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江東變故?劉備丟了徐州!(1 / 1)
錦衣衛!
嘩——
聞言之後,圍觀的百姓們瞬間失聲嘩然出來。
就連那些世家豪強代表們,神色都瞬間劇變,下意識後退幾步,退到了人群之中,似乎如此能被錦衣衛忽略而過似得。
趙王劉羽部下的諜報機關--錦衣衛,隨著趙王的崛起壯大,已經逐漸的為天下世人所知!
但世人隻聞其名、不見其人!
錦衣衛主要職責,一是趙王耳目,監察部署及官吏。二是替趙王執行偵查、緝捕、刺探敵情等滲透活動。三是有審訊判刑的權利。
他們直接聽命於趙王劉羽,神出鬼沒,卻無處不在。
所有人都聽過錦衣衛的大名,但所有人又都沒有見過。隻聞其名,不見其人!
未知才是最恐怖的!
這令很多不法官員聞風喪膽,同時也為趙王政通人和,不至於被欺上瞞下,以及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等,立下汗馬功勞。
自從趙王完全奪下冀州,染指天下之後,錦衣衛暫時由部下首席謀臣郭嘉郭奉孝負責,如此足可見趙王對郭嘉的信任程度。
而如今,這神秘未知,有著「錦衣一出,海內不安」強大氣場和巨大震懾力的錦衣衛,就這麼活生生出現在眾人麵前,如何不讓人驚駭莫名!
不過當老百姓們驚駭過後,望著錦衣衛這數人,發覺他們也沒有說書人口中的三頭六臂後,恐懼逐漸被好奇侵染,而後驚疑不定的上下打量。
「不是說錦衣衛都是飛魚服、繡春刀嗎?怎麼看起來不太像啊?那衣服比我還破爛?!」
「那叫工作服,你有見過陛下整日將龍袍穿在身上嗎?肯定是常服居多!」
「說的好像你見過陛下似得……」
「戲文中不都是這麼演的嗎?說書人也這麼說的。」
「……」
百姓們可以這麼快速的緩解對錦衣衛的恐懼情緒,還是要得益於近段時間徐州上下,對趙王的觀感改變的原因。
曾經的趙王劉羽,在徐州世家、佛家的謠傳下,百姓們對其陌生,也對其不感冒。在宣傳中,趙王跟曹操名聲不相伯仲,都是臥龍鳳雛級別。
但經過郭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之計,錦衣衛密探青龍化身「降龍羅漢」,利用佛教來遏製佛教,同時利用佛教來宣傳劉羽,這名聲一下子好轉不少。
再加上劉備推行攤丁入畝、廢除奴隸製的政策改革,隨著宣傳之後,徐州上下這才知道,原來這是趙王主導的仁政,原來趙王是大好人啊!
這真的是仁王啊!
百姓們的善惡觀念很簡單,你對他好,他就覺得你是好官。你對他不好,他就覺得你是貪官。很純粹直接、很淳樸善良。但這種觀念,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正因此,劉羽從一開始的「滅佛」,到後麵的「主動掌控宗教」的戰略轉變,就是由官方政府主導宗教,引導百姓們向善,避免被其他邪教趁虛而入了!
這也是百姓們對錦衣衛,很快從恐懼中演變成好奇的原因。
他們對趙王的名聲好轉,那按照常理思維,上行下效,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錦衣衛也沒有那麼可怕,一定是以訛傳訛才對!
這就是愛屋及烏的道理!
不過老百姓們有這種想法,但那些世家豪強的代表們,卻宛如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趙王愛戴百姓,施展仁政。但對他們世家豪強,可是極盡剝削,劫富濟貧啊!
攤丁入畝、廢除奴隸製,這哪一個不是要他們世家豪強的命?要掘了他們的根基?
更不用說其他的印刷術、改良造紙術,對書籍的傳播,對教育的普及等等,都在掘了他們世家的墳墓!
曾經書籍是無價之寶的存在,隻有他們士族有資格傳播學識。但據說如今冀州的書籍,已經到了白菜價了!
世家豪強麵對趙王,是又怕又恨,但卻又無可奈何,不痛不癢的口誅筆伐,根本毫無用處。
正所謂恨屋及烏,此時出現趙王手下的錦衣衛,他們自然是惟恐避之不及,生怕被錦衣衛盯上!
可公堂上的陳珪躲不了,而錦衣衛此次也是目的明確,直截了當沖著他陳家來的。
因此陳珪震怒道:「大漢天下還有沒有王法?趙王真是欺人太甚啊!他有什麼資格越俎代庖,越境管轄?
他一位封國在冀州趙國的諸侯王,竟然對徐州指手畫腳,這是想要圖謀不軌嗎?還是說造反謀逆?」
為首的錦衣衛不鹹不淡的回道:「大王奉命討伐僭號稱帝的袁術賊子,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徐州乃重中之重,理應布局安排。
「況且袁術那亂臣賊子正發兵竊據廣陵,吾等在徐州刺探敵情,有何不可?
「還有,吾倒是挺好奇的,這徐州牧還沒有表達不滿,什麼時候輪的到你一個前沛國國相指手畫腳了?怎麼?這徐州難不成是你陳家做主嗎?」
陳珪心下一驚,惱羞成怒的情緒瞬間驚醒過來,他沉聲說道:
「吾隻是為天下蒼生、黎民百姓,為國家社稷、為陛下擔憂!畢竟七國之亂,前車之鑒,猶在眼前啊!」
七國之亂是七位大漢諸侯王對朝廷削藩的不滿,以「清君側」為名發動的叛亂。正巧的是,其中有一位趙王劉遂。
當然,這是西漢的趙王,在王莽篡漢後,趙國除國。而劉羽是東漢的趙王,漢光武帝新封。可他們都是漢高祖劉邦之後,結果都是一樣的。
陳珪這是陰陽怪氣趙王劉羽,在效仿前者作亂。前車之鑒、猶在眼前,指桑罵槐呢!
堂上的劉備一拍驚堂木,沉聲說道:
「不管是錦衣衛,還是黔首庶民,此時公堂之上,呈交證據,那就是本案相關人員,自然有權過問,其他諸事無需多言,不要轉移話題,回到本案相關上麵來。
請這位證人如實轉述,你是從何處尋得本案苦主屍身?你們與苦主有何關係?為何會尋找苦主?是主動還是意外得知?」
正熱議關注錦衣衛的圍觀眾人,這才將注意力轉移到案件的本身。
「吾等與苦主毫無關係,也並非是主動得知,乃是意外所得。
正值劉使君斷案,鬧得滿城風雨,吾等這才知道此案相關細節,為了伸張正義,維護公正,對勢紳惡豪重拳出擊,這才出力尋找苦主屍身。」
「你們是如何意外所得?」
「不久前吾部下在賭坊贏下巨額賭資,對方無力償還,想要簽下欠條以求暫緩些時日,但吾部下又不傻,怎麼知道人家會不會卷款逃跑?
最後僵持不下的時候,那人自報家門,乃是陳府護院張三,並且此人為了讓吾等相信,用情報做擔保,告知了吾等不少秘聞,包括這件事情,這才意外所得。」
在場眾人嘩然!
張護院好賭,在場不少人知道。但靠著陳家的關係,仗勢欺人、狗仗人勢,就算贏了賭資,也不敢有人上門要錢。
可是錦衣衛,不僅敢要錢,還能逼得張護院抖落出了這麼多秘聞,這其中有沒有威逼利誘,那就不得而知了!
陳珪的臉色一下子陰沉下來了!
果然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他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走狗有一天會咬到主人身上。
最讓陳珪擔心的是,錦衣衛那句「告知了吾等不少秘聞」,張三那王八蛋到底抖落出了多少消息?
這讓陳珪心下患得患失,同時有不得不強作鎮定,腦袋靈活轉動尋找破局的對策。
劉備與錦衣衛再三詢問,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全部抖落清楚,直接召仵作當堂驗屍。
李姓中年人雖然有些不情願,但為了女兒伸張正義,還是心如絞痛的點頭答應了。
又一個時辰過去,仵作得出的結論是——
此女是被活活杖斃的!脊梁骨都被打斷了!並且此女食道咽喉中有糞便的殘留物,似乎是死前遭受慘無人道的虐待!
全場嘩然!
李姓中年人如遭雷擊,怒發沖冠,骨肉至親慘死,他隻想要將陳珪生吞活剝了。
劉備心下也是震怒,望向陳珪說道:「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何狡辯的?」
「吾身為陳家家主,日理萬機,豈會在意府中成百上千人的活計?這等瑣事自然有管家處理。吾直到如今方才得知真相!
許是下人仗勢欺人,互相鬥毆傷亡,擔心受到牽連,欺上瞞下。此事是吾陳家管教不嚴,吾會給她一個交代,一定會查清水落石出的。」
陳珪推的一乾二淨。
人證物證又如何?
就算坐實了人是死在他陳家,並且是陳家派人活埋。不還有下人仗勢欺人,欺上瞞下嗎?
劉備心下有些慍怒,但場麵又一次僵持住了。
畢竟陳珪咬死了自己不知情,還說這是苦主互相鬥毆傷亡,下人擔驚受怕,欺上瞞下做的。
就算明知道事情的經過,劉備又能奈何?凡事要講證據的。劉備雖然是徐州牧,但還沒有達到隻手遮天的地步,很多事情蒙在鼓中。
不過就在此時,為首的錦衣衛男子又開口了:「劉使君,既然陳珪將事情推到了管家身上,還說是下人聚眾鬥毆,那不如傳召涉案人員如何?」
劉備望著錦衣衛那言笑晏晏的自信樣子,心中一動,一拍驚堂木喊道:「傳召陳府管家,涉案等相關人員!」
陳珪望著錦衣衛自信的神色,心下咯噔一聲,突然有了不好的預感!
難道,就連管家都出問題了?!
果不其然,當管家來到公堂之後,直接跪地磕頭,和盤托出:「啟稟劉州牧,這一切都是我家老爺下令杖斃婢女的,與吾等無關啊!」
「嘩——」
全場嘩然,陳家怎麼盡出反骨仔?
「你撒謊!」
陳珪暴跳如雷,反了天了?今日真的是反了天了。張護院背叛他,連王管家也背叛他?
張護院是因為賭博欠下巨額賭資,被人拿到把柄威逼利誘了。可王管家並不好賭,又是為了什麼?
王管家也不是好鳥,宰相門前七品官,仗著陳府管家的身份,狗仗人勢,橫行鄉裡。其子嗣欺男霸女,強暴民女。家族巧取豪奪,土地兼並,罄竹難書。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張護院抖落出來的秘聞,除了陳珪杖斃婢女,還有王管家的蠅營狗苟的事情,最嚴重的一件事情,他竟與陳珪小妾通奸。
這讓錦衣衛有機可乘,逮捕王管家子孫後代,並且以此威逼利誘。王管家這才明哲保身,目的就是為了保全自身和子嗣的性命。
「我有證據、我有證據……」
王管家都已經破罐子破摔了,抖落出了更多的情報。
當日陳珪下令杖斃婢女的事情,有不少人親眼看到,但都被陳珪嚴令三緘其口。
當王管家報出相關人員後,劉備有了審判的目標和方向,立刻將這些人帶到公堂上審理。
一開始這些人還不敢直言。但在錦衣衛指導下,劉備下令分開審理,很快有了突破口。
這一招正是未來刑偵聞名的「囚徒困境」博弈!
這些人吐出真相後,鐵證如山,人證物證俱在,以至於讓陳珪神色瞬間煞白!
身為陳府管家,老王知道的秘聞比張護院更多,將陳家那些見不得光的陰暗麵,全部一五一十的抖落出來。
全場眾人嘩然!
他們第一次聽到美人紙、美人盂等事情,簡直就是刷新他們的三觀,讓他們備受震動!但這隻是開胃小菜,更加罄竹難書的事情還有。
直到這一刻,陳家那光鮮亮麗的偽裝,終於被逐漸扒下來了。
陳珪氣得暴跳如雷,想要跳過去將王管家打死,但卻被衙役擋住了。
管家越說越激動,每一個證據,都足以將陳家送上萬劫不復的深淵。
最後——
啪!
劉備一拍驚堂木,怒不可遏的說道:「陳珪,你還有何可狡辯的?」
陳珪怒目而視,一言不發!
劉備也不客氣,直接判刑道:
「陳珪貪贓枉法、中飽私囊,知法犯法,罪不可赦。但其畢竟乃前沛國國相,需要押送朝廷,由九卿廷尉審問。備會親自將案宗呈給廷尉。帶下去!」
衙役不敢上前,但一直護衛的張飛親自統率丹陽兵上前,將陳珪五花大綁。
這讓圍觀的世家豪強代表觸目驚心,立刻退下去回報各自的家族。
此舉不僅是對陳家的審判,也是對徐州世家的審判。陳家不僅是徐州世家的代表,也是代表他們的階級!
刑不上士大夫!
劉備竟然為了一個賤民奴隸,審判陳珪這位士族代表、前朝廷官員、一地太守國相,這簡直就是超乎想像,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但對於那些圍觀百姓們而言,他們淚流滿麵,覺得感受到了一種從未奢望的公平!
這一刻,他們突然發覺自己也能堂堂正正,挺直腰杆的活著。而不是命如草芥、人不如狗那般卑微苟活。
因為劉備給了他們公平公正,給了他們想要的正義!
這一刻,徐州百姓們對劉備的認可,宛如高山仰止,宛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事後。
李姓中年人對著劉備叩首行大禮,感謝他為自家女兒伸冤。
劉備趕緊扶起此人,命人給出撫恤金,讓他好生安葬小女。
但李姓中年人沒有接受,他隻想要女兒可以沉冤得雪,而不是過來索要撫恤金的。如今真相大白,伸張正義,他已經如願以償了。
李姓中年人推著女兒的殘屍離去,背影是那麼的蕭索,不知是不是錯覺,劉備覺得此人的身上,莫名多了一種灰敗的氣息!
這讓劉備心下有些莫名感觸:「遲到的正義,還算是正義嗎?」
此案隻是開始。
劉備依靠張護院、王管家抖落出來的證據,對陳家雷霆出手。
這個徐州頂級世家,就這麼在一夕之間倒塌了!
隻是讓劉備有些驚疑不定的是,陳登消失了。陳家眾多的黑料中,陳登是受到牽連最小的一位。
以陳家的底蘊和實力,保下陳登這位嫡長子,東山再起,實際上也有這個機會。
隻是如今陳登突然消失,反而讓劉備心中隱隱有些不妙的感覺。
不過不妙歸不妙,劉備隻能將此事暫時擱置,趁勝追擊,借著陳家這個突破口,對彭城世家接連出手!
或鎮壓、或削弱、或驅逐、或抄家……
如今的劉備,方才彰顯出徐州牧的威風霸氣!關羽和張飛兩將,也將心中的憋屈一掃而盡,有著從未有過、前所未有的暢快感!
這時候,廣陵郡傳來了不好的消息!
淮南袁術終於順利擊敗背叛的舊部——廣陵太守吳景和守將孫賁,擊斃罪魁禍首。收降數萬部下,勢力壯大,聲威強盛!
而下邳、廣陵世家豪強,見此情形後,果斷投靠袁術,為了避免被屠殺滅族的下場,他們識時務者為俊傑,投靠的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世家豪強投靠,他們扶持的佛教勢力,自然也是毫不猶豫的投靠袁術。
況且佛教因為謠傳「袁術有天命之身」,本就是被朝廷打上亂臣賊子的標簽,也在征討的目標之中,此時也是順勢而為罷了!
如此一來,袁術的聲威更甚,有鯨吞淮泗流域的氣概凸顯!
如今在下邳駐守的趙雲和徐晃等將,果斷率兵出擊。但袁術靠著淮泗流域、水網密布,從下邳繞道東海、彭城出手,終於讓劉備感受到危機感。
劉備集團此時有一個巨大的疑惑——
為什麼江東孫堅沒有出手馳援?!
廣陵太守吳景、守將孫賁,可都是孫堅的親戚兼部下,他們背叛袁術,投靠孫堅。在他們生死危機之間,孫堅坐視不管,這隻會讓部下寒心。
孫堅乃江東猛虎,雖然有性急少謀、輕而無備的弱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孫堅重情重義,絕對不會做出這種見死不救的行為!
那麼說來……
江東孫堅肯定出現什麼意外,這才迫使他沒有及時馳援廣陵,以至於吳景和孫賁敗亡?!
劉備集團文臣武將,都在商議這件事情,但猜不出結果。畢竟隔著長江和淮河,還有戰亂的影響,他們情報不足,根本不知道江東具體情況。
但如今袁術整合舊部,勢力壯大、聲威正盛,顯然想要一鼓作氣,趁勝追擊,蠶食徐州這個重要的戰略要地。
劉備不得不選擇出兵阻擊!
劉備集團文臣武將商議過後,由劉備和關羽親自率兵出手,分兵兩路,從東海、下邳南下,阻擊袁術敵兵。張飛等將留守彭城,鞏固後方。
以劉關張為核心的攻防陣容,由此凸顯!
此時的徐州彭城,四麵環敵——北麵、西麵乃是沛國包圍,有沛縣趙王鷹視狼顧。南下下邳趙雲、徐晃插手。東麵東海郡、琅琊郡有來自青州的威脅。黃海上還有趙王的海軍艦隊。
不過如今天下大義所在,乃是征討僭號稱帝的袁術。因此趙王不會在此時對他正麵出手、強勢出手。所以這四麵環敵,反而是一種四麵保護的姿態。
所以此次劉備率兵出擊,主要目的是阻擋袁術,但又不可能盡全力阻擋,避免兩敗俱傷,給了趙王有機可乘。
而是要設法讓袁術和趙雲、徐晃等將,形成主力交戰。他們隻是側翼壯壯聲威的態勢,阻止袁術這個威脅即可!
劉備集團的想法很美好、劉備的想法也很美好。但問題是,他們千算萬算沒有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了——
就在他們率兵出擊的時候,彭城被張飛搞丟了!
劉備集團大驚失色,難以置信!
別看劉備是徐州牧,但真正掌控的地盤,也隻有彭城啊!
徐州五郡,劉備方才解決了彭城一郡啊!
可他們方才搞定彭城世家,占據主導權,正要向外擴張呢?彭城就丟了?!
丟了彭城的劉備,就相當於丟了徐州!
他們現在根本沒有立錐之地。下邳和廣陵不用說了,世家和佛教的勢力竊據高位。琅琊郡和東海郡也是危機四伏啊!
怎麼會如此呢?!
形式變化為何如此快速?!
以張飛的武藝和統兵能力,不至於敗得如此迅速,連讓他們回援的時間都沒有啊!
到底出了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