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胡山之案(1 / 1)

加入書籤

寧朝陽得罪的人如同過江之鯽,她看著麵前這個憤怒的女子,一時都很困惑:「你的夫君是?」

「鎮遠軍副將,胡山!」

哦~

雙指捏住劍身,寧朝陽皮笑肉不笑:「他的命是聖人要的,你為什麼不去找聖人還命?是找不到去宮城的路嗎?」

「聖人還不是被你們這些人蒙騙,才會降罪於為他拿命打仗的忠將!」關酒氣得直哆嗦,「胡山他沒有叛國,胡海手裡的證據可以證明,他沒有!但你,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不但不將證據上交於帝,反而連人帶物一起都送進公主府,你這是要冤死他!」

「我隻是奉命辦事。」寧朝陽平靜地道,「聖人若讓我找東西,我便會將東西交給聖人,但先前是殿下讓我找東西,那我自然就要將找到的東西交給殿下。」

關酒氣憤又哽咽:「但凡你有些良知,都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胡山一死,六軍心寒,你真當自己能高枕無憂一輩子不成!」

說得很有道理,但寧朝陽不愛聽。

先前就說過了,寧朝陽最討厭的事就是被人指著罵,江大夫也就算了,那是她自己選的,但麵前這人,她一不熟悉,二不欠什麼人情,沒道理為她一番哭鬧就改變什麼。

拂開她那軟綿綿的劍,寧朝陽漠然地繼續往前走。

關酒見狀,手上翻起劍花就朝她刺去。

胡山是救不回來了,那起碼也要拉一個奸臣給他陪葬!

寧朝陽早有防備,劍風剛起她就回了頭。

但有人比她更快。

雪白的袍子在她眼前揚起,清清瘦瘦的人張開雙臂,無畏地迎上了對麵的人。

破空的長劍戛然而止,關酒抬頭看清他的臉,瞳孔微微一縮:「江……」

不等她說完,手上的劍就被人一腳踢飛。

寧朝陽原本是不生氣的,死囚家屬有情緒大家都可以理解,耍刀弄槍宣泄一下,隻要不傷著人,那都無妨。

但方才回頭看見江亦川,她心口都窒了一下。

許管家的話本子裡常有這樣的情形,兩個人相愛,但其中一人為愛人擋劍而死,花瓣飄落的同時鮮血滿地,她隻能抱著他逐漸冰涼的屍體仰天長嘯,痛不欲生。

才不要這樣。

猛地將人往自己身邊一拉,寧朝陽狠狠一個側踢,將那長劍踢出去紮在地上嗡鳴,而後就轉頭看向身邊的人,著急低斥:「誰讓你來的?」

江亦川有些沒回過神。

他說:「沒有誰,我自己想出來找你。」

找了一路都沒找到,終於在這裡碰見,卻發現有人要殺她。

在江亦川眼裡,寧朝陽怕疼又渾身是傷,實在不宜再添新痕,所以他沖了上來,料對麵的女子力氣不大,應該也傷不了他。

但在寧朝陽看來,他這就是拿命在護著她。

好笑又感動,她捏緊了他的手:「下次不要這樣了。」

「嗯。」他乖順地應下。

關酒怔怔地看著他們,已經是話都說不出來了。

寧朝陽以為她是沒了劍反應不過來,冷著臉就招來了附近巡邏的城防。

「當街行凶未遂。」她道,「押去牢裡聽審吧。」

「是。」

江亦川眉心皺了一下。

他打量了她一圈,見她也沒傷著哪兒,才道:「你的傷隻是鬆了些,又不是全好了,怎麼還到處跑?」

「隨便走走透口氣。」她下意識地答。

關酒說她的行為有問題,她是不認可的,她覺得自己隻是在辦公事。但麵對江亦川,寧朝陽莫名就不太想讓他知道那些。

好在小大夫也並不好奇,他隻是道:「城裡有什麼氣好透,大人若想散心,不妨往城外走走。」

城外?寧朝陽想了想:「也行。」

他先前總去花明村看診,突然不去了,也沒跟村民們說一聲,心裡想必還惦記著。

她很體貼地就讓車夫直奔了花明村。

四月芳菲盡,路邊的桃花在地上鋪得厚厚一層。

江亦川往窗外看得出神。

寧朝陽有些好奇,她湊過去順著他的視線往外,就見一個農婦帶著三四個垂髫小兒,肩上還挑著滿滿兩桶水,水桶已讓她舉步維艱,那三四個孩子偏還不聽話,嘻嘻哈哈地打鬧著,撞了她一個趔趄。

看了看小大夫那微微皺起的眉,寧朝陽心裡了然。

她當即喊了一聲:「停車。」

江亦川怔然回頭,就見這人一改先前的冷漠,竟是親自上前去問了那婦人住在何處,然後替她拎起水桶,放在了華貴的馬車上。

四個孩子也嘻嘻哈哈地擠了上來。

「抱歉抱歉。」農婦連連拉住他們,臉上滿是疲憊。

「無妨。」寧朝陽道,「你也不容易。」

這話一出,她登時感受到了來自小大夫的、炙熱而感動的目光。

愉悅勾唇,寧朝陽撫了撫鬢發。

她看了一眼這些孩子,有些疑惑地道:「都是幾歲?」

「這個三歲,這個三歲半,這個四歲,這個五歲。」農婦不好意思地搓著手,「給您添麻煩了。」

麻煩倒不至於,寧朝陽就是聽得有點迷糊:「三歲……和三歲半?」

怎麼生出來的?

察覺到了她的困惑,江亦川輕聲解釋:「花明村是先聖盛贊的忠義村,這裡的人代代入伍從軍,村裡沒有年輕人,隻剩下些老弱婦孺,若不相互照顧,他們會難以存活。」

這四個孩子看起來隻有一個是婦人親生,其餘三個長得都沒有絲毫相似,許是父親征戰沙場,母親又遭遇了不測,才輾轉落到了別家。

他像隻是隨便說說,但寧朝陽卻聽得一愣。

「你們村的人,大多都姓胡嗎?」她問。

婦人點頭:「是姓胡。」

鎮遠軍別稱就是胡家軍,他們很多人都來自同一個村落,彼此熟悉信任,所以上戰場一條心,不退不跑,逢戰必勝。

胡山的案子是不歸她管的,她問到這裡就已經可以了。

但,也不知是被旁邊小大夫的菩薩心腸傳染了還是怎麼的,寧朝陽鬼使神差地就多問了一句:「大嫂可認得胡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