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第一場(1 / 1)
臨考前一天,宋二才到了。
他顧不上歇息,匆匆去書院見了兒子。
宋添還以為父親有事耽擱了,這下見著人十分高興,跟夫子說了聲便跟父親去了曹府。
出了上次的事,宋二才在外多了個心眼,來到府城也不打算住客棧,準備上曹府打擾一段時間。
曹烈專程讓人備了一桌席麵,給宋二才接風洗塵,提前祝宋添取得好的成績。
明日宋添參考,還得早點回去休息。
父子倆人都沒有在飯桌上久留,吃完飯很快就回了院子。
宋二才來的時間太急了,也沒空問兒子這幾月過得好不好,便看起他的筆記跟學習資料。
他在燈下細細看著,宋添在旁邊默默等候。
良久,宋二才長嘆一氣,笑道:「很好,我已經沒什麼可教你的了,明日你好好努力。」
縣試府試宋二才都給兒子審過題,這下他覺得沒必要了。
宋添點頭,事後問起家裡的情況。
宋二才從臨江直奔梁州,已經離家二個多月了,什麼情況他也不知。
不過……
宋二才眉目含笑,瞧了兒子好幾眼道:「你娘,有了身孕,算算快六個月了。」
「什麼?」
宋添一怔,驚得身子都僵了。
宋二才咳了咳,將剛剛的話又復了一遍。
「爹,這,這是好事啊!」
求了這麼久,自己總算有弟弟或妹妹了,宋添自然高興,也替父母親高興。
兒子滿臉欣喜,宋二才想到跟妻子老夫老妻了還懷了孩子,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行了,早點兒休息吧,等考完回去一趟,看看大家。」
宋二才準備走了,宋添一愣,趕緊叫住人道:「爹,阿繡呢,她也好吧?」
剛剛隻顧著說喜事,父親將阿繡給忘了,他卻沒忘。
「她,挺好的。家中一切都安。」
「這就好。」
宋添喃喃,太久沒見心裡無比想念,好在院試過後便能回去看她了。
離開兒子的房間,宋二才抬頭看了看空中的月色,唇角不自覺得地翹起。
臨行前阿繡說過會過來看兒子,他自然是信的。
這事兒先別告訴他,晚點給他一個驚喜吧。
翌日,天還未亮宋添便拎著東西出門了。
湯海兄弟兩人護衛趕車,宋二才隨行。
曹府離衙門很近,一柱香的功夫便到了。
他們來到的時間早,馬車還能通行。等後麵去到約定好的地方,人便漸漸多了起來。
院試人員本比不過縣試跟府試,可耐不住送考的人多,硬是將衙門外擠了個水泄不通。
後麵衙役出來了,敲鑼讓閒雜人等後退,才將地方空了出來。
宋添總算找到蒼山學館一眾人,待夫子點名之後,便在衙役的指引下排隊進場。
院試跟府試類似,共考三場,時間也是一天,以掌燈為終。
這次的主考官不再是吳知府,而是京中專程安排下來的提學官,也就是常稱的案臨。
這些人一般都是進士出身,來自翰林院,六部等地方。時下的官職雖不算太高,但所在部屬前途無量,在外賺夠了功績,回去便能升職留京。
宋添作為兩榜案首,這次意外地沒有安排在前麵,而取了一個中間位置。
地方說好不好,說壞不壞,雖沒有在陰涼舒適的正堂,也不用麵對正位上的主考官。
時辰到,關大門,全場禁聲。
身著青色官袍的案臨大人與吳知府一同來到台前。
案臨大人三十出頭的模樣,看著很是年輕。
這般年紀便進了翰林院或是六部著實讓人羨慕,想來年少時便一舉中了進士。
幾句場麵話說完,眾人一同敬了聖人,院試第一場便開始了。
能不能參加鄉試,臨門一腳便看這次。
中午飯後無人提前交卷,等到西陽西斜,才有零星幾人站起。
宋添便在這幾人之中,去到外麵沒見著胡柯,卻意外瞧見了田茂。
原來他也來了,宋添瞧了一眼,偏開了頭。
田茂一笑,遠遠地也找了個地兒坐著。
兩人很有默契地並沒有湊在一起,各坐一邊。
能提早交卷的,都是有點本事的。
這些人往往都會有文人的傲氣,來到這裡各自呆坐,沒有與旁邊人討論對題。
宋添跟這些人不熟,自然也不會故意湊過去。
不多會,又有人出來了,宋添轉頭看去,發現是個熟臉。
「宋兄,真巧。」
來人是高燁華,上次在青雲書院的詩會上輸了一塊玉佩給宋添的那位。
宋添對這位公子哥兒的印象不壞,拱手招呼。
高燁華很自然地坐到宋添身邊,問起他試題如何?
這人說話無比直接,又欠考慮。
宋添為難,當著這麼多人的麵真不知道要如何答他,可很顯然他覺得這人並非故意,而是個直腸子罷了。
看見旁邊的幾人都支起了耳朵,宋添反問,「高兄,你考得如何?」
「我?」高燁華笑,「別的不敢說,一個稟生不在話下。」
這還真是個實在人,宋添拍了拍他的肩膀,「高兄,我信你。」
「你沒有理由不信。」
宋添,「……」
兩人你一言,我一句,倒是將先前的問題揭過去了。
沒多會,十人湊齊,衙役過來開了大門。
一出大門,宋添便見到父親在台階下向門口望,見到他立即迎了上來。
「餓不餓,咱們去吃點東西。」
宋二才接過兒子手裡的考籃,兩人一路向馬車那邊,準備找個地方用飯。
雖說中午在考場裡也吃了點東西,可那些都是小點心,頂一頂還可以,不飽肚。
父子倆正要上馬車,不遠處高燁華叫道:「宋添,我住城北鄒府,有空過來找我。」
他說著便上了一輛又寬又大的華麗馬車,那馬車周圍還有四個護衛,看著神氣的很。
宋添揮了揮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添兒,那位是誰?」
宋二才好奇問道,那人他不認識,可看樣子來頭不小。
「遠城郡高家,據說家中有人在京為官,還是入閣。」
內閣!
宋二才聽得這話一怔,能入閣便有可能拜相,這些人一般手裡都有實權,前途不可估量。
「北城鄒家。添兒,他即邀你,有空便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