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回京(兩章 合一)(1 / 1)
接下來,趙行舟果然不負重望,連夜離開這座富麗堂皇的大宅子,回到山上繼續帶孩子。
趙行舟的離去,再次驗證了當皇帝的就沒有不信鬼神的,而且是越老越信,年輕時不相信,老了也會信。
蕭真讓趙時晴陪著趙行舟一起回去,如今的童州,沒有一處地方能比山上更安全。
趙時晴沒有堅持,山上的大部份人都是她從城門外「撿」回來的,他們是因為信任她才上山,所以她也要對他們負責。
而蕭真則留在了宅子裡,這一留便是整整一個月!
這一個月來,他也不是一直都在莊子裡,他跟著工部官員去了堤壩,幾日幾夜不合眼,咬了一身包。
一個月後,童州四地的洪水終於退去,通往高平的官道修好,寄居在莊子和山上的百姓,在州衙的安置下,有的去了高平,還有的去了其他地方投奔親人,也有一些人留在童州,重建家園。
被洪水淹過的田地不能立即耕種,土壤板結,養分流失,蟲菌滋生,要經過幾年的治理方能嘗試耕種,還有的甚至從此再也不能做為農田使用。
因此,災後重建任重而道遠,出動大批人力物力,錢知州和另外三地的父母官聯合上了折子,請求免去童州四地五年賦稅,高平知州何博,同樣也上了折子,高平有大量災民,朝廷的賑災糧賑災款既然沒有高平的份兒,那給高平免去賦稅總行吧?
何博的折子送到京城,馮恪看後吃了一驚,何博這是轉性了?
何博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知州,可在馮恪這裡卻是掛著號的,不僅是馮恪,何博在整個六部以及都察院都是大名鼎鼎,但卻不是好名聲。
何博此人,說的好聽是剛正不阿,說的不好聽,那就是茅坑裡的大石頭,又臭又硬。
文如其人。
但凡何博送上來的折子,都能把人氣個半死。
馮恪之所以認為何博轉性,是因為這一次的折子裡,何博的語氣完全變了。
他在哭訴!
哭訴高平有多窮,災民有多窮,州衙有多窮,他何博更是窮中之窮。
總之,高平原本就很窮,現在又來了很多災民,雖有善心人士捐助,可是杯水車薪,現在好不容易把災民安頓妥當了,可總不能讓他們餓肚子吧,苦啊,何博苦,百姓苦,高平更苦。
往常看到高博的折子,馮恪二話不說就給打回來,可是這一次,他沒有這樣做。
高平為何會有這麼多的災民?
從童州過去的。
而四皇子就在童州。
童州四地減免賦稅是應該的,而高平也要免賦稅,那這就是四皇子的無能所致。
也不怪馮恪會這樣認為,要怪就怪蕭真把四皇子的事情封鎖的太嚴。
當然,這也需要黎青的配合。
馮恪手眼通天,但是他現在收到的消息,全部都是蕭真想讓他知道的,至於那些暫時還不能公之於眾的消息,傳播範圍隻局限於幾個人,甚至就連童州的其他官員,也隻是以為四皇子身體不適。
誰讓四皇子自從來到童州,便躲在屋子裡不肯出來呢,說他病了,沒人懷疑。
於是馮恪便將高平的折子與童州四地的折子一起,送到了永嘉帝麵前。
自從四皇子在路上延誤行程,永嘉帝便對他非常失望。
原本因為操辦年節而對四皇子生出的那一點點父愛,已經在四皇子去往童州後被消磨殆盡。
正如馮恪猜想的那樣,看到高平的折子,永嘉帝便麵沉如水。
高平的折子允了,但是在永嘉帝心裡,給四皇子記上了一筆。
而此時的山上,已經陸續離開了幾批人。
韓家大奶奶帶著孩子來向趙時晴道別,她們要去高平,韓大奶奶的小姑嫁在高平,她的娘家人目前也在高平,並且已經在高平置了產業,以後很可能會留在高平。
趙時晴想到剛剛收到的消息,說道:「韓老太爺死在了去往高平的路上,韓大少下落不明,不知道有沒有到達高平。」
韓大奶奶臉上並無悲傷之色,她的嘴角微微勾了勾,對趙時晴說道:「他若活著,等到了高平,我便讓父兄到衙門裡遞狀子,我要與他和離,他若是死了,那就更省事了,連狀子也省了。」
她與那個男人的夫妻情分,早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她抱著繈褓裡的孩子走出家門的時候,便盪然無存了。
趙時晴笑著點點頭:「你拿定主意就好,你是一個堅強的母親,你和孩子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對了,隻知道你夫家姓韓,卻不知你的閨名。」
韓大奶奶微笑:「我是路氏女,我叫路丹丹。」
「真好聽,路丹丹,路大娘子,希望我們以後還能相見。」
韓大奶奶,不,路丹丹,她是笑著下山的。
上山時,她是韓家的大少奶奶,下山時,她是路丹丹。
從此時,她先是路丹丹,然後才是孩子的母親,路家的女兒,至於韓家,無論那個男人是否還活著,都不會再成為她的牽絆。
郝夫人帶著兩個外孫女也來見趙時晴,她們卻不是來辭行的。
郝夫人說道:「二小姐,老婦人有件事,還想繼續麻煩二小姐。」
趙時晴問道:「夫人不要客氣,不知有何事?」
郝夫人攬過兩個外孫女,嘆了口氣:「不瞞二小姐,自從經歷了這一回,老婦人也有了自知之明,我老了,怕是護不住這兩個丫頭了,思來想去,不如把她們送到京城,雖然有了後娘,但不還有親爹嗎,如果這世上還有誰能護住她們,也隻能是她們的親爹了。」
趙時晴猜到她要說什麼了,道:「夫人是想讓我回京時帶上她們?不是不行,隻是我覺得夫人不如一起進京。」
郝夫人一怔:「一起進京?那怎麼可以,我那女婿已娶新婦,我一個前嶽母,怎麼再去討擾。」
趙時晴微笑:「夫人何不換個思路,您不用住麼女婿府上,您可以在京城租個宅子,至於宅子的位置,就租在女婿家附近,兩位姑娘是您一手養大,如今您上了年紀,她們在您身邊侍候不是應該的嗎?
您可享天倫之樂,兩位姑娘不用看繼母臉色,還能有個孝順的好名聲,對於您那女婿而言,既能全了這份父女之情,又不用受夾板氣,何樂不為?
至於女婿的新婦,我想沒有哪個繼母願意與繼女同住一個屋簷下,無非是顧全名聲而已,大不了往您那裡多跑幾次,多送些東西,同樣也能落個好繼母的名聲。」
郝夫人想了想,撫掌笑道:「老婦人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她看向兩個外孫女,兩個外孫女都是一臉喜色,自從外祖母決定讓她們去京城,她們已經偷偷哭了幾次了,可若是外祖母也一同進京,那就和現在一樣了,無非就是換個地方而已。
祖孫三人歡天喜地走了,她們會和趙時晴一起回京城。
此時的趙時晴並不知道,無意之中結了一份香火情,而這位郝夫人的女婿,其實是個大人物。
不過現在趙時晴還不能回京城,郝夫人祖孫也要在山上多留些日子。
隨著山上的人越來越少,趙行舟帶孩子的差事也沒了,他終於在趙時晴的陪伴下踏上了前往高平的官道。
他們沒有聲張,悄悄到達高平,城門外依然設有粥棚,因為官道修好後,以前被困在童州或者滯留在半路上的災民,陸陸續續前往高平,高平城外,不但設有粥棚,還有專門負責接收和安排災民的官員。
趙行舟和趙時晴雖然不至於穿得破破爛爛,可也是一身布衣,非常樸素。
而跟隨他們的護衛,也都是鄉下漢子的打扮,護衛們出京時帶的換洗衣裳早已破爛,現在物資短缺,童州買不到新裳,所以他們身上的衣裳都是補丁摞補丁,有些護衛甚至連鞋子也沒有了,穿的是草鞋。
因此,他們這一行人,在別人眼中就是地地道道的災民,無非就是身體強壯,沒有菜色。
還沒等趙時晴亮出路引,他們就被編進了災民隊伍。
災民大多沒有路引,還有很多人在逃難的路上遺失了戶籍牌子,一來二去,負責安排災民的官員和衙役已經不看牌子了。
畢竟,論起民風剽悍,誰能比得上高平的百姓?
趙行舟環顧四周,看到他們這一隊有五十多人,其中自己人占了一半。
還好,自己人被分到一起了。
可是還沒來得及鬆口氣,一個漢子就走了過來,對那名官員說道:「大人,我是大旺村的裡正,分給我們村的五十人,隻有十個青壯漢子,其他都是老弱和婦孺,這怎麼開荒怎麼種地啊。」
裡正朝著趙時晴他們所在的隊伍指了指:「您看這些人,大多都是青壯,大家都是接收災民,總要一碗水端平吧,您看能不能把這些青壯勻出一半給我們村啊。」
那官員也是個好說話的,笑著說道:「這些是去小南莊的,剛好他們裡正還沒過來,那你就先挑人吧。」
大旺村的裡正大喜,連忙過來挑人,這些青壯漢子,個個都裝實得像牛犢子一樣,他越看越歡喜。
「你,你,你,還有你,還有你們幾個,跟我走!」
大旺村裡正走了幾步,一回頭,這些人還站在原地,紋絲不動。
「怎麼回事?你們怎麼不走?」
這些人搖搖頭:「不去。」
大旺村裡正有點著急,忙道:「我們村大,荒地多,還有水源,比小南莊好多了,你們放心,隻要來了我們村,保證讓你們吃飽肚子。」
這些人還是搖頭:「不去。」
大旺村裡正急得不成,再不走,小南莊裡正就要來了,那個老家夥嘴碎得很,看到他搶人,一定不依不饒。
「咱們大旺村後麵就是山,山上都是寶貝,憑你們的體格,上山就能打到野兔山雞,下了雨還能撿菌子,咱們村裡婦人做的山雞燉菌子,就連觀月公子都說好。」
聽到觀月公子四個字,趙時晴和趙行舟對視一眼,趙時晴問道:「裡正爺,觀月公子去過你們村?」
裡正挺起胸脯,一臉得意:「何止去過,觀月公子這會兒就在咱們村。」
他沒說的是,就是因為觀月公子在他們村裡,他才有底氣跑來搶人的。
趙時晴眉開眼笑:「裡正爺,您猜他們幾個為何不跟著您去嗎?」
裡正也不知道啊,他們村那麼好,這些人為啥就跟著他走呢。
趙時晴:「因為我們是一家子,不能分開,您要他們,就要連我們一起全都要了。」
裡正看看她,又看看她身邊的淩波,再看看趙行舟,咬咬牙,跺跺腳,十個青壯帶一個老頭兩個小姑娘,行!
趙時晴打個呼哨,裡正先前挑出的十個人,便跟著他們一起走了。
裡正帶著他們走出二裡路,那邊停了兩駕牛車,裡正讓趙時晴和淩波上了其中一駕,趙行舟上了另一駕,車上已經坐滿了人,男的一駕,女的一駕,都是和他們一樣的老弱婦孺,大家擠在一起,趙行舟和幾個老頭坐在一起。
一個老頭問道:「大兄弟,你也是從童州來的?」
趙行舟嗯了一聲:「你也是童州來的?」
「是啊,今天早上才到的,我是在黃家莊子的,你呢?也是莊子裡的?」
趙行舟搖頭:「我是山上的。」
老頭一拍大腿:「巧了不是,我婆娘就在山上,我還以為她讓洪水沖走了,今天遇到熟人才知道,她還活著,被什麼二小姐救下來送到了山上,就是不知道啥時候才能見到她,萬一她以為我死了可咋整。」
趙行舟問道:「你婆娘姓啥,叫啥?多大年紀?」
「姓孫,五十出頭。大兄弟,你在山上時有沒有見過姓孫的婆娘?」
趙行舟的嘴角抽了抽,姓孫的婆娘,他怎會沒見過?
那個罵了他一個月,吼了他一個月的惡婆娘不就是姓孫嗎?
「你婆娘是不是又高又壯,大嗓門,愛罵人,還特愛乾淨?」
「是啊,我婆娘可好啦,她又勤快又顧家,還疼人,長得又好看,嗚嗚嗚,她能活著可太好了,太好了,對了,她還在山上嗎,有沒有說啥時來高平啊?」
趙行舟怔了怔,那母夜叉一樣的孫大娘,在這老頭的嘴裡竟然像個仙女。
是這老頭子的眼神有問題吧。
或者,這就是......夫妻?
他想起了死去多年的元後,以及被他廢掉死在冷宮裡的繼後,緩緩搖頭.
「她還在山上,你若是想她,我讓人給她帶信,讓她來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