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皇太孫監國(1 / 1)

加入書籤

得知皇太孫中毒,朱元璋怒火中燒。

洪武大帝一聲令下,團滅了太醫院!

朱允熥隻是抓了一群太醫。

而老朱,是直接開殺戒!

「抄家!砍了他們!」

乾清宮裡發出一聲怒喝。

龍之逆鱗,觸之必死!

朱元璋不管那些,也不跟你浪費時間一個個審。

香料是出自太醫院,那就一鍋端!

你毒我孫子,我殺你全家,不過分吧?

「爺爺,殺他們不著急,說不定還有幕後主使呢?」朱允熥提醒道。

此時,朱元璋躺在床榻上。

那晚從趙勉府上回來後,他就十分生氣。

得知後人毒害寶貝孫子後,更是被氣的一病不起。

「你還想審?」

朱元璋嘆了口氣,餘怒未消:「你呀!就是心慈手軟,行事磨磨蹭蹭!」

先前朱允熥不讓殺蔣瓛,說要擴大規模。

結果蔣瓛在詔獄死撐著,說什麼也不招供。

然後又要審趙勉謀反。

估計也不會審出什麼。

畢竟沒有謀反憑證。

朱元璋的意思是,全部殺了得了。

跟死人囉嗦什麼?

查幕後主使?

有必要嗎?

誰敢跳出來與君主作對,直接殺了就是!

那些在暗地裡偷偷摸摸的小人,跟老鼠似的,不足為懼!

起碼他們表麵順從君主,天天跟條狗一樣。

朱元璋最喜歡他們看不慣朕,又乾不掉朕的樣子。

麵對老朱的責備,朱允熥不做反駁。

兩人玩法不一樣。

朱喜歡一個個刷經驗。

而朱允熥不同,他喜歡把怪聚在一起,一波開大!

體驗感不一樣。

歷史上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其實很有講究。

一批批的殺,先從非嫡係開始清理,胡惟庸案。

然後為了給太子朱標鋪路,再殺那些沒有向儲君靠攏的功臣,如李善長一眾。

最後,為了給皇太孫朱允炆鋪路,又殺了一批沒有向新儲君靠攏的功臣,如藍玉一眾勛貴。

所以,大明王朝初立,朱元璋再折騰,國家也沒有陷入動盪。

穩的一比!

安靜了片刻,朱元璋忽然拉著朱允熥的手,虛弱地道:「允熥,爺爺可能快不行了.......」

「......」

朱允熥心說,你得了吧,還有五年呢!

想到前段時間老朱裝病套路眾人,他更加不信。

「允熥,答應爺爺,你要好好的,將來對你的叔叔們好點,往後萬不能對他們刀劍相加!」

滿臉滄桑的朱元璋,眼神中帶著一絲懇求。

「爺爺,您沒事的!」

其實五年很短暫。

一想到五年後眼前的朱元璋將離去,朱允熥忍不住落下眼淚。

二人相處了大半年。

老朱對他的好沒話說。

能與洪武大帝身處一個時代,成為他的家人,朱允熥覺得自己很幸運。

未來五年,得好好陪陪他,讓他安享晚年!

正當朱允熥陷入感動中。

朱元璋再度拉著他的手:「爺爺的身子骨不行了,你是皇太孫,這段時間就由你來監國。」

哈?

我監國?

朱允熥來了興趣。

「爺爺,孫兒能力有限,怕是難以統籌大局。」

朱元璋咳嗽幾聲,臉色越發蒼白:「能力是鍛煉出來的,治理天下這種事,隻要上手熟悉了是個人都能乾,又不是讓你一個人忙活,還有滿朝大臣的輔佐,你先試試看。「

這麼一說,倒有幾分道理。

「孫兒行事沒有分寸,怕得罪大臣。」朱允熥說的很含蓄。

他怕自己控製不住手裡的刀。

朱元璋鼓勵道:「大男人扭扭捏捏作甚?膽子大一點比什麼都強!」

你這樣說,那我得好好表現了啊!

「是!」朱允熥應聲道!

當天,宮裡傳出旨意。

皇帝龍體欠佳,暫由皇太孫監國!

朱允熥離開後。

朱元璋從床榻上坐起,然後若無其事的下榻,舒展雙臂活動。

望著殿外陰沉的天空。

朱元璋感慨一聲:「多希望的大明的後世之君,能多幾個像朕一樣的!」

......

三月十九日,這一天注定不凡。

京師內外,錦衣衛四下出動。

他們第一時間端了太醫院,隨後分散人馬,奔赴各家拿人。

有圍觀路人道:「前日抄了戶部尚書家,今日又抓太醫,宮裡這是怎麼了?」

「洪武皇帝又搞清洗了?」

「或許是吧?」

這些年京師百姓見慣了抄家。

上至丞相,公侯伯爵,下至四五品的文臣武將,都被抄過家。

每次都有一大群人圍觀,圖個熱鬧。

人群中,又有人道:「聽說皇太孫被人下毒了。」

路人甲問:「你怎麼知道?」

「甭管我怎麼知道,你聽聽就行。」

見說話之人穿著皂靴,路人甲懂了,不再追問。

平民是不能穿皂靴的,此人必是當官的!

每逢朝中有事發生,百姓不知道內幕正常。

當官的一般都會知道。

他們的渠道太多了!

奉天門。

今日禦門聽政,由皇太孫主持。

龍椅空置,朱允熥站在旁邊。

即便朱元璋曾告訴他,可以坐這個位置。

但朱允熥不是那般不知好歹的人。

老朱不在乎,別人會不在乎?

保不準各種大帽子扣下來,又是一陣子口誅筆伐。

居高臨下,朱允熥放眼望去,一片苧絲羅絹的朝服,滿滿的衣冠禽獸。

如往常早朝那般。

前期大臣們匯報工作,枯燥無味。

精彩的是議事環節。

今天,朱允熥再提革新寶鈔提舉司,整頓寶鈔。

扔出問題,才能引起爭執,有裡爭執,就能看清局麵,方便下手。

此時殿中,正有二人正在大聲辨論。

一個是戶部右侍郎鬱新,一個是兵科給事中方元。

因戶部尚書趙勉被抓,鬱新高升在望。

他揣摩到皇帝有開海之意,於是決定站出來支持皇太孫。

結果言官方元二話不說跳出來反對。

二人互不相讓,大打口水仗,棋逢對手。

倒看得朝臣們津津有味。

「太孫殿下先前提議革新寶鈔提舉司,爾等不許,可結果呢?寶鈔提舉司的主官竟大肆貪汙,出賣朝廷利益!」

「戶部出了這麼一對大貪官,實在有苦難言啊!」

鬱新娓娓道來,聽得許多朝臣都是動容。

朱允熥也對鬱新注意上了,多看了他幾眼。

這位戶部右侍郎,有前途!

鬱新是鳳陽府人,他名字中的『新』是朱元璋賜的。

如霹靂一聲,鬱新猛地指向一眾言官,須發橫張:「爾等如此反對,是否也有利益在其中?」

整個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隨後仿佛捅破馬蜂窩,數十個言官禦史跳出,個個對鬱新進行呼喝怒罵。

「胡說八道!」

「絕無此事!」

「你簡直血口噴人!」

「我要彈劾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