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漢帝禪位於趙王劉羽?!(1 / 1)
江東方麵,將自己的希望告知劉表。
若是平時,劉表肯定會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他荊州牧的位置讓給誰,什麼時候輪得到江東指手劃腳了?!
不過劉表也確實明白,他大限將至,已經沒有幾年好活了。值此危難之際,真的要為荊州的未來考慮一下。
再加上如今趙王大軍壓境,襄陽城上下人心惶惶。趙王劉羽兵臨洛陽城,未來說不定會兵變篡位,登基稱帝。
種種原因都在證明,如今已經到了荊州生死存亡的時刻,到了劉表人生的轉折點,他必須慎之又慎的考慮荊州、考慮子嗣的未來問題。
就在劉關張敗退襄陽城後,城內的人心更加晃動,所有人都明白,山雨欲來風滿樓,都將目光望向州牧府,望向劉表這位荊州牧。
這種情況下,劉表首先召見了兩位子嗣,長子劉琦和次子劉琮。
父子三人在庭院中獨自行走,劉表心中思量著如何考驗兩位子嗣,看看他們有沒有獨當一麵的資格。
劉表身後劉琦和劉琮神色各異,表現各異。
劉琦軍伍歷練過,並且長得最像劉表,他心中其實是最疼愛的劉琦,腰板挺直,步伐矯健,很有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
劉琮乃後妻蔡氏所生,嬌生慣養,吃得腦滿腸肥,走一步喘半天,劉表心下略有些不滿。可蔡氏溺愛,他也無可奈何,隻能暗嘆一聲慈母多敗兒。
從外表上看,劉琦明顯更有明主風範,可以讓文臣武將接受一點。但人不可貌相,看看人家曹操,姿貌短小,不照樣是當世梟雄嗎?
所以劉表還需要考驗兩位兒子的學識和眼界,以及有沒有資格接任他荊州牧地位的能力!
「此次趙王大軍兵臨城下,你們有什麼看法嗎?」劉表頭也不回的問道。
次子劉琮直言不諱道:「父親,我聽娘親的!」
「父親,孩兒認為該聯手江東作戰……」劉琦發表了一番自己的見解,倒是讓劉表微微頷首。
「你們對荊州如今的局麵有什麼想法嗎?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呢?」
「父親,我聽娘親的!」
「父親,荊州如今荊南五郡叛亂,南陽郡又有趙軍扼守。如今在我等之手隻有襄陽和江夏郡。
權宜之計,隻能暫時聯盟江東,借勢平定荊南五郡的叛亂,圖謀南下攻略發展。以長江天險阻擋趙軍……」
劉表被次子氣得不輕,好在長子的表現還讓他略微滿意。他想了想再問道:「你們對劉備有什麼看法嗎?」
「父親,我聽娘親的!」
劉琮下意識回道,將『媽寶男』展現的淋漓盡致,但旋即反應過來,補充道:「娘親說劉備不是好人!」
「娘親娘親娘親,你能不能有一點自己的主見?」
劉表恨鐵不成鋼的望向次子劉琮,訓斥道:
「你是我劉景升的兒子,我可是八俊之一,享譽天下的才子。虎父無犬子,你們不說才華洋溢、足智多謀,至少也要有中庸之選的水準吧?」
「請父親息怒,是孩兒無能。」長子劉琦趕緊安撫劉表動怒的情緒。
但次子劉琮嬌生慣養、被溺愛慣了,他頂嘴反駁道:「父親,為人子聽娘親的有什麼不對嗎?娘親說我最像父親,不管是才學還是長相,都好像一個模子裡麵刻出來的!」
劉表看了看次子,那腦滿腸肥樣子,不過在院中走了一刻多鍾,就已經滿頭大汗、氣喘籲籲的。那上接不接下氣的姿態,與曾經他單騎入荊州的膽魄對比,哪裡像了?!
更別說才華,就他左一句「父親,我聽娘親的!」,右一句「父親,我聽娘親的!」,劉表氣得吐血三升,這特娘有一絲絲的才學表現嗎?!
劉表覺得,這是自己被黑的最慘的評價了!後妻蔡氏要麼是愛屋及烏,要麼是瞎了眼了!
劉表轉過身獨自往前走,生著悶氣似得,不再理會身後兩個子嗣。
次子劉琮嘀嘀咕咕的,不太明白。長子劉琦倒是知道父親生氣了,趕緊追上去安撫。
劉表嘆了口氣,這才又問道:「琦兒,方才的問題你來回答看看,你對劉備有什麼看法?」
「孩兒覺得劉叔是一位英雄!」劉琦想了想說道。
「哦?!」
劉表側首餘光掃了一眼,旋即繼續往前走,光是從劉琦的反應,就可以聽出他對劉備的尊重和敬仰,「說說你的看法!」
「劉叔雖是漢室宗親,但家道中落,到他這一輩爵位已經沒落被奪了,據說劉叔以前在涿郡的時候,織席販履過活,可謂是出身寒微……」
劉琦的話讓劉表微微點頭,這也是他最敬重劉備的一點,出身寒微,依舊可以不忘初心,一步一步走到牧野一方的地位,這是大毅力大智慧的表現。
當今天下群雄,劉備絕對赫然在列!
「……黃巾賊亂,討董之戰,徐州之戰……劉叔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戰役,靠著軍功一步步走到那個地位,光是這一點,天下所有人都做不到。
「天下諸侯,包括父親在內,都是出身優異,受過良好的教育。劉叔不同,但他位卑未敢忘憂國,是真正的漢室忠臣……」
劉琦對劉備敬仰到有些崇拜,這倒是讓劉表沒有想到,末了劉琦頓了頓說道:「天下英雄唯趙王與劉叔也!」
劉表陷入了沉默,心下掀起了驚濤駭浪!
他有些嫉妒,嫉妒自己的兒子似乎忘記他這個老子了,他也是八俊之一,也是英雄豪傑好吧?但他又有些認可,認可這個評價。
縱觀天下,能讓他劉表心悅誠服的諸侯,唯獨趙王和劉備而已!
「大哥,你這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啊!」
次子劉琮眼珠子骨碌碌亂轉,「如今趙軍都打到家門口了,你還在推崇趙王,就算趙王是真英雄,我們也要將他說成小人!」
「二弟此言差矣,我們是與父親問對,自然要平心而論了。若是鼓舞士氣……其實也不能汙蔑趙王,他確實是一位仁王,真君子!」
「君子還是小人,還不是我們說了算?」
聽著兩位子嗣的爭辯,劉表氣極反笑了,這就是「輿論戰」!看來次子表現雖然差勁,但也確實不傻。並且對待長子劉琦的態度,沒有後妻蔡氏那麼敵視。
可惜次子劉琮事事以蔡氏為主,不堪大任。若是讓他接任荊州牧,固然有蔡氏輔佐,可以暫時坐穩。但大權很快會被蔡氏攝取。並且長子也會被蔡氏害死。
若是讓長子繼位,他倒是可以善待兄弟,問題是他缺少世家的支持,軍中歷練的威望也不足,同樣是承擔不起一州之牧的大任!
若是在給劉表十年時間,他或許可以逐漸讓長子劉琦接班,為他鋪平道路。可問題是,劉表已經六十歲了,他已經感受到大限將至。
並且趙王大軍兵臨城下,襄陽城內人心惶惶、另尋出路。這時候若是劉表不盡快抉擇出荊州牧的繼承人選,穩定民心,逐漸交權,荊州會從內部分裂崩潰的!
「唉,時不待我啊!」
劉表心下嘆息一聲,對著遠處的侍衛招了招手。
「去請劉備過來。」
「屬下遵命!」
侍衛退下後,劉表對著二子說道:「你們先回去吧,為父與你們劉叔有要事商議!」
「孩兒告退!」劉琦躬身行禮退下。
劉琮早就按耐不住的狂奔離去,劉表看的隻嘆息。這是一位好孩子,可惜他娘太壞了!
一刻鍾後,劉備來到州牧府,拜見了劉表:「景升兄!」
「玄德快坐。」
劉表在庭院涼亭接待劉備,親自為他沏茶,讓劉備受寵若驚,兩人一番推辭謙讓後,品茶閒聊了少許,劉表逐漸轉入正題,問道:
「玄德,南陽戰事我已經大概知道了,但還沒有親自聽過你的詳解,今日你為我分析一番如何?」
「備自當從命!」
劉備拱手後,將他出兵南陽,攻城掠寨。而後趙軍節節敗退的戰事,一五一十的說出來。這些情報劉表看過書麵文字報告,但沒有親耳聽過當事人的匯報。
「……其實此乃趙軍示敵以弱,以退為進之計。他們是在呼應趙王,目的就是為了引蛇出洞,打擊那些隱藏在轄內的魑魅魍魎。
「結果是他們做到了,等到趙王入京勤王救駕後,趙軍也卷土重來,我等隻能節節敗退,退回襄陽了!」
劉備說的輕描淡寫,但劉表卻能從隻言片語中,感受到南陽之戰的刀光劍影。
特別是劉備撤退時,麵對「火藥」這等重量級武器,還能從容退兵,可見他的軍事能力之強,讓劉表也有些嘆為觀止,深表敬佩!
很多人其實有些誤解,覺得打仗打仗,自然是勝利才是一切,勝者為王,一切都以結果而論。但其實這麼看待問題有些非黑即白,太過極端了!
劉表身為八俊之一,縱橫荊州,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他對軍事戰略也有自己的看法。
勝利也有大獲全勝、也有慘勝、略勝,戰爭並非一定要贏,有時候可以保全自身、全身而退,可以做到卷土重來,這本身也是一種能力!
就好像漢高祖劉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最後一位位諸侯、一位位霸主,強如西楚霸王項羽,都最終倒在劉邦手下,他得到了天下!
劉備就有這種能力,若非最後張飛被設伏,關羽率軍救援,戰損數千。此次南陽之戰,劉備方幾乎沒有太大損失。
縱觀劉備一生,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每一次都能東山再起,卷土重來!
這就是最大的能力!
兵法有雲:勝敗乃兵家常事!
可問題是,有些將領諸侯失敗之後,就一蹶不振,根本做不到東山再起、卷土重來。
劉備的軍事能力、組織能力、招兵買馬從頭再來的能力、以及麵對失敗挫折還能重振旗鼓的毅力等等,其實被天下很多人低估了。
就好像如今天下諸侯,死傷殆盡,但劉備依舊有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握在手中!這就是生命力頑強的表現,這也是一方諸侯最需要的素養!
「天下英雄唯趙王與劉備也!」
劉表回想起不久前長子劉琦對劉備的評價,也不由得由衷感慨。這是一位有資格接掌荊州的英雄豪傑。回想起兩位子嗣的表現,對比劉備的表現,劉表心下漸漸有了決斷!
「玄德對荊州當前局麵有什麼想法嗎?」
「不容樂觀!」
劉備搖頭說道:「據探子回報,趙王已經兵臨洛陽,將洛陽城團團包圍,曹操已經插翅難逃。
「曹軍在長安的回援部隊,也被趙軍阻擊,馬超等將奪下潼關,截斷洛陽和長安的交通聯絡。
「易小川、夏侯惇和夏侯淵等曹軍將領,連戰連敗,一點一點被涼州韓遂和涼州馬超收縮轄地。
「曹軍戰敗,隻是時間問題。
「等到曹操大敗,趙王不管是獨攬朝政,還是直接兵變篡位,對荊州和江東,都是勢在必得的。
「如今荊州和江東上下,勢必也猜到這個可能,已經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那些世家都在尋找出路,暗中聯絡趙軍者不知有多少。
「這種人心渙散的局麵,若是得不到遏製,必定會讓襄陽四分五裂,最後成為一盤散沙。不用趙軍攻城,都會不戰而潰,必敗無疑!」
劉備三言兩句,就將荊州如今的危機一語道破了。劉表嘆息一聲,點頭說道:
「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啊!玄德所見,也是我的看法。如今我已經老邁,底下人心思各異,另有算計,已經無法鎮壓荊州,將這股力量凝結起來。」
「景升兄言重了!」
「玄德不必勸慰,自家人知自家事。我已經六十歲了,還不知有幾年好活,兩個不孝子不成器,難堪大任。荊州牧繼承人選沒有定論,也就讓人心惶惶,那些人安定不下來……」
劉表真心誠意、肺腑之言,旋即望向劉備,情真意切的問道:「玄德對荊州牧的人選有什麼看法嗎?」
「此乃景升兄家事,備不好過問。」
劉備搖頭說道,但想了想,還是說道:「但荊州危在旦夕,備還是冒犯進言。
景升兄次子劉琮太過依賴母氏,恐被攝取權利,架空亂政。長子劉琦雖然年幼,威望略有不足,但是最佳人選!」
「玄德肺腑之言啊!」
劉表有些感動,這種情況下,換成其他人早就明哲保身,一問三不知了,但劉備冒著被猜忌的風險,還是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是站在荊州、站在劉表的位置考慮問題!
一念及此,劉表炯炯有神,眼神甚至有些炙熱的望向劉備:「可是玄德,我有不同人選,你可否為我參謀一二?」
「不同人選?」
劉備望向劉表,他那炙熱的眼神,似乎要將自己融化似得,一下子就福至心靈,心下咯噔一聲,驚疑問道:「備不知景升兄何意?」
「玄德,荊州牧的人選,你才是最合適的人選!」劉表直言不諱,開門見山的說道。
但劉備卻一蹦而起,急切的搖頭說道:「景升兄勿要再說!備才疏德薄,萬萬難堪此大任!」
「玄德,天下誰人不知劉使君仁名,信義著於四海?你在徐州牧野一方,令徐州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誰敢說你劉州牧才疏德薄?」
劉表也起身,拉著劉備,真情肺腑、掏心掏肺的說道:「我兩個兒子不成器,不管是誰接任荊州牧,都是自取滅亡。唯獨玄德,可以獨當一麵,撐起荊州的未來!」
「不可!」
劉備推開劉表,拱手低頭說道:「備敗走徐州,幸得景升兄援手,大恩大德,備沒齒難忘,豈能趁人之危,謀奪荊州?
備有一個萬全之策,景升兄將荊州交給劉琦,備可輔佐其牧野荊州!」
「玄德,我不是試探你,而是真心誠意!」
劉表又一次上前,將劉備拉起來,掏心掏肺道:
「劉琦也好、劉琮也罷,都難堪大任!難道玄德忍心看到荊州百姓,陷入戰火摧殘?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嗎?!
那些世家豪強,都在敲骨吸髓,不可能善待百姓,唯獨玄德,我相信玄德可以善待百姓,讓荊州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
劉表說到劉備軟肋了,那就是百姓們的生存未來!
眼看著劉備沉默猶豫,劉表更進一步,真誠的說道:「荊州世家林立,並且隨著中原戰亂,越來越多的世家舉家搬遷至此。
他們土地兼並,巧取豪奪,百姓們的生活狀況越來越差。這種情況下,想要大力改革發展,我兩個兒子都不行,唯獨玄德有這個魄力和威望!」
劉備瞬間抬頭望向劉表,四目相對,似乎讀懂了他眼神中的含義!
攤丁入畝!
麵對土地兼並、巧取豪奪的最佳反抗方式,那就是攤丁入畝。
劉表心中對這個賦稅改革,其實也有些心動。但他已經老了,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誌,已經逐漸壓不住底下人了。
這時候,就需要一位有魄力的領導,來帶領荊州走向不同的未來。
當然劉表也知道,這時候推行攤丁入畝,那無異於烈火烹油。既然荊州也推行攤丁入畝,世家豪強為什麼不選擇趙王呢?
就因為趙王推行攤丁入畝,他們世家豪強才一直反抗,誓死不降。
既然天下都一樣,他們自然是選擇更強的趙王,何至於縮在荊州呢?
所以這一步,隻能等局麵穩定下來才行。
這其實就是畫個大餅給劉備,告訴他自己也是支持他的政治理念的。先忽悠上賊船再說。
劉備果然心動了,但他猶豫道:「可逃離避難荊州的世家越多,反抗的聲望不是越大嗎?他們會同意備執掌荊州?畢竟備曾經在徐州推行過攤丁入畝!」
「那些世家懂的分清主次,在生死存亡之前,這些都是細枝末節。如今我們的主要矛盾,是趙王這個大敵。次要矛盾才是玄德曾經的為政方針。」
劉表言傳身教道:「當然,玄德也要徐徐圖之。先穩住局麵,後麵在施展心中報復和政治理念,改革發展……」後麵是多久,劉表估計他都死了,他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劉備沉默了!
沒有想到,劉表與他也是知己,竟然贊同他推行攤丁入畝,要知道天下除了趙王,其他所有人,包括他部下文臣武將都不同意。沒想到劉表同意!
士為知己者死!
但荊州情況復雜,劉備也不願意執掌!
就這樣,劉備心中出現了猶豫不決的雙方——一方是為了心中的理想和報復,在荊州施展攤丁入畝的機會。一方是理智的衡量利弊,不利於發展,應該暫避鋒芒。
答應還是不答應?
最後劉備決定暫且擱置,他說道:
「景升兄如今生龍活虎,荊州牧繼承人選,無需太早下定論。說不定再過一段時間,形勢大變呢?說不定再過一段時間,貴子突然頓悟了呢?」
「唉——」
劉備玩太極,劉表無奈啊!
不過劉備還真的是烏鴉嘴,這說曹操曹操就到,劉表子嗣還沒有頓悟,但天下形勢突然大變的意外,竟出現了。
「噠噠噠——」
傳令兵行色匆匆而來,急切說道:「啟稟將軍,京師有急報傳來!」
「何事?」
「陛、陛下禪位於趙王了!」
「什麼?!!!」
京師發生何種變故?!以至於死不退位的漢帝劉協,都禪讓帝位於趙王劉羽了?!
劉表和劉備瞬間震撼當場,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驚駭到六神無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