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我的江山25(1 / 1)

加入書籤

眼看著就要到了數九隆冬,林夕一反從前的悠閒,變得忙碌起來。

還有一年,那場百年難見的大災年就要來到,而薑家也將在這一年舉事推翻姚廣政權,所以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太多。

自從知道這個世界很早就有了花生大豆,但是人們卻並不知道利用它們來榨油的時候,林夕就在琢磨這些事情。

感謝一代奇人於得水,很快按照林夕的意思製造出第一批榨油工具。

其實在大楚,是存在著為數不多的植物油的,那是來自胡人的胡麻油,其實就是芝麻油。

奈何胡麻的產量太低,因此在大楚,能吃得起油的都算得上是家境不錯的人家。

而林夕之所以選擇花生榨油,一是花生產量大,原材料更容易獲得。二是為了炸花生油得到的副產品花生餅。

經過火炒、碾壓、火蒸、製餅、排榨,第一壺手工花生油誕生了。晚上,資深吃貨林夕親自下廚給於得水做了一頓四川名菜——水煮魚。

於得水吃的大汗淋漓依舊不肯撂筷,直問林夕這叫什麼菜,等到林夕直言不諱說了菜名,於得水的臉立刻就綠了,就差沒把筷子甩林夕臉上去。

林夕無辜臉:「於大哥,你這就有點矯情了,你叫於得水啊,又不是叫於進鍋。再說了,聽說你還有個藝名叫『天哭』吧,可我們也沒見你天天哭啊。可見名字和人是沒啥聯係的。你要是不吃,這菜我可端下去了,以後再想吃,沒門!」

於得水也是個怪人,薑大郎哥幾個把他當做父輩小心謹慎敬著,他天天冷著一張臉,林夕是夾槍帶棒還要跟他叫大哥,這貨反到是送了她不少奇技淫巧的小玩意。

林夕將一切功勞推給於得水,然後讓海東青玉兒把消息傳遞給老媽,薑母一聽大喜,這簡直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

花生油不但帶來巨大的利潤,也讓林夕存下大量的乾糧。這個東西味道的確不好吃,但是起碼可以裹腹。不但可以乾吃,還能加入石膏做豆腐。

隻要把餅子放置在通風乾燥的地方,是可以存放很久都不會變質的。鬧災荒時拿出來吃,是可以救命的好東西。

不但人可以食用還可以參在草料裡麵餵馬,甚至可以發酵後當做肥料,那絕對是優質有機肥。

總之,油可以賺錢,而花生餅才是林夕的真正目的。

然後再給花果山送消息,讓薑五郎安排人要在進入12月以後開始采集堅冰,儲存在花果山穀內一處寒潭附近。

眼看年關將至的時候,恭順侯薑二郎率領的南征軍已經成功收復了漓城。

南征軍客場作戰,首戰告捷,舉國上下一片歡騰。

而萬歲爺的臉色卻活像便秘了一個多月。

漓城收復他不是不高興,可是這邊還沒等他露出個笑臉,那邊東北衛所轉眼就丟了兩個。

防線瞬間被打開缺口。

幸虧前朝靖遠候不過是來打秋風的,搶了物資後又退守故地,並未向前推進,加上薛凱救援也算及時,局麵還在可控範圍。

隻是被搶的物資且不說,兩個衛所一下就損失掉將近一萬的人馬,姚廣心疼得直撮牙花子,那可都是他的兵啊!

而且最可恨的是靖遠候這個犢子是連吃再禍禍,拿不走的就毀掉,連燒再砸,兩個衛所損失慘重,姚廣隻得先就近征調,鬧得附近百姓怨聲載道。

誰不想過個好年?

聽說了北地戰事吃緊,太子妃左卿玫帶頭成立慰軍詩社大搞募捐活動,一時聲名大噪,人人稱頌。

連續辦了兩期之後,左卿玫準備再辦一次就將募集到的物資送往北地,好歹別讓人餓著凍著。

這次的地點定在惠雲樓。

樓下的貴女們正揮毫潑墨,各展文采的時候,看見薑姍和薑斐、薑昀三個吃得油光滿麵從樓上雅座下來了。

端和縣主一見薑姍頓時氣不打一處來,等到看見她身後俊逸出塵的薑斐,更是一股火「噌」的一下躥了起來。

「薑姍,北地的將士們此時正飢寒交迫,你卻有心情在這裡大吃大喝?」

林夕說道:「沒辦法,誰叫我沒有豬的身材,卻偏偏有個豬的胃口?你胖你減肥,我瘦無所謂!」

端和再次被氣到爆:「你明知道我說的不是這個,你沒看見我們是在為北地將士才辦的詩社嗎?太子妃在為了那些北地守軍的溫飽奔走,你們呢?你們做了些什麼?」

謙虛使人進步,恭維使人舒服。

這一句話讓左卿玫心裡極是受用,正要越眾而出,說兩句場麵話……

「我們的確沒做什麼,我們薑家不過是募捐了一支不需要別人為他們募捐的軍隊而已。」林夕謙虛的說道。

艸!

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端和縣主的嘴巴張張合合了幾次,卻沒說出一個字來。

沒辦法,人家說的都是實話!

北地被別人偷襲搶走了糧食冬衣,而薑家臨時組織起來的南征軍卻給大楚搶回了一座城池。

這臉打的簡直不要太疼。

左卿玫想說,北地之所以吃敗仗是因為軍糧被調了包,薑姍若問那原本要送哪裡啊?

她怎麼回答?

姚廣也正因為這事王八掉灰堆——憋氣帶窩火呢。

他想不明白,怎麼明明給薑家軍的黴變糧發去了東北。

而且更過份的是由於糧食變質,北地衛所將士們正拉得無比飄逸的時候,前靖遠候的人馬突然從天而降。

甚至於很多人都是光著PP被乾掉了,死的如此銷魂。

被偷襲的兩個衛所,正是開始大量食用黴變糧而災情最嚴重的衛所。

若說是湊巧,那也太巧了吧!

姚廣恨得幾乎想下令武威候集結兵馬,直接剿滅靖遠候。

兩人同朝為官就已經積怨頗深,這也是靖遠候死都不肯歸順的原因,可偏偏靖遠候不但在當地威望很高,手下更是騎兵為主,個個悍勇,幾乎是僅次於薑家軍的存在。

現在存在的三方勢力,他哪個都不敢動。

幸虧太子獻出良策要薑家出人出力去平定南匪,不然的話,他現在一定是更加焦頭爛額的局麵。

姚廣氣得把糧草督運和押運官殺了好幾個。

到底是誰呢?

姚廣掃視著下麵的文武群臣,感覺哪個都有嫌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