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帶他們一起賺錢(1 / 1)
孫居相,魏光緒等人,眼見機不可失。
立即聯絡士紳,貢生,秀才,寫下萬民請願書!
第二天早朝。
沒有足夠心理準備的崇禎,被群臣噴了一個猝不及防。
首輔韓爌首先遞上了精心準備好的萬民書:
「陛下,大明兵工廠禍國殃民,危及社稷江山,萬民請求陛下停辦兵工廠!望陛下明察!」
龍椅上的崇禎,看著萬民請願書,久久不語。
這一份請願書上,幾乎簽署了滿朝所有五品以上官員的名字!
他早料到,大明兵工廠的成立,會遭到老舊官僚的抨擊。
然而崇禎還是低估了,官員們對這一新生事物的抵觸情緒。
隨即一眾朝廷官員,紛紛站出來力諫。
右都禦史曹於汴:
「放任軍國重器流落民間,取禍之道也!」
戶部侍郎孫居相:
「昌平和京城近在咫尺,倘若那徐浪興兵作亂,京城危如累卵也!」
在東林黨人的帶領下,禦史言官們更加是打了雞血一般,一個個擺出了死諫的架勢。
「先是開商鋪,後是私立兵工廠,老朱家的顏麵,都讓你這昏君丟盡了!」
「霍亂綱常,寵信妖人,不納良言,當世昏君!」
「懇求陛下立即停辦兵工廠以及一切商鋪!否則,大明離亡國不遠了!」
「賣煤賣酒賣香水賣香皂賣玻璃,古往今來,從未有過你這樣的荒誕之君!」
「陛下,你已墜入魔道!回頭是岸啊!」
「……」
先前崇禎的鐵血手段,確實讓這些禦史言官們心寒,但是現在是萬民請命,你個昏君還敢殺死諫的言官不成?
有百官壯膽,而且有太祖不殺言官的祖訓,這個時候禦史言官們變得肆無忌憚。怎麼危言聳聽,就怎麼說。
這一下,讓崇禎非常的厭煩。
這群官員,總是拿祖製綱常來要挾他。
如果換做是以前,崇禎可能就乖乖的就範了。
但是經過了仙師的諄諄教誨之後,崇禎就已經看透了百官的嘴臉。
你們不就是想合起來限製皇權,好擴大你們的話語權嗎?
你們不就是想掏空朝廷,好養肥你們自己嗎?
崇禎真恨不得殺光了這群官員。
奈何,滿朝官員皆是如此,他又不能真的將所有的官員全部都殺了。
心煩意亂之下,崇禎霍然起身拂袖:
「退朝!」
也不管官員們有沒有其他事情啟奏,直接就宣布退朝。
這個時候,崇禎突然理解了,他的先人嘉靖皇帝,萬歷皇帝,天啟皇帝,為什麼都不喜歡上朝了。
一上朝,就要被這群虛偽的道德君子集體綁架,上朝有什麼意思呢!
「陛下此例不可開呀!臣跪求陛下關閉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
「陛下如果不允,臣就跪死在這兒!」
「……」
但是那些禦史言官們,如何肯就此罷休,嘩啦啦的頓時就跪了一地,喋喋不休的呼號著。
韓爌,孫居相,魏光緒等人,都是麵露得色。
皇帝不敢當場反擊群臣,那就等於是他們占據了上風。
隻要他們持續向皇帝施加壓力,皇帝最終也隻能是向他們妥協。
搞不好,崇禎皇帝也會像天啟皇帝萬歷皇帝一樣,或是躲在深宮玩木工,或是縱情酒色。
那樣的話,這個朝堂,還不是他們這群東林黨人說了算?
徐光啟,李標,李邦華等人,麵麵相覷,眼神中充滿了擔憂。
現在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危機。
他們幾個人,都是靠著仙師的推薦,朝著皇帝的支持,坐上了高位。
一旦皇帝頂不住群臣的壓力,低頭妥協,改變主意。
那麼,他們的仕途,可能就黯淡了。
免不了一個罷官歸鄉的下場。
甚至更慘……
回到禦書房。
啪啦!
崇禎狠狠地摔爛了桌麵上的茶杯。
可惡!可恨!
這群大臣,總是這樣,每當他想要做點事情,就一個勁的站出來反對。
這一次更加是,萬民請願書都搬出來了!
殺!崇禎真想殺他一個人頭滾滾!
然而,崇禎冷靜下來,知道還是不能夠亂來。
幾乎是滿朝文武,都反對他的做法。
殺哪裡殺得完?
王承恩一陣心疼:
「萬歲爺,仙師對這個局麵,肯定有所預料。」
「或許,仙師能夠給出萬全之策?」
啪!
崇禎猛地一拍大腿。
對呀!
這個世界上,有什麼事情能夠跳出仙師的掌握?
「擺駕去西峪村!」
「遵旨!」
王承恩正欲去張羅。
崇禎若有所思,問道:
「朕在西峪村,建立一個行宮,以後就常住在那裡,你看可不可行?」
這個紫禁城,待的實在太氣悶太憋屈了。
居住在西峪村,那邊不但山清水秀,而且可以時常聆聽顯示的教誨,還可以躲避群臣的圍毆,簡直是一舉三得。
王承恩很為難。
但是還是坦誠道:
「萬歲爺萬金之軀,住在外麵恐有危險!」
「先去拜會仙師吧!」
崇禎嘆息一聲,隻能作罷。
在京城裡,有京營十幾萬人保衛,有親軍二十六衛保衛。
內廷裡都是暗流湧動。
都不一定能保證他這個皇帝的周全。
出去外麵住的話,就更加的難說了。
想到種種不可控的風險,崇禎最終還是掐滅了那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半個時辰之後
崇禎輕車簡從,來到了西峪村。
看著村子四周,都是一幅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不禁唏噓。
他第一次來的時候,這裡還隻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小山村。
但是現在,小山村就要變成一個繁華的大城鎮了。
這和沿途的其他村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仙師果然有經天緯地之才啊!」
僅僅一個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就把西峪村建設成了這樣。
大明皇家農投集團公司還沒正式還是運營呢,等開春了,土豆種植開始推廣,全京城估計都要跟著紅火起來。
看著這樣的場景,崇禎也更加的堅信。
隻要按照仙師的策略走下去,大明一定可以開創出一番新天地。
來到徐浪的莊園,正好看到裡長徐季出來。
「小希子,又來了!現如今,你可是我們村的貴人啊!」
徐季笑嗬嗬的,給「徐希」豎起了大拇指。
如果不是小希子牽上了皇帝的線,西峪村也不可能有現今這樣的繁榮。
「裡長很忙啊!」
崇禎堆起笑臉,和徐季打了一個招呼。
「可不是嘛,一下子多了五六個產業,都要我去張羅。」
「來了就多坐一會兒哦,今晚在村子裡吃飯!全村的人都想感謝你呢!」
「裡長你忙,吃飯就不必了。」
崇禎連忙作別徐季,進入仙師的別墅。
他來這裡,那可是隱藏身份,喬裝打扮,被越少人看到越好。
要是讓全村子的人,都來和他密切接觸,搞不好在外麵什麼地方,就會被人認出來穿了幫。
以後他還怎麼來仙師跟前裝徒弟?
「師父。」
來到徐浪的跟前,崇禎駕輕就熟的,行了一個禮。
「是不是崇禎皇帝又整出什麼幺蛾子了?」
看到這個徒兒到來,徐浪知道準沒什麼好事。
「師父,這次動作太大了,壓力有點大啊。」
崇禎有點慚愧的,說出了自己的困境。
「萬民書?」
徐浪嗤之以鼻。
「他們口中的民,說的是士紳吧!」
「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吸納了多少流民,拯救了多少黎民家庭,那些官老爺們都看不到?」
「他們之所以聯合起來反對,隻不過是因為,他們從中撈不到好處罷了!」
「尤其是那些東林黨人,眼裡隻有自己的生意,哪裡會管大明朝的生死!」
說道東林黨,徐浪就來氣,眼看著大明已經陷入了財政危機,還一個勁的鼓吹崇禎皇帝免除商稅,簡直是嫌大明朝亡的不夠快。
等滿清入了關,這些東林黨又爭相投降滿清,可謂是卑鄙無恥之極。
「但是師父,現在滿朝文武都站出來,一致反對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我們該怎麼辦呢?」
對此,徐浪當然是早有預料:
「你給崇禎皇帝傳個信,就說我願意向朝廷官員出賣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的股份,十兩銀子一股。我帶著他們一起賺錢,看他們還反對不反對?」
崇禎有點猶豫:
「帶他們一起賺錢?那豈不是便宜了他們?」
想到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給他帶來的豐厚收益,想到這些豐厚的收益,可能被東林黨的官員們拿走,崇禎的心裡麵就不痛快。
徐浪想了想,補充說道:
「這樣吧,給他們設置一個上限,每人最多隻能買一萬股。」
徐浪設置的是一百萬股的原始股。
自己手上拿三成,皇帝拿兩成,王承恩拿半成,徒兒拿半成。
加起來,自己這邊的人,掌握著集團公司絕對的控股權。
「至於東林黨,他們現在吃下去的,遲早會吐出來。」
如果他們老實本分還好,但是很多東林黨人,是和晉商勾結在一起的。
走私違禁物資,販賣給蒙古、建奴,那可是十倍百倍的利潤。
他們舍得放手嗎?
等日後東窗事發,那些人還不是要連本帶利的,給吐出來?
說實話,崇禎不太理解仙師的做法。
而且,仙師口中的新詞語,也讓他很迷惑。
「股份是什麼?」
「而且,朝廷那麼多官員,怎麼可能讓他們全部參與進來?」
「股份製公司啊。」
徐浪當下將現代股份公司的運行模式,給徒兒解釋了一番。
聽完徐浪的說明,崇禎終於恍然大悟。
股份可以分紅,可以交易,妙啊!
然後,對比仙師賣給官員們的股份的價格,崇禎猛然發現,他已經爆賺了一大波!
原始股本一百萬股。
起初,他隻是出了兩萬兩金子,就拿到了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兩成的股份,等於是一兩銀子十股。
但是看看現在呢,賣給官員們的價格,則是十兩銀子一股!
說句不好聽的,隻要崇禎將自己手中的股份,轉賣給官員,那就是一百倍的利潤啊!
其中,有半成的股份,還是仙師賒賬贈送給他的。
「感謝師父厚贈!」
想到這一點,崇禎情不自禁,又是感激,又是狂喜,連忙向徐浪行禮致謝。
仙師輕描淡寫的,就贈予了他,兩百多萬的資產啊!
他這個皇帝登基這麼久,還沒這麼富有過呢!
徐浪隻是輕輕擺手。
他穿越一回,為的是拯救大明,一點錢財身外之物,算得了什麼呢。
隻要能夠促使崇禎皇帝做出改革,隻要能夠拯救漢人的衣冠,徐浪絕對不會吝嗇那點錢財。
而且,怎麼說小希子也是自己唯一的徒兒呢。
給他一點好處怎麼啦?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旁邊的王承恩,也是瞪大了眼睛。
當初他隻是拿出了五千兩銀子啊。
按照這個說話,他一轉手就可以換到五十萬兩的銀子!
發達了!這一回,他老王是真的發達了。
不過當然了,王承恩也不會傻乎乎的,拿自己的股份去賣給別人。
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等於是一隻會生金蛋的母雞,拿著公司的股份,他以後每個月都可以拿到至少一萬多兩的銀子。
加上現在集團公司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多,以後每月的分紅錢,可能就是一個嚇人的數字!
但是,崇禎思來想去。
還是無法理解,為什麼師父要賣股份給那些官員:
「把那些可惡的官員拉進來,咱們要損失多少銀子啊?」
一成的份子分紅就是36六萬兩銀子起步啊!
想到要分那麼多銀子給朝廷官員,崇禎就心疼的不行。
徐浪對著崇禎的腦門,隔空打了一個彈指,真恨不得給他一個腦瓜崩:
「瞧你那點出息!」
「我不是對你說過嗎,咱們要把大明從農業國轉變成工業國。才能讓大明擺脫王朝三百年覆滅的宿命。」
「具體去做就是,促使工商業取代農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
「現在咱們把朝廷的主要官員都拉進來了,那大明皇家商貿集團公司在大明經濟中,會占到多重的分量?」
「而且,從中分潤到了巨大的好處,他們還會死勁的跳出來反對咱們嗎?」
「你呀,就那點泥瓦匠的眼界!以後還要跟師父多學著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