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殖民西方,稱霸世界(大結局)!!(1 / 1)
士兵的背叛,導致大名鼎鼎的克倫威爾,英國護國公被活捉。
楊銘見到克倫威爾時,對方早已沒有當初傲氣和不可一世,隻剩下頹廢和絕望。
倫敦一戰,乾軍以無可爭議的實力擊碎了克倫威爾所有驕傲和自豪。
「嗬嗬,大名鼎鼎的護國公就長這樣?」楊銘滿臉失望評論道:「與普通白人沒啥區別啊!」
看完之後,楊銘叫人把克倫威爾拉下去,直接處死。
克倫威爾死亡,英國軍隊投降,宣告英國滅亡。
兩個月後,乾軍占領了英國全境,為了不引起英國人仇視,楊銘扶持了個傀儡政權。
嗯,總的來說,好處大乾得了,惡名傀儡政府背!
比如加稅、迫害國人的事情,就交給傀儡政府行動。
英國滅亡,引起西方震動!
此刻,西方除了西班牙和荷蘭,敢聲稱實力在英國之上,其他國家都是半斤八兩。
大乾能滅掉英國,也就能滅掉其他國家,比如隔壁的法國。
英國和法國隻隔著英吉利海峽,英國滅亡,法國立刻感到了威脅。
法國首相黎塞留急忙全國征兵,征召百萬大軍,號稱與乾軍決一死戰,血戰到底!
同時,法國首相上躥下跳,四處聯絡西方國家,聲稱要把大乾趕出西方。
楊銘聽到此事,嗬嗬冷笑,本來不想立刻攻打法國,結果黎塞留跳了出來,就別怪乾軍心狠手辣了。
興武十四年六月,乾軍越過英吉利海峽,攻打法國。
乾法戰爭驚呆了世界,亮瞎了所有人眼睛。
本以為號稱西方第一陸軍,陸軍強國的法國與大乾交戰會是龍爭虎鬥,雙方會兩敗俱傷。
結果從交戰開始,法國就出現大潰敗,大潰逃。
號稱天下無敵的法國陸軍,在乾軍麵前,就跟弱小的嬰兒一樣,不堪一擊。
僅僅兩戰,乾軍就殺到了法國巴黎,並把巴黎重重圍住,國王路易十三直接嚇暈了過去,無數貴族嚇得渾身顫抖,驚恐絕望。
法國戰敗,看似不可思議,實則情理之中。
首相,法國鴉片泛濫,特別是陸軍,更是重災區,十有九吸。
等到開戰之時,法國陸軍將士人人皮包骨,還有部分臨戰犯了鴉片癮。
如此軍隊,怎會是大乾對手?
其次,法國軍隊武器士氣差乾軍一大截,軍隊訓練也落後百餘年。
高層將軍,軍事素養和作戰楊,也落後不止一籌。
由此看來,法國軍隊被乾軍打的落花流水也就很合理了。
八月,乾軍大破法國軍隊,攻破巴黎,俘虜國王路易十三,首相黎塞留自殺殉國,剩下的貴族大臣或降或亡。
法國宣告滅亡!
值得一提的是,乾軍殺到王宮,路易十三還在吸食鴉片,精神亢奮的他麵對乾軍一點不慫,聲稱法國可以無條件投降,但要給他足夠鴉片。
對此,楊銘笑了,眼中閃過譏諷和憐憫,同意了路易十三要求。
為了更好掌控法國,楊銘讓路易十三繼續當國王,讓對方簽訂一係列條約之後,並派遣一直軍隊駐紮在巴黎。
處理完法國事宜,楊銘繼續攻打西方各國,出征之前,他向乾皇立下軍令狀,必殖民整個西方。
十二月,楊銘派船隊把戰利品送回國,並請求皇帝再派一支軍隊來。
這其實是表忠心。
接連滅掉兩國,楊銘功勞太大了,大到他都有些擔驚受怕!
國內不知多少人嫉恨,若非乾皇力挺,滅掉英國時,楊銘就被召回國。
對楊銘請求,李宏毅欣然答應,雖然不擔心下麵人造反,但該有防範不能少。
李宏毅讓海軍護送王彪出征西方,免得陸軍每天眼紅,各種上眼色。
王彪抵達英國,就馬不停蹄與楊銘繼續攻打西方。
興武十六年春,王彪攻破荷蘭,俘虜國王,宣告荷蘭滅亡。
興武十六年下,楊銘大破葡萄牙大軍,國王慘死,葡萄牙滅亡。
興武十八年秋,乾軍攻破西班牙王都,抓捕公主大臣無數,獲得金銀財寶堆積成山。
次月,西班牙最後一支大軍戰敗,西班牙亡國!
大乾在西方橫沖直撞,勢如破竹,不到幾年就先後打敗了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滅掉的小國無數。
乾軍在西方殺瘋了!
如今乾軍已成為西方人恐怖代名詞,提到東方人足以止小兒啼。
擊敗了西方各國,大乾仍然不停止腳步,繼續探索和擴張。
興武二十年,改元定邦,大乾逐漸由對外進攻,改為國內建設。
定邦意味著,乾皇把國內民生和對外擴張同步進行。
實際上,大乾擴張這麼快,並非沒有隱患。
國內地主階級餘孽暗流湧動、北方草原蠢蠢欲動、沙皇和莫臥兒不時起義、剛打下的西方也有反抗。
也就是大乾軍隊強大,否則國內早就烽煙四起。
任何時代,都會有反抗,與這些敵人相鬥,李宏毅感到其樂無窮。
定邦元年,大乾發現了澳洲,乾軍派人把其占領,並任命於成龍為首位澳洲總督。
澳洲總督,五年一任,最多擔任十年,若非海外澳洲太遠,恐怕任期會更短。
李宏毅給了澳洲總督軍政大權一把抓,除了財權不在總督手裡,那麼就必須做好防備。
否則這麼大權利不限製,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軍政大權一把抓的總督,幾乎是土皇帝,李宏毅不僅財權限製,軍隊也有限製。
派往澳洲的軍隊,皆是忠心耿耿,乾皇死忠,幾乎不可能反叛。
如此一來,李宏毅勉強放心了。
定邦二年,大乾發現美洲,上麵的金礦、石油等各種資源,全屬於大乾。
李宏毅當天就派人去占領美洲,美洲上麵豐富的資源,全都是朕的!
金礦、石油、稀土、人口、土地全他娘的是朕的,誰也不能搶!
拿下了美洲,李宏毅似滿足了所有心願,開始享受奢靡生活,偶爾看大臣勾心鬥角,爭權奪利,也是種樂趣。
安邦五年,大乾興起了奪嫡之爭!
奪嫡熱門是大皇子、四皇子、七皇子、九皇子、十七皇子。
這些皇子背後皆有勢力支持,母妃宮中地位不低,且能力不凡。
一時間,南京暗流湧動,許多大臣紛紛下注(皆是文官),掀起了好大波瀾。
李宏毅在皇位上太久了,將近四十年,年過花甲,下麵人自然起了心思。
嘿嘿,想要朕皇位?
李宏毅冷笑一聲,當天納了三個妃子,次年生下四個皇子。
奪嫡之爭,大皇子李標率先出局,身份加傾向地主階級的大皇子,天然杜絕皇位。
安邦七年,李標封睿親王,封地東洋大阪。
說實話,這封地很不錯,東洋離大陸近,富有且安全,又不會對皇位產生威脅,李標老老實實待在大阪,足以榮華富貴一輩子。
緊接著,四皇子、七皇子、十七皇子紛紛出局,外封呂宋、馬來西亞、緬甸等地。
正當百官以為太子非九皇子莫屬時,九皇子因觸怒皇帝,被外封朝鮮,百官都懵了。
接下來,軍情處抓捕了大量官員,皆是參與奪嫡之爭者,官員才知道皇帝心意,老實下來。
興武三十二年,大乾統一了東洋、呂宋、朝鮮、馬來西亞、草原、莫臥兒、沙皇,殖民了西方,占領了澳美洲,成為了橫跨亞非歐的龐大帝國。
李宏毅躺在床上,眼含笑意,朕這一輩子,解決了地主階級,帶著華人崛起,站在了世界之巔,已無憾了!
彌留之際,李宏毅仿佛見到鄭之龍、崇禎、皇太極、多爾袞、弘光帝、李自成正在向他招手……
(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