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城下之盟(1 / 1)

加入書籤

第一百九十章城下之盟

桓斌的眼睛死死盯著郭嘉,手一直扶著自己腰間的短劍,可是此刻手無寸鐵的郭嘉卻坦然看著桓斌,沒有一絲畏懼。

「哈哈哈!公子嘉果然少年英雄,如果我是呂不韋,我也會不擇手段殺了你的。」

說罷,桓斌擺擺手,剛剛劍拔弩張的衛士們猛然收拾自己武器,轉身散開,仿佛剛剛的一切沒有發生過一樣。

熊圭看著這一切都有些蒙了,他不明白,剛剛突然出現要置郭嘉於死地的桓斌為何突然對郭嘉的態度變得這麼和善。

「桓將軍,你這是……」

「昌文君見諒,楚王有命,斌不得不從,令尊舍棄親子也要為楚國除一大患的忠心王心中自有計較,不過,巨公子往來大楚與他國之間,互通有無,著實有功於國,無罪而誅,恐寒了群臣之心,而且,楚人乃黃帝時火正祝融部族,何等高貴,怎能為一卑賤商人趨使?

西虢公雖族名不顯,終是貴族之流,暗害一姓貴族傳承,非貴族所為也。」

郭嘉聽了半天,差點笑出來,簡單來說就是,你爹想賣了你弟弟保護我,但是他卻想和呂不韋這個商人一起合作,太丟貴族的臉了,我不開心了,所以,我打算和同樣是貴族的郭嘉聊聊。

這也是郭嘉從一開始到現在一直鎮定自若的原因所在,桓斌的陣勢雖然凶猛,可是不論是郭嘉還是嬴政,都沒有從其中感受到真正的殺意,田簡子等人更是連動都懶得動,否則,真以為這麼點人能讓這群宗師束手無策?

「楚王口諭:天下爭雄,各顯其能,使奸人害賢臣,孤不為也,子嘉其人,生性高潔曠達,孤甚慕之,願延子嘉為楚上卿,此大楚之幸,亦孤之幸也。」

桓斌說完,恭敬地朝著南方一拜,「臨行前,我王說,昌平君一脈雖為楚人,然已是秦臣,為臣者當忠於其君,我王不忍昌平君左右為難,特命我在昌平君猶豫時站出來,請秦太子與公子嘉莫要誤會,大楚從來沒有乾涉秦國內政的打算,也不屑與呂不韋合作。

若將來二位在大秦有難,我王願為先成王與穆公,敢請太子政效重耳事。」

這話說得就有些值得玩味了,郭嘉與嬴政對視一眼,心中明白了楚國的打算。

楚係之人在大秦的地位看似尊崇,但是他們畢竟是外來人,一但參與了秦國國器傳承,讓秦國宗室怎麼看,以後大秦還有沒有自己的隱私,大秦的事情難道都要由楚國來決斷嗎?

由此看出,呂不韋所謂的與楚係合作,也不是真心誠意,其中拉楚國人替自己出頭的心思可見一斑。

而楚王也明白,為了一時利益,讓楚係站到了秦國君臣的對立麵,這買賣怎麼算都是虧的。

但是就這麼放棄一個插手秦國內政的機會他也不甘心,於是他決定做一次楚成王。

當年重耳流亡在外,隻有齊桓公、楚成王和秦穆公以大禮相待,最後成就了晉國的春秋五霸之位。

在楚王得到的消息看來,郭嘉和嬴政鬥不過呂不韋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死在呂不韋手裡的可能性太小了,如果自己能夠在二人落魄時迎二人入楚,那麼將來二人借大楚的力量撥亂反正,楚國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插手秦國內政,而不會引起秦國人的抵觸了。

不得不說,這個名聲不顯的楚王完,是個有手段的君主,不過也難怪,能在亂世之中保全國祚,這種人怎麼可能簡單?

「我倒是很好奇,圭剛剛的問題你們不擔心嗎?若是我大秦一統天下,楚國失了國土宗廟,你們的大王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原本緩和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熊圭拚命用眼神示意郭嘉收回這些話,他是真的不想在郭嘉和嬴政的情意與祖國利益之間取舍。

哪知道桓斌卻毫不在意,道:「吳楚之人,一向被中原人士視為蠻夷之屬,這點秦國太子應該深有體會,蠻夷之屬,何懼流言蜚語,祖宗先人又何以責備我輩之人的成敗?

若真有一日楚國輸給了大秦,那楚人隻會想方設法地復國,而不是去想該如何麵對祖宗英靈。」

「嗬,你倒是看得開。不過,我還是很奇怪,熊啟的方案明顯更符合你們的利益才對,為何要放棄呢?要是我沒猜錯,楚王對你說過的話可不止你剛剛講的這些,想必,還有另外一套說辭才對。」

桓斌搖搖頭,解釋道:「昌平君的計劃本意是在公子亡故後,以其與太子政的關係接掌你的默軍,讓楚係得到你在軍中的遺產,也就是王老將軍等人所在的派係的支持。

有了這些人,楚係就可以在掌權後把呂不韋甩在一邊,不受其節製。」

「原來如此,可惜,這些日子以來,你通過觀察發現,昌平君在我不在的情況下,根本無力掌控這支軍隊,也就是說,你們借助軍中力量與呂不韋分庭抗禮的基礎已經不存在了。

而這,才是你放下殺心,軟禁熊啟,選擇與我為善的另一條的根本原因,對嗎?」

桓斌依舊麵不改色,輕輕點頭,「沒錯,這個計劃的前提有兩個,一個是你死,一個是昌平君能將這些力量收為己用。」

「說得太假了,其實隻有一個條件,就是你所謂的第二個條件,隻要你看到默軍能為熊啟所用的苗頭,我恐怕連船都上不了,你們在荒漠中看到我的第一眼,絕對會殺了我,對嗎?」

「沒錯。」

郭嘉緩緩走近桓斌,在他的肩膀上輕輕拍了拍,「也真幸虧我指定了公孫仲為我之後的默軍首領,否則我就死你手裡了,對嗎?」

桓斌看了一眼郭嘉放在自己肩膀上的手,想拍開,卻覺得太過失禮,隻能尷尬一笑,然後道:「公子這時候了還要戲耍桓某嗎?

公孫仲的身份注定了他在太子政得勢之前不能掌握大權,你所謂的托付,不過是給外人看的假象,若是您真的去了,這支軍隊,會且隻會被那位隱忍的太子殿下親自掌握,我說得對嗎?」

郭嘉沒有說話,隻是嘴角的笑容變得越來越冷,就連公孫仲本人都以為,郭嘉在無奈之下已經選擇了將默軍托付出來,雖然他知道自己接不住這個擔子,但是他們所有人都以為,沒了郭嘉,默軍就散了。

隻有眼前這個人,他清楚地看出來,默軍不會散,那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太子,有足夠的手段與實力接下郭嘉遺留的一切,這也是郭嘉放心選擇離世的理由所在。

「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想不到桓將軍不止兵法謀略不俗,連人心算計也如此精通。」

「哪裡哪裡,隻不過得了項燕將軍的些許點撥,將軍曾說,公子日後有機會稱為兵法大家,成就不在乃兄之下,而且……」

提起項燕,桓斌的神色都變了,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崇拜,以至於他隻顧著滔滔不絕地講述,卻忘了看看與他並肩站立卻麵朝不同方向的郭嘉,此刻身上正在散發著危險的氣息。

嘭!

桓斌說著說著突然感覺一陣殺氣從側麵襲來,下意識地舉起胳膊就要抵擋,卻被郭嘉一拳砸在了腰上,整個人橫飛出去,久久不能停下。

剛剛歸隊的護衛,立刻抽出武器,對準了郭嘉。

可是還沒等他們的手弩上弦,一道黑影就從這些人麵前掠過,緊接著嘣嘣嘣的聲音響起,這些牛筋打造的強弩之弦竟然在一瞬間全都斷裂。

鄧不疑輕輕走到郭嘉身邊,將手中的寶劍收歸劍鞘,寶劍歸鞘的同一時間,這幾十名衛士的甲胄齊齊落地。

「一瞬間出兩劍,一劍劃破二十三根弩弦,一劍挑開二十三套鎧甲,師伯好手段!」郭嘉誇張地鼓起掌為鄧不疑喝彩,惹得老人一陣擺手,「小手段而已,小手段而已。」

桓斌在此時也掙紮著站了起來,他難以置信地看向郭嘉,「公子這是要拒絕楚王的善意嗎?」

郭嘉在桓斌話音剛落下的時候猛然消失,下一刻就出現在了桓斌的身後,緊接著一腳踢在桓斌的腰部,將他再次踹飛。

「善意?利用熊啟對楚國的忠誠,混入我的默軍,偷學我的練兵之法,還試圖奪走我的一切,在發現自己拿不走這些東西後,轉臉把熊啟賣了,親自出來和我談話,這就是楚王的善意?

桓斌,不得不說你很會選時間,楊熊和章邯等人不在,我實力大損,冒頓追兵在後,正是我最需要朋友的時候,你這個時候代表楚王出麵釋放善意,真是個好主意。

可是,你卻看錯了一個人。」

還沒等桓斌問出那句「我看錯了誰」,就已經有人給了他答案。

一個修長的身影,手中握著一把寒光閃閃的長刀,從失去了鎧甲保護的護衛麵前走過。沒見他如何動作,這些身經百戰的楚國精銳就一一倒了下去。

「我大秦也被人稱為蠻夷,可是我們從來不乾一邊偷人家東西,一邊說要與人為善的惡心事。

默軍的練兵之術,楚國隻有熊啟和熊圭可以學,其他窺視者,死。」

噗~

一口鮮血自桓斌口中噴出,他心中苦悶不已,自以為最合適的出手時機,能逼得郭嘉和嬴政默認他現在得到的一切,並且就此結下同盟。

可是,不論是郭嘉還是嬴政,性子都太過酷烈,竟然連絲毫委屈都不肯接受,他不禁想起了臨行前項燕的囑咐。

「郭嘉此人年少成名,雖無傲名,必有傲骨,你行事當以穩妥為先,切莫在其危難之時以相助之名行脅迫之事,否則必然適得其反。」

現在看來,還是項燕會看人,他甚至都沒有見過郭嘉,就算準了郭嘉的傲氣,隻是不知道他有沒有算到,那個一直被當做傻子一樣的存在,太子嬴政,竟然也是個狠人。

郭嘉慢悠悠地走到了桓斌身前,半蹲下來,笑道:「你覺得嬴政就是個傀儡,我帶他出來就是為了更好地擺布他,所有流傳的他的名聲,不過是我為他造的勢,對嗎?」

「即使昌平君和昌文君再三強調,嬴政其人不凡,我也沒有想到,一個沒有師承的野王子,居然真的是人中豪傑,是我失算了。」

郭嘉一把掐住了桓斌的後脖,聲音變得淩厲起來:「都這個時候了,你還想坑熊啟一把!你知不知道,幾次偷入武庫,要不是熊啟保護,我早就把你抓出來宰了!你呢!現在自己活不成,還想株連熊啟嗎!」

熊圭這才明白,桓斌的話並不是隨便說說,他在知道郭嘉必然殺他滅口之後,故意誇大熊啟兄弟的所作所為,想要逼著郭嘉對自己動手!

「可是,這是為什麼?我和大兄,從未有過半分對不起大楚啊!」

桓斌搖搖頭,沒有說話,可是眼裡卻也有一絲悲哀之色。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們兩個,是大楚王室吧。親眼見證過默軍強大後,桓斌知道你們要是有一天回到楚國會有怎樣的後果,楚王的任何一個子孫,都不是你們的對手。」

「怎麼可能!我和大兄已是秦臣,怎會爭奪……」

「重耳不過一流落公子,最後也是春秋稱霸。」郭嘉的話喚醒了熊圭最後的幻想,是啊,匹夫何罪,懷璧其罪!

就在郭嘉打算一把掐死桓斌的時候,熊啟邁著有些顫抖的步伐走了過來,「公子,饒他一命吧。」

郭嘉不屑地輕哼一聲,「以德報怨?你居然是這種迂腐之人?」

說罷,將桓斌扔在了熊啟麵前,雖然不知道熊啟是怎麼逃脫軟禁的,但是桓斌知道,至少自己可以活下來了。

「昌平君,我……」桓斌的話沒有說完,就看到一把匕首刺穿了自己的胸膛,而熊啟那雙因為過度發力而顫抖的手,正死死握著這把匕首。

「公子殺他,楚王那裡交代不過去,我殺他,叔父隻能忍著。」

郭嘉聳聳肩,「怎麼,你難道認為我還有對楚王交代的必要?咱們可就要完了,冒頓這家夥跟瘋狗一樣,我不覺得咱們逃得掉。」

「不,郭嘉,我們,逃得掉。」

聽到這句「我們」,郭嘉知道,這位未來的楚王要走的路,已經發生了改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