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若為一將故,可損萬金否(1 / 1)

加入書籤

「袁術塚中枯骨而已,何足介意,當務之急,是商議圖取中原還是圖取荊州。」

塚中枯骨,這是私下裡聊到袁術的時候,子瑜給他的評價。

很是中肯的評價。

所謂塚中枯骨,是在說袁術依靠祖上四世三公的名聲才能發展到如今的程度。

若是靠他自己,太守都費勁,頂多也就是百裡之才,為一縣令而已。

聽到孫尚香的話,步騭和張昭等人都是大感意外。

他們沒想到,孫尚香竟然有如此遠見!

原本,他們的戰略目標是先取豫章郡再圖荊州。

可是現在袁術給了他們一個新的選擇:中原。

如果能夠占據廣陵郡,就可以為以後圖謀中原打下基礎。

凡事有利有弊。

江東有長江天塹,這一點沒錯。

但那是將自己放在被動位置上的說法。

如果隻是想要安居江東的話,長江天塹的確是天然的屏障,可以阻礙來自北方的侵擾。

可如果將自己放到主動的位置上,主動去圖謀中原的話,長江又會成為阻礙他們的要塞。

那時候,長江反而會成為中原的天塹,而不是他們江東的天塹。

步騭等人之所以驚訝,是因為沒想到孫尚香竟然有如此遠見。

尤其是當他們看到子瑜臉上的驚訝之後,步騭等人心中更是贊嘆不已。

他們本來還以為孫尚香和子瑜已經提前商量過了,所以孫尚香才會有如此遠見。

現在看來,這的確是孫尚香自己的想法。

她才九歲啊,就算是快過年了,也勉強十歲而已。

十歲竟然已經有如此遠見了,未來必然能夠成長為真正的雄主!

這一刻,步騭和張昭等人對孫尚香的心態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張昭等人還好,他們雖然聽說了很多的傳聞,但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無法真切的感受到子瑜發揮的作用。

可步騭是從最開始就跟隨孫尚香的。

他是知道孫尚香是如何從『無一兵一卒』到現在掌握三郡之地的。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一切都是子瑜親手打造出來的。

更何況,步騭從最開始就是因為子瑜才認孫尚香為主的。

說是認孫尚香為主,不如說是認子瑜為主。

而現在,這個心態悄然間發生了一些變化。

他好像有些理解子瑜為什麼會奉隻有七歲的孫尚香為主了。

「子瑜之識人,我不如也!」步騭和張昭等人心中不由地感嘆道。

他們哪裡知道,子瑜之所以認孫尚香為主,除了基於對孫尚香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孫尚香的天命吳書。

「主公有此大誌實乃我等之幸,江東之幸,大漢之幸也!」

張昭連忙起身拜道。

「然,吾以為,此時欲圖中原,殊為早矣!」張昭說道。

他雖然不懂軍事,但他懂得內政。

張昭是從內政的角度上來說的。

如果能夠直接打下整個廣陵郡,那自然是沒問題。

可如果隻是占據一兩座城池的話,對現在的江東來說負擔太重了。

因為隻占領一輛座城池的話,無法實現自給自足,軍馬、糧草、甚至是民眾都需要江東供應。

正常情況下自然沒什麼,可一旦有外地來犯,對江東來說負擔實在是太大了。

「子布所言在理!」陳武、董襲、潘璋等人也是贊同道。

張昭是從內政的角度分析得失。

而他們是從軍事的角度分析的。

「有長江天塹,若隻得一兩城,便為孤懸在外,如行軍安營一般,首尾不接,此乃大忌。」

他們說的也很有道理。

就像行軍打仗似的,長江這道天塹將廣陵和江東隔開,如果有敵人來犯,甚至都不用著急攻城,隻需要圍點打援就可以將江東拖垮。

所以,要麼就不占領江北之城,若是要占領,最少也要占據一郡之地才行。

不管是從內政角度,還是從軍事角度,都不該出兵。

實在是攻打廣陵費力不討好,好處全讓袁術占了。

總不能指望袁術得到好處之後良心發現,主動分給自己吧。

眾人這麼一分析,孫尚香也是恍然大悟。

她隻想到了第一層,沒有想到後續的情況。

「阿哥以為如何?」孫尚香看向子瑜。

子瑜早就跟孫尚香說過,當著眾人的麵不要叫自己阿哥,可是孫尚香不聽。

正如子瑜在時刻記得維護孫尚香身為主公的權威,孫尚香何嘗不是在努力。

隨著身份和地位的變化,人都是會變的,關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

孫尚香努力維持的是她和子瑜之間的關係。

「阿哥以為如何?」

孫尚香這麼一問,所有人都下意識的跟著孫尚香的目光看向子瑜。

子瑜趕忙正襟危坐,稽首道:「諸位之言,實乃至理,主公有諸公輔佐,實乃大幸也!」

這句話可不是奉承,而是子瑜由心而發。

眾人的意見極為在理,哪怕是讓他來分析這件事,也不過如此。

隻是……

子瑜在想另外一件事。

「主公和諸位以為,若為一將故,可損萬金否?」

眾人都是一愣,麵麵相覷,不知道子瑜這話是什麼意思。

隻有孫尚香稍微了解一些:「阿哥是說公瑾?」

子瑜的確說的是周瑜,但不僅僅是周瑜和魯肅。

還有高順!

周瑜和魯肅如今在袁術處,雖然子瑜求才心切,可倒也不至於那麼心急。

以後還有時間和機會招攬兩人。

但高順不同。

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很有可能也是最後的機會,如果失去這次機會,以後怕是沒有希望招攬到高順了。

呂布手下八健將,張遼當排第一,高順並不是八健將之一。

但身為八健將之一,一箭射中夏侯惇眼睛的曹性是他的副將。

高順之所以不是八健將,就像太史慈不是『江表十二虎臣』一樣。

如果不是高順死得早,必然會是一代名將。

高順除了和張遼一起連破劉備和夏侯惇這一高光表現之外,最讓人耳熟能詳的就是訓練出威名赫赫的『陷陣營』。

陷陣營是呂布麾下的王牌部隊,甚至能夠和白馬義從、先登營、大戟士等相媲美。

呂布打仗簡單粗暴,率鐵騎沖陣直破敵方陣營,然後大軍掩殺。

雖然簡單粗暴,但還真沒有人能正麵抵抗的。

除了呂布本人勇猛無雙之外,陷陣營也居功至偉。

沒有陷陣營的助陣,哪怕是呂布也絕不可能一人沖破萬軍之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