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摒棄黨爭,反抗昏君?(1 / 1)

加入書籤

他們這些官紳地主,靠什麼發達?還不是靠壓榨自耕農,加派各種苛捐雜稅發達!

皇帝這樣做,等於是斷了他們這些官紳地主繼續兼並土地的可能,斷了他們繼續壓榨百姓的可能。

這樣的做法要是推廣開來,那不是斷了他們這些官紳的根基嗎!

阻止他!必須要阻止他!

第二天早朝。

來到皇極殿前。

錢龍錫發現文武百官都在那裡交頭接耳的談著什麼。

走到近前,一些義憤填膺的怒罵聲,傳入了他的耳蝸。

「昏君!絕對的昏君!」

「我從未見過如此荒唐無道之君!」

「……」

崇禎開店的事跡,經過昨天一天的發酵,早已經傳遍了京城。

文武百官聽聞,無不暴跳如雷。

「錢大人!待會兒上朝,你一定要替我們聲張啊!」

百官看到錢龍錫出現,

立即有一群人圍了上來。

在清除了閹黨之後,東林黨的勢力已經是一家獨大。

而錢龍錫作為東林黨的核心之一,又是次輔,理所當然的,受到了百官的膜拜。

錢龍錫義不容辭:

「維護國體,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等會兒,我們一定要同心戮力,一起反抗昏君!」

「……」

僅僅三言兩語,錢龍錫就和百官達成了共識。

此時的內閣首輔,名義上是周道登,為何百官不去巴結周道登,而圍繞在錢龍錫的周圍?

因為周道登無才無德,無黨無派,用現在的話來說,周道登就是一個十足的混子。他上任內閣首輔之後,從不主動上疏奏事,從不流露任何態度,從不發表任何意見。

這樣一個首輔,百官去巴結他期望他出頭,那不是開玩笑嘛!

片刻之後。

在太監的唱和聲中,早朝宣告開始。

百官魚貫進入了皇極殿。

在鑾駕護衛中,崇禎坐上了龍椅。

此時的崇禎,榮光滿麵,頗有點春風得意的感覺。

從王承恩反饋回來的消息來看,大明皇家農投集團公司和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都取得了開門紅。

他這個大明皇帝,總算是邁出了拯救大明的重要一步。

然而,崇禎的好心情,並沒有維持多久。

朝會開始之後。

錢龍錫首先出列:

「啟稟陛下,臣有本要奏。」

「奏來。」

錢龍錫奏道:

「臣聽聞,陛下親自題名親自投錢,成立了兩家商鋪?」

崇禎頷首:

「確有此事。」

「朕此前不是多次提議,要推廣土豆和煤爐嗎?」

「眾位愛卿都不願意乾,那朕隻好自己去乾了。」

錢龍錫立即駁斥:

「陛下萬萬不可。陛下經商,有失皇家體統!況且陛下與民爭利,必被天下人唾棄!」

禮部右侍郎周延儒隨即出列奏道:

「陛下推廣土豆煤爐可以,但是請陛下立即關閉商鋪。」

禮部左侍郎錢謙益奏道:

「陛下成立商鋪,繞開朝廷稅收體係,等於是自掘墳墓,如此下去,大明離亡國不遠矣!」

崇禎頓時就來氣了:

「諸位愛卿,此言差矣!」

「土豆煤爐,皆是利國利民之物,爾等推三推四,如今朕親自大力推廣,有何不可!」

兵部侍郎王在晉反駁:

「陛下這是受了妖人讒言的蠱惑!煤爐土豆隻是奇技淫巧,外來之物,如何能和祖宗的聖賢大道相比!舍大道而取小技,陛下必受天下人恥笑和唾棄!」

戶部尚書孫居相緊跟其後:

「陛下可能想過,賦稅繞開朝廷,那還要朝廷何用?朝廷都不要了,大明還會存在嗎!」

「……」

這一刻,崇禎竟是無言以對。

不得不說,性格這個東西,很大程度是天生的。

被群臣這麼一噴,崇禎心中又有點搖擺不定了。

朕這麼做,到底是對是錯?

這要是全天下都反對朕,朕這個皇帝還做得下去嗎?

這個時候,文武百官難得的摒棄了黨爭,結成了同盟。

他們紛紛出列抗議:

「請陛下關閉店鋪!」

「陛下如此行徑,簡直無道昏君!」

「……」

如果換做是以前,崇禎早就向百官妥協了。

但是想到那山河破碎的場景,崇禎堅持住了信念:

「朕意已決!此事不容再議!」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以往互相傾軋明爭暗鬥的百官,此時難得的達成了一次共識,哪裡容崇禎如此全身而退。

「昏君!你聽不進我等的忠言,就是一個無道昏君!」

「必須立即關閉商鋪,否則天底下的百姓都不會答應!」

「簡直是敗壞超綱!大明三百年的江山,要毀在你這昏君的手裡啦!」

「……」

噴的崇禎一陣心煩氣躁。

他不願意再繼續和百官糾纏,直接宣布退朝。

回到東暖閣。

崇禎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個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可能要天下大亂啊。

朕該怎麼辦呢?

關掉商店也不行,那樣子大明還是會回到原來的軌跡,十幾年之後就會亡國!

崇禎急的團團轉。

而且關掉了商店,也等於是徹底的得罪了仙師。

以後別想在仙師那裡聽到教誨了。

仙師……仙師!

崇禎腦中,靈光乍現。

對了!這個主意既然是仙師提出來的,仙師應該也有應對之策!

朕何不去再次請教仙師?

不過當然了,崇禎非常的清楚,他不能夠流露出搖擺不定的姿勢,否則也會惹惱了仙師,仙師最痛恨的,就是崇禎皇帝搖擺不定,害死忠良。

朕就是想找一個妥善解決之策,並不是搖擺不定。

「大伴,準備禮物。我們去拜會仙師!」

「遵旨。」

王承恩暗暗鬆了一口氣,幸好有仙師給指點迷津,否則,萬歲爺不知道要被百官逼成什麼樣呢。

這群文武百官,食君之祿,怎麼就不知道忠君之事呢。

暗暗吐槽著,王承恩連忙去準備一應物件。

……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

崇禎再次來到了徐浪的莊園裡。

這時徐浪正準備吃午飯。

「吃了沒?一起吃點吧?」

徐浪隨意道。

「沒呢,那徒兒就不客氣了。」

來了多次之後,崇禎在這裡已經能放飛自我。

他直接去櫥櫃取了一雙碗筷出來,盛了飯,坐到了徐浪的對麵。

「嗯,好吃。」

嘗著土豆燜排骨,崇禎不禁贊不絕口。

「原來師父的廚藝也這麼強。」

宮裡雖然有禦廚,但是做不出如此清新鮮美的菜品啊。

徐浪不齒:

「少見多怪。」

如果不是穿越過來五個多月了,各種現代配料香料已經耗盡,徐浪做的菜還可以更好吃。

徐浪前世別的本事不強,但是說到吃和玩,那屬於是頂尖的一檔。

聽的王承恩低下了頭。

想不到,堂堂大明皇帝,在這裡竟然被人說成了少見多怪。

也就是仙師,換做是別人,如果這樣對萬歲爺說話,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徐浪喝了一口土豆酒:

「現在大明皇家農投集團公司和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都已經順利成立,並完成了招商招工。這兩個公司,我都給你5%的股份,接下來,你等著數錢吧。」

昨天下午,招工廣告一貼出,也就是一盞茶的功夫,大明皇家農投公司就招滿了一百名工人。二十四小時不到,就已經有三千戶自耕農和公司簽訂了契約。

如果不是土豆種苗數量有限,徐浪可以輕易招到更多的簽約農戶。

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的1000個招工名額,更加是被各地的青壯年秒殺一空。是的,是各地的。這些青年有的是京城本地的,但是更多的是來自大明各地的流民。

徐浪正打算對這些人進行崗前培訓。

培訓個三五天,然後大明皇家農投集團公司和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就可以正式投入運營了。

「太好了!」

饒是心情鬱悶的崇禎,聞訊也大感興奮。

「隻是,我聽王承恩說,皇帝今天早朝,遇到了很大的麻煩。」

徐浪玩味的看著崇禎。

他就知道,這個徒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今天來這裡,肯定也是有事情想求教,原來,在這兒等著他呢。

「崇禎皇帝是不是想向百官妥協,封殺公司?」

如果是這樣的話,徐浪要考慮立即逃離了。

印象中的崇禎皇帝,就是一個卸磨殺驢的貨色,一旦不再支持他,下一步很可能就是殺了他。

崇禎連忙拋出早已經想好的說辭:

「師父,不是這樣的。崇禎皇帝對師父敬若神靈,深信不疑。隻是不知道怎麼妥善處理百官們的反對。」

聽到這樣的話語,徐浪才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還差不多。

要是崇禎還是像歷史上的一樣,搖擺不定,出爾反爾,徐浪就必須要立即撤離了,否則小命不保。

不過既然是崇禎不懂妥善處理,徐浪還是可以給他說道說道的:

「你道為何,百官要玩命的反對大明皇家農投集團公司和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的成立?」

崇禎小心翼翼的道:

「王承恩對徒兒說,百官反對的理由是,皇帝開商店有失體統國將不國,離亡國不遠。」

崇禎很清楚,他在仙師這裡,可一直都是一個昏君的形象,一個搞不好,仙師是要撂挑子不乾的。

徐浪不齒道:

「所以我說,崇禎皇帝被百官忽悠瘸了,還在幫人數錢呢!」

「皇帝開公司,稅收全部直接進內帑,皇帝不開公司,朝廷稅收十之七八被各級官員貪墨瓜分!」

「按照原有的稅收體係,朝廷常年收不上稅,那才是離亡國不遠呢!」

(PS:這個時期的內帑,約等於國庫。從萬歷後期開始,明朝一直是通過內帑支出,來消弭朝廷和軍隊的危機。反正隻要國庫沒錢,百官就會要求皇帝開內帑接濟。)

崇禎趁機問出了心中的困惑:

「但是這樣子繞開朝廷稅收體係,那還要朝廷何用?」

實際上,崇禎雖然按照徐浪的話去做了,但是他對這個事情,隻能說是一知半解,不甚了然。

徐浪白了崇禎一眼,反問:

「不這樣做,崇禎皇帝現在有能力有魄力進行一次自上而下的徹底的推倒重來式的體製改革嗎?」

崇禎搖頭:

「那樣搞估計要天下大亂。」

徐浪接著道:

「所以我們隻能折中一下,一步一步慢慢來。」

徐浪不是不想來一個稅製改革,但是以現在崇禎的情況和實力,根本做不到。

崇禎皺眉:

「但是現在這樣子,全天下的官紳,一起站出來反對皇帝,恐怕也要天下大亂。」

徐浪淡淡一笑:

「你見過溫水煮青蛙嗎?」

崇禎茫然地搖頭。

徐浪有點無語,隻好繼續解釋:

「意思是說,一點一點的改變,天下官紳的反應,不會那麼激烈。甚至可能會認為崇禎是一個昏聵的皇帝,而暗暗竊喜。」

「皇帝隻需要把帶頭的幾個人處理掉就行了。」

崇禎更加的迷惑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徐浪諄諄善誘,給出科普:

「因為天下官紳,才是皇帝最大的敵人。」

崇禎更加的迷糊:

「為何?」

徐浪的話語,與崇禎自從受到的教育,完全背道而馳。

不是說,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才能夠長治久安嗎?

「自打秦朝以後,華夏的歷代王朝都活不過三百年,你道這是為何?」

所謂當局者迷,活在封建王朝時代的人,是無法跳出桎梏,高屋建瓴的看得那麼透徹的,所以,徐浪隻好繼續的做出科普。

「為何!」

徐浪的話語,仿佛一道霹靂,擊打在崇禎的腦海,讓他呼吸急促起來。

要知道,大明立國至今,已經260年,按照仙師的說法,大明豈不是快要亡了!

也就是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改變不了的事情,落在他崇禎的身上,其實也改變不了亡國的命運?

不不不!這不是有仙師的指點嗎?

「因為任何王朝都抵不住官吏腐敗和土地兼並的侵蝕!而這兩大病根的主體,就是天下官紳!」

徐浪侃侃而談:

「太祖立國之初,官吏貪汙60兩白銀,就會被殺頭,時至今日,你倒是看看,有哪個官吏貪汙錢財不超過60兩的?」

「把這幫官僚統統拉出去殺了,都沒一個帶冤枉的。你能指望一群隻知道貪汙腐敗的官員,做成什麼事情呢?」

崇禎默然。

官員腐敗,這個事情他當然是知道的。時至今日,太祖當初定下的《大明律》,早已經成了擺設。

因為如果按照《大明律》的律令,大明朝的官員,恐怕一個個全部都要拉出去剝皮實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