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遊擊戰(1 / 1)
現在可好,皇帝陛下要來了。
他這個靠著剿賊上位的三邊總督,如何自處?
時間就這樣的,在洪承疇的焦慮中,悄悄的流逝。
這一天。
「報!」
就在洪承疇剛剛吃完午餐,想要小憩一會兒的時候,一名親兵突然來報。
「……」
那名親兵跑的上氣不接下氣,一時間竟是說不出話來。
「怎麼啦?快快說來!」
洪承疇一陣不耐煩。
本來心情就煩,想休息一會兒還被打擾,惱火之情可想而知。
「報,陛下率領大軍,已經抵達了西安府!」
「……」
洪承疇愣了半晌,硬是沒反應過來。
「你說什麼!!!」
那名親兵又重復了一遍:
「陛下親自率領大軍,已經抵達西安府!!!請總督過去接駕!」
洪承疇猛的從床上崩了起來。
「這怎麼可能!」
同時一道驚呼,脫口而出。
那名親兵的聲音帶著震驚和惶恐:
「皇帝陛下和大軍,都是坐著一條鋼鐵巨龍飛馳而來!」
「這怎麼可能!」
一道驚呼再次從洪承疇的嘴巴,脫口而出。
那名親兵跪下磕頭:
「小人隻是傳信。請總督明察!」
他知道,這位總督大人,可是一位大殺星,動不動就要殺人的。
一個搞不好,自己的腦袋要搬家的。
親兵自己也無法相信這樣的事情,他隻是傳達其他人帶回來的口信而已。
洪承疇捋須沉吟。
北京到西安,距離兩千裡!
上次接到京城的來信,說是陛下要一個月後禦駕親征。
按照時間推算,現在皇帝陛下應該剛剛啟程出師才對。
怎麼可能突然神兵天降一般的,出現在西安府?
要知道,這個年代,大軍的行軍速度,一天大概也就三十裡左右。一天走五十裡,那叫急行軍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沒有兩個月的時間,皇帝的大軍,不可能從北京抵達西安府。除非皇帝陛下真的能夠騰雲駕霧,禦龍飛行。
嘿,那樣的謊話,騙鬼鬼都不信。
更何況是洪承疇這樣的殺星屠夫。
然而,洪承疇最終還是說道:
「給我更衣!」
不管是什麼玩意兒,但是事關皇帝陛下,那就必須要謹慎。
是真是假,去看了就知道了。
片刻之後,穿上一身官服的洪承疇走出了總督府衙門。
在一千親兵的護衛之下,開向西安府東城門。
在那裡,他將要迎接「傳說中」的皇帝陛下和皇帝的親征大軍。
如果真的見到皇帝陛下這個時候出現在西安府,那真的是見了鬼了!
洪承疇的心中,暗暗嘀咕。
一刻鍾之後。
洪承疇看著東城門外的場景,隻覺亡魂俱冒!
城門外,黑壓壓的跪了一地的老百姓。
在老百姓跪拜的方向,洪承疇震撼的看到,一條看不到盡頭的綠色鋼鐵長龍,從西安城東城門一直蔓延到地平線的另一頭!
而此時,站在鋼鐵長龍頭部的,身著杏黃龍袍的一人,不是當今大明崇禎皇帝陛下還能有誰!
但是……
這鋼鐵長龍是怎麼回事??
洪承疇隻覺得恍如做夢。
也隻有在夢裡,才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場景。
現實中怎麼可能存在這樣的事物?
這時,洪承疇帶出來的親兵,早已經扛不住這樣的威壓,隨著現場的西安老百姓,一起跪了下去,山呼萬歲。
「叩見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與此同時。
那些士兵們的口中,都在偷偷地念叨:
「神龍降世啊!」
「聖天子啊!果然是聖天子!」
「……」
這個時候,洪承疇方才反應了過來。
連忙強自鎮定,上前幾步,對著崇禎皇帝跪了下去:
「臣,三遍總督洪承疇,叩見皇帝陛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站在蒸汽機車的車頭,看著西安府軍民對自己頂禮膜拜,心中巨爽。
還的是師父啊!
給了他此等神器,讓他真正的享受到了神龍降世的排場和尊榮。
崇禎輕輕招手:
「起來吧。」
但是此處也不是說話的地方。
所以崇禎直接命令,移駕三邊總督衙門。
於是,在一眾軍民的熱烈擁護下,崇禎擺駕進城。
那些跪在地上的百姓,兀自贊嘆不已:
「陝西連年大災,多虧了有聖天子先前的賑災和水利工程啊!要不然,我們早已經成了路邊餓殍了!」
「感謝陛下再造之恩!陝西其他地方都是災民遍野,但是得到過皇帝賑災救助的地方,我們老百姓都有一口飯吃!」
「聖天子降世,百姓之福啊!」
「……」
走到路上,洪承疇兀自無法平定心中的震撼。
按照時間推算,皇帝這速度,簡直是日行千裡!
而且是帶著一支五千六百人的軍隊!
這樣的行軍速度,洪承疇簡直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但是,這個時候,洪承疇猛地想起了一個人:
仙師徐浪!
如果大明還有更多神奇的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那一定是仙師徐浪創造的。
皇帝陛下日行千裡的鋼鐵長龍,不是仙師徐浪一手締造的神奇,還能有誰?
是的,絕對是仙師施展的神仙手段!
有了此等神器,千裡之遙都可以朝發夕至!
打起仗來,誰人能敵?
不多久。
一行人抵達了三邊總督衙門。
在主位上坐下,崇禎狠狠地一拍桌子:
「洪承疇你可知罪!!」
當著滿城百姓,崇禎不好發作,到了此刻,心中的怒火再也抑製不住,迸發了出來。
現在大明南北都是一副欣欣向榮的局麵,但是在重點賑災的陝西,竟然還是出現了規模空前的民變,而且對當地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洪承疇作為三邊總督,罪責難逃。
洪承疇嚇得直接一哆嗦,跪倒在了地上:
「臣知罪!請陛下責罰!」
心中暗叫一聲不妙。
這樣一來,他想進入朝廷中樞的夢想,看來恐怕是難以實現了。
此時的洪承疇,畢竟不是原本歷史上那個欺世盜名降清的洪承疇,此時的大明,更加不是原本歷史上那個氣數已盡的末世王朝。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洪承疇一心想做的,就是報效大明,光宗耀祖。
崇禎冷冷的看著洪承疇,半晌才說道:
「念在你先前剿賊有功,朕就不責罰你了!先起來吧。」
和師父相處久了,崇禎也打聽出來了,師父對洪承疇這個人的態度。
可以大用,但是在此之前,必須要狠狠的敲打一番,讓他知道,他的一簞一食是從何而來。
隻有把洪承疇徹底的整服帖了,才可以用他。
師傅雖然沒有說,這個洪承疇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但是,從師父的語氣中,不難聽出來,這個洪承疇是存在一定問題的。
所以說呢,崇禎決定,先把這個人放在地方上,多磨一下性子。
若乾年後,如果表現足夠好,再決定是否提拔進入朝廷中樞吧。
「謝陛下隆恩!」
洪承疇再叩首,方才戰戰兢兢地站了起來。
「臣剿賊不力,接下來怎麼辦,請陛下示下。」
說到剿賊這個事情,崇禎的自信一下子就上來了:
「很簡單,休息一下,下午立即開拔,前往臨洮府剿賊!」
「……」
這讓洪承疇非常的懵逼。
大軍遠來疲憊,剛剛抵達西安府,不應該好好的修整兩天,再過去剿賊嗎?
但是,盡管心中充滿了疑慮,洪承疇不敢說出來。
因為皇帝陛下以及剿匪大軍,如何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抵達西安府,是直到現在洪承疇都無法想明白的一個事情。
崇禎看出了洪承疇的疑惑,頗為得意地說道:
「有仙師發明製造的神器相助,剿滅小小反賊,易如反掌耳。」
大軍日行千裡,僅用兩天的時間,就抵達了西安府,但是這並不是說,大軍行軍有多麼的辛苦。
其實大軍都是像平常一樣,白天行進,晚上停下來休息。
根本沒有以往行軍的勞累。
因為蒸汽機車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而且,車廂的舒適性實在是太好了。
尤其是他這個皇帝的專用車廂,更加是采用了加強版的減震係統,一路開來,簡直就是如履平地。
沒有任何的顛簸,又有充分的休息,何來的勞累?
洪承疇恍然大悟。
果然如此啊!果然是得到了仙師的神器相助。怪不得大軍可以如此神速的到達西安府。
「敢問陛下所騎的鋼鐵長龍,叫做何物?速度幾何?」
這時洪承疇問出了自己忍耐已久的困惑。
對於洪承疇這種沒見識的提問,崇禎還是很樂於回答的:
「此乃仙師發明製造的神器,叫做蒸汽機車,一輛車可載數千人,可日行千裡。中途不需任何的停歇!」
「……」
洪承疇的下巴,直接掉了下來。
他猜測鋼鐵長龍的速度會很快,但是沒想到可以快到這樣的程度,而且還是載著數千人!
放在以往,誰敢想象!
馬車的速度和載量才多少?就算是八百裡加急,那也是建立在不斷的換馬跑死馬的基礎上的。
「恭喜陛下!得此神器,我大明將無敵於天下也!」
懷著震撼,洪承疇再次跪倒道賀。
崇禎心中巨爽,露出微笑。
這一輛蒸汽機車,將他這個大明皇帝的神格,一下子就升華上來了。
「嗯,起來吧。」
「踏踏實實的給朕辦事,你的表現,朕都看在眼裡。如果有功勞,朕不吝封賞,但是有過失,朕也決不輕饒!」
洪承疇聽到這個話語,心中卻是一陣暗喜。
皇帝這個話語表明,隻要自己努力給皇帝辦事,做好了就會提拔他,不會因為這一次的失職而徹底的否定他。
這對洪承疇來說,已經足夠了。
「臣,願為陛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當下洪承疇立即表明自己的忠心。
崇禎微微頷首:
「如今的大明,猶如作勢騰飛的巨龍,任何站在大明對立麵的人,最終都隻能化為齏粉!」
最後,崇禎不忘語重心長的告誡洪承疇。
此時的大明,非原本歷史上的搖搖欲墜的大名,但是有一句話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崇禎還是擔心洪承疇會犯下原則性的錯誤。
能夠被師父提起的人,都是能臣。
崇禎不願意輕易失去任何一個能臣。
洪承疇有點不明所以,隻有惶恐的叩首:
「謹遵聖諭!」
……
這時的高迎祥,正在臨洮府的石景峽裡麵,和自己便宜外甥李自成飲酒作樂。
李自成是高迎祥的族妹之子,攀關係的可以叫他舅父,但是較真起來並不是直親的那種。
但是在古代,鄉黨就是一種非常鐵,足以倚靠的關係了,更何況兩人還真的沾親帶故。
兩人有緣千裡來相聚造反,自然是親上加親,分外的親熱。
「闖王,末將敬你一杯!」
李自成熱情的給高迎祥敬酒。
「嗯!」
高迎祥嗯了一聲,一咕嚕乾了杯中酒。
此番他東山再起,迅速拉起了數十萬的隊伍,也可以說是春風得意了。
當然了,這數十萬人,除了兩萬是能戰之兵,其他的都是被裹挾的飢民。
現在陝西邊遠地區,災荒嚴重,能活多一天都是奢望。
高迎祥每打下一地,就開倉放糧,救濟飢民,這些飢民自然願意跟著他們輾轉。
「闖王,下一步我們應該怎麼辦?據探子回報,崇禎皇帝已經決定禦駕親征了。」
喝完一杯酒,李自成說出了心中的擔憂。
「哈哈哈……」
高迎祥顯得胸有成竹。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哈哈哈哈……」
「就算崇禎小兒來了,又能奈我何?」
高迎祥此前被洪承疇打得大敗,隻剩下幾個親衛,逃進了深山之中。
痛定思痛,高迎祥總結出了這八字方針。
高迎祥痛苦的認識到,他的反軍,終究是一群烏合之眾,和經過正規訓練的大明軍隊,還是沒法比。
大明軍隊外戰雖然拉胯,但是打他們這些拿著鋤頭鐵鍬的農民軍,還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
所以萬萬不可以和大明軍隊正麵對抗。
打遊擊戰就對了!
這一次,高迎祥的農民軍之所以能夠這麼快的發展出如此大的聲勢,正是得益於他這一遊擊戰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