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請陛下誅殺妖人!(1 / 1)

加入書籤

王承恩和方正化都是臉色不悅。

這個怪人之言,完全稱得上是大逆不道。

隻要崇禎一聲令下,他們會當場拿下徐浪。

徐浪知道,這些未來發生的事情,對於當前的人是無法想象的。

壓低了聲音,用事實說話:

「十一月,安塞高迎祥,起兵造反,自稱『闖王』。」

「十二月二十四日,固原邊兵因欠餉,合會當地農民一起造反。」

「崇禎二年,土司安邦彥、奢崇明禍亂加劇。」

「十月,建奴繞道蒙古,攻入大安口,劫掠京畿。」

「此後,農民起義和建奴入侵,交替上演,成了大明王朝的催命符!京畿周邊,更加是被建奴多次入關燒殺擄掠。」

「崇禎七年七月,建奴攻入宣府。」

「……」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崇禎皇帝自縊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上。五月,建奴打敗李自成進入北京稱製。至此,明朝滅亡……」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大明怎麼可能亡在他的手裡!

徐浪的話語,仿佛一道道驚雷,炸響在崇禎的頭頂。

尤其是聽到,十幾年後,他會自縊在煤山上,整個人情不自禁倒退了兩大步。

差點一屁股跌坐地下。

「北方有蒙古諸部阻擋,建奴怎麼可能進得來?不可能!不可能的事情!」

關寧錦防線堅不可破,朝臣們也曾討論過建奴繞道蒙古的可能。

但是朝臣們最終得出的結論都是:不可能!

蒙古諸部又不是羔羊,還能任由建奴屠宰,踩著他們的屍體碾過來不成?

然而,從徐浪的嘴裡,卻說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和結果。

王承恩和方正化此時都是渾身顫栗,瑟瑟發抖。

他們可不像崇禎那麼天真,知道現今大明的危機,遠比朝臣們奏報的要嚴重得多,徐浪說的事情,不是不可能發生。

「師父給你透露的是天機。現在的蒙古諸部,在建奴的麵前,也就是一些待宰的牛羊,你還能指望他們阻擋建奴?」

看到崇禎不相信,徐浪不客氣的嗬斥。

「過兩天趕緊滾回南方去!否則,你的小命要交代在這裡了!」

崇禎大受震撼。

「知……知道了。」

但是,基於對蒙古諸部戰鬥力以及對大明天朝上國的自信。

崇禎覺得,徐浪所說的情況,基本不可能發生。

緩了緩。

崇禎把話題引到了他心心念念的一個事情上麵。

他指著土豆,問道:

「這個仙糧的產量,果真能夠達到二十石?」

對於崇禎的大驚小怪,徐浪不以為意。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在沒親眼驗證之前,是很難相信世上竟然存在如此高產的糧食的。

「跟我來吧。正好給你拿點種子。」

徐浪起身,把崇禎帶向莊園的地下倉庫。

「……」

當徐浪打開倉庫門的那一瞬間,崇禎,王承恩和方正化全都驚掉了下巴。

隻見,巨大的庫房裡,無邊無際,仿佛峻嶺一般,全都堆滿了黃橙橙的土豆!

堆積起來的土豆山,幾乎頂到了房頂!

徐浪淡淡道:

「這是我一百畝地的收成。」

也就是徐浪雇傭的村民技術有點粗糙,否則,他的收成還能夠再好一點呢。

崇禎懷著震撼的心情,默默的計算著。

隨即,他得到了一個令他震驚的結果。

這個倉庫堆積的土豆,絕對大大超過了2000石!

也就是說,實際上,土豆的畝產,遠超20石!

得到這個結果,崇禎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

如此高產的仙糧,如果推廣開來,百姓哪裡還會餓肚子?

百姓豐衣足食,大明的天下就可以太平。

亡國?那不可能的事情!

就在此時。

徐浪將一簍子的土豆和幾塊蜂窩煤,放到了崇禎的麵前:

「這些你拿回去武昌府種植吧。」

「如果能夠推廣開來,能讓很多百姓免於餓死,也算是你的一件功德。」

同時,徐浪將土豆的種植技術,簡單的給崇禎說了一遍。

崇禎萬萬沒想到。

自己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東西,竟然如此輕易的就拿到了手。

毫無疑問,這得益於他「徒弟」這個身份。

這讓崇禎有點不好意思了。

「謝謝……師父!」

有點難為情,但是崇禎最終還是道了謝,並喊出了那兩個字。

為了天下百姓!

就憑徐浪毫無保留的,送給他火爐、蜂窩煤和土豆,並且傳授他種植技術,就當得起這聲「師父」。

這是活命無數的大功德啊。

徐浪擺擺手:

「聽師父一句勸,趕快收拾東西,趕快返回武昌府。天下安定下來之前,不要到處亂跑!否則小命不保!」

據徐浪所知,武昌一帶並沒有經歷大規模的動亂,即使是以後建奴入關,武昌也沒有經歷過屠城,屬於是相對安全的地帶。

「謝謝師父提點!」

「那……徒弟就先回去了。」

崇禎情不自禁,向徐浪作了一揖。

這也是為了天下百姓。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這個「師父」就叫的更加順口了。

崇禎其實還想向「便宜師父」問仙藥,但是又覺得時機不合適,隻好作罷。

反正有徒弟這層身份,以後也不是不可以再來,對不?

但是崇禎真的不敢再多停留了。

他又不是那個「小希子」。

要是呆久了,露出馬腳,那麻煩就大了。

「嗯,保重自己吧。」

徐浪也不挽留。

畢竟,他不是原來的徐浪。

也怕和徒弟呆久了露餡。

「如果方便的話,到了武昌府,給師父捎個信報個平安。」

「謝謝師父關心。」

崇禎莫名的有點感動。

這個師父,那是真的關心他。

否則,不會這麼在意他。

嗯……

崇禎突然發覺,自己好像入戲太深了。

連忙讓方正化和王承恩提了東西,鄭重告辭退出。

離開了西峪村。

崇禎的臉立即沉了下來:

「剛才聽到的,誰要是對外泄露半個字,我誅了他的九族!」

他堂堂大明皇帝,稱一個小民為師父,丟麵子還是小事。

建奴入關,大明亡國,他崇禎自縊,這些石破天驚的事情,要是傳播出去,絕對會天下大亂。

王承恩和方正化連忙跪下,向崇禎磕頭:

「皇爺,我剛才什麼也沒聽到!」

「我什麼都沒聽到!」

作為皇帝的身邊人,這點覺悟都沒有,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

崇禎滿意的點頭。

快速登上了馬車。

立即風風火火的,返回了皇宮。

回到東暖閣。

「大伴,把各地民變的奏章和卷宗,全部給朕拿過來!」

崇禎立即給王承恩下了一道指令。

別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但是那個「仙師」預言的事情,他一定要搞清楚。

到底有無可能成真?

或是有些已經發生了的事情,隻是他這個皇帝疏忽了沒有注意到?

……

這麼多!

片刻之後,看著王承恩搬過來的,一堆小山般的奏章和卷宗,崇禎驚住了。

其實他很清楚,自從天啟七年他登基以來,各地民變一直此起彼伏。

隻是當所有的文檔堆在一起,放在他的眼前,還是給了他極大的震動。

崇禎揮揮手,讓王承恩先出去。

王承恩欲言又止。

皇爺感情是被那個勞什子仙師刺激到了呀。

本想提醒一下皇爺,不要被忽悠了。

但是知道崇禎不是一個聽勸的人。

話到嘴邊又咽下。

默默退了出去。

崇禎開始翻看卷宗。

崇禎估計,以前很有可能出現過一個叫「闖王高迎祥」的反賊,投降過朝廷。

然後那個「仙師」,知道大明反賊的尿性,很有可能會降而復反。

借此信口雌黃,招搖撞騙。

如果能夠證實這一點,崇禎一定會砍了他的腦袋。

想到那個仙師預言大明會亡在他的手裡,而他自己會自縊煤山。

崇禎就一肚子火。

縱使有獻出仙糧之功,朕也一定要砍了他!

然而,越是翻看,崇禎越是心驚。

小半個時辰之後。

崇禎的額頭上,滲出了豆大的冷汗。

他翻遍了所有的奏章和卷宗,竟然都沒有找到那個叫做「闖王高迎祥」的名字!

這豈不是說。

那個「仙師」預言的,確實是現在沒有任何征兆!

未來很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這一下,崇禎無法淡定了。

但是,想到那個「仙師」預言大明會在短短十幾年後亡在他的手裡,而且他還將自縊而亡,崇禎本能的排斥徐浪的種種預言。

不!

絕對不可能!

大明的國祚已經延續了近三百年,怎麼可能那麼快亡國?

一定是那個神棍在危言聳聽!

崇禎決定暫時置之不理。

隨後,崇禎連夜召來了將作監的監事。

讓監事看看,有無仿製煤爐和蜂窩煤的可能。

監事看了半晌,回道:

「稟陛下,仿製煤爐很容易,但是……這個蜂窩煤顯然是摻了東西進去的。」

「至於摻了什麼東西,配比是多少,那就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搞得清楚的了。」

要破解別人的配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多少老字號,就是靠著一個獨家秘方,延續百年,甚至是千年。

聞言,崇禎不禁有點失望。

要想製出這種好用的煤球,看來還是要通過那個怪人才行。

不過煤爐顯然是個好東西,而且容易仿製,可以率先推廣。

……

第二天早朝結束,崇禎把內閣輔臣,工部尚書劉廷元,戶部尚書孫居相,留了下來。

崇禎看向王承恩。

王承恩識趣的,將從徐浪那裡獲得的小煤爐和一把土豆,成了上來。

「諸位愛卿,可曾識得此二物?」

崇禎熱切的看向一眾肱骨重臣。

工部尚書劉廷元打量著煤爐:

「這應該是燒煤之物,看著確實比灶台方便。然陛下身係江山社稷,宜多審視國家大事,不宜關注此等微末之技。」

隔著老遠就能聞到一股子煤氣,即使沒見過,也看得出來是燒煤的器具啊。

堂堂工部尚書,探討這玩意兒,簡直掉身價。

內閣輔臣、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錢龍錫附議:

「此等淫巧器具,自有百姓與時俱進,新舊罔替,陛下在金鑾殿上,談論此等微末之事,有失體統!」

在場的不是內閣輔臣,就是六部首腦,要談也是談方針大政,詩書文章,怎可屈尊紆貴,去談論一個燒煤的物件?

這時又有戶部尚書孫居相出列,指著那些黃澄澄的物件道:

「此乃土豆,陛下何故有此一問?」

這些重臣們有的一臉迷惑,有的態度冷漠。

顯然都對崇禎拿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問他們,而感到不爽。

崇禎奇道:

「你等既然知道如此高產仙糧,為何不奏報朝廷,推廣開來?」

孫居相反駁:

「此等外來之物,偶爾嘗鮮還行,怎稱得上是仙糧?」

工部尚書劉廷元亦道:

「土豆,大約萬歷年間傳入大明,確實是個稀罕物兒,然而如何當得起陛下的謬贊?」

崇禎整個感覺都不好了。

感情大臣們早就知道了土豆,就他這個皇帝不知道啊。

但是你們既然知道仙糧,為何無一人奏報?

「那麼,你們知道土豆畝產多少嗎?」

「……」

麵對崇禎的提問,一眾股肱重臣都是答不上來。

不是!陛下你不按套路提問啊!

土豆這玩意兒,最多種幾顆在菜園子裡,嘗個鮮,誰會按畝去種啊?

見狀,崇禎氣不打一處來:

「你們簡直是屍位素餐!」

「土豆畝產可以超過二十石!此等仙糧,要是推廣開來,我大明將再無餓死之百姓!」

「爾等既然早知道土豆,竟然無一人研究過土豆的畝產!爾等心中,可曾有過蒼生百姓!」

這些人本來不齒談論土豆。

但是皇帝竟然對他們發飆。

那就必須要懟回去了。

工部尚書劉廷元:

「臣督建水利,勸課農桑,為蒼生百姓,可謂殫精竭慮!陛下之斥責,恕臣不敢受!」

戶部尚書孫居相:

「我大明子民,數千年來,吃的是五穀雜糧,怎可拿外來之物當主糧?」

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首輔周道登皺眉:

「推廣西洋之物,有違祖宗之法!」

輔臣錢龍錫:

「糧食畝產三石,就已經稱得上是高產。這世上哪裡會有畝產二十石的糧食?定然是有人妖言蠱惑陛下!」

「懇請陛下誅殺進言之妖人!!!」

「……」

這一瞬間,崇禎差點懷疑自己的判斷力。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西峪村的村民,家家戶戶都能夠吃上晚飯,如果不是看到「仙師」的庫房裡堆積如山的收成。

崇禎一定會以為,自己是被妖言蠱惑了。

他氣得一拍座椅,站了起來:

「你們……你們簡直是一派胡言,胡攪蠻纏!」

錢龍錫出列:

「我等所言,都是有理有據,是華夏傳承了幾千年的根本!」

「陛下如果聽信妖言,一意孤行,老臣隻好告老了!」

群臣紛紛出言辯駁。

半個時辰下來……

崇禎開始的時候有多期待,散會的時候就有多失望!

煤爐,土豆,這兩樣崇禎以為是利國利民的神器,直接被一眾肱骨重臣駁斥的一無是處,禍亂綱常。

「曹化淳,你去給我查查天壽山西峪村的那個仙師,到底是什麼底細。查查村民們種植的土豆,到底畝產多少?」

回到東暖閣,崇禎召來了東廠提督曹化淳。

給他下達了旨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