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曹操的絕路?漢帝劉協絕不退位!(1 / 1)
京師洛陽。
劉羽數路大軍兵臨城下,總計二十萬大軍,遙望著麵前的大漢皇城。
洛陽城占地將近五十平方公裡。一平方公裡相當於150個足球場麵積。整整等於7500個足球場大小。由此可見洛陽城的龐大!
身為大漢皇城、京畿重地,洛陽城屬於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它是由外郭城、皇城、宮城等大小城池組成,縱橫分割成洛陽二十四街區。
城西有西苑、顯陽苑、平樂苑、廣成苑等五個皇家園林。當初漢靈帝曾經在西苑組建西園八校尉。洛水流經洛陽城,以此分流的河水成為護城河拱衛。
南對伊闕,北依邙山,東逾瀍河,西臨澗水,洛水貫穿其間。不管是地理位置,還是政治意義,洛陽城都是大漢的門麵,一國之都所在!
但經過董卓之亂,火燒洛陽,西遷長安之後,洛陽城有些殘破。曾經城堅牆高,如今可謂是斷壁殘垣。連洛陽八關都擋不住趙軍,更逞論是如今的洛陽城。
城內的文臣武將、黔首百姓,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因此當趙軍到來之後,可謂是人心思動!
他們不是人心惶惶,而是喜迎王師!
跟著趙王有飯吃,待在京師餓殍遍地、易子而食,如何選擇百姓們自然一清二楚了!
整個洛陽城動盪不安,竟讓曹操需要分兵鎮壓。偌大的城池根本沒有太多人手拱衛,千瘡百孔,無孔不入。劉羽不用動用火藥,都能輕易攻破!
但劉羽兵臨洛陽城後,卻按兵不動,沒有更進一步。因為曹操派遣使者拜見,直言不諱的挑明,他們挾持了漢帝,命趙王不要輕舉妄動!
曹操如今是圖窮匕見,已經沒有必要偽裝下去了。他鎮壓城內動盪之後,首先需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擊敗趙王,如何擊退趙軍。
而是——
如何給曹家留一條後路!
長安已經傳來消息,易小川率軍馳援,卻被馬超半路攔截,連戰連敗。甚至連潼關都失守了,已經沒有馳援京師洛陽的可能。
所以曹操如今隻能靠自己,以及北軍五校數萬大軍拱衛!
可這不是曹操嫡係部隊、精銳所在。北軍五校為了利益可以出賣漢帝,如今為了活命,同樣可以出賣曹操!
這些宿衛京師的皇家部隊,已經腐化墮落了。董卓來了之後投靠董卓,曹操來了之後投靠曹操,如今趙王來了之後自然是投靠趙王了!
這哪裡有戰鬥力可言?
洛陽城外二十萬趙軍,兵臨城下。就算北軍五校有戰力,曹操也明白大勢已去,沒有一戰之力了。
曹操要與趙王商談交易!
籌碼自然是漢帝了!
第一次派遣使者,讓趙王不要輕舉妄動,曹操終於鎮壓了京師的動盪之後。他又一次派遣使者拜見趙王,提出了一個要求。
「我自知絕路,隻求不要禍及家人!可為趙王掃清一切障礙!」
這是曹操寫給劉羽的親筆書信,攏共就二十三個字。但其中所包含的含義,信息量大的超乎想像!
曹操不求苟活,隻求家人可以活命,這是其一。但是其二,為劉羽掃清一切障礙,是什麼障礙?
曹操如今已經必敗必死無疑了,自然不是障礙!京師所有人,都不是劉羽的障礙!
隻有漢帝!
實際上,漢帝也不是劉羽的障礙!嚴格說起來,劉羽的障礙是,如何名正言順的登基稱帝!
名正言順的大義,這才是劉羽真正的障礙!
身後名啊!
劉羽已經做好取而代之的準備,這是真正為國為民的大仁大義。但問題是,若是可以更完美的繼位,那不是兩全其美嗎?!
劉羽也不想背負兵變篡位的汙點,他還想去泰山封禪呢!
曹操要怎麼幫劉羽掃清障礙?漢帝劉協以及其子嗣,怕是會比漢少帝劉辯更慘!
但劉羽還是拒絕了!
這種陰暗的交易,非劉羽本心。況且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若是讓天下人知道,這個汙點更加難以承受,還不如直接兵變篡位。
至少劉羽是實至名歸!
劉羽正準備驅趕使者離開,但郭嘉卻暫時製止了,讓劉羽在信上回復曹操,怒斥曹操,言明自己乃是漢室忠臣,乃是大漢諸侯王,豈能與叛賊同流合汙雲雲。
做完這一切後,郭嘉這才打發使者離去。
不過使者回到京師後,半路上這份信函就被劫走了,然後送到了被軟禁的漢帝劉協的寢宮之中。
此時劉協的身邊,已經沒有太傅劉虞為他出謀畫策,也沒有衛尉馬騰拱衛,隻剩下一些宦官服侍,孤家寡人、孤苦伶仃的。
對於曹操的軟禁,劉協反倒沒有太大恐懼。畢竟也算是輕車熟路了。
他先是被董卓軟禁、後被西涼軍李傕郭汜等軍閥軟禁、後短暫恢復自由後又一次遭到曹操軟禁。
劉協的傀儡皇帝頭銜是摘不到了!
但此時得到這份信函之後,劉協出現了驚恐的情緒,他瞬間脊背發涼、毛骨悚然,回想起當初兄長劉辯被毒殺的一幕幕經歷,心有餘悸!
這份信函上麵的字跡,劉協一清二楚,乃是曹操和趙王的手筆,畢竟他審閱過奏折,可以從中取出一一對照。字跡的細節、習慣等等,這是做不了假的!
「我自知絕路,隻求不要禍及家人!可為趙王掃清一切障礙!」
「我乃大漢諸侯王,豈能與亂臣賊子同流合汙?陛下召本王入京,乃是勤王救駕,本王又豈會做出謀逆之舉?此次清君側之後,本王將回歸冀州,絕不駐留京師……」
曹操的字跡隻有二十三個字,而趙王的字跡,整整有二百多個字。
說的是慷慨激昂,將曹操不忠不義的謀逆叛變之舉痛罵一頓。僅從書信的文字來看,趙王乃是大大的忠誠,天地可鑒、日月可證的漢室忠臣!
但漢帝劉協又不傻!
他是中庸不錯,但至少不是昏聵無能。
這份書信可以送到他桌案麵前,明顯就是某些人故意為之。
而這個人,不是曹操就是趙王,亦或者……想要讓漢帝劉協「識時務者」的文臣武將?
漢帝劉協神色陰晴變幻,他心下痛罵,曹操可惡,趙王也好不到哪裡去!
劉協就是不要讓趙王如願!
「太傅說得對,你趙王是仁王,朕不信你敢兵變篡位。隻要你一天是仁王,你就一天不可能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舉。朕不退位,你們能奈我何?」
劉協沉得住氣,也是因為有劉辯的前車之鑒。他兄長退位之後什麼下場?劉協看得一清二楚!既然如此,還不如死扛到底,說不定可以另謀出路呢?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這位一國之君不退位,除非強迫。但若是強迫,趙王還是仁王嗎?他的人設就崩了,劉協相信荊州劉表、江東孫堅,很樂意替他宣傳這件事情!
沒有民心加持,趙王就等著千夫所指吧!
至於曹操的威脅……如今趙王兵臨城下,曹操反倒不是威脅,看似軟禁威脅劉協,實際上根本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劉協是曹操唯一的籌碼!
劉協若是有一個閃失,曹操、曹家夏侯家九族,全部都要陪葬。而從曹操與趙王的交易來看,他還是很在乎子嗣家族人員的。這也是曹操的軟肋了!
這麼一來,劉協反而是穩坐釣魚台。他可以通過這種維持一種平衡!
「將這份信函送回曹將軍處。」
「諾。」
劉協內侍又將這份信送回到了曹操這裡,得到此信之後,曹操嘆息道:「誌才果然算無遺策啊!」
「趙王此次興師動眾入京,必定已經生出了取而代之的心。但若是可以名正言順的順利繼位,自然是更完美了。
「趙王的仁王之名,普天之下所有人都看到了趙王的『仁義』,但在我看來,趙王也有些在乎『名聲』的清高。如此一來,這就是順勢而為了。
「趙王的謀臣顯然也明白這一點,借此使者來往通信,必定會設計出手。旁敲側擊,從側麵給予陛下震懾,迫使陛下主動退位。
「可陛下非常喜歡玩弄權術,有點小聰明,極為自負。他覺得趙王兵臨城下,主公又對家人如此重視,雙方都有各自的軟肋。反而生命得到保障,更加不可能退位了。
「而陛下的這份心思,就是我們謀奪的一線生機。
「趙王若是不想背負兵變篡位的汙點,他就需要答應我們的請求……」
戲誌才說到這裡,望向了曹操,嘆息一聲說道:「但將軍……唉!」
「哈哈哈——」
曹操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了,他哈哈笑道:「當初兗州戰敗的時候,我就應該隨著本初而去,苟活至今,已經足矣!隻要家小可以得到保全,我死而無憾!」
戲誌才嘆息一聲,任由他如何出謀劃策,也找不到挽救曹操的破局點!
大勢所趨,走投無路!
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替曹操保下家小子嗣。隻能是盡量,因為他也無法完全肯定,會不會有其他的意外。
京師洛陽。
三方勢力在角逐暗鬥。
劉羽為了「名」,曹操為了「命」,劉協為了「位」,奇謀百出,各有算計。
……
與此同時。
荊州南陽。
劉羽轄地的西北側防線,由後將軍張頜統帥,征南將軍張繡、平西將軍徐榮協防,賈詡為軍師參謀。
為了呼應劉羽的「示敵以弱」計策,他們麵對劉關張的進攻,連戰連敗,連敗連退。
不過退到宛城的時候,他們就紮根於地,或避而不戰、或戰而不勝敗退、或龜縮不出。
劉備部下如今有徐庶徐元直為參謀,他看出了趙軍虛實,看似敗退,不過是示敵以弱。但徐庶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借機蠶食南陽城其他縣城,將南陽城團團包圍。
雙方展開大戰,劉關張占據優勢。再加上荊州劉表在後方支援糧草輜重後勤,若是這麼下去,劉備看起來還真的可以奪回南陽城。
直到!
北方戰事的消息傳來之後,一切都改變了。
劉備如今是騎虎難下,進退不得。漢帝許諾「封王」承諾,讓他近乎不顧一切、破釜沉舟的對趙軍出手,近乎不留餘地。
這時候,漢帝又「召趙王入京,勤王救駕」,劉備簡直有些無地自容。這比卸磨殺驢還可惡,完全就是半途而廢!
若是他們繼續對趙王出手,那他們是不是屬於「曹賊」黨羽呢?!可若是不出手,他們還能保持自立嗎?!
徐庶沉聲說道:「使君,破解此局隻有一計了,那就是謀奪荊州!」
劉備嘆息一聲搖頭說道:「景升兄待我不薄,在我危難之際伸出援手,備不可能趁人之危的!」
徐庶已經多次提起「謀奪荊州」之事,但劉備全部拒絕了。
徐庶嘆息說道:「使君,如今我們已經騎虎難下了!我們與趙軍的仇怨太深,難以化解!
「這時候曹操又成為了漢賊,趙王已經兵臨洛陽,攻入京師隻是時間問題。曹操一除,趙王下一步必定是荊州和江東!
「若是趙王設計,讓劉表交出使君,保他未來安享晚年,使君覺得劉表會如何選擇?
「退一步講,就算劉表不會將使君當成棋子,可是蔡氏等世家與使君可是有『奪嫡之仇』的,為了活命,他們自然願意交出使君!
「隻有先發製人,奪下荊州。聯手江東,以長江天險阻擋趙軍繼續深入,如此才有一線生機!」
劉備還是搖頭,旋即心存僥幸說道:「陛下隻是召趙王入京勤王救駕,隻要鏟除了曹操之後,以陛下的性格,必定會維持朝堂平衡關係。
「到時候為了避免趙王一家獨大,肯定會扶持另一個政壇新星,我們未必會走到絕路!」
不得不說,劉備說的是心存僥幸,但還真被他誤打誤撞說中了。誰能想到,漢帝劉協還有這種操作?簡直在刀尖上跳舞!
「使君,您這是以仁者的角度看待問題!」
徐庶嘆息搖頭說道:「但問題是,趙王率軍入京之後,他還會離開嗎?趙王距離皇位隻有一步之遙,他會眼睜睜放棄唾手可得的帝位?
「使君難道忘記了嗎?曹操和董貴人媾和之事,細作傳來情報,乃是錦衣衛插手。這等手段,趙王怕是不會輕易離開京師。
「並且此事,還有不少文臣武將插手,這意味著,朝堂之中那些文武百官、袞袞諸公之中,其實也有一些是站在趙王這一邊的。
「誠然,趙王的攤丁入畝、廢除奴隸製等改革,動搖了世家豪強的根基。但在大勢所趨、無力阻擋的情況下,那些世家也會很快識時務者為俊傑,選擇臣服的!
「因為根基動搖了還可以一點一點恢復,但若是家族都沒有了,那就全完了!
「有著種種巨大優勢,趙王入京,必定會取而代之。他或許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或許逼迫陛下退位讓賢。到時候,我們該何去何從呢?」
徐庶的勸諫,讓劉備猶豫不決。
一旁的關羽和張飛保持沉默,關羽還能沉得住氣,張飛已經坐立不安,急聲道:
「大哥,俺們這不是趁人之危,劉表一直有意讓荊州給大哥,就像陶謙那樣,俺們在荊州有什麼不同嗎?」
「三弟修要胡言亂語!」關羽立刻出聲嗬斥。
張飛立刻偃旗息鼓下來,嘴上小聲嘀咕念叨著,但在他聲若巨雷的大嗓門下,那也是在場人盡皆知:「俺們又不是謀奪荊州,是劉表要送給俺們的嘛……」
這不是張飛無的放矢,劉表確實多次私下表態,想要讓荊州給劉備。一次兩次還能是試探,但多次表態,那就真的有這個想法了。
劉表也是憂慮子嗣之爭,他屬意長子劉琦,長子最像自己,近乎一模一樣。但可惜母親早亡,沒有娘舅的世家力量支持。
而次子劉琮,乃是後妻蔡氏所生,蔡氏在荊州屬於勢力龐大的世家,劉表當初單騎入荊州,除了他本身能力過人,也有蔡氏等世家襄助,才能穩定荊州大局。
這種情況下,長子劉琦繼位,絕對不是次子背後的蔡氏的對手。甚至蔡氏這等世家力量,也不會讓劉琦繼位。可若是次子劉琮繼位,長子劉琦必死無疑!
後妻蔡氏心腸歹毒,真正將「最毒婦人心」彰顯的淋漓盡致。劉表身為蔡氏枕邊人,又如何不知?實在是政治聯姻,無可奈何罷了。
這就相當於死結了!
長子劉琦無法繼位,次子劉琮繼位長子必死。劉表還能怎麼辦?如今天下大勢風雲變幻,他連提前送長子劉琦離開自立都做不到。
如此一來,劉表將目光望向劉備,希望利用第三方來打破這種平衡關係!
這一點,劉備自然看得出來。
在場也沒有外人,劉備望向張飛說道:「三弟,荊州局麵復雜,子嗣之爭,世家排斥。
「當初陶州牧三讓徐州,備誠惶誠恐接受,那是因為陶州牧重病垂危,子嗣無心繼位,世家鼎力支持,並且徐州麵臨曹操屠戮,百姓急需休生養息的環境,備這才忝為徐州牧,實乃受之有愧!
「如今景升兄當政,子嗣龍精虎猛,世家排斥我等,既然如此,何必趟這趟渾水呢?軍師,你說是這個道理嗎?」
徐庶上下打量劉備,對其又高看一眼!看來劉使君也並非是婦人之仁,迂腐的仁義,他也知道衡量利益得失,這才是真正的兼濟天下的大仁大義!
但如今情況有所不同,徐庶分析說道:「使君所言,乃英雄之見,此等眼光,絕非等閒之輩。
「但使君有沒有想過,若是坐視劉表子嗣相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到時候趙王大軍可輕易奪下襄陽。甚至襄陽的世家麵對趙軍攻城,還會不戰而降獻城。
「襄陽若失,長江防線出現巨大缺口,那麼趙軍可直接長驅直入。再加上荊南五郡的反叛,趙王奪下荊州、江東隻是時間問題。
「到時候,使君何去何從呢?與其如此,還不如順應劉表想法,接任荊州,一來可以維持劉表子嗣相爭的情況,避免他們自相殘殺。二來可以聯手江東,製衡荊州世家。
「相信在趙王大軍壓境之下,江東唇亡齒寒,很樂意出人出力幫助我們。我們可以坐穩荊州大權。同時聯手江東,反擊趙王。」
徐庶乃是肺腑之言,並且這個戰略安排,也確實是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的計策。實際上,原歷史的時候,諸葛亮就曾經建議劉備謀奪荊州,可惜劉備沒有答應。
這時候的劉備,依舊還是沒有答應。他隻是神色有些猶豫,掙紮,但終究還是沒有贊同!
徐庶還想再勸,這時候傳令兵匆匆來報:「啟稟將軍,敵將張繡率軍來攻!」
「張繡這縮頭烏龜總算願意出來了?」
劉備一直猶豫不決,張飛早就氣得暴跳如雷,可他不可能對兄長發火,隻能找敵軍撒氣了。
他們並不是沒有挑戰張繡,可惜祖宗十八代都罵出來了,人家還是避而不戰。
「張將軍一定小心,敵軍隱忍這麼久突然出手,顯然有驚天圖謀,若是我所料不錯,其中必定有火藥。」
徐庶警惕道:「火藥的具體情報沒有多少,但通過煙花爆竹推測,必定是爆炸燃燒,這需要點燃,所以將軍要記得窮寇勿追,並且分散兵力,不要太過密集……」
徐庶足足說了半刻鍾警惕事項,張飛沒有不耐煩,經過這麼數月的相處,徐庶的足智多謀贏得了張飛的認可。他對待士大夫君子可是相當禮遇的。
等徐庶說完後,張飛望向眾人:「大哥、二哥,俺率軍去會一會張繡!」
「三弟一定不要大意。」
「俺明白。」
張飛氣勢洶洶殺去,張繡不過是手下敗將而已,他綽號「北地槍王」,乃是「常山趙子龍」師兄,但武藝槍法皆是不如趙雲。
若是趙雲來了,劉備根本不敢讓張飛單打獨鬥,早就三兄弟齊出了。但張繡不需要,他不是張飛對手,挑戰隻是自討沒趣而已。
劉備如今奪下南陽郡不少縣城,都需要他來治理調度,同時考慮未來的出路。
隻是劉備沒有想到,張飛去得快,回來得更快。原本雄赳赳氣昂昂的出去,灰頭土臉的回來:「大哥,張繡他娘的不講武德,直接扔火藥!」
「三弟,快點詳細說來,火藥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劉備等人望向張飛,他們是隻聞其名不見其物。
等到張飛解釋之後,他們方才恍然大悟,那炸藥就是類似大號版的「鞭炮」似得,但因為火藥量大,可以形成巨大的爆炸沖擊力。
若是在其中添加辣椒、釘子等物體,可以形成一種大範圍的殺傷性武器。
「不好,敵軍故意搦戰張將軍,擊敗張將軍打擊我們軍心士氣,這是為進攻做準備……」
徐庶急聲說道,話音剛落,果然是涼州軍大軍進攻的號角聲。
劉備立刻組織將士反擊,但麵對「火藥」的狂轟濫炸,關羽和張飛這兩位萬人敵悍將,都隻能退避三舍。不得已,劉備全軍後撤,離開宛城範圍。
張繡率軍緊追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