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朝野震動!(1 / 1)

加入書籤

崇禎:

「立即把周奎,朱純臣拉進詔獄,嚴加審問!」

李若璉行禮:

「遵旨!」

噗通!

周奎,朱純臣兩股戰戰,雙雙跪倒在地。

詔獄那是什麼地方?

那就是個暗無天日的地獄啊!

進了那個地方,有罪沒罪是死是活,不就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嗎!

藍玉,胡惟庸怎麼死的?了解一下。

「陛下,臣冤枉啊!」

「陛下且聽臣一言!」

崇禎此時刀柄在握,冷冷對一眾勛貴道:

「你們都說說吧,朕應該怎麼處置他們?怎麼處置這個事情?」

如果這些勛貴識相一點,崇禎可以對周奎朱純臣從輕發落。

但是如果這些勛貴負隅頑抗,崇禎就隻有殺雞儆猴了。

反正,周奎和朱純臣這兩貨,都是腦後生反骨,萬萬留不得!

勛貴們頓時感到亞歷山大。

傻子都知道,皇帝這是給一個台階他們下。

但是,這個台階,是那麼容易下的嗎?

如果任由皇帝大力整頓京營,他們要損失多少銀子呀!

周奎,朱純臣多麼希望一眾勛貴可以力挺他們啊。

然而讓他們失望的是。

勛貴們長時間的,保持了沉默。

崇禎繼續施壓:

「怎麼?很難做決定嗎?」

「如果你們不做決定,朕隻有替你們做決定了!」

「……」

一眾勛貴這個時候就比較難受了。

如果他們選擇袖手旁觀,那不等於是見死不救嗎?

但是如果向皇帝妥協,他們的損失可就大了。

看著這樣的情景。

成國公憤怒了,他冷冷地掃視著一眾勛貴,怒道:

「今天落難的是我成國公,明天落難的,保不準就是誰家了!如果人人都獨善其身,見死不救!我看最終人人都落不了好!」

周奎隻是一個暴發戶,倒是不敢對其他勛貴發火,他隻是一個勁的求崇禎:

「臣無罪啊!求陛下從輕發落!」

要是以前,崇禎絕對不忍看到周奎如此淒慘。

但是想到這廝,堂堂國丈,將來不但賣國,而且還賣親外孫皇太子,崇禎看著周奎搖尾乞憐的樣子,心中就十分的厭惡!

當下冷冷道:

「周奎,這個時候你不該來求朕,你應該去求其他的勛貴。」

然而,周奎本來是個街頭算卦的,最善察言觀色,他早知道,那些傳承百年的勛貴,對他這個暴發戶國丈隻有表麵的尊敬,其實內裡是相當的排斥。

求別人,別人哪裡會賣他的麵子?

「陛下,我可是皇後的生身父親啊!求陛下饒了我這一回吧!」

兒子犯下如此大罪,如果皇帝硬是要搞牽連,他周奎肯定也沒好果子吃。

方寸大亂之下,他連「臣」都不稱了。

崇禎無視周奎。

見一眾勛貴久久不語,更加的來氣:

「朕隻是想鞏固大明的江山!讓京營變回它原來的這樣子!這有錯嗎!」

「莫非你們想吸乾京營的精血!吸乾大明的精血!讓大明弱如扶病,在賊寇與建奴的輪番肆虐中亡國!!!」

噗通!噗通……

崇禎爆發的雷霆之怒,讓一眾勛貴紛紛跪倒。

皇帝這話說的,真的太殺人誅心了。

如果他們不支持皇帝整頓京營,就是想讓大明亡國?

「陛下言過其實,臣不敢受!」

「陛下含血噴人,恕臣不能接受!」

「……」

想到大明將來的亡國厄運,想到這群勛貴將來的卑鄙行徑,崇禎的驢脾氣,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他怒視勛貴,發出咆哮:

「今天你們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整頓京營勢在必行!」

「你們識相一點,朕還可以給你們一個體麵!如果你們不識大體,朕不介意學太祖,殺你們一個人頭滾滾!!!」

「……」

一眾勛貴,麵對崇禎的猛烈輸出,無不瑟瑟發抖。

他們一個個頓首伏地,不敢麵對崇禎的目光。

英國公張維賢思緒翻湧。

站在他的角度,隻要保持中立,不參與黨爭,不參與宮廷內鬥,他張家就可以與國同休,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然而此時,崇禎皇帝把亡國都說出來了,而且態度之堅決,前所未有。

他英國公張維賢,身為勛貴之首,再不表態,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心念電轉之下,張維賢做出了決定:

「臣支持陛下整頓京營!」

難道為了那每個月一千多兩銀子的兵餉,就拖垮整個大明嗎?

勛貴喝京營的兵血,本來是百年來形成的潛規則。

但是這時的大明,已經有搖搖欲墜之象。天災不斷,民變兵變四起,外有建奴虎視眈眈,一個搞不好,大明真有亡國的危險。

大明如果亡了,他張家哪裡還有榮華富貴?

難得的是,崇禎皇帝展現出了鐵血的精神,如果改革成功,沒準大明可以中興。

借著這樣的契機,張家站隊一回又何妨!

張維賢的表態,立即就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那些本來猶豫不決的勛貴們,在張維賢的帶領下,隨即紛紛表態:

「臣支持陛下整頓京營!」

「臣附議!請陛下從輕發落成國公,左都督!」

「附議!」

「……」

一時間,有一大半的勛貴,對崇禎的整頓,表示了支持。

畢竟他們的腦子還沒壞掉,勛貴集團和大明的國運休戚相關,如果大明真的亡了,他們還有個屁的榮華富貴啊!

看著這樣的情景,崇禎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崇禎也感覺亞歷山大。

要是勛貴集團和他死扛到底,那麼,場麵可能會難以收拾。

所幸,最壞的情況並沒有出現。

這個時候崇禎有了更多的信心,他對著仍然沒有表態的那部分勛貴,再次輸出:

「舍小財還是取大義,對你們來說很難選擇嗎!」

「朕再給你們十息的時間,如果還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那就別怪朕不客氣了!」

這個話語,仿佛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些仍然猶豫不決的勛貴,連忙表態:

「臣支持陛下!」

「臣支持!」

「……」

哈哈哈哈!

看著匍匐一地的勛貴,崇禎心中前所未有的快意。

果然,隻要朕拿出魄力,就算冰山,也可以破除!

「眾愛卿能識大體,朕心甚慰!」

「現對周鑒朱重茂一案判決如下:周鑒、朱重茂膽大包天,冒犯天威,判,革除周鑒、朱重茂一切官職爵位,流放三千裡!周奎、朱純臣教子無方,難辭其咎,判,革除周奎一切官職,遣回原籍!剝奪朱純臣成國公爵位,爵位由其次子承襲!」

將你們二人,逐出權力中樞,看你們將來還有沒有機會賣國求榮?

「……」

一眾勛貴都是麵麵相覷,目瞪口呆。

這……就是你說的從輕發落?

周奎、朱純臣直接癱倒在地!

說好的從輕發落呢!

就這……

周奎難以置信的看向崇禎:

「陛下……」

我可是你的國丈啊!你怎能如此無情?

朱純臣的眼神中,滿是哀求:

「臣罪不至此,求陛下收回成命!」

像他這種勛貴,本來就沒有實權,現在連爵位都沒有了,以後還怎麼活呀!

崇禎眼神堅定:

「朕意已決!不容再議!」

「就這樣吧!散了!!!」

說完,崇禎不給勛貴們任何反駁的機會,直接擺駕離開。

見狀,勛貴們的眼中,無不帶著恐慌。

這個皇帝有點難伺候呀!

如果崇禎變成又一個「太祖」,也不知是福是禍?

張維賢的眼神中,卻是充滿了欣慰。

如今皇帝展現出驚人的手段和氣魄。

中興大明有望了!

崇禎離開東暖閣,直接去向了坤寧宮。

這麼大一個事情,崇禎必須要做一下周皇後的思想工作才行。

「皇後,和你說個事兒。」

崇禎心中突然有點愧疚。

周皇後仁心賢良,掌管後宮節約有度,也從不向他這個皇帝乞討恩澤。

但是現在,他一下子處置了周皇後的父親和小舅,崇禎感情上真的有點虧欠。

「皇爺何事,但講無妨。」

周皇後很坦然。

錦衣衛抓住周鑒,崇禎欲處置周氏父子,這個事情在散了早朝之後,已經流傳開來,周皇後此時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崇禎頓了頓,最終還是說出了事實的真相:

「周鑒無法無天,罪不可赦,朕判了他流放三千裡!國丈周奎教子無方,朕革除了他的官職,將他遣回原籍。」

雖然有點難為情,但是和大明的社稷江山相比。

這個取舍崇禎是不得不做。

周皇後嬌軀一震。

盡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周皇後還是沒有想到,皇帝竟然會對他的家人,做出如此的嚴懲。

「……」

崇禎安慰道:

「周鑒周奎並無為官之才,留在朝堂有害無益。」

「朕會賜給他們產業,讓他們做個逍遙快活的富家翁。」

「如今大明危機四伏,舉步維艱,朕不得不大刀闊斧。望皇後見諒。」

「……」

沉默半晌,周皇後點頭:

「臣妾支持皇爺的決定。」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娘家人是個什麼德性,周皇後當然是清楚的。

正如皇帝所說的,朝堂其實並不適合他們,在野逍遙才更適合他們的品性。

所以盡管周皇後有點難過,但是隨即坦然。

「江山社稷為重,勿以臣妾為念。」

見狀,崇禎不禁長長舒了一口氣,感動的將周皇後擁入懷裡:

「能擁有皇後,真乃朕一生之福!」

……

當崇禎處置周奎朱純臣父子的消息傳出。

朝野震動!

以東林黨為首的文官集團,頓時就恐慌起來。

當天下午,東林黨的頭麵人物,再次在一處隱秘的會館聚首。

酒桌上,東林黨人一個個愁容滿麵。

戶部侍郎孫居相:

「陛下如今越來越剛愎自用了!我等往後如何自處?」

作為東林黨的元老,韓爌第一個站出來表態:

「如今的皇帝,已經是不可理喻,冒頭者很可能會被清算,我建議謹慎行事,靜觀其變。」

右都禦史曹於汴立即表示了贊同:

「現在的皇帝不但陰損,而且狠辣。」

「我們除非能捏住皇帝的命門,否則輕舉妄動,隻會招來禍端。」

這兩位大佬的意見,獲得了不好東林黨人的肯定。

實際上,此時不少東林黨人,都是一陣後怕。因為他們中的不少人,也都打過蜂窩煤配方的主意。

一棵日進鬥金的搖錢樹啊,他們不僅是朝廷高官,同時也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如果拿到了蜂窩煤的配方,行銷各地,銀子豈不是嘩啦啦的流進來?

也幸好他們這一猶豫,否則,可能要落得個抄家滅族的下場了。

誰能想到,皇帝竟然偷偷的,在西峪村埋伏了一個百戶的錦衣衛?

國舅,成國公犯事,都被如此嚴懲,如果換做是他們,絕對是死翹翹!

既然頭麵人物都這樣說了,其他的東林黨人也不敢唱反調。

隻不過,他們都沒注意到。

韓爌,孫居相,魏光緒,曹於汴,四個大佬的眼神中,都帶著隱隱的憂慮。

他們早看出大明氣數將盡,遼東後金銳意進取,所向披靡。

所以暗地裡,他們通過晉商八大家,已經和後金黃台吉建立了秘密聯係,以確保大明滅亡後,他們的家族也能夠坐享榮華富貴。

但是現在,崇禎皇帝這樣一頓亂搞,讓他們頓時就失了分寸。

接下來,他們應該何去何從?

……

與此同時。

各大茶樓酒肆,隻要是人聚集的地方,百姓們都在熱烈的討論著,今天朝廷裡發生的大事。

「還國舅爺呢,竟然把主意打到萬歲爺的身上去了!」

「陛下這一波操作威武啊!」

「流放的流放,革職的革職,萬歲爺堪稱是鐵麵無私啊!」

「京營都是一群爺爺兵,早該整治了!萬歲爺硬氣!」

「……」

老百姓對崇禎的這一係列操作,幾乎是一致的好評。

這讓微服私訪的王承恩,心花怒放。

把老百姓的這些評論,轉告給萬歲爺,萬歲爺不知道會樂嗬成什麼樣呢!

……

李邦華聞訊,向著皇宮的方向,重重一拜。

陛下果然不負所望。

借題發揮,壓住了勛貴集團。

接下來,他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大力整頓京營了!

第二天崇禎收到了征召的第一個武將的報到。

「萬歲爺,大名府知府盧象升求見!」

聽到王承恩的通稟,崇禎露出微笑。

一招手:

「立即宣進來!」

這是仙師推薦的排位第一的萬人敵虎將。

崇禎早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睹這名虎將的風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