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永遠走在商賈的前麵(1 / 1)
朱英是掌權者。
他希望的便是大明可以一直安平,一直和諧發展。
而這些碼頭的腳夫,其實就是大明的苦力,他們比徭役有那麼一點兒自由和錢財收入,身份地位也高一些。
可是,他們也算是大明的底層。
秦漢唐宋明,王朝更替到現在,奴隸製度其實已經深入人心。
古往今來還沒有那個是從努力翻身,成為了這一方霸主。
但是卻有陳勝吳廣這樣的徭役,直接振臂高呼,掀翻了一個王朝。
朱英之所以屢有這樣一番演講,也之所以前來定遠碼頭。
就是因為這個碼頭非常大。
同時,這個碼頭上的腳夫也非常多,苦力多了,也很容易出事。
掌權者的鼓勵,可以讓這些腳夫感受到什麼叫做皇恩。
他們從此之後會慢慢地對朝廷感恩戴德。
用一個訪查和演講,換取這些腳夫的忠心,是十分值得的。
驛館中。
趙玄音正在縫製一件小衣。
她似乎感覺到了自己可能要孕育一個生命,在前來定遠碼頭的船上,就有了想要縫製嬰兒衣服的想法。
其實,皇宮中,朱元璋早已經讓尚衣坊準備了不少嬰兒衣服。
春夏秋冬,大大小小的都有。
但是趙玄音還是想要自己親自為嬰兒縫製一件衣服。
或許這就是作為一個母親突然而來的母性。
以前喜歡武裝,喜歡刀槍劍戟的趙玄音,如今竟然開始學習女紅起來。
「嘶。」
好吧,還沒幾下,就紮到了自己的手。
「娘娘。」
寶釧連忙上前,把趙玄音手中的絲線拿過來,放在了竹籃中。
「要不,我們還是別繡了吧?」
她是真的心疼。
趙玄音以前很少刺繡,一雙喜歡舞刀弄槍的手,怎麼可能去學女紅呢?
「唉,我是不是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
都說產後抑鬱症。
趙玄音第一次當母親,還沒有產子,就有了一點兒抑鬱症的征兆了。
寶釧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安慰才好。
朱英這時走了進來。
他見到趙玄音捏著自己的手指頭,上麵還有一點兒血跡,便關心道:「又紮到手指頭了?」
趙玄音不想讓朱英見到自己這般沒用的場麵,就立即縮回了自己的手。
朱英坐下來,直接伸手牽住趙玄音的手,拿起來看了看。
「你也是。」
「這十指連心,你天天這樣紮,讓你的心也疼。」
「這母子連心。」
「豈不是說,這皇子還沒出生了,就要被他媽媽天天拿針紮。」
「這可不利於寶寶的成長啊!」
趙玄音瞪大了水汪汪的眼睛,不可置信地看著朱英。
「當真?」
朱英信誓旦旦地說道:「這是自然。」
他給寶釧使了個眼色,讓她拿走了女紅。
「我剛剛去定遠碼頭看了看,兩萬餘的腳夫,一個一個都被貨物壓彎了腰。」
「他們其實也很清苦,但是朝廷也隻能幫他們到這一步了。」
「以前,他們可能食不果腹,現在最起碼一日兩餐。」
「可是收獲和付出是對等的,沒有付出,又怎麼能夠白白享用一日兩餐?」
「大明的整個漕部,涉及運送白鹽、東膠的物資、南北的貨物。」
「大江大河的大大小小的碼頭不少。」
「根據漕部的統計,大明應該有腳夫差不多十餘萬人。」
「這也算是一個比較龐大的人數,需要一個仁慈的管理和引導,才不會出現什麼亂子。」
都說後宮不得乾政。
但是就像是朱元璋和馬皇後一樣,夫妻兩人在有一些事情上,可以互相商量,可以出謀劃策。
朱英沒打算把趙玄音培養成為馬皇後那般的人物,他隻是分享這樣一個政事,轉移趙玄音的注意力。
這一招果然奏效。
第二日。
朱英直接帶著趙玄音去了炮台,見識一下大明如今的紅衣大炮。
每日都是帶著趙玄音體察民情,讓她大開眼界,也就把縫製嬰兒衣服的事情,放在了一邊。
皇宮有皇家尚衣坊,裡麵有著非常好的繡娘。
趙玄音本身就不太會女紅,讓她親手做一件嬰兒服,那真的是為難她了。
朱英似乎也察覺到了趙玄音的狀況,有心帶著她一起散心。
月餘之後。
朱英和趙玄音回到了應天府的皇宮。
而趙玄音懷上了皇子的事情,也就傳開了。
朱元璋高興不已,直接賞賜了趙玄音不少的金銀首飾財寶等等,還下旨封賞了趙思禮。
「皇爺爺,我這些時日去看看了東海之濱,發現那裡有著很多財富。」
「我覺得,可以把一些貧瘠之地的百姓們,遷徙到東海之濱。」
「讓他們去曬海鹽,又或者是學習出海捕魚,以及養殖海物。」
「我從一些漁民那裡,得到了幾樣海貨。」
「這是海帶,味道不錯,不管是炒,還是煮,都非常鮮美。」
「關鍵是這些本身就帶著海鹽,隻要是晾乾清洗之後,就可以煮著吃。」
「加一些蔬菜,也就不用加精鹽,熟了之後,味道非常不錯。」
「還有這個紫菜。」
「這些海貨,其實都是可以直接養殖,到時候收成會更好。」
朱英打算擴大大明的物資,早年就已經開始鼓勵養殖了,不少農莊有著非常大的養殖場。
雞、鴨、魚、豚、羊。
其中豚的環境讓人很難去食用它的肉,不過,朱英交給了康百萬鹵肉方法。
這鹵肉鋪子也就開遍了大明各個大都城,每一天的銷量都不低。
豚的需求量也就別提起來了。
而醬鴨、烤鴨等食用方式的出現,也提升了這些雞鴨的需求量。
朱元璋也是知道朱英的這些手段。
「嗯。」
「隻要是有利於大明興盛的手段,你盡管用。」
「我都會支持你。」
西部開發,那也要在東部發展起來之後,才會麵臨的問題。
如今,大明的發展的確是東南沿海比較快,而西南、西部、漠北等地的發展非常慢。
但是沿海地區的的發展其實還是比較慢,漁民們也隻是在近海捕魚,收獲不多。
要是能夠教會他們養殖海帶、紫菜等海貨,也可提升他們的收成。
發展多元化,才能避免任何一個商業的單一霸占了整個經濟命脈。
這樣的話,很容易被商賈們給拿捏。
朱英要做到的則是永遠走在天下商賈的前麵,提升他們的競爭力。
如此,商賈們追名逐利,朝廷收取的商稅也就更多。
這錢財流通起來的速度也會加快,不知不覺之間,百姓們也會跟著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