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劉羽策反荊州將領,甘寧率水師叛離劉表(1 / 1)
「使君若是不謀奪荊州,但肯定要拜訪招收那些謀臣,那些人都是頂級謀臣,臥龍鳳雛更是安天下的謀主。
有了他們相助,以使君三兄弟的能力,招兵買馬,發展壯大隻是時間問題。但使君終究是無根之萍,需要立根之地,而第二條路——」
高要還是沒有回答私心是什麼,而是說道:「那就是想辦法入益州!
「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前兩年益州牧劉焉病亡,其子劉璋掌權益州。
「但劉璋暗弱無能,部下甘寧等將起事反對劉璋,被趙韙打敗後奔荊州。後漢中張魯驕縱,不聽號令,雙方死戰,形成割據局麵。
「益州民殷國富,但劉璋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使君是漢室宗親,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是有機會,必可取而代之!」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備在這些話中,隻聽到了這一句,聽他的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劉邦封漢中王,在漢中起勢,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奪下關中平原,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天下。
都說沛縣是龍興之地,但漢中何嘗不是龍騰之處?!
「使君?使君……」
「啊?哦!先生所言甚是啊!」
劉備竟出現了走神,神色頗為有些尷尬,但很快鎮定下來,不著痕跡的恢復如初,他問道:「先生口中的機會,又是什麼機會呢?」
比起荊州,益州劉璋與劉備非親非故,他圖謀的心安理得,完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正如高先生所言,劉璋暗弱無能,張魯割據漢中,戰亂爆發,讓天府之國的益州陷入戰亂,劉備若是可以平定益州,也算是為益州百姓做一件善事了。
不過如今漢室傾頹,群雄逐鹿,天下大亂。但畢竟漢帝還在洛陽指揮調度,想要挽大廈之將傾,劉備是徐州牧卻逃離徐州,還利用假節鉞的名義,讓趙王暫代徐州牧。
趙王可是公然抗詔,不給漢帝麵子。並且漢帝暗中顯然也在鉗製掣肘趙王繼續壯大。
劉備此舉已經完全得罪了漢帝,朝廷命官的任命也需要走程度,何況是一州之牧這等重要官職?
所以劉備若是沒有名正言順、師出有名的大義,他根本不可能入益州。若是強行入益州,那就是亂臣賊子,圖謀不軌了!
以劉備的仁義,是絕對不會做出這種事情的!
「機會嘛……」
高要說到這裡的時候,劉關張三兄弟,都感受到了一股溢於言表的殺氣彌漫出來,沒有任何掩飾的殺氣,宛如實質:
「曹操必定會派兵征討漢中,那時候就是使君的機會。而這段時間,使君也正好可以招收臥龍、鳳雛等謀臣,為己所用,招兵買馬,伺機而動!」
劉備感受到高要的殺氣,想了想,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先生與曹操有仇?」
「使君,我不是說了嗎,我之所以幫你也是有私心的。而我的私心,正是要使君入益州,擋住曹賊奪下漢中的可能,將他圍死在關中!」
此時高要沒有任何隱瞞,他直言不諱的說道:「我與曹操沒有生死大仇,但其部下心腹大將、為其奪下崤函之險、立下赫赫戰功的易小川,有生死大仇!」
「易小川?」
這個人關羽和張飛都知道,發出了一聲驚疑!
張飛快人快語的說道:「是不是那個袁紹部將?此人倒是武藝不凡,軍事能力非常強大!沒想到袁紹死後,他轉投曹操,還建功立業了!」
「正是他!」
高要說到易小川,情緒更加激動,臉色都有些猙獰了。
易小川何止武藝不凡、軍事卓越。人家還是秦朝上將軍蒙毅呢!身經百戰、南征北戰。服下長生不死藥後,顯然身體素質也會略有提升,對武藝有加成。
高要覺得,這個天下可以與易小川單打獨鬥的將領,寥寥無幾。當然關羽和張飛兩位萬人敵虎狼之將,肯定是可以做到的!
這也是高要想要為劉備指點迷津的原因——
易小川不是奪下崤函之險了嗎?曹操不是正在攻略三輔嗎?高要正好提前誘引劉備入益州,讓曹操夾在關中平原,進退不得!
屆時趙王劉羽奪下大漢半壁江山後,肯定會揮師西進,進軍京師洛陽。不管是清君側,還是撥亂反正,這是趙王登基稱帝的必經之路。
而劉備若是入益州,曹操屆時隻剩下關中平原,拿什麼與他們交戰?隻能困死在關中此地。曹操都是如此,易小川還能跑到哪裡去?
就算易小川跑了,秦始皇陵跑的掉嗎?墓穴中他的心上人玉漱跑得掉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等於將易小川也困死在關中了!
高要就是要殺掉易小川!
孫堅不思進取,江東集團為了利益不進攻,那麼高要隻能自己出手。趙王一人還不保險,劉關張敗走徐州,正好給了高要另一個方向。
這兩麵夾擊,曹操必敗!
這才是高要大費周章,命屬下盯住劉關張,而後親自拜訪的原因!
他必須提前給劉備謀劃未來,讓他盡量少走彎路,盡快入漢中,盡快茁壯成長起來!
這麼做高要得不到什麼好處,但他樂意、他開心。隻要可以將易小川圍死,高要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可是先生……」
劉備沒有詢問高要與易小川的生死大仇是什麼,如果能說高要顯然會說,如果不能說,問了也隻是讓雙方尷尬,何必多此一舉呢?
劉備隻是嘆了口氣,說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曹操乃是陛下親自敕封任命的驃騎將軍,他出兵攻打漢中,那顯然也是陛下授意,王師出征,吾等又如何出兵?有何名義出兵?這並不是機會啊!」
「若是曹賊想要篡漢呢?」
高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說道。宛如晴天霹靂,直接將劉備震撼當場:「先生慎言啊!!!」
饒是關羽和張飛,都寒毛直豎、殺氣側漏!
大漢四百多年的國祚,深入人心,那就是他們的信仰。任何亂臣賊子,都是他們的誅殺對象!
沒有人可以篡漢,沒有人有資格篡漢,大漢還有未來,他們可以匡扶漢室!
這才是真正的漢室忠臣,不允許任何的褻瀆!
「劉使君就看著吧,以曹賊的野心,未來必定會架空陛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第二個董卓,甚至猶有過之!」高要斷定道。
不是他未雨綢繆、不是他神機妙算。而是這就是歷史。哪怕經過他們這些穿越者的改變,發生蝴蝶效應。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曹操的野心,這是絕對不會隨著蝴蝶效應而改變的!
除非坐在京師洛陽皇位上的那一位——是趙王劉羽!隻有趙王這位霸主,方才壓得住曹操這等梟雄,漢帝劉協做不到,隻是給了曹操發展壯大的名義而已!
「挾天子以令諸侯……」
劉備部下可沒有頂級謀臣,為他說出這種坐論天下的戰略構思,以至於讓他、讓關羽和張飛,都呆愣當場,六神無主,不能自己了!
縱觀漢末三國,「鄴城對」(挾天子以令諸侯)、「榻上策」(聯劉抗曹,二分天下)、「隆中對」(三分天下),可謂是三大戰略方針,決定漢末三國的天下格局、大勢走向!
如今在高要口中陳述出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宛如當頭棒喝、宛如暮鼓晨鍾,竟讓劉備他們,瞬間明白話中深意!
曹操……狼子野心啊!
若是真如高先生所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架空皇權、軟禁陛下、蔑視皇權,名為漢臣,實為漢賊,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屆時曹賊若是攻略漢中,劉備若是出兵阻擋,乃是名正言順、師出有名。而劉璋暗弱無能,必定也會結盟劉備,聯手抗曹。
這確實是入益州的機會啊!
一念及此,劉備望向高要,眼神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那散發出來的敬仰之情,宛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啊!
此時高要給他的感覺,在這港口鬧市中指點江山、坐論天下的戰略眼觀,給他一種「大隱隱於市」的世外高人、超凡脫俗的感覺!
高先生才是真正的經國濟世之才啊!
可惜啊!
劉備耀眼的眼神又暗淡下去了!
可惜高先生是孫堅的股肱之臣,是江東的棟梁之臣啊!他是不可能另投明主,來到劉備門下的!
劉備嘆了口氣,真是命運無常啊!
陳登當初相助與他,但人家是以家族利益為出發點。如今高要出現,為他指點迷津,掃清迷茫黑暗。但人家隻是為了圍堵曹操,為了殺掉易小川報仇雪恨而已。
什麼時候,有一位頂級謀臣,可以真心實意的為了他劉備劉玄德,而盡心盡力呢?!
臥龍、鳳雛?!
他們可以嗎?!
得其一人,可得天下……這是真的嗎?!
劉備此時有些迷茫,但在迷茫中,卻多了一絲希望,一絲期待了!
「備感謝先生的大恩大德!」
這一次,劉備後退五步,竟對高要行大禮。關羽和張飛見此情形後,立刻緊隨其後行大禮。
高要單手負於身後,捋須言笑晏晏的望著劉備。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九十度彎腰對其行大禮,這一幕宛如時間定格住似得,就連周圍鬧市的喧囂都寧靜下來了!
未來劉備若是東山再起,建功立業,有一番大造化。此事必將寫入史書、載入史冊,青史留名。高要之名,必將傳遍千古!
「劉使君若是真的感謝我……」
高要望著劉備,又看了看關羽和張飛,捋須露出溫和的笑容,但笑容中帶著殺氣:
「使君未來若是有機會,定要幫我斬殺易小川此賊!這就是對我最大的感謝了!」
「備,會盡力而為的!」
劉備隻是模棱兩可的說道。若易小川是大奸大惡之徒,他必定會全力以赴斬殺此賊。但若是易小川是仁義君子,教他如何痛下殺手。
「唉——」
高要自然明白劉備的仁義,也沒有多說什麼。隻要劉備可以入益州擋住曹操就足以了。趙王劉羽肯定會殺掉易小川的。
「告辭!」
「先生走好——」
「使君留步!」
「先生——」
直到高要的背影消失不見後,彎腰行禮的劉備,方才逐漸的起身,眼神中閃爍著莫名的光輝,望著早已經看不到人影的高要,站立如鬆。
「大哥,吾等立刻入荊州吧!」
「俺立刻下去準備!」
關羽和張飛都迫不及待,因為在高要的說法中,荊州中有一群頂級謀臣等著他們,並且是他們東山再起的地方,是他們的洞天福地。
劉備一行人在秣陵港口沒有逗留太久,采購補給過後,立刻揚帆起航,五艘偽裝成商船的軍船,浩浩盪盪的向著荊州方向開赴。
這一路上,劉備站在船頭甲板上,望著船舷破開波浪,在江水浪濤翻滾之中,浩浩盪盪向著前方開赴,終於出現了一種「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萬丈!
不久前劉備還是前路渺茫,他的心境是「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但經過高要的指點迷津後,宛如劃破黑暗的朝陽升起,劉備似有了脫胎換骨的心路轉變!
「臥龍鳳雛,得其一人,可安天下!」劉備迎著風浪,嘴中、心中、腦海中念叨著的,都是臥龍鳳雛,都是諸葛孔明和龐士元!
荊州,已經不是龍潭虎穴,而是他劉備東山再起的洞天福地了!
「荊州,吾來也!——」
劉備的豪情萬丈沒有持續多久,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水戰遏製停滯了。
他們從秣陵補給過後,後麵一路西進,兩日後直達荊州江夏郡三江口一帶。就是在這裡,他們遇到了一場水戰。
劉關張三兄弟偽裝在商船上,與前後意外避戰的商旅船隻停靠在岸邊,聽著那些商賈、仆從的或熱議、或驚恐、或退避交流,貌似是江夏太守黃祖親自率兵出擊。
這讓劉備立刻召來劉表的信使:
「黃太守可是景升兄部下大將,煩請閣下去打聽一下虛實?是否需要備兄弟相助?備兄弟等人勢單力孤,但也可略盡綿薄之力!」
信使立刻退下,後為劉備引薦黃祖。
黃祖屬於劉表手下心腹大將。
原歷史中怒殺過禰衡,此乃曹操借刀殺人之計,想要借著劉表之手殺掉嘴臭的名士禰衡,劉表又借著黃祖之手化解危局。
當然黃祖最出名的一戰,還是他射殺孫堅,最終造成這位江東猛虎隕落,袁術痛失猛將,與劉表爭鬥中,不得已逃亡南陽。後與孫家交戰,又斬殺徐琨、淩操等江東大將。
黃祖此將名聲不顯,但縱觀其戰績,可見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領,並且他水戰的戰績更加輝煌強大,在劉表的荊州水師中,也是數一數二的重臣!
這些都是原歷史的走向,這一世經過劉羽、易小川和高要等穿越者的插手,發生很多蝴蝶效應。譬如江東猛虎孫堅活得好好的,還成為揚州牧。
但黃祖依舊是劉表手下大將,鎮守江夏的太守!
這樣的重量級人物親自率兵出征,並且是在荊南五郡反叛劉表,南陽郡宛城張繡、李傕郭汜西涼軍混戰的情況下,依舊還派兵出征。
那麼這一戰就非同小可,已經到了不可不戰的地步了!
這也是劉備好奇請戰的原因!
一來幫助劉表,二來也算是他們三兄弟入荊州的首戰,不至於未來劉表任命時,會受到荊州將領的排斥和質疑,並肩作戰,才能融入軍中!
黃祖接見了劉備,並且對其三兄弟十分禮遇。他屬於劉表心腹愛將,自然明白劉表此時急邀劉關張來荊州何事,那是相當於救火的!
劉關張或許隻剩下殘兵敗將了,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劉關張三兄弟可抵十萬大軍,這就足以在劉表受到前後夾擊、四麵楚歌的時候,成為其最大助力!
「黃太守,不知您興師動眾的出兵,到底所為何事?!若是軍中機密,不可泄漏,備就不過多詢問了。但請黃太守知曉,吾等兄弟可以略盡綿薄之力!」
雙方寒暄過後,劉備驚疑問道。袁術僭號稱帝,劉表都沒有出兵,此時卻貿然出兵,顯然已經威脅到他的統治地位了。
「唉——」
黃祖嘆息一聲,欲言又止,最後還是說了出來:
「劉使君,實不相瞞,部下甘寧、魏延等將率軍叛離,竟卷走近百艘艦船,荊州水師也不過兩百多艘戰艦,竟被此賊策動大半,劉州牧這才命吾阻擊他們。
「兩賊職位低微,卻不曾想水戰統率如此卓越,吾追殺至今,雙方已經爆發大小二十餘戰。若非依靠三江口地形,暫時將他們困住,怕是將順江而下,脫離荊州了!
「讓劉使君諸位兄弟看笑話了!」
聞言,劉備三人瞬間了然!
甘寧等將可以卷走荊州水師大半,說明他們得人心、得軍心,並且受到不少將士的擁戴,這才有這種威望!
可以與黃祖這等劉表重臣、荊州水師主帥人物你來我往,戰個不相上下,那就是水戰能力出色,指揮調度統帥卓越!
一位有足夠威望、水戰出色的將士,卻是職位低微,那就是不受重用。肯定心有怨氣。隻要找到機會,就能立刻策反叛離!
功過賞罰,在軍中尤為重要!
很顯然,劉表或者說黃祖這裡,軍紀出現了一些問題了!
不得不說,劉備一路走來,曾經那位織席販履之徒,如今也成長為一位優秀的統率,真正可以獨當一麵的帥才了,這也是他的進步。
「黃太守言重了,不知可有用得到備的地方,盡管直言不諱,備絕無二話!」劉備挺身而出請戰,但旋即愣住了:「甘寧?這名字好耳熟啊!」
對了!
高要與他交談中,就曾經提起過甘寧。
益州劉焉病亡後,其子劉璋暗弱無能,甘寧等將就起事反叛劉璋。後麵被打敗奔逃荊州。
這是在荊州投靠劉表了?然後又反叛了?!
「使君也知道甘寧?」
黃祖好奇。劉備略一解釋,他這才恍然,氣憤道:
「此賊少時不務正業,為非作歹,劫掠艦船,人稱『錦帆賊』。後突然改過自新,熟讀詩書,益州為仕。
益州牧劉焉病故後,反叛新主劉璋,後奔逃荊州依附劉州牧(劉表),後效力吾的部下。最終卻出現了這等背信棄義之舉。此賊有呂布之風啊!」
黃祖言語中的怨氣,那是溢於言表啊!
不過劉備沒有接茬,呂布為人不齒的並非是跳槽,而是跳槽前還殺了前老板,這老板還是他必拜的義父。
甘寧因為利益跳槽,並且看起來不受劉表重用,那自然會心有怨氣,讓人有機可乘了。
劉備轉移話題,直接問道:「不知是何人策動此賊反叛的?」
劉備說完之後就愣住了,荊州劉表周圍有哪支勢力可以滲透荊州?
益州劉璋和張魯正爆發內戰,淮南袁術自顧不暇,江東孫堅大病初愈,難道是趙王劉羽?!
「趙王劉羽!!!」
黃祖咬牙切齒的說道:「其部下錦衣衛滲透荊州,策動荊州大小將校數十名,實不相瞞,吾也被收買過,但忠臣不事二主,劉州牧待吾恩重如山,吾豈會背信棄義?」
轟隆!
這宛如晴天霹靂一般,直接將劉備震撼當場!
原來這就是趙王的後手,反擊袁術的破局點嗎?!
既然淮河入海口被袁術水師堵死、長江入海口被江東水師堵死,那趙王就從荊州調遣水師東進。
怎麼調?
劉表怎麼可能會甘願出兵襄助趙王?
況且以劉表如今的處境——荊南五郡反叛、南陽郡張繡和李傕郭汜混戰、內部還有世家搖擺不定,完全是危機四伏,劉表怎麼可能願意出兵廣陵?
趙王的辦法是強征!
滲透荊州、收買敵將、卷走荊州水師,這牆角挖的都快將荊州水師挖塌了!
「不對啊!」
劉備突然驚醒過來,「既然趙王廣撒網,策動數十名大小將校叛離,收買敵將,你們難道沒有產生戒備嗎?怎麼讓甘寧他們卷走近百艘戰艦的?」
黃祖一把桌案,怒聲道:
「吾等上報此事後,荊州將士人人自危,人人都覺得身邊是叛徒,都是趙王收買的細作內應,以至於人心惶惶。
「並且荊南五郡反叛,這些叛軍都是擁立趙王,無君無父的亂臣賊子。他們心中早已經沒有陛下,隻有趙王了!據說荊南五郡太守早已派遣使者覲見趙王。
「還有南陽郡張繡和李傕、郭汜等西涼軍混戰,但張繡此賊,早早投靠趙王劉羽。當初曹操亡命洛陽的時候,張繡就率兵圍截,呼應趙王。
「荊州內部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外部還有賊軍借機挑動。吾等根本無暇他顧,這才給了甘寧他們有機可乘!還有哪些該死的錦衣衛,他們竊據虎符,讓甘寧得以調兵遣將。
「吾等雙方大戰數十場,也俘虜招降不少叛軍。這才知道有不少將士,都是被裹脅叛離,上了賊船後不得已隻能一條路走到黑,屬實是黃泥巴掉褲襠裡!」
聞言,劉備等人互相對視,差不多都心下了然了!
趙王廣撒網、收買將校數十名,連黃祖這等位高權重,劉表的心腹愛將,都派人收買。生怕別人不知道似得,傳的滿城風雨!
不過是禍亂軍心的離間計而已!
怕是當時甘寧等將已經上了賊船,但沒有辦法脫身,或者趙王不僅想要得到這些虎將,還有荊州水師的艦船。這才故布疑陣,設下此計!
甚至暗中還有錦衣衛密探的宣傳,荊州將校皆被趙王劉羽收買過,同僚之間會不會生疑?劉表這位主公會不會生疑?
這生疑猜忌,內部不就亂了?
這讓錦衣衛可以偷走「虎符」這等重要的信物,得以調兵遣將,讓甘寧卷走荊州水師大半兵力。
然後荊南五郡、南陽郡的張繡借機出手,令荊州劉表自顧不暇,多方合力下,甘寧等將不僅順利叛離,甚至順利卷走了大半荊州水師!
這連環計光是想想,就讓劉備頭皮發麻了!
他們隻是通過黃祖的情報,後知後覺的推理分析。但趙王卻有足夠的能力和勢力,在前期一一布局、實現,將細節等一切意外考慮進去。
這所表現出來的戰略布局、戰術推演,沒有頂級謀臣參與,絕對是難以做到的!
這讓劉備心下嘆服!
還有……
趙王遠在徐州,竟可以插手荊州之事,竟可以將觸手伸到荊州。甚至劉備有些頭皮發麻的想到,趙王與袁術僵持不下,會不會是故意為之?
隻有打著征討僭號稱帝的袁術賊子的正義旗幟,那麼趙王的任何行動,他的出發點都是忠君愛國,都是為了大漢天下。
譬如此次滲透荊州,收買敵將,卷走荊州水師。趙王完全可以以「征討亂臣賊子,借調荊州水師」為由搪塞,誰敢說什麼?但趙王可以借了不還!
這就是大義!
誰也不可能公然指責趙王,荊州劉表還要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吞。最後若是趙王成功擊敗袁術,還要被天下稱頌!
這個「借刀殺人」的計策,簡直讓人嘆為觀止!
劉備當初還以為趙王真的不行了,因為北方將士不擅長水性,終於被袁術擋在淮河以北了。戰局僵持不下,若是找不到破局點,怕是將陷入持久戰了!
但現在想來,劉備覺得自己還是太年輕、太幼稚、太無知膚淺了!
人家趙王就是故意利用這一點!
還有什麼,能比袁術僭號稱帝這個大義,更好用的旗幟了?!
這讓劉備嘆服的同時,也是頭皮發麻!
這種深謀遠慮、高瞻遠矚的布局,顯然也需要頂級謀臣參與調配!
這讓劉備對頂級謀臣越發的渴求希冀了!
孫乾、簡雍待他忠心耿耿,他也以國士報之。但可惜的是,他們距離頂級謀臣,還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而這種差距,就是劉備與那些大勢力、大諸侯之間的距離啊!
若是劉備想要東山再起,想要更進一步,沒有頂級謀臣相助,是絕無可能的!
頂級謀臣不僅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望向未來的指路明燈,一個在迷茫無措中、一個在黑暗中,可以為君主保駕護航的衛道者!
漢高祖劉邦曾問群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領。
劉邦遂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撫民,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高祖有漢初三傑相助,這才可以取得天下。他劉備若是想要施展心中抱負、一展宏圖遠誌,同樣也需要人傑相助!
臥龍鳳雛……可能就是他的「漢初三傑」啊!
劉備對荊州的期待,前所未有的強烈!
但他也明白,想要在荊州站穩腳跟,招兵買馬,發展壯大,此戰或許是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讓他們嶄露頭角,讓荊州文臣武將無話可說的關鍵!
劉備望向正一臉氣憤的黃祖,正想要再次請戰,這時候忽然有傳令兵行色匆匆到來:
「啟稟將軍,敵軍似有突圍的征兆!」
「全軍出擊,不要讓賊子走脫了!」黃祖一蹦而起,顧不得其他,龍行虎步出營。
劉備等人立刻緊隨其後,急忙道:「將軍,吾等可以略盡綿薄之力。」
「那就勞煩劉使君諸位兄弟與吾同戰吧。」黃祖回想起劉關張三英戰呂布的戰績,也就頷首答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