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宛城之戰、濡須口之戰、廣陵之戰(1 / 1)
——恢復荊州的完整性!
漢帝的詔令無疑是讓劉表出兵南陽郡,名正言順、師出有名的奪回這塊劉表早已覬覦許久的膏腴之地。
但劉表接詔後,其實是有些焦頭爛額的。因為荊州無將可用了!
原本劉表麾下還是有不少猛將。但自從黃忠、甘寧和魏延等將反叛之後,卷走了大半荊州水師的同時,也卷走了那些不受重用的將校!
再加上荊南五郡反叛,劉表需要派遣將領鎮守阻擋,如今想要發兵南陽郡,明顯是將領不足、兵力捉襟見肘了。
可漢帝的詔令在此,劉表不可能拖拖拉拉,僵持觀望下去。
那麼到底是裝裝樣子的出兵,應付應付差事?還是借此機會總動員,奪回南陽郡?
劉表一時拿不定主意!
這時候,劉備三兄弟拜見,並且主動請戰,宛如瞌睡了來枕頭,讓劉表大喜過望,驚喜不已!
他無將可用,但劉關張虎牢關下,三英戰呂布,威震天下。這就是最悍勇的武將!
並且關羽和張飛乃萬人不敵之勇,虎狼之將。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兩將足以媲美十萬大軍啊!
劉表大手一揮,毫不吝嗇的調兵兩萬給劉備。
別看隻是兩萬兵力,拱衛兩萬兵力的後勤人員算上,足以相當於五萬大軍,略微吹噓一下,那就是十萬大軍了!
這聲勢打出來,本就做出戰前動員的荊州,更加士氣如虹,熱情高漲起來!
對於將士而言,和平時期難以立功擢升,他們需要大戰來建功立業,來掠奪軍餉物資!
更逞論劉關張威震天下,有著這種「表率」作用,跟著萬人敵將領打仗,自然比跟著無名小卒打仗,更有激情!更有動力了!
荊州軍自從黃忠、甘寧等將率軍叛離後,軍心士氣有些低落。但接連的戰前鼓舞,再加上劉關張的鼎力加盟,士氣空前高漲!
劉關張一下子成為荊州軍扛鼎人物!
當然,這也得益於劉備入荊州的時候,與黃祖並肩作戰,在三江口對峙交戰黃忠、甘寧等叛軍,最後的結果差強人意,但劉關張還是立下一些功勞。
更重要的是——劉關張與荊州軍在三江口,也是並肩作戰、生死與共過的戰友了!
有著戰友之情,荊州軍將士自然更容易接受劉關張的加盟!
此舉讓蔡瑁大為不爽,因為劉表任用劉關張,一下子將他從荊州軍的頭號大將踹下來了。
他不久前還與劉備有過齷蹉,放出狠話與劉備勢不兩立。這狠話放出去還沒有一天時間,以後看到劉備就要喊『領導』了?這讓蔡瑁如何接受?!
蔡瑁隻能將不滿轉達給他姐姐,也就是劉表的寵妻蔡夫人。
蔡夫人想要吹枕頭風,讓劉表改變主意。
但或許很多人都忘記,劉表當初可是單槍匹馬,在袁術阻擋下入荊州。
劉表確實老了,沒有年輕時候的勇猛精進,銳意進取了。但他還是那個劉表,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荊州萬裡肅清。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的劉景升!
蔡氏的枕頭風,劉表左耳進右耳出,當蔡氏想要利用手中權力興風作浪的時候,劉表直接強勢鎮壓,將這些不安定因素提前扼殺!
劉表放出話來,此戰內部不能有任何的拖後腿,誰拖後腿,不管是誰,哪怕是他親生兒子,他都要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那一刻劉表展現出來的殺伐果斷,王霸之氣,終於讓荊州士民回想起這位「八俊」之一,回想起劉表初入荊州,恩威並施的雷霆手段了!
至此,蔡瑁等與劉備不合的文臣武將,再也不敢興風作浪。隻得默默的支持劉備,將核心、戰略、後勤馳援全部放在劉備統率的兩萬先鋒軍身上!
劉表不傻,此戰事關重要!
若是劉備敗了,他將永遠隻能龜縮在荊州,甚至不久之後,趙王必定會卷土重來,揮師南下,奪下襄陽城。劉表的下場不會太好的!
但若是劉備勝利了,那麼劉表如今被前後夾擊,荊南五郡反叛的壓力,瞬間一掃而空。甚至可以借著此戰,打擊趙王,將其逼回老巢。
沒有趙王威脅,不是劉表自大,江東孫堅也好,益州劉璋也罷,亦或者如今割據漢中的張魯也好,或者其他周圍的諸侯、宵小,都不在他眼中!
可以割據荊州,在其死前保持絕對的統治力,劉表絕非泛泛之輩。不是他不想要爭霸四方,不是他想要立意自守,而是他沒有能力!
原歷史中,劉表與袁紹聯盟,但官渡之戰爆發,劉表想要出兵抄掉曹操後路。但卻被曹操來了一手遠交近攻,蠱惑荊南五郡反叛。
等到劉表平定戰亂後,官渡之戰早就以袁紹戰敗而告終,大勢已去。曹操奪下袁紹的根基偉業後,勢力膨脹,鯨吞天下,已經不是劉表可以抗衡了。
這種情況下,劉表如何去爭霸四方?
這一世更慘!
趙王劉羽鯨吞萬裡,氣吞山河,渤海袁紹也罷、兗州曹操也罷,徐州劉備、中原世家等等,都倒在了趙王鐵騎之下,連苟延殘喘都做不到!
最讓劉表吐血的是——趙王麾下錦衣衛滲透荊州,收買離間荊州軍將領,以至於黃忠、甘寧和魏延等將領帶著大半荊州水師,叛逃荊州。劉表的勢力堪稱腰斬啊!
如今劉表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他拿什麼去爭霸天下,拿什麼去圖謀四方?!
那位八俊之一、單槍匹馬入荊州的劉景升,也隻能將心中的雄心壯誌、鴻圖遠誌收斂起來,隱藏在內心深處,或許一輩子都難以重見天日了!
不過天下大勢,真的是風雲變幻。
原本劉表都已經做好龜縮荊州的長遠打算了,誰知道並州之戰,呂布這位天下第一猛將鬥將失敗、並州軍被曹軍追殺數百裡,趙王罕見出現敗績!
值此時刻,漢帝又下詔荊州劉表、江東孫堅出手,明麵上是恢復轄地完整性,暗地裡不就是要將趙軍逼回去?!不就是要落井下石嗎?!
劉表一個人不是趙王對手,但如今是天下各方諸侯在漢帝的牽橋搭線下,結成了一個戰略聯盟,從各個方向對趙王出手,將這個鯨吞萬裡、氣吞山河的龐然大物,打落塵埃!
劉表看到了機會!
他塵封的雄心壯誌、宏圖遠誌,又一次蘇醒了!那位八俊之一,那位單槍匹馬入荊州,那位與袁術明爭暗鬥,始終牢牢控製荊州的劉景升,又一次歸來了!
劉表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這兩萬兵馬之上,寄托在劉備身上,寄托在關羽和張飛這兩位萬人不敵、虎狼之將上,誰敢做小動作拖後腿、誰敢興風作浪,他就敢殺誰!
蔡氏?女流之輩也敢對他指手畫腳?!若是繼續不識抬舉,劉表不介意廢妻以儆效尤!
他劉景升,可不是縮頭烏龜!
曾經是沒有辦法,而如今有機會了,他是該向天下證明自己!
他也是霸主!
……
劉備得到劉表的鼎力支持後,毫無顧忌的率軍出征。與鎮守南陽、對峙襄陽城的趙軍發生交戰。
如今鎮守南陽,對峙襄陽城的將領,分別是——後將軍張頜、征南將軍張繡、平西將軍徐榮,總軍師總參謀乃是賈詡。
駐兵五萬,其中一大半是張繡的西涼軍。
這支兵馬除了要對峙襄陽城的劉表,還需要拱衛洛陽八關之中,扼守南側的——廣成關、軒轅關等處,避免京師方向曹軍的威脅!
南陽郡與潁川、汝南郡在地圖上接壤,但實際上,地麵橫亙著伏牛山脈、霍陽山等,更下方還有大洪山、桐柏山、大別山等,將這些州郡分隔開來。
不過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總會留下一線生機。橫斷冀州、並州、司隸的太行山,有「太行八陘」來往通行。伏牛山、霍陽山等自然也有。譬如天下聞名的武勝關。
正是靠著這些山脈險關,阻擋北方南下的道路,但同樣也可以靠著這些關隘,來往通行,互通有無。這些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張頜、張繡、徐榮等將駐守南陽的這支兵馬,他們不僅僅是在對峙襄陽,也靠著這些關隘來往,防備著來自京師的威脅,更是扼守這些險關。
這些關隘與駐守南陽郡的兵馬,合在一起,構成了趙王勢力版圖中--西南側的防禦戰線和屏障,這些戰線,牽一發而動全身,乾係重大!
所以當劉備率兵出擊之後,張頜等將麵臨的問題是——
按照他們主公的戰略布局,此時是示敵以弱、以退為進。那麼他們該退到什麼地步,又不至於失去這條西南側的戰略防線呢?
最後眾將商議,一致認為「宛城」就是底線!
宛城或者說宛縣,乃是南陽郡的郡治。
大漢南北溝通的水路交通,僅僅隻有三條,其中的核心——一條在徐州廣陵中瀆水道、一條在淮南合肥水道、一條在荊州漢淯水道。
漢淯水道,正是宛城到襄陽的淯水,襄陽到長江口的漢水連接的水道。
而宛城,乃是這條水道的核心之一!
如今道路交通不便,水路交通的便捷性、以及對財力物力人力的消耗方麵,明顯是優於陸路交通。
由此可見,這三條溝通南北交通的水路,極其重要!絕對是兵家必爭所在!
而劉表出兵南陽,不僅要奪下南陽郡大小縣城,奪下這個膏腴之地--南陽盆地,也是要奪下這條水道的核心所在!
若是可以奪下這條漢淯水道,那麼趙軍的糧草後勤壓力倍增,陸路運輸不便,失去水路,等於糧道被斷,他們隻能敗走南陽!
所以一場大戰的戰略重心,不一定是你死我活,打倒雙方隻剩下一兵一卒才叫勝利。奪下戰略要地,截斷後勤糧道,迫使敵軍敗退,這也是真正的勝利!
宛城的重要性,這就迫使趙軍將領,絕不能退出這個「底線」所在!
哪怕劉羽布局「示敵以弱、以退為進」,這個「底線」也是不能退縮,不能拿來誘敵的核心!
有了這個戰略目標之後,張頜等將就更加從容不迫起來了。麵對劉關張率先鋒軍出擊,宛如猛虎下山,虎嘯山林似得,他們且戰且退!
但若是劉備打宛城的主意,張頜立刻會組織部隊發起猛攻。
別看關羽和張飛乃萬人不敵、虎狼之將。但他們軍中也有「北地槍王」張繡啊!
誠然,張繡不是他們對手,但兩軍交戰,隻要主帥運籌帷幄,不至於陷入敵軍的節奏之中,那麼萬人敵將領的優勢,就會被削弱!
張頜這位未來的五子良將之一,徐榮這位打敗過曹操、孫堅的帥才,以及還有賈詡這位放眼天下都是數一數二的頂級謀臣陣容,還有劉羽全力馳援的後勤線,堪稱豪華配置!
劉關張根本攻不破宛城的防線!
就算他們看起來連戰連勝,但奪不下宛城,也根本沒有意義。因為漢淯水道的核心宛城,才是決定這場戰事的最終結果走向!
關羽想要冒險分兵,繞到後方,前後夾擊宛城。但卻被劉備阻止了!
這個風險他們冒不起!
萬一被敵軍截斷、分隔,屆時關羽都將被一點一點蠶食吞掉!
此戰劉表和劉備都賭上了一切,他們隻許勝不許敗,也不可能如此鋌而走險!
於他們而言,戰事不能陷入僵持膠著。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股氣勢若是繼續拖下去,本就處於弱勢方的他們,會逐漸的被消磨掉銳氣士氣。
劉備隻能聽從徐庶的建議,以「開枝散葉」的戰術,先奪下南陽城南部的縣城,通過攻城掠寨的勝利,形成一種進攻的壓迫力。
這不是迫降敵軍,而是做給天下看!
如今他們襄陽出擊、江東也在出擊、並州同樣在交戰,若是趙軍陷入被動,哪怕隻是浮於表麵,那些牆頭草也會兩邊倒。
……
襄陽戰事,表麵上劉備方攻城掠寨,但暗地裡卻顯得有些僵持膠著。
劉羽的示敵以弱戰術,可不是真的裝弱裝成龜孫子。他隻是做出一種「佯敗」、「佯弱」的姿態給天下看,自然不會讓部下真的示敵以弱到收縮防線,將大好局麵「拱手相讓」!
也就是說,劉羽在釣魚,他可以稍微扔出去一點魚餌,但沒有傻到將釣竿都扔出去了!
這些魚餌,就是誘餌,誘惑那些隱藏在趙軍中、隱藏在劉羽轄地中的不安定因素、定時炸彈跳出來,將他們主動引爆了!
不得不說,當荊州劉表出兵之後,還真的有魚上鈎了。等到江東也出兵後,這魚蝦接二連三的上鈎,讓他轄地都鬧騰起來了!
……
江東方麵準備的就比荊州更充分全麵。
當然這也是因為,荊州軍因為黃忠、甘寧、魏延等將的叛逃,卷走了大半荊州軍,以至於損兵折將、折損嚴重。而江東方麵沒有這個問題。
反而因為當初淮南袁術與趙王的交戰,淮南方麵世家豪強、士子名士南下逃亡江東,逐漸的加入孫堅麾下,讓江東集團越發壯大起來。
江東此次接詔出兵,可是出動了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出擊。
一路攻略廣陵,奪下中瀆水道為目的。一路攻略濡須口,想要奪下合肥水道。
漢淯水道、合肥水道、中瀆水道,這正是溝通南北交通的唯三水路。所有人都明白這三條水路的重要性,劉表劉備知道所以攻略淯水核心--宛城,而江東集團自然也明白。
合肥水道的核心正是如今在擴建的合肥,中瀆水道則是廣陵。
江東集團的野心甚大,想要一箭雙雕!
可惜他們終究要失望了!
這裡屬於淮河核心區域,劉羽擊敗袁術後,奪下袁術的人口地盤、招降文臣武將,同樣也派遣重兵把守這裡。
扼守淮河防線,對峙長江對岸的江東的將領是——右將軍徐晃、鎮南將軍黃忠、平南將軍甘寧、安南將軍魏延等將。謀臣方麵有蔣濟、劉曄等新星。
原本徐晃的安排,劉羽另有重用。
但當初袁術舊部,淮南文臣武將初降,劉羽就要率兵回師冀州。黃忠、甘寧和魏延等將,卷來荊州大半水師投靠劉羽,對戰袁術時立下大功。但畢竟還鎮不住淮南文臣武將。
因此為了求穩,劉羽聯姻袁術嫡女袁月之外,也留守徐晃鎮守淮南!
包括淮南的廬江郡、九江郡,以及徐州的廣陵郡,都屬於這片鎮守區域,拱衛劉羽勢力版圖的南側防線,對峙江東。駐兵高達十萬!
——淮南袁術原本舊部就有二十萬兵馬,這其中後勤等老弱病殘占據多數,可戰兵力大概在七八萬左右。黃忠、甘寧卷來兩萬多荊州水師。
淮南軍為了求穩,劉羽拆分大半帶回冀州,給徐晃本部兵馬+渤海水師艦隊占據多數。
而這十萬兵馬,大部分都是水師!
荊州水師+淮南水師+渤海水師,大小戰艦總計一千五百多艘,有一千多艘被劉羽部署在淮河防線,剩下五百多艘用於近海貿易交通往來!
淮河防線這種防禦陣容,堪稱銅牆鐵壁!
當江東水師十萬大軍出動的時候,逡巡在長江一帶的巡邏快船,第一時間就將消息傳回本部,徐晃等將考慮的就沒有張頜那麼多了。
他們掌控的廣陵中瀆水道、淮南合肥水道,這是兩條貫通「淮河——長江」的兩條水道。
麵對江東水師的出擊,他們絕不會讓他們深入這兩條軍事要道。
……
廣陵郡中瀆水道,核心廣陵縣,就是扼守長江入海口,若是讓江東水師深入腹內,等於他們失去了長江入海口的掌控權。
此時還沒有沖刷淤積形成上海,這裡都是一片大海。廣陵縣的地理位置重要性,由此可見一般了。他就是大漢時期的上海。
陸路有道路交通線,海路同樣也有,根據海流、礁石等形成一條安穩的近海水路。
失去長江入海口的控製權後,整個廣陵郡都將受到江東水師或從中瀆水道、或出入海口包抄沿海的戰略威脅和攻擊了!
徐晃是絕對不會容許自己受到江東水師的鉗製的!
……
合肥方麵,如今黃忠等將受命正在擴建。
若是讓江東水師深入,失去戰略緩沖區,合肥首當其沖,將受到威脅。因此他們必須將敵軍阻擋在合肥的前方——濡須口位置。
這些將領們並沒有墨守成規,劉羽製定「示敵以弱」戰術,他們就真的按部就班、循規蹈矩。而是會因地製宜、因時製宜的調整戰術。
南陽郡屬於盆地,因此張頜可以戰略收縮,隻要宛城還在,那麼且戰且退,誘敵深入完全可行。
但中瀆水道、合肥水道,貫通「淮河和長江」,扼守長江口,麵對的還是江東水師,這是絕對不能讓敵軍「得寸進尺」的戰略所在!
所處的地理位置的不同,就決定他們的戰術需要略微改變,演變的結果自然是不同的!
與張頜的後撤不同,徐晃下達了強勢反擊的軍令,在長江之上擊潰江東水師。
荊州水師+淮南水師+渤海水師=組成的「大漢海軍」,順著合肥水道、中瀆水道南下,與江東水師交戰與長江之上。
繼宛城之戰爆發數日後,濡須口之戰、廣陵之戰也隨著爆發。
荊州劉表、江東孫堅接詔之後,終於強勢的對趙王勢力出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