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晗姐乃天人下凡(1 / 1)
荒地沿著河畔延展而出,土質肉眼可見的肥沃。
此等誘惑之下,家中有青壯勞力的皆踴躍開墾,成果顯著,每人皆獲數畝田地。
就連幾位老者與孩童亦投身其中,乾勁十足,雖因體力所限,但老者每人最少也得半畝之田,即使力薄的幼童,亦能墾得數分之地。
待宋家青磚房落成之時,旁人家的開墾進度已過大半。宋家分發的鐵質農具雖握已於奴仆們手頭,但他們的效率仍是比不得旁人。
宋芸晗看在眼裡,心中了然。這些人的人身自由皆為她所掌控,積極性不高,亦在情理之中。
她並未動怒,隻將眾人召至身前,麵無表情地掏出一遝賣身契。
「這裡的每張賣身契,都代表著20兩銀子。你們為我每乾一件活,便能抵消相應的銀錢。啥時候把這筆賬還清,賣身契就歸你們!」
十九名漢子麵麵相覷,滿臉驚訝,哪有主家主動還奴仆自由的?
不過這世道艱難,自己過活未必比在主家乾活舒坦。況且,宋芸晗這段時日的能耐,大夥已有目共睹。
當即便有機靈的適時表忠心:「俺心甘情願替您乾活兒!」
宋芸晗目光掃過眾人,冷冷說道:「一日為奴不意味著終生為奴。
自今日起,出工一日抵10文銅錢,每日乾活最佳的另抵10文。
每開墾出一畝地,能抵1兩銀子。
隻要開墾出20畝地,賣身契作廢,自此不再是奴仆,往後在桃源村開墾出的地也都歸你們自個!」
相較於奴仆的所有權,宋芸晗更在意手底下人乾活的效力。唯有當利益與己切身相關時,其積極性方可被徹底激發。
眾人心中一驚,這條件不可謂不誘人。
看著眾人臉上的神情,宋芸晗心中暗自思忖:
這些人長期處於被奴役的狀態,早已習慣了逆來順受,如今要讓他們為自己的自由努力,還需多給些激勵才行。
她目光堅定,提高了音量說道:「我宋芸晗向來說一不二,隻要你們肯賣力乾活,不僅能贖回自由,往後的日子也定會越過越好!」
眾人聽聞,眼神中多出幾分熱切,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未幾,宋芸晗冷哼一聲。
「我這人,眼裡容不得沙子。誰要是敢偷奸耍滑,可別怪我不客氣!但隻要你們好好乾,我宋芸晗也絕不虧待!」
眾人深知她的脾性,當下豈敢有半分懈怠,皆暗下決心,定要好好表現。
一段時日後,這一茬的補種事宜總算塵埃落定。
在重利驅使之下,第一階段宋芸晗便獲得河畔百畝良田。
夜深人寂時,亦有奴仆乾勁沖天往荒地中鑽,哢哢刨地,隻為早日贖回自由之身。
百畝田地,半數皆種的土豆,其下的分吧分吧種下不少種類的蔬菜。
葉菜類有菘菜、菠薐、萵苣;根莖類有萊菔、芥菜;另有水芹、蓬蒿。除此之外,豌豆、大蒜亦種下去不少。
村民們被宋家種菜的動靜吸引,一個個眼睛都看直了,有先前借土豆之事擺在那,此番開口再借菜種時,竟是全無了心理負擔。
宋芸晗不論所借多寡,皆一一應下,將各家所借數量逐一錄入單獨賬冊之中。
無人問及那些種子的來路,隻因相處間威嚴日盛。
即使宋芸晗日日往村外奔忙,三不五時便攜些好物歸來。
眾人皆認定此乃她憑自身本事所得,至於究竟是於附近城鎮購置,還是在某處荒村搜刮而來,無人掛懷。
如今這桃源村眾人已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有如此能耐之人扛事,維護尚且不及,豈有主動尋釁的道理?
村裡除了少數幾家有鐵質農具可用,其餘人家大多使的是木質或石塊所製之物。
清晨,趁氣溫尚未升高,幾個丫頭媳婦扛著石鋤頭踏入田壟除草,遠遠便瞅著溫月娘挑水而來,皆麵露驚詫。
「有耕媳婦,咋剛出月子就下地哩?我可聽孫阿婆講起,你生娃那天流了好多血,現今瞅著麵色紅潤,哪像在鬼門關走過一遭!」
「能撿回這條命,全仗晗姐兒賜的寶藥。那藥一入口便化開了去,血立刻止住,身子也不痛了......」
溫月娘憶起那日命懸一線的場景,此刻心中盡是劫後餘生的歡喜,甭管旁人信與不信,她確是親身感受過宋芸晗餵入她口中那藥丸的奇妙。
如今力氣更是大增,挑著這兩大桶水澆地,竟氣不喘心不慌。
「當真如此神奇?」老劉家的春丫忍不住輕撫溫溫月娘的臉蛋,滿心艷羨,這臉蛋嫩嫩滑滑的,可比未生產前還招人稀罕。
「晗姐兒的厲害自是不消多說,她可是受菩薩庇佑之人,福澤深厚!連咱們桃源村這樣的寶地都能尋著,拿出救命的良藥又有何稀奇?」
溫月娘往昔為姑娘時,便隨爹娘篤信神佛,宋芸晗救她於危難,必是天人下凡。
大花的娘便是因生產離世,連同剛出生的女娃也未能存活,落地便讓其父溺亡。這世間女子本就生存艱難,生產更是一道生死之坎。
大花輕觸溫月娘平坦的小腹,滿心皆是對自身未來的惶恐:「若我也能求得這樣一顆丸藥,那該多好......」
「當初我家男人執意要攜一家子隨晗姐兒走,我還百般不肯......未曾想這才些許時日,日子竟這般好了。」
「可不是嘛!昨兒個我家那口子從礦上勞作回來,帶回二斤豆菽,跟著晗姐兒當真不再愁吃食哩!」
葛二妞利落地掘起雜草,甩掉其上泥土,扔至田坎,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她抬手隨意擦了一把,繼續埋頭苦乾,嘴裡說道:「這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村中屋舍漸次搭建完畢,地裡僅餘些零碎活計,人口大多賦閒下來。
留半數人手繼續囤積青磚、水泥與石灰,宋芸晗同時招募村中勞力。桃源村下遊便是那處鐵礦,宋芸晗斷無空守寶山而不用之理。
她取出空間近日收獲的豆菽與粟米作酬勞,山間覓食不易,近乎大半個村之人皆應下雇傭之事。
遑論男女,各戶除卻被留下打理田地的,連老人孩童皆齊齊而動。
每日天剛破曉,眾人便已自發趕赴礦山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