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太孫的獠牙(1 / 1)
朱英回道:「重點並非是製成這些羊絨大衣,而是收購羊毛。」
眾人不解。
不知道朱英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朱英繼續解釋道:「我打算讓你們去北地從瓦刺、韃靼、別失八裡、兀良哈那裡購買羊毛。」
「至於價格,就看你們自己能夠壓的有多低。」
「收購他們的羊毛來製作成為羊絨大衣,至於到時候賣什麼價格,也有你們自己定。」
「這算不算是大富貴?」
康守信連忙問道:「殿下這是何意,恕我等愚笨,這豈不是把錢送給那蠻夷之人?」
「而且,過往關口太多,不利於我等去收購羊毛呀?」
康守信的意思很簡單。
花錢購買瓦刺等番邦的羊毛,豈不是把錢送給他們了。
這就相當於是通敵賣國。
他們一時間難以接受,這算是什麼大富貴?
一個不好,可是要掉腦袋的。
關鍵是,過往關口也比較多。
一個秦王、一個晉王、一個燕王把持著北地的關口,想要通過這些關口去購買羊毛,並不容易。
現在各個關口都是嚴防死守,那些蠻夷的胡商進不來,大明的商賈也出不去。
就算是有渠道弄到了羊毛,怕是也要在半道上,被鎮守關口的將士們給劫走了。
麵對大明的嚴防死守,經商的商賈們確實非常難,平日裡在中原之地經商,都要被征收商稅、過路費等等。
所以啊,後麵沒點關係,想要做生意,那是非常難,小本生意,那也隻能養家糊口,有時候,怕是連飯都吃不飽。
因為一個保護費以及商稅,就足夠壓得這些做小本生意的人,抬不起頭來。
可說去耕種,他們也沒有自家的地,自小顛沛流離,哪裡還知道怎麼耕種。
也隻能是靠著自己的手藝養家糊口,沒有手藝的,那就去做苦力。
碼頭搬運貨物,又或者是鹽田曬煙,以及參加以工代賑,修建大明水泥公路、水泥城牆、加固河堤、水泥長城工事。
真正能有資格經商的,永遠都是大戶人家,家中有著官職在身的人。
所以說啊,大明現在的商業十分的不發達。
大明現在立國二十多年,連大宋時期的疆土都沒有收回。
整個幽州還在兀良哈的手中。
而安西都護在瓦刺和別失八裡手中。
或許因為大宋重文輕武的關係,導致大明之後的名將非常少。
也就明初的時候出現了徐達、常遇春、朱元璋等這樣的猛將,最終打敗了蒙元。
藍玉跟隨徐達一起更是到了捕魚兒海。
可惜,麵對北地蒙元的反擊,大明也隻能是選擇防守,再無出兵征服蒙元,收復北地的機會。
這也就導致大明的國策非常嚴苛,不能出現一絲岔子,導致江山社稷不穩。
朱元璋之所以選擇冊立皇太孫,而不是選擇冊立太子的原因。
因為冊立太子。
這太子之位自然也就落到了秦王朱樉的頭上。
可是這朱樉如今在自己的封地,那是為非作歹,氣的朱元璋讓朱標給召回來,要罷了他的王爺之職。
朱元璋不可能冊立這樣一位皇子為太子。
朱英的出現,讓朱元璋看到了事情的轉機,也看到了大明未來穩定的希望。
便立即下令,分封了朱允炆,然後讓呂氏帶著朱允熙等去守皇陵。
斷絕朝中一些原本和呂氏還有朱允炆交好的大臣,幫助朱允炆對抗朱英的可能。
要說果斷,還是朱元璋行事非常果斷,幾乎是不講什麼情麵。
朱英也明白康守信等人的憂慮是什麼。
「你們且放心去做,我已經上報皇爺爺,這件事情,皇爺爺也同意了。」
「我這裡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通關文牒,並且會寫書信,告知幾位皇叔。」
「從蠻夷手中購買羊毛,乃是利國利民之事。」
「我們從他們手中購買羊毛,可以做成羊絨大衣,讓百姓們保暖。」
「關鍵是,當我們收購的羊毛多了,這些蠻夷也就會十分重視自己的羊,而羊毛也會成為稀罕物。」
「到時候,你說,他們會不會為了羊毛而大打出手?」
「這就是我的目的,收購羊毛是其次,關鍵是要分裂他們的部落之間的關係。」
「財帛動人心,我就不信,他們不會亂。」
「等他們有了錢,肯定會購買大明的貨物。」
「到時候,我們就賣茶葉、絲綢、陶瓷,還有我後期還會讓人製造一些上等琉璃,以及一些手工藝品。」
「這樣一來,錢財就會回到我們手中。」
「通過這一去一回,百姓們有了保暖的羊絨大衣,你們也能把自己手中的一些貨物賣出去,工匠們也能得到錢財。」
「此乃一舉多得的買賣。」
「爾等以為如何?」
不少商賈愣愣地看著朱英。
他們從未想到過,這位皇太孫竟然會有如此高明謀劃,簡直就是天生做生意的人。
如果朱英為商賈,說不定真的可以成為富可敵國的天下首富。
康守信看了看幾位會長,他們明顯十分心動。
這的確算得上是大買賣。
關鍵是,名正言順地和蠻夷還有番邦做買賣,這錢,可有的賺啊!
朱英其實還有一個謀劃沒有說出來。
那就是沿途的過路費還有朝廷的商稅,那是必須要交的。
誰要是不交,又或者是瞞報,又或者是偷稅漏稅,他就讓這些商賈知道,什麼叫做皇家屠刀。
商賈們賺了錢,其實大明國庫也能有不菲的收入。
經濟效益是牽扯到方方麵麵,並且也關乎於一個王朝的興盛和衰敗。
商賈就是一把雙刃劍。
用好了,那就是一把利器。
用不好,那就是自刎之劍。
康守信第一個站出來,說道:「殿下之謀,在下以為功在千秋,如此利國利民之事,我等自然鼎力支持。」
其他商賈也連忙表達了自己的忠心,說著恭維的話,表示全力支持。
朱英拿出一個冊子,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把如何處理羊毛的手藝送給爾等。」
「希望你們能夠成功收購羊毛,並且製作出來羊絨大衣,等到年關之後,百姓們能夠穿上。」
康守信等人連忙躬身道:「我等自當盡力而為。」
等到那些商賈們差不多都走完了,朱英才對留下來的康守信叮囑道:「當著大家夥的麵,我也不好敲那一棍子,畢竟事情還沒有做,買賣也沒成。」
「你回去之後,告訴他們,既然這個大富貴是我給他們的,那他們就要記住,按照大明律法上交商稅。」
「我要是查出有人膽敢偷稅漏稅,那就不要怪我手中的刀。」
康守信躬身回道:「請殿下放心,這番話,我一定帶到,並且警告他們,不得違反大明律法,逃避商稅。」
朱英淡淡地回了一句,起身離開了酒樓。
他之所以不會當麵敲打,確實是不想打擊他們的信心,同時,也想要揪出幾個典型,來一個敲山震虎。
不然,這些商賈還當真以為他這位皇太孫少不知事,竟然和他們商賈們同流合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