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王竑回京!愛卿忠君否?(1 / 1)

加入書籤

京營駐地。

郭登有些熱淚盈眶。

隻因他聽到了少年天子的雄心壯誌,而自己卻是垂垂老矣。

大明朝啊,一場土木堡之變,徹底敲斷了大明戰師的脊梁骨。

原本在蒙古草原上麵追亡逐北的大明戰師,如今卻隻能龜縮在長城裡麵,即便麵對蒙古遊騎的襲擾也根本不敢冒頭!

如果太祖高皇帝與太宗文皇帝在天有靈,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然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那場土木之禍!

少年天子有意訓練強軍,這固然是一件好事情。

不過郭登有些擔心,他會不會像他的父親那樣,再帶給大明一場禍患!

至少,少年天子想要禦駕親征,那是決計不可能的了!

「陛下,隻要糧餉到位,老臣即便舍了這條老命不要,也會將十團營訓練為當世強軍!」

郭登拍著胸脯高喝道,看得朱見深欣慰不已。

「老將軍,有你這句話,朕就放心了,糧餉的問題朕會解決!」

君臣在這一刻,終於同心。

然而正當這個時候,一名小宦官匆匆趕來,向興安耳語了幾句。

後者臉色一變,上前低聲提醒道:「皇上,王竑回京了。」

王竑!

景泰朝第一猛人!

這位第一頭鐵之人總算是回京了!

朱見深點了點頭,淡淡道:「帶他去禦花園,朕稍後就去。」

眼見少年天子還有要事要忙,郭登識趣地開口道。

「陛下,團營的事情就交給老臣吧。」

「好,那今日就先到這兒吧,朕希望檢閱的時候能夠見到成效!」

後世練兵之法,朱見深已經全部交給了過登,而且這一百餘名以前的東宮衛士也會充任教官,留在此地輔佐郭登訓練新軍。

如果在朱見深這般支持之下,郭登都不能練出一支強軍的話,那他就不配被後世譽為名將了。

相反,朱見深很是期待,大明與後世的練兵之道互相吸納補充,在名將郭登手中,會迸發出什麼樣的驚喜?

「皇上,奴婢有一句話不知……」

興安臉色罕見地異常凝重,憋了良久之後,還是硬著頭皮開了這個口。

「說吧,朕視你為心腹肱骨。」

眼見他這副模樣,朱見深隻能笑著安撫了一句,示意他但說無妨。

「陛下,您承諾郭老將軍,保證讓團營將士每日都吃上肉食,這是否有些太……沖動了些?」

興安小心翼翼地斟酌著自己的用詞,唯恐觸怒了這位少年天子。

「現如今團營經過郭老將軍裁撤之後,在籍的將士仍有十五萬之巨,光是每日的糧餉都已經是一大筆天文數字了,更何況以後還要讓他們頓頓都吃上肉!」

一旁的郭昂也插嘴道:「對啊陛下,這樣根本就不是練兵,而是花錢砸出一支強軍啊!」

「即便是禁軍四衛營都沒有這般優待,不過是兩日一肉罷了,這還是因為四衛營人數不多,所以陛下的內帑供應得起。」

「可是陛下今日不但跟郭老將軍承諾了,還承諾了整整兩次陛下金口一開,哪有收回的道理?」

聽見這話,朱見深倒也沒有動怒,畢竟興安與郭昂二人都是為自己著想。

「此事你們不必憂心,朕既然開了這個口,朕自然就有自己的辦法。」

興安聽到他這話,反倒是低聲提醒道:「陛下可是想打戶部的主意?那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戶部國庫本就空虛,恨不得把一個銅板掰成兩個來用,他們絕對不會同意陛下如此……舉動。」

「而且團營京營如今都統歸兵部管轄,錢糧調撥與發放同樣歸屬於兵部,陛下想要給團營將士漲糧餉,讓他們頓頓吃上肉,於太師那關隻怕陛下都不容易過啊!」

朱見深聞言臉色微變,腦海中浮現出了於謙那張國字臉。

於謙於太師啊,怎麼哪兒都繞不過你?

「說到底還是銀子的問題,隻要有了掙錢的路子,還怕沒有肉食嗎?」

「放心吧,別的不敢保證,掙錢這個事情,朕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朱見深自信一笑,引得兩名心腹暗自搖頭。

你有個屁的把握!

就算你有掙錢的路子那又如何?

咋滴你堂堂大明皇帝,還準備去經商撈銀子啊?

到時候一個「攫取民利」的帽子扣下來,那些文臣罵都能罵死你!

這位少年天子,真是太年輕了啊,思考問題依舊有些想當然。

一路無言,朱見深很快到了禦花園。

此刻春回大地,百花齊放,禦花園內奼紫嫣紅,花香撲鼻。

朱見深就在禦花園內的一座小亭子裡麵,召見了景泰朝第一猛人王竑!

興安、成敬、舒良、金英等禦前太監全在涼亭外麵守著,其後則是禁軍甲士裡三層外三層地值守,嚴禁任何人出入禦花園,驚擾少年天子與王都禦史的談話。

「臣都察院左都禦史王竑叩見陛下!」王竑的行禮一絲不苟,那副剛硬麵容旁人一見就有些犯怵。

這不是天生的麵容,而是後期培養出的那股子「不怒而威」的氣度!

王竑現在頭上頂著一堆名頭職務,都察院左都禦史,漕運總督,淮揚四府三州鹽政巡撫……

這隨便哪一個職務放出去,滿朝文武都會搶破了頭。

可是偏偏他王竑全都給占了,足見景泰皇帝對他的器重與信任,甚至可以說是到了寵信偏愛的地步!

不過人家也值得景泰皇帝的器重與信任,景泰整整八年期間,王竑做出的政績歷歷在目:提督軍鎮、整飭邊關、總督漕運、厘清鹽政、賑災濟民……

隻要大明朝內部哪裡出了問題,景泰皇帝就把王竑調到那兒去,人家偏偏還能給你把問題解決了。

這個午門血案中一打成名的王竑,就以景泰朝八年間兢兢業業的表現,成為景泰年間大明王朝僅次於於謙的頂梁柱!

試問,這樣能力過人作風強硬的賢才乾吏,哪個皇帝會不喜歡呢?

而且朱見深現在,正是需要這樣一個猛人,去江南催繳賦稅錢糧,隨便整治一下江南那些士紳縉紳,給整個天下釋放出一個信號!

換句話說,王竑就是一柄十分鋒利的刀,以前的執刀人是朱祁鈺,現在變成了朱見深!

當然,至少還得確認一下,這柄刀願不願意讓自己成為它的執刀人!

「王愛卿,忠君否?」

王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