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快速鎮壓,武力解決,以工代賑(1 / 1)
六張桌子。
一共六十個座位。
而整個鄭州府的大大小小的官員,可不止六十人。
然而現在連六十個座位都坐不滿。
楊璉連忙起身,對朱英躬身施禮道:「殿下,有些人因為患了病,正在告假,還有一些,則是去治理水患,還在外麵沒回來呢。」
朱英看著楊璉,悠悠地說道:「是嘛。」
「那就把沒來的都記上。」
「今日夜宴,吃飯是其次,關鍵在於,我想要商議一下,如何治理這一次的水患。」
「既然有告假的,那就好生地養病。」
「還有去治理水患的,我到想知道,他們治理了這麼長時間,到底有個什麼效果?」
「不是我不講情麵,覺得他們碌碌無為,看不到他們的苦勞。」
「而是,有一些人在暗中作梗,不想讓河南道安寧下來。」
「我今兒個是想要讓他們做個見證。」
「卻不想,有一些人害怕了,不敢來了。」
「不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本來就已經是沉悶的氣氛,被朱英這開場一番話,打擊的更加陰氣沉沉。
楊璉立馬跪了下來。
其他官員也跟著一起,跪在了地上。
「請殿下恕罪!」
「請殿下恕罪!」
朱英根本就不鳥他們,直接讓蔣瓛去帶人。
同時,這四周出現了不少的錦衣衛和禁衛軍。
已經有一些官員在瑟瑟發抖了。
冷汗直流。
蔣瓛帶著山匪老二來到了堂內。
「楊允。」
「你看看,可認得此人?」
朱英也沒有繞彎子,而是直接點名楊允。
已經快要六十的楊允抬起頭來,看著山匪老二,又低下頭。
「回殿下。」
「不認識。」
朱英冷笑一聲,說道:「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
「不過,你可認得此人?」
亨泰帶著一人走了出來。
楊允抬起頭,發現竟然是自己身邊的大管事。
他麵色平靜,實則內心已經泛起波瀾,知道事情已經糟了。
在強大的實力麵前。
自己犯下的那些罪,自己所做的那些事情,根本就無法掩蓋。
楊府怕是已經被殿下給拿下了。
「殿下,此人乃是下官身邊的管事。」
「不知道殿下此為何意?」
朱英並沒有回答,而是讓蔣瓛又帶了一個人出來。
「楊允,你可認得此人?!」
一個身穿黑衣的漢子被押送出來,此人麵目青黃,身上可見的多出傷痕,應該是經過了刑訊逼供。
而他正是楊允身邊的銀狼,負責為楊允打探情報、傳遞情報,暗殺目標。
楊允這一次情知自己的事情算是完全暴露了。
他似乎早就預料到有這麼一天。
「罪臣,認罪……。」
丁景福跪在地上,低著頭,神情上,有一些得意洋洋。
老狐狸,讓你故作清高,讓你把我當做猴耍,讓你拋棄我們,想要保全你自己?!
哼,你沒有想到,自己也會有這麼一天吧?
朱英穩穩地坐在那裡,冷哼一聲,說道:「認罪?」
「你可知道,你犯了什麼罪?」
楊允隻是低著頭,趴在那裡。
朱英開口道:「縱容下屬強占民田,吩咐北山碼頭漕幫幫主王大刀,也是五雲山山匪過江虎去搶劫賑災銀。」
「控製河南道布政使丁景福等人,阻止朝廷的欽差前來賑災。」
「包庇自己的兒子強搶民女,強占百姓店鋪,打劫過路商賈。」
「殺人、放火。」
「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還要暗殺皇太孫。」
「為了逃出城,不惜火燒整個鄭州府,對百姓之生死不管不顧。」
「貪汙受賄,你府上的錢財,已經堆滿了一百平的房間。」
「連國庫都未曾有過如此多的錢財啊!」
「你的罪,抄家滅族都不足以平民憤!」
楊允還是趴在那裡,一句話都不說。
朱英聽到係統的選擇任務,救治楊允,還是不救治楊允的時候,才知道,楊允服毒自殺。
他選擇了不救治。
如此貪官汙吏,救他簡直是浪費資源。
「蔣瓛。」
「罷了楊允官職,打入大牢,等三司會審!」
蔣瓛派人上前,想要押送楊允,卻發現,他竟然死了。
「殿下。」
朱英其實已經知道了。
「哼!」
「死了也不能逃脫這些罪責,讓人貼出告示,並且,讓刑部定下楊允之罪。」
「按照大明律法嚴懲。」
蔣瓛躬身施禮道:「遵命!」
等到蔣瓛讓人拖著楊允的屍體,從這些官員們麵前走過去的時候。
有人直接嚇昏過去了。
丁景福、楊璉、施惟中等人也很意外。
楊允竟然在這個時候服毒自殺?
這一下子。
超出了他們的謀劃。
而且,聽朱英的口氣,這火燒鄭州府的事情,似乎已經露餡了。
再看那銀狼都被抓了,楊允家中的管事也都被抓了。
他們的謀劃,估計也早就被皇太孫給知曉了吧?
完了。
一切都完了。
在他們離開家門的時候,早已經守在他們家門外麵的錦衣衛和禁衛軍就直接包圍了他們的家宅。
直至朝廷官兵包圍家宅,禦史大夫、東宮屬官、吏部以及刑部的官員上門。
在他們進入大宅院的之後,就已經回不去了。
調查了月餘的時間。
整個河南道都被錦衣衛摸得門清。
哪一個官員有多少私宅,有多少良田,做了那些傷天害理的罪孽。
都被查出來了。
當然,還有一些是查不出來的,畢竟有一些已經死無對證,也沒有個見證。
但是能夠查出來的這些,足以定罪!
朱英繼續開口道:「皇爺爺起於微末,卻勵精圖治、南征北戰,終於打敗了蒙元,奪回了中原。」
「這中原大地終於迎來了漢人的統治。」
「爾等卻不思進取,更不思大明立國之難,百姓生活之苦。」
「隻想要自己貪圖享樂。」
「官,可不是你們這樣當的!」
楊璉等人嚇得連忙求饒。
一眾官員們也是哆嗦著身子,冷汗直流。
明明昨天的時候,他們還在左擁右抱,還在酒池肉林,還在歌舞升平。
誰能想到。
今天不過是赴宴而已,卻回不去了!
楊璉、施惟中等早就知道,這就是鴻門宴。
可是不能不來啊!
誰知道。
來了之後發現,還不如不來呢!
這下好了。
朱英大手一揮,直接讓人押送他們進入大牢。
然後安排三司會審。
而這一次的會審,直接當著鄭州府的百姓們的麵。
高台之上。
禦史大夫陳述著楊允的罪責。
已經服毒自殺的楊允,還要被拉出來,讓百姓們做一個見證。
而丁景福也沒能逃脫。
朱英說了,如果他的罪孽小,會放他一馬,如果他的罪孽比較大,那就是國法無情。
不過嘛。
他舉報有功,朱英最終還是放過了他的家眷,沒有讓女的進入教坊司。
整個三司會審的過程,持續了大半天的時間。
下麵的百姓人山人海。
他們從未見到過這樣的場麵,見到貪官汙吏有被會審的時候。
朱元璋對百姓那是真的仁愛。
看看歷史上。
在懲處官員的時候,隻要是有百姓到應天府,向朱元璋為為官員請求原諒,也就是上訪,說他其實是一個好官。
朱元璋還就真的放過了這個官員。
當然,這樣做,顯然是不正確的。
有罪就是有罪。
不能因為百姓的片麵之詞,就放過一個犯了罪孽的官員。
不過嘛。
朱英站在黃河道上。
整個黃河波濤洶湧,隻有到了下遊,才稍微平靜了一些。
堵不如疏。
但是黃河的泥沙治理也是一個難題。
如果僅僅是挖渠引水,給黃河分流,就可以解決水患,那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場麵了。
分流也是要分流。
河堤的加固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
朱英有的是辦法。
他讓人造出來高大的吊機,然後擋住了一部分河道,開始用水泥加固河堤。
不僅如此。
還利用全息地圖,找到合理的分流路線,開始挖渠引水。
此時,已經有了通濟渠和永濟渠,這是隋朝時期挖鑿出來的,到了現在依然在使用,並且惠民無數。
不得不說,隋煬帝楊廣如果不好大喜功的話,他的很多政績,是值得被稱贊的。
一條運河,養活了多少沿途的都城百姓?
連接南北兩地。
讓北地百姓也能用上南方的物品。
朱英打算多修建水渠,有了水泥,這個工程也不會太過於勞民傷財。
而且,他采用的是以工代賑的方式。
這樣一來。
工程可以有了苦力,很快建成。
而災民們也有了一個養家糊口的機會,獲得工錢,還有一日兩餐。
算是一舉多得。
應天府。
皇宮,禦書房。
朱元璋看著朱英、傅友德、蔣瓛、亨泰、禦史大夫郭文獻的奏折,高興不已。
「當真是咱的好太孫,這翻雲覆雨的手段,頗得咱的真傳!」
「以工代賑是個不錯的良策,不僅可以用於河南道,其他地方也可用。」
百姓手中沒多少錢。
但是富商和官員們的手中,錢很多,一個大明寶鈔,已經開始通貨膨脹了。
這時候,用以工代賑的方式救濟百姓,還能完成很多工程。
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來人,宣楊靖、茹瑺、詹徽、馮勝前來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