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海晏河清,三郡承平(1 / 1)
呂布正在氣頭上,忽然士兵來報,高順派人齎書而來。
接過信來一看之下,呂布更是怒火中燒,將手中的信撕了個粉碎。
「背主之奴!想來賺我不成!」
說罷,腰間佩劍拔出,劍光閃過,送信之人的耳朵已經被呂布削了下來。
「本應斬你,現饒你一命回去送信,告訴高順,我必殺他!」
送信兵士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他好不容易在高順的保護之下殺出來送信,可結果竟然是這個樣子!
看著臉上全是鮮血,耳朵被削下來的士兵,那一瞬間,高順第一次體會到怒極的感覺。
怎麼會這樣!
魏續!
往日種種浮上心頭,高順已經大致猜出來發生了什麼。
「將軍!呂布欺人太甚!不若投降孫仁先殺魏續再攻呂布!」
麾下將士個個義憤填膺。
他們在這裡拚死拚活阻攔敵軍,可是呂布和魏續竟然如此對待他們。
另一邊,孫尚香也已經發現高順營寨之中的情況了。
「何人替吾前去勸降!」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吾願往!」虞翻主動請命,徑直往高順寨中。
高順本欲殺身成仁,戰死沙場。
可是虞翻轉述孫尚香的一句話徹底讓他破防了。
「我家主公讓我告訴將軍:先前書信,更無一句妄言,此次前來非為廣陵,實為將軍!」
「若將軍願降,我家主公即可撤軍返回江東!」
當然要走了,就算高順不歸降,孫尚香也該走了。
呂布雖然兵少,但如果繼續打下去,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更何況,如果再不走的話,小沛那邊,劉備怕是要撐不住了。
孫尚香和子瑜可沒有成袁術之美的想法。
高順感念孫尚香厚待,遂獻降書。
得之高順終於歸降,孫尚香大喜過望。
親自步行到寨前迎接高順。
安撫降卒罷,孫尚香也不拖拉,直接下令撤軍回江東。
至於袁術那邊,隻是讓人送信,說呂布勇武,急難攻克,糧草不繼,所以撤軍。
廣陵之戰,至此宣告結束。
而丹陽之戰也已經結束。
失去了城池,又遭潘璋、董襲、步騭三路大軍圍攻,毛甘哪裡抵擋的住。
連戰連敗。
但他終究還是沖破了重圍率領殘部逃走了。
而他之所以能逃走,是步騭專門讓潘璋等人放走的。
「將他向豫章郡的方向驅趕,整頓兵馬,追上去!」
這不是孫尚香的命令,也不是子瑜錦囊妙計上的內容。
這是步騭和顧雍、潘璋等人商議之後的決定。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乃天賜良機,若是錯過追悔莫及!」
的確是天賜良機。
合情合理進入豫章郡的機會。
正所謂出師需有名,無名之師,不可長久。
為了剿滅豫章山越宗部彭綺、尤突,太史慈已經進入豫章郡。
但跨界征討,總歸是不合規矩,這個名義不夠穩定。
而現在,再加上追剿毛甘這個名義,足以出師有名。
他們也不需要攻城略地,隻需要在豫章郡境內站穩腳跟就可以。
原本孫尚香是不想插手豫章郡的,可是有人非逼著他們插手。
既然如今來都來了,像趕他們走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
孫尚香率『敗軍』返回之日,百姓皆簞食壺漿,於路兩旁迎接!
這可給孫尚香整不會了。
百姓迎接,遮道而拜之類的場景孫尚香也經歷過。
當年孫尚香初得丹陽,從秣陵前往宛陵的過程中,因為約束軍紀,秋毫無犯。
所過之處,當地土人都主動齎牛到寨中勞軍。
比及抵達宛陵城外,更是有百姓於城外迎接,遮道而拜。
雖然經歷過,但再次見到這種情況,孫尚香還是有些懵逼。
因為她這是敗軍啊!
凱旋之師,這種情況算是正常,怎麼敗軍還有人迎接啊。
孫尚香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可是高順沒有經歷過啊!
看著路旁自發前來勞軍迎接的百姓,這一刻,高順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感覺。
孫尚香很快就明白發生了什麼。
原來丹陽之戰後。
會稽郡原本蠢蠢欲動的山越宗部黃亂和潘臨都是慶幸不已。
他們萬分慶幸自己沒動手。
本以為毛甘、金奇、費棧聯手,再加上太史慈越界征討丹陽空虛,定然能有所作為。
可是沒成想,這麼快就被戰敗了。
三大宗部,除了毛甘率殘部逃跑,金奇和費棧都被梟首懸於宛陵之門。
黃亂和潘臨驚駭欲絕。
毛甘都被如此輕而易舉的剿滅,更何況是他們了。
「不如早降,若等大軍壓境,悔之晚矣!」
兩人一番商議之下,索性主動向祖茂獻降書,出山投降。
至此,九大宗部除了豫章郡的宗部外,盡皆平定!
江東群賊盡皆震肅。
山中賊寇隱沒不出;江上水匪棹櫓不搖。
海晏河清,三郡承平!
張昭等人見此情形,立刻抓住這個機會頌揚孫尚香厚德仁信。
在他們的引導下,民心大附!
人人頌德;戶戶贊功!
這才有了如今的局麵。
孫尚香大喜,終於明白子瑜為什麼讓她『內事不決問張昭』了。
在政務內事方麵,張昭當真是治國賢臣!
返回吳城,孫尚香第一時間對一眾將校進行封賞。
雖然從表麵上看,此次廣陵之戰是敗了,但對孫尚香來說是一場勝利。
既然打了勝仗,當然要封賞了。
封賞完一眾將校後,孫尚香再封高順為別部司馬。
並且給了他隨意抽調三郡之兵的特權讓他訓練。
凡孫尚香麾下之兵,治下之臣,隻要高順看得上,都可以選入本部。
別說普通士卒和伍長、什長了,就算是一曲之軍侯,一部之司馬也可以不經孫尚香同意,選入本部進行訓練!
更有甚者,就算高順看重了一營之校尉,孫尚香也盡可能的滿足他!
其它方麵,比如盔甲戰具、馬匹財帛等等,更是予取予求,讓張昭全力配合要多少給多少!
這簡直是莫大的信任和權利!
如果是有政治頭腦的人,這個權利足以給他謀取到難以想象的聲威,甚至可以借此在軍中培養自己的親信。
但高順完全沒有往這方麵想。
他是軍人。
純粹的軍人!
「主公如此厚待,順必不負所托!」
至此,高順徹底歸心。
孫尚香的天命吳書上也終於出現了高順傳。
看著高順的傳記,孫尚香大喜過望,隻是無人分享這份喜悅。
「七月二十三……阿哥……還有一百一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