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談往事雙錦遇流民(1 / 1)

加入書籤

子嬰溝辭別了陶青羽,很快就回到了寶應。

呼延錦把花蕎送回師傅家,故事就留給花蕎講了,自己和易呈錦兩人,繼續往北,今晚準備趕到淮安府投宿。

花蕎換回了女裝,一手玩著那支綠玉簪子,一手托著腮,悶悶的想:師兄這一走,至少一兩個月都回不來了吧?又或者皇太孫把他留在順天,那就更見不著了......

本來從揚州到順天,最輕鬆的就是走運河,可大明京城在南都時,運河用處不大,很多地段都堵塞荒廢了。

皇上遷都後,沿海經常有倭寇襲擊,隻好海禁,這時就發現運河還是必不可少。這兩年也想花銀子疏通河道,可修建北都皇宮已經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如今隻好修一段是一段。

可淤泥不會同情朝廷沒銀子的問題,該堵上還是堵上,就這樣挖挖堵堵,運河從此就成了大明財政的無底洞。

休息了一晚,烏雲和疾風也精神抖擻的,看見主人出來,一邊噴著響鼻,一邊刨著前蹄,就差不像來福那樣搖尾巴了。

「淮安到徐州四百裡,往北就是東昌府、河間府、保定府,過去就到順天府了。我們不換馬,每天也就四、五百裡,這樣最遲五日,也就到京城了。」

易呈錦說著,給馬餵了一把糖豆,忽然想起那晚踢了陶青羽的手,昨天分別也沒留意看,好全了沒有?

「四百裡剛好,我們今天趕到徐州過夜。」呼延錦拍拍烏雲的脖子,烏雲趕緊將嚼著的糖豆吞下去。

「小易,你在京師刑部,不是隻需負責北直隸嗎?為什麼還要經常往外跑?」

易呈錦知道,此次回了順天府,呼延錦肯定會知道自己的家世,與其從別人嘴裡聽說,還不如他自己說清楚。他是不想失去這個剛結交不久的朋友。

他認真的說:「因為刑部左侍郎是我義父,所以,凡是與皇族有關的密案,我義父都會交給我去辦,這些事情,可不止發生在北直隸,南直隸我可沒少跑。」

「原來魏大人是你義父?」呼延錦果然有些意外。

「是,我還是個嬰兒的時候,就被送到我義父府上,他們就像我的親生父母一樣把我養大。可惜,義母在我十三歲的時候過世了。」

「我母親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就過世了,父親……有也和沒有一樣,倒是有師傅,教我課業和武功,可總比不上有娘的孩子。」呼延錦說得半真半假,他拍拍易呈錦的肩安慰道:「這一點,你比我強!」

這一交底,兩人不覺又親近了許多,上了馬,迎著朝陽,一路小跑出了徐州城。

從淮安到徐州,基本上是沿黃河逆流而上,官道也好走。兩人你追我趕,一路都很順利,中途休息了兩次,餵馬聊天,易呈錦講些留守應天府老臣的軼事,有些是呼延錦知道的,更多是他並不知道的故事。

「你知道永樂十一年,按察使周新被冤殺一案嗎?那年我隻有十歲。」

「知道。錦衣衛指揮使紀綱誣告了他,皇上連申辯都不聽,斬了他。」呼延錦怎會不知?當時十一歲的他,正和父親一起站在人群中,看著清官周新人頭落地。父親就告訴他,朱棣是暴君,根本不應該做皇帝。

「到了永樂十四年端陽節,紀綱在射柳時並沒有射中,卻讓人折柳枝,假裝他射中,在場大臣皆不敢言,皇上當場並沒有看出來。簡直就是大明版的指鹿為馬。

我當時隻有十三歲,在場邊幫著撿箭,暗中維護秩序。就是我趁著皇上讓我去報箭數的時候,將紀綱射的柳枝故意呈給皇上,皇上這才發現紀綱在朝中勢力過大,對他動了殺心。過了兩個月,就有人告發紀綱謀反,連證據都來不及找,皇上便將他殺了。」

「也還真是難為你,小小年紀就敢於挑戰朝中奸惡。」

「哼!除了周新,解縉也是被他灌醉後拖到雪地裡活活凍死的,我雖年紀小,卻知道這個世上,隻有龍椅上的那個人,才能夠讓這種人渣,人頭落地!」

呼延錦聽了他的話不禁有些動容,易呈錦在魏府長大,義父是個趨炎附勢、見風使舵之人,他本心的善,卻仍然那樣強烈。

易呈錦看到呼延錦的目光,聲調不覺也放緩下來,笑道:「你不用為我擔心,我樂在其中。他們以為,我靠的都是我義父的名頭,其實皇上經常直接降旨處罰大臣,在與皇上相關的事上,刑部基本被架空,我義父不過就是皇上手裡的一把屠刀。我隻能靠我自己。」

易呈錦將嘴裡嚼著的草梗吐在地上,站起身拍拍身後的草說:「走吧,前麵就是呂梁山了。」

二人還沒上馬,忽然看見前麵亂哄哄的跑來一群人,從衣服上分辨,是一群連平民都不如的賤民。這群人男女老少都有,個個驚慌失措,仿佛後麵追著吃人的豺狼。

那群流民中,有幾個年輕的,遠遠看見呼延錦兩個錦衣青年,就開始叫到:「他們有馬,快搶了他們的馬!」

聽見他們的叫聲,呼延錦二人都站在原地沒動,等著他們上前。

果然,四、五個年輕男人朝他們撲過來,呼延錦沒等他們走近,抬手就是幾塊石子飛了出去,五個倒了三個,另外兩人朝著易呈錦撲去。易呈錦一腳踹翻了一個,劍則架到了另一個的脖子上:

「說,你們是什麼人?是誰在追你們?」

那人結結巴巴道:「我們......我們原是呂梁的佃戶,可我們原先租種農民的地,全都被當地的官爺收了......我們沒有地種都會餓死,這才到縣衙去討說法......誰知,來了一群乞丐,在我們中間故意鬧事,惹得官府派兵對我們追殺......」

「乞丐?乞丐也是賤民,他們為什麼要幫收地的官爺?」呼延錦一聽就知道是有人讓乞丐去搗亂,目的就是找借口殺了這些找事的佃戶。

「二位爺,這我們怎會知曉,您大人有大量,就當小人是個屁,放了我們吧......」

易呈錦撤了劍,那幾個佃戶趕緊跑了。

「在揚州,是北丐幫替我們找到的陳璿,想不到北丐幫還有這樣的敗類!」易呈錦憤憤的說。他認為這都過了黃河,應該是北丐幫的地盤。

呼延錦卻搖搖頭說:「未必是北丐幫,揚州城裡會出現北丐幫,難道呂梁城裡就不能有南丐幫?花蕎當時就是在一群南花子手裡,救了個北花子。」

太祖出身貧寒,做了皇帝之後,對大明的乞丐也很包容,丐幫也一直幫助朝廷管理流民。可到了永樂帝,他自己得位不正,便不願意與身為賤民的乞丐有什麼交集。失控的丐幫漸漸分為南丐幫和北丐幫,行事也大相徑庭。

兩人等了一會,並沒有看見追來的人,便騎馬向著呂梁縣跑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