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開元仁政,西巡長安!(1 / 1)
劉羽登基稱帝之後,政治方麵延續東漢的官製係統,但設立錦衣衛為耳目監察百官,避免久居皇宮被欺上瞞下,但削弱了錦衣衛的職權。
除此之外,劉羽直接執掌禁衛軍,由皇帝直接管轄,加強中央集權。在皇城中繼續延續省外、省中、省內三大係統,宦官執掌省內。
除了照顧皇帝的日常起居之外,還有宿衛內廷的職責。同時也有對錦衣衛進行節製。
對待那些從龍之功的功臣,劉羽也絲毫沒有吝嗇,大賞文臣武將,設立開元二十四將,開元十二文臣。郭嘉、荀彧等文臣,趙雲,典韋等武將,赫然是封候拜將、擢升公卿。
確立自己的政治班底之後,劉羽整頓吏治,重視法治。在察舉製的基礎上推行科舉製,唯才是舉、不問出身。一切選官任用擢升,皆需要經過嚴格考核。
為了避免地方冗員過大,甚至皇權不下鄉等欺上瞞下問題。劉羽設立巡查小組,每年由一文一武九卿級別的官員帶隊巡查天下,考察風評。
地方司法係統必須做到百姓告狀一定立案調查,若是有百姓無處申冤、求告無門,可直接攔駕巡查小組,地方司法將嚴懲不貸。
等等等等。
穩定中央政治係統之後,劉羽下令清查人口、丈量田畝,推行攤丁入畝,廢除奴隸製等改革。
經過戰亂後,人口銳減,百姓勞作初始資金不足,劉羽還需要經常發放救濟糧,耕作種子,耕作器具。推行農業生產的同時,也需要興修水利,改良化肥等缺一不可。
這等仁政從古至今從未有過,歷朝歷代最多就是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哪怕就是文景盛世,亦或者光武中興都是如此。劉羽此舉簡直已經不是仁政,完全就是聖人臨世了。
百姓們得到休生養息的時間,但國家財政缺少農業收入,還需要發展農業支出,入不敷出。劉羽宮庭都已經縮減開支,提倡節儉。皇後貴人全部紡織自給自足。
那些文臣武將看到劉羽以身作則,過的是一個比一個慘。主動將俸祿貢獻給國家財政。
為了維持國家財政收入,重啟絲綢之路,開展海貿,對東北亞、東南亞國家進行海貿。
發展商業,在這個士農工商階級分明的時代,屬於不是那麼歧視商業,並且提供了發展便利條件的經濟製度。在劉羽的倡導下,大漢的商業迅速得到發展。
得益於商業的發展,劉羽設立的銀行終於可以順勢推行天下。靠著銀行的準備金製度緩解了財政的燃眉之急。同時因為金錢存儲提取的便利,也推動了商業的發展。
其實中國很早就有銀行,那時候還叫錢莊。但後麵因為濫發紙幣銅幣導致貶值後通貨膨脹,以至於國家信用破產,百姓們不再認可,反而給了世家豪強私人錢莊發展的機會。
為了避免這個弊端,劉羽親自抓著銀行業,與荀彧這位大司農,倒是配合的相得益彰。
劉羽在趙國的半工業化生產,也隨著商業的發展而得到極大的提升。但有些重要的產業,鹽鐵茶馬火藥大炮等,屬於國營,不得任何人插手。
軍事上麵自從統一天下後,劉羽並沒有對外征戰。不管是塞外的烏桓、鮮卑,還是益州、交州的南蠻。以「侵略必戰,和平止戈」方針進行。
主要是財政問題,以及新朝的政治經濟改革,令財政問題不利於軍事作戰,戰爭爆發,除了糧草輜重的支出,還有兵役徭役問題。與民休息,軍隊也需要休生養息、養精蓄銳。
況且火藥、火炮的問世,軍隊訓練的戰術需要有極大的改變。戰馬三件套的問世讓騎兵登堂入室,成為了戰場的主流。大炮的出現,顯然也會出現極大的軍事戰術變動。
文化方麵劉羽下令在全國收集圖集,國家圖書館匯聚藏書近百萬冊,選取名士大儒管理校檢,整理、校勘圖書,而後將主要書籍印刷推行天下。
對各州各郡各縣下令興建學校,任何人皆可入學就讀。對貧寒家庭可減少、減免學費。就是這樣百姓們還不願意浪費家中勞動力,不得已隻能半強迫性質。
在新都趙國建立國家大學,選拔地方學校成績優異的學子,通過考試後可升學於此。或科舉為官、為學術研究。
設立科學院,詔令天下號召特殊人才,對天文、地理、數學、物理、醫藥、建築、農業等人才進行培養重用。為科技發展提供穩定的人才輸出和知識開發。
劉羽登基稱帝的這一年,忙碌的是腳不沾地,過的是007的日子,每日批閱奏折處理國家大事,風雨無阻,通宵達旦。上行下效,文武百官提前進入了內卷時代。
據後麵史官統計,這一年文武百官人人掛著黑眼圈,成為了朝堂一大特點。並且猝死的官員高達數人。但也正是這種勵精圖治下,經過戰亂後的大漢,終於逐漸恢復了!
……
公元202年,開元二年六月,劉羽登基之初下令清查人口、丈量田畝之事,終於得到了最終的定論。
整整耗時一年半之久,天下的人口、可開墾的田畝終於全部徹查完畢。
這期間發生了不少事情,地方世家豪強陽奉陰違阻止,他們不敢直接反抗,但暗中鼓動。劉羽的回答很乾脆,殺殺殺!
劉羽可不是靠著世家豪強走到這一步,並且在天下四分五裂、軍閥割據、群雄爭霸的亂世平定戰亂、統一天下,劉羽可不是一個「善茬」。
說句不誇張的話,劉羽如今的殺心還在。那些還不識抬舉給他上眼藥的,他不介意株連九族,殺出一個朗朗乾坤!
「……戶數有九百二十一萬七千戶,人口四千五百二十三萬人,屬下估計,誤差範圍應該在十萬以內……可開墾田畝六百九十三萬七千兩百多畝……」
荀彧一五一十的匯報著,將這一年半載時間傾盡全國之力調查的人口、田畝問題一一說出,最後說道:
「……得益於主公的仁政養民,這一年新生人口有三百三十二萬人,其中夭折嬰兒、未過滿月、足歲暴斃有三十二萬人……」
劉羽端坐在龍案之後,神色有些嚴肅,在下方除了荀彧,郭嘉、荀攸等文臣赫然在列,趙雲等將領也在一旁等待,他們都是過來匯報各自執掌的軍政要務的。
劉羽這位大漢皇帝都快要007了,他們還能坐得住嗎?睡得著嗎?吃得下嗎?據說他們上茅房都要批改政務,新朝建立的第一個新年,他們是在崗位上度過的。
麵對荀彧的匯報,劉羽的神色陰沉,他們眼觀鼻鼻觀心,保持著沉默死寂。這種氣氛這一年多,他們已經遇到太多了,他們也很久沒有看過他們陛下的笑容了。
本以為平定戰亂、統一天下後,他們要開始享福了,但如今看來,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也不知道是福是禍,可這種忙碌的工作,莫名有些充實。
劉羽沒有他們這麼多感慨,等到荀彧言畢後,他有些皺眉問道:
「整個天下,隻剩下四千五百多萬人口了?
「本王記得桓帝時期的戶籍調查,人口還有五千五百多萬,算上世家豪強隱瞞的奴隸人口,起碼有六千萬人口!
「這麼說因為戰亂,足足消失了一千五百多萬?!」
荀彧保持沉默,算是默認了!
劉羽陷入了沉默,其實這個結果已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按照他的記憶所知,漢末三國,天下大亂、戰亂頻繁,最後人口隻剩下數百萬人。就算有些隱瞞、避世、逃難,但估計也隻有一千萬上下。
從將近六千萬的人口打到隻剩下一千多萬,可見戰爭的殘酷和慘烈。別人向往的將領征戰沙場、浴血奮戰。謀臣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但誰想過底層那累累骸骨。
真的是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啊!
後麵又因為晉朝的八王之亂,人口再次縮減,給了夷狄五湖亂華的機會!
這一世因為劉羽的插手,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這三大戰役宛如絞肉機似得損失的成百上千萬人口,得以幸存下來。
從原歷史隻剩下一千多萬人口,到如今戰死損耗了一千多萬,還剩下四千五百多萬人口。
可以說,光憑這一點,劉羽就是功蓋千秋了!
但是!
劉羽想要的不僅僅於此,他要收回西域諸國,南越領地,西征貴霜、安息、羅馬,將大漢的龍旗插在地中海!他要將大漢的邊疆擴展到歐亞大陸邊緣!他要將東海、喃嗨成為大漢的內海!
可問題是,沒有人口,他拿什麼去征服世界?!
人口就是生產力、就是兵源、就是經濟,就是一切啊!
若是有四億人口,劉羽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一句,從今以後,大漢將成為世界的主體民族,漢語將成為世界的官方語言!
可現在……隻剩下四千五百多萬人口了!
想要恢復桓帝時期的人口,至少需要十年休生養息。想要達到一億人口,至少需要三十年時間!
說句不誇張的話,至少需要五年時間,劉羽才能對外征戰,不然勞民傷財的軍事戰爭會影響大漢國內的經濟水平,對百姓民生都有著極大影響。
人口和軍隊數量、戰爭問題,需要呈現比例關係。
一念及此,劉羽回想起如今的嬰兒夭折率就有些痛心,他不解問道:
「醫學院研究易小川和高要的長生者血液,借此推廣到天下各州各郡各縣的醫療分院中,血液優先供應孕婦。
哪怕血液經過稀釋效果減弱,甚至藥效會隨著使用而減弱,可對孕婦也有極大助益,強身健體下,嬰兒夭折率還如此驚人嗎?幾乎達到了十之一二了。」
「陛下……」
荀彧解釋道:「臣需要替天下萬民感謝陛下的仁義,這等重要的『靈丹妙藥』,陛下依舊沒有藏私,推廣天下,優先供應於民生。
「可是陛下要知道,在此之前,嬰幼兒的夭折率是十之七八。如今縮減到十之一二,已經是前所未見的善舉,陛下乃是功德無量之舉。
「而且陛下……」
荀彧有些猶豫,劉羽直接說道:「文若何事直言即可,你我君臣還需要顧忌什麼?朕從諫如流!」
荀彧拱手道:
「陛下,臣鬥膽直言,易小川和高要可能不是長生者,經過一年多的血液抽取、研究、等待再生恢復抽取、研究,血液中的效果越來越弱,並且易小川和高要的姿容也逐漸的老化。
「臣曾經擔心是醫學院的大夫醫生殺雞取卵、竭澤而漁,但經過仔細排查之後,發覺他們也知道長遠之計,一直盡心為兩人調養滋補,等待恢復後方才抽取。
「但就算如此,血液中的效果,已經不如初始。據臣得到的報告,怕是隻剩下十之五六,甚至更低。若是繼續下去,可能根本就沒有效果。
「臣鬥膽猜測,易小川和高要並非是長生者,而是他們曾經服下某種真正的「靈丹妙藥」,一直在維係他們的生機。
「而隨著血液抽取之後,靈丹妙藥的藥效隨著血液緩慢流出,逐漸消失在他們體內後,他們所謂的長生也就消失殆盡了。
「臣鬥膽直言,隻是希望陛下不要講希望放在此事之上。有時候希望越大,可能失望也會越大。」
劉羽沉默下來。
這一年半時間,他們對易小川和高要進行研究,對他們的長生者血液進行提取。這種生死人肉白骨的「靈丹妙藥」,劉羽自然留著一份備用,甚至獎勵不少功臣。
但畢竟這份血液使用次數多了,會產生耐藥性,變的毫無效果。
劉羽曾經拿過服用過此藥的馬超等涼州軍測試,他們已經沒有任何效果產生了。
所以這些藥物,劉羽和那些受到封賞的功臣,都用來當成保命手段。後麵隨著研究的深入,稀釋技術的提升,逐漸的推廣到醫學院、各州各郡的分院。
而那些孕婦,可以提供新生人口的母親們,得到了優先供應。這才將大漢曾經高達85%以上的夭折率,縮減到如今的15%以內,甚至更低。
但如今經過測試結果看來,不僅使用次數多了藥效會減弱。易小川和高要這兩位長生者血液抽多了,效果也會減弱下來。
劉羽隻是一想就明白了,估計真正讓易小川和高要長生不老的能量,是因為長生不死藥中的主藥「天星碎片」。
可隨著血液的抽取,天星碎片的能量逐漸的弱化、弱化、再弱化。血液中的效果藥效自然也是減弱,甚至連帶著易小川和高要都不在是長生不老,出現了老化。
若是繼續抽取下去,估計三年五載,甚至是一年半載,易小川和高要就要老死過去!
「可惜啊!還以為是永動機……」
劉羽心下有些遺憾,但突然驚醒過來,細細品味荀彧的弦外之意,皺眉問道:「文若是不是還有其他事情匯報?」
荀彧最後那句「臣鬥膽直言,隻是希望陛下不要將希望放在此事之上。有時候希望越大,可能失望也會越大。」這說的是易小川和高要之事?還是說……
「咳咳……」
這時候郭嘉出列了:
「陛下,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傳來報告,對秦始皇陵的墓穴挖掘考古進度遲緩,近乎束手無策,希望陛下下詔號召相關人才,群策群力,觸類旁通!」
這明顯是委婉的說法,看來秦始皇陵真的是盜墓者的終結者。不說現在,數千年過去了,連未來的考古部門都不敢挖掘,因為有自毀的功能在!
荀彧的弦外之意就是——
易小川和高要可能要不行了,秦始皇陵又沒有著落,萬一劉羽對「長生」癡迷,出現秦始皇晚年求仙問道、荒廢國政的程度,於國不利。
既然如此,應該要提前有個心理準備,不要將希望放在這裡。不然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最後成為了心魔,傷了龍體就不好了!
劉羽心下了然,不置可否,他轉移話題。文臣武將繼續匯報軍政要務,君臣商議決策。最終下令執行。但在場文臣武將都是人精,自然看出劉羽心中還有著執念!
那可是長生不死啊!
若是可以打開秦始皇陵,得到裡麵的天星碎片,就能製造一批又一批的「長生不死藥」,哪怕不行,也肯定可以做到延年益壽。
可惜現在完全沒有著落,誰能甘心呢?!
更逞論誰知道秦始皇陵中,有沒有其他更大的秘密呢?!
君臣商議兩個多時辰,就連午飯都是在宮中飲用。等到最後可以退下後,劉羽對著他們說了一句:「朕決定西巡長安,祭祖巡查!」
文臣武將愣了愣,心下苦澀無奈!
怕是巡查長安是假,想要再去一趟秦始皇陵是真的吧?!可他們也沒有多說什麼,有時候不到黃河心不死,隻有撞了南牆才能回頭。
「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