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之七十五 包餃子(1 / 1)
馬尼拉這個「泥潭」已經把索薩拖了三個多月。在這段時間裡,他不斷地尋求突破,並成功地在哲河港周邊取得了一些登陸據點,
慶幸的是,由於大量中國農民南遷,南洋地區的農業開發在短短幾年內已取得相當可觀的進展,中國農民是世界最優秀的農民,即便在福建那樣不算肥沃的土地上,也能種出世界第一的畝產量來,到了那樣這邊,土地肥沃,天氣適宜,稻穀一年收雙季都是尋常的,有些地方甚至一年收三季。
這才幾年功夫,巴拉望和新加坡已經能夠自給自足,飛龍、呂宋、婆羅更是成為了糧食出口地,這些糧食有一部分運回了大陸,以彌補長江三角洲一帶因為經濟作物的開發而出現的糧食缺口,剩下的則留在了泛南海地區,既壓低了這個地區的糧價,又增加了這個地區的糧食儲存。
因此故,索薩的大軍在馬尼拉暫時來說並不缺乏糧食,在戰前他就有積極的準備,趁著糧食底價大量購入,開戰以後,馬六甲和新加坡的存糧,通過海船源源不絕地運過來,許多中轉物資都囤聚在婆羅與巴拉望,然後再運往馬尼拉灣。
海風與洋流作為免費的動力,幫索薩與洛佩茲維係著這條補給線,被圍困在呂宋的明軍,由於長期的圍困,商人的不滿漸漸抬頭,土著也開始有不穩的跡象,這些都讓索薩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戰爭有時候就是看誰熬得更久!從胡宗憲決定堅壁清海開始,這場戰爭就注定了是要持續很長時間的,可作為被隔絕孤立的一方,呂宋的明軍更容易產生信心動搖,歐洲人則從一開始的煩躁,漸漸恢復了信心。馬尼拉灣戰局的天平,正一步步傾向於歐洲人。
不過,近半個多月來,索薩開始聽到一些不好的傳聞,最開始是有人來跟他說,大明的那位李元帥似乎出現在暹羅一帶。索薩聽到這個消息後有些吃驚,趕緊派人調查下去,卻發現這個傳聞其實隻是一個謠言,傳說這個消息的人對消息的來源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甚至傳聞中的幾個重要的信息點——如李彥直帶了多少人、什麼時候出現在什麼地方——也都自相矛盾,最後索薩斷定:這隻是一個謠傳。
「多半是呂宋的明軍,為了打擊我們士氣才傳播出來的消息。不過,這卻從反麵證明了一件事情,」索薩鼓舞將官和士兵們說:「明軍快支撐不下去了,所以他們才會搞出這種花招來!」
將官們都覺得有理,洛佩茲那邊也同意索薩的觀點,兩支歐洲軍隊士氣大振,為了謹慎起見,索薩還是派了人回馬六甲和新加坡確定消息的真偽,不過一來一回怕也得幾個月的功夫。
相形之下,呂宋大明守軍的士氣卻日漸低迷——他們已經被隔絕了幾個月了,和外麵消息難通,雖然有哲河流域的鄉村腹地提供農產品與手工產品的補給,但疑慮與煩憂等情緒卻在所難免,這種情緒長期醞釀而成的,都不是靠胡宗憲幾句激勵的話就能解決的。
但「李彥直到了暹羅」這個謠言傳出來以後,又多了許多的謠傳,比如,到了最近,甚至有人傳說馬六甲已經被明軍攻破了!
如果說,之前李彥直出現在暹羅的謠言還有一點可信度的話,那馬六甲被攻陷——「簡直就是荒誕嘛!」將官們都笑了起來,認為明軍散布這種謠言實在太弱智了。
他們的笑容沒能持續多久,先是馬六甲方麵派來的信使報告說馬來半島一帶開始「謠傳」李彥直出現在暹羅,對李彥直的警覺性遠高於索薩的洛佩茲心裡一動,他想:「若這是一個謠言,那麼這謠言是從哪裡傳出來的?呂宋這邊被我們困死了,沒法派人越過我們到後方活動的,那麼這謠言是別的勢力發出來的了?」
他琢磨著,若是馬六甲那邊有敵人的勢力,要麼就是大明留在那裡的華人在搞事,要麼就是——明軍從另外的地方竄入到了南海西岸!這兩種情況無論是哪一種都大意不得。
想到了這點以後,洛佩茲馬上拍人到巴拉望巡視,並囑咐巴拉望的留守港督要嚴密防守。
從時間上來說,當洛佩茲從馬六甲派來的信使那裡得到「李彥直可能在暹羅」這個官方消息並產生懷疑時,馬六甲和新加坡其實已經被攻陷了,當巴拉望的港督接到洛佩茲嚴加防範的命令時,張璉已經在進攻婆羅!
接下來便是一波又一波確切的官方「急報」,在短短數日之間便將幾萬佛郎機大軍拖入恐慌的海洋!
「婆羅告急!」這竟是第一個傳到馬尼拉灣的消息!然後,才有人報告說:「好像馬六甲和新加坡也已經被明軍攻陷了!」
「什麼?這……這怎麼可能!明軍怎麼可能繞過我們去攻打馬六甲和新加坡?」
「聽說,大明的元帥是走安南,從暹羅那邊進攻馬六甲和新加坡的。」
「大明的元帥?」索薩氣得差點翻白眼:「他不是還在澎湖嗎?」
可他已經沒時間去確認這件事情了,正當他聯係了洛佩茲準備全力回援時,婆羅的雙煙烽火開始發動了!
從婆羅到巴拉望,從巴拉望到呂宋,一道道的烽煙接力而至,索薩和洛佩茲這才發現,在他們自認為已經控製了的島嶼上,竟然潛伏了這麼多的敵人!
佛郎機的船長們馬上下令:按照烽火的方向,全力搜索華人——但他的命令傳到的時候,那些負責守衛烽火台的士兵早就藏起來了。
「那些現在已經不重要了!」洛佩茲對手下說:「這些人隻敢躲起來不敢正麵出擊,說明他們的力量並不強大。現在要擔心的是大明攻占了馬六甲以後全力撲過來,和呂宋這邊的部隊前後夾擊,那我們可就完了!」
「那我們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趕快回巴拉望!」
而索薩那邊還在做著一個幻夢,對他來說,就這麼丟掉婆羅、新加坡、馬六甲這條航線是無法接受的,若他無法奪回這三個海港——至少是馬六甲,那麼他將無法回歐洲向葡萄牙的國王交代!
於是他致信洛佩茲,拉下了臉皮,想請洛佩茲一道回擊,攻打婆羅,可他的信還沒發出去,就聽到手下來稟報說:「西班牙人的船隊開動往巴拉望去了!」
索薩一聽,就知道洛佩茲畏縮了,他氣憤得跳了起來怒道:「這個懦夫,這個懦夫,這個見到困哪就退縮的懦夫!我當初怎麼會和這樣的人聯手!」
然而辱罵並不能改變當前歐洲方軍隊的不利形勢,對歐洲軍隊來說,洛佩茲也許真是一張「烏鴉嘴」,李彥直也沒辜負他的期望,在安排好滿剌加與新加坡的事務以後,便率領大軍挺進婆羅。洛佩茲和李彥直的船隊,一個進入巴拉望,一個進入婆羅,幾乎是同時入港。
索薩卻還不舍得就這麼承認失敗,他還在馬尼拉灣掙紮著,直到聽說北麵傳來消息:澎湖的海軍行動了!
當初李彥直並沒有帶走大明東海海軍的主力,林道乾的艦隊主要任務是輔助性攻擊和運兵,李彥直與俞大猷在安南、新加坡、滿剌加三場戰役中取得大功的其實都是靠陸戰部隊,海上戰鬥力最強的艦隊其實都還掌握在吳平手裡——畢竟,澎湖是大明麵向歐洲侵略者最重要的門戶,李彥直兵行險著,卻不能把東海的大門向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敞開!
「報!」
又一個不利消息傳來:馬尼拉灣北麵開始出現大量的船隻。
「船隊?哪裡來的船隊?」索薩咆哮著。
這幾個月來他雖然無法深入呂宋島內陸,可卻已把馬尼拉灣沿岸幾乎清剿了個遍,哪裡還可能會有船隊呢?
索薩的海軍停駐在馬尼拉灣灣口南岸,出現明軍艦隊的地方卻在馬尼拉灣東北,索薩派出偵察船飛速前往探訪,這才發現那支船隊是出現在一個「內陸湖」裡,那個內陸湖有些奇怪:乃是一個方圓十裡左右的湖,湖水與海水之間隻有一條寬不到一丈的陸峽。
歐洲人的偵查船抵達的時候,內陸湖裡已經停泊了上百艘大小戰船,此外還有人源源不絕地從陸地上拖船隻下水!
「天啊!這些中國人真是瘋子!他們竟然把船藏到陸地上去!」
佛郎機人自然不知道,這個「內陸湖」其實本來是一個天然海港,海港入口處隻有二十多步,胡宗憲在戰前將船隊主力都收到這個港口內,跟著搬泥倒木,硬生生將海港入口處填出了一道寬約五尺到七尺的陸峽來,把這個港口偽裝成一個與海隻隔一線的湖泊。然後他又將海船盡數拖上岸去,藏在林間,佛郎機人的船隻偵查到這個地方時,隻望見一個什麼也沒有的湖泊,哪裡知道這裡是胡宗憲的藏兵之地!
本來胡宗憲隻要將大船拖到岸上就可,但他考慮到一支這麼大的船隊下水需要很長的時間,這段期間敵軍若來襲擊,便能收「半濟而擊」之效,所以胡宗憲才花了偌大的力量,布置下這個機關。
果然船隊尚未準備妥當,索薩已率領海軍趕到,隻是隔著那道陸峽,一時沒法近前。胡宗憲又在沿岸布下重兵,索薩望見便知輕登陸作戰闖進湖去並不容易。
湖內的呂宋海軍卻好整以暇,等到所有艦船都已下水,兵將也都準備好了,五艘火力最強的大船一字擺開,朝陸峽猛轟!
那道陸峽當初填的時候也是作了手腳的,不過是用漁網網了泥沙,裡頭還藏著火藥,極不牢靠,被大炮一轟,就坍塌了一大半。
就在這時,港口上峰又傳來轟隆隆的聲響——這港口原有一條不大不小的河流注入的,這段時間胡宗憲卻相準了地形,在上遊把河水截住了,形成了一個高地湖,這時猛地將攔截堤壩撤掉,湖水湧出,先是沖進這個「內陸湖」,跟著又朝出口處奔突,轟隆隆幾聲,湖水那強大的力量便將這道本已經巍巍欲垮的人工地峽整個兒沖爛了!
嘩!
呂宋的留守船隊趁勢沖出港口,乘大水而來,沖入馬尼拉灣中,這威勢把歐洲船隊都嚇得夠嗆。
索薩在遠處望見,也忍不住心裡一寒,他匆匆趕來攻擊「忽然出現的艦隊」,所帶並非葡萄牙亞洲海軍的全部,但實力也自不弱,可胡宗憲的這一連串奇謀妙計卻把他給鎮住了,開戰之前的種種傲慢一掃而光,他是不得不承認:他此刻麵對的不是印第安人,不是非洲人,不是印度人——而是心計遠勝自己的中國人!
此刻尚未開戰,胡宗憲卻已經沉重地打擊了所有葡萄牙水兵的信心!
呂宋海軍從港口內開出,布列成陣,卻也並不急著攻擊,葡萄牙海軍沒法在大明海軍下水期間進行襲擊,錯過了最佳時機,這時已有畏縮之意,索薩本來還打算等後續部隊來到,讓葡方的軍力有了壓倒性優勢後再行進擊,不料趕來的卻不是後續艦隊,而是另外一個更打擊人的消息:澎湖的艦隊來得好快,如今已經逼近馬尼拉灣口了!
灣內是呂宋海軍,灣外是澎湖海軍,若是被吳平封住了灣口再前後夾擊,那葡軍除非硬碰硬地把前後兩支艦隊枚平,否則就要被包餃子了。
「這就是中國人的詭計嗎?」
索薩咬牙切齒,但一個迫切的選擇已擺在他的麵前:是要同時和兩支大明海軍開戰,還是趁著對方尚未合圍趕緊逃走?
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因為選擇後者的話,實在太丟臉了!
「洛佩茲這個軟蛋,這個混蛋!」索薩在甲板上暴跳如雷:「如果他不走,如果他還在這裡,我們就不會這麼為難了!」
但是要洛佩茲講義氣講到舍己為人的地步,顯然卻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