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真正的猛士!文臣集團的詭異態度!(1 / 1)

加入書籤

王竑同意了。

義無反顧地同意前去江南。

其實換做是誰,得到新天子如此恩遇,隻怕都很難拒絕。

更何況,朱見深畢竟是大明皇帝,他的命令,王竑本來就無法拒絕。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是去江南走上一遭。

王竑其實想得很清楚,也明白自己眼下的處境。

以前他可以任性妄為,打著剛介直臣的名頭,做出一些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非但沒有因此受到懲處,反而仕途一路高歌猛進。

這不是因為他王竑自身才能力有多出眾,而是因為先帝對他無條件的支持與信任!

景泰帝朱見深,這位完美的君主,替他王竑抗下了所有壓力,擺平了所有爛攤子。

也正是因為如此,王竑才敢放開拳腳,剛猛生硬地替朝廷解決那一個個的難題!

可是現在,景泰皇帝陛下成了先帝,這對相得益彰的君臣瞬間就失去了彼此。

王竑自問景泰一朝得罪的達官顯貴不在少數,如果他不能贏得少年天子朱見深的支持甚至垂青,他的下場注定隻會很淒慘。

所以,從一開始,麵對少年天子的要求與命令,王竑就別無選擇,他隻能去江南走上一遭。

最初的拒絕,不過都是試探罷了。

王竑想要知道少年天子的態度,是否與先帝一樣,全力支持自己。

事實證明,新天子對自己,的確無比重視。

甚至為了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不惜賜下天子劍與禁衛軍,這可是先帝都從未給予過的優渥待遇!

士為知己者死!

王竑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態度,或者說他再次贏得了新天子的垂青。

那麼,剩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翌日清晨,朝會。

當王竑施施然地出現在朝堂之上時,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畢竟,這位左都禦史兼漕運總督兼鹽政巡撫,那可是無可爭議的一方巨頭權力地位僅次於九卿巨頭。

而且群臣可是沒有忘記,少年天子專門召他回京,是為了催繳江南賦稅一事!

簡單了解了一下各項朝政,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

朱見深便主動開了口,沉聲道:「日前原戶部尚書張鳳曾多次提及,江南官田賦稅拖欠嚴重,重賦之地竟是有名無實!」

「蘇鬆兩府空有重賦之名,卻無重賦之實,鬆江府更是隻能收到賦稅定額的百分之十五,甚至還不如其他中等州府,一年拖欠一年,日漸糜爛!」

「江南可是我大明朝的錢糧重地,長此以往下去,朕隻怕朝廷連諸位愛卿的俸祿都發不出來了!」

群臣聽到少年天子這話,又齊刷刷地看向王竑,基本上都已經猜到,少年天子想要做什麼了。

一位位九卿巨頭沉默不語,在這個關鍵時刻,選擇了作壁上觀。

畢竟少年天子的憂患不無道理,江南官田的問題,的確到了該解決的時候了。

這問題在先帝年間就凸顯了出來,隻是因為先帝身體原因,所以才一拖再拖,誰都不願冒出這個頭來,讓大明陷入危機。

不過現在卻是不一樣了,新天子雖然年少卻極有主見,正準備大展拳腳勵精圖治,江南官田問題就是一塊絕佳的試金石!

如果少年天子指揮王竑、張鳳等重臣,完美解決了江南官田問題,那樣就是最好的結果。

然而這終歸不太可能,或者說少年天子還辦不到。

江南豪紳遍地,與朝廷官員盤根錯節,想要厘清江南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王竑不行,張鳳不行,少年天子更加不行!

沒有自己這些經年老朽從旁輔佐,少年天子一意孤行是沒有什麼好結果的。

王直胡瀅等人選擇不發一語、作壁上觀,其實也是想給少年天子一個不大不小的教訓。

或者說讓這位野心勃勃的新天子,回歸到正道上麵來。

君臣君臣,君是離不開臣的。

沒有臣子替君主牧民,君主還何以為君?

偏偏少年天子還沒有體會到這一點,行事總是喜歡繞過自己這些朝臣,想要跳脫出去。

任命郭登提督京營搶奪兵權如此。

召回王竑清查江南官田催繳賦稅也是如此。

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

少年天子前麵有少年二字,他還隻是個孩子。

沒有治國理政的經驗,就這般肆意妄為,遲早是會出大亂子的。

然而靠勸是勸不住的,新天子極有主見,誰的意見都聽不進去。

那麼,就隻有讓少年天子自己犯錯,撞個頭破血流,他才會老實聽話。

此次江南官田問題,就是一堵高牆,足夠讓他們三人撞個頭破血流了!

龍椅上麵的朱見深此刻也有些納悶,滿臉狐疑地看著滿朝文武。

因為他方才說了一大堆,成功做好了鋪墊,就是為了當眾敕封王竑為欽差大臣,前去清查江南官田問題。

結果這些朝臣倒好,一個個地不發一語,老實到了極點。

這可不正常啊!

先前一提到江南,不知多少朝臣跳出來反對,高喊什麼「以大局為重」!

然而都到了現在,王竑都騎到你臉上了,這些個老東西反倒是安靜下來了。

怎麼地,這些老東西又在謀劃著什麼?

朱見深掃視著九卿大員,這些頂級文臣們,此刻一個個地都垂首低眉,好像快要睡著了一樣,似乎對這件事情並不關心。

嗬,真是有意思了。

見此情形,朱見深心中警鈴大作。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他故意在朝堂之上,任命王竑為欽差大臣,就是為了敲山震虎,顯示自己這位新天子清查江南官田的決心,讓朝堂之上的某些人收回自己伸出的爪子!

不管文臣集團是真的退讓了,還是說策劃著另外的陰謀,這一次朱見深都不會退讓!

江南官田問題,他必須要解決!

「王愛卿,朕賜你天子劍,此去江南可便宜行事,先斬後奏!」

王竑早就跪倒在地,激動地麵色漲紅。

見此情形,滿朝文武都是變了臉色。

天子劍!

便宜行事!

先斬後奏!

這般待遇堪稱大明第一人了吧?

少年天子還真是好大的氣魄!

他也不怕自己的「天子劍」折在了江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