問題,能被打個半死送回來……」
這名中年人絮絮叨叨說著,劉備的神色倒是略微好轉不少。看來他的不少仁政,還是給百姓們帶來一點點幫助了。
「而且多虧了劉州牧的發明創造,那個曲轅犁,喏,就那個,以前需要三牛兩人抬槓,現在我一個人就行了,就算不用耕牛也可以解決。
還有種植技術,叫什麼來著我忘記了,反正去年收成提升了很多很多,而且可以一年兩種,不用荒地……」
不過說著說著,劉備的臉色又有些尷尬,他趕緊打斷道:「這不是劉州牧的發明創造,這是趙王劉羽的發明創造,劉州牧隻是引進,引進你明白嗎?」
「趙王的發明創造?!」
中年人顯然愣了愣,「那劉州牧也是好人,趙王也是好人。對了,那你知道那個種植技術叫什麼來著嗎?」
劉備與孫乾、簡雍對視一眼,而後皺眉道:「應當是控水旱育秧技術?油菜水稻輪種技術?」
劉備將種植的技巧和過程簡單說了一下,中年人雙眼一亮,連連頷首道:「就是這個!就是這個!收成提升了好多!這個是劉州牧還是趙王研究的?」
「也是趙王。」劉備沉默下來。
李姓中年人有些感激道:「那趙王真的是大好人,是神農!」
對於農耕文明而言,農業器具、農業水平、農業研究和技術的提升,那可以活人無數,可以讓畝產提升巨大,對於天下、國家和百姓,都是受益匪淺的!
趙王劉羽做到了,並且一直在研究改進,一直在招納人才投入研究!
這是神農嗎?也算吧!
劉備之所以沉默,是他突然發覺。徐州佛教可以利用民望打擊趙王劉羽,那是因為信息不對等的緣故!
若是徐州老百姓,知道劉羽做的那些為國為民、利國利民的事情,他們還會毫不猶豫站在佛教這一邊,去對抗劉羽嗎?!
劉備覺得,應該是不會的!
就像眼前這位中年人,那感激和笑容,是那麼真誠,發自肺腑的!
劉備心下嘆息一聲,又問道:「你使用了這種技術,收成提升了?那去年為何還是入不敷出?嗯……就是收入抵不上支出,過年沒有餘錢的意思!」
「這是新技術,我也不敢一上來就直接使用,隻是用小塊地方試了試,效果出奇的好……」
說到這裡,這名李姓中年人神色有些落寞:
「如果這個技術可以早一點傳入徐州,或者我沒有猶豫直接使用,或許收成大幅度提高後,家裡有了餘錢,或許我大女兒也不用賣身為奴了……」
新技術誰知道會不會發生意外,對於一家老小靠著田地生活的貧民百姓而言,誰敢輕易嘗試?一切求穩!從小塊實驗到後麵接受,到推廣天下,需要不少時間。
這倒沒有讓劉備驚訝,隻是讓他有些意外的是,這名中年人竟然賣兒鬻女。如今的日子也不好過,而當初的日子更慘。
劉備想要質問李姓中年人,為何如此狠心,竟將骨肉至親、親生女兒賣兒鬻女,為奴為婢?但張了張嘴,卻說不出來了。
若非走投無路,誰又會這麼做呢?
若是百姓們可以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年年有餘,他們也想要一家老小健康幸福的生活下去,何至於走到賣兒鬻女的地步?
並且,大漢的人頭稅可是非常恐怖的。單身也需要繳稅的。這對本就窮苦的家庭,雪上加霜,無以為繼了。
劉備沉默片刻,後問道:「你們還有聯係嗎?你女兒過得怎麼樣?」
「有啊!小女寄回來不少錢,她說主家對她很好,陪小姐逛街踏春,吃穿用度都有主家操辦,運氣好還有賞錢。說的我都想將其他子女都賣給他們……」
倒不是李姓中年人狠心。
別看他家現在還能勉強過下去。但天災人禍,近期水災旱災不斷,特別是淮泗地區、水網密布,有好有壞。而中年人這裡屬於鹽鹼地範圍,種田收成不怎麼樣。
徐州四戰之地,兵禍不斷。大部分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狀態。可以說是命如草芥,有一個善待奴隸的主家依附,何嘗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和寄托呢?
劉備皺眉,徐州有這種仁善之家嗎?他怎麼沒有聽聞過?他問道:「你可知你女兒賣身何家?」
「彭城陳家,就是那個當過國相的陳家……」中年人笑道,笑容中頗為自豪,似乎能給陳家當奴隸,還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元龍?」
劉備微微頷首,若是陳登陳家的話,以陳家的詩書傳家,倒也確實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劉備又與李姓中年人交談片刻,後告辭離去。繼續在小桑村打轉稍許,天色也不早了,劉備也就啟程回彭城。
回到彭城後,他第一時間整頓吏治,中年人所說的弊端,他要親自處理,他的仁政是給百姓們的,而不是讓那些蛀蟲中飽私囊、貪汙受賄的。
然而「皇權不下鄉」並非說說而已,劉備可以微服私訪一次,難道還能天天微服私訪嗎?這些胥吏表麵上唯唯諾諾,但暗地裡陽奉陰違。
古代宗族和胥吏的力量,足以架空縣官,更逞論是劉備這位身居高位的州牧?
除非劉備能學習劉羽的手段,譬如建立諜報機關錦衣衛,監察天下,避免自己受到部下蒙蔽,避免被欺上瞞下了。可惜劉備也沒有這種足夠的實力支撐!
此事隻是劉備執政徐州生涯中的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出他對徐州、對徐州百姓,是真的想要向更好的方向努力推進中。
這段時間,劉備關注的下邳趙雲倒是沒有太多消息傳來。因為下邳百姓們的抗拒,趙軍不說過街老鼠,但也是處境堪憂,備受冷落。
不過這段時間,一位自稱佛祖座下大弟子「降龍羅漢」,在徐州逐漸名聲遠揚。以至於連劉備都關注這位尊者。據說此人可以刀槍不入、水火不侵。
劉備問過關羽和張飛,兩兄弟嗤之以鼻,完全不信!
但很快月餘時間過去,下邳、廣陵一帶的經歷,簡直超出了劉備的掌控,完全向著脫軌的姿態狂飆突進。因為情報傳遞不便,信息有些滯後。
最後竟然是趙王劉羽的命令率先傳來——
趙軍中有傳信神器通信鴿,這是劉備,乃至其他諸侯實力,拍馬難及、卻又極力想要飼養的存在!
「逮捕陳家滿門?!」
劉備有些驚疑不定的望著劉羽的命令,沒想到是讓他逮捕陳家?
當初趙王先是讓劉備出兵,對付下邳、廣陵郡的佛教勢力,給出的大義是——當初袁術的僭號稱帝,還是佛教假托佛陀托夢,言稱袁術有天命。
大義上沒有問題,但此舉會讓劉備與佛教兩敗俱傷。以佛教在百姓們心中的民望,哪怕就是劉備,也討不了好。
幸好陳登為他設計,以退為進、誘敵深入,反而挑動趙王大軍和佛教、袁術三方勢力的紛爭,坐山觀虎鬥,坐收漁翁之利。
現在趙王又讓劉備出兵對付陳家……
這是看挑動劉備和佛教的兩敗俱傷不成,又來一手挑動劉備和陳家等世家的內鬥嗎?
劉備倒是好奇,這一次劉羽給出的大義,又是什麼?!等到他翻到後麵觀看「罪證」之後,瞳孔劇縮,不敢置信!
劉備眼中的陳家,書香門第的士族陳家,原來背後竟然還有這種不可告人的勾當,還有那種讓人不恥的蠅營狗苟、禽獸不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