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等等(1 / 1)

加入書籤

朱高熾三兄弟是喜出望外。

徐妙雲也是流著淚,上前抱著三兄弟,這一次過後,他們將會麵對什麼結局,現在還是未知,但是極有可能,會死。

朱棣在一旁默默地看著。

他已經把整個北平府給封鎖起來,現在就等著道衍和尚聯絡的八王,還有那些世家大族。

有了這些兵力,他就能夠在北平直接舉起大旗,以清君側的名義,反抗朱雄英的統治。

現在,丘福從北地到建州衛,帶著寧王的兵力駐紮在大寧之地,防備呼蘭城的兵力。

他從暗樁的口中得知,呼蘭城如今有解縉和劉三吾,還有呼蘭衛,都是精銳,還有很多強大的火器。

如果他舉起大旗,呼蘭城的解縉很可能會帶兵南下,攻打北平。

朱能則是帶著一部分兵力駐紮在天津衛。

這是他通往渤海灣的必經之路,也是回到東膠的必經之路,也是唯一的一個退路。

狡兔三窟,他已經想好了退路,也不止一個。

麵對朱雄英,他本來就沒有太大的勝算,為了不連累自己的妻兒,他已經為他們想好了退路。

回到了燕王府,一切都是那麼的熟悉。

燕王朱棣走的比較慢,還要一邊交代老大、老二、老三一些事情。

徐妙雲才恢復過來,身子骨比較弱,已經去後院休息了。

「老大。」

「這一次,可能要你們拿出真本事了。」

「我打算乾一件大事!」

朱高煦立即說道:「父王,我願意跟你一起,到時候上陣殺敵,我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老大悄悄地拉了拉老二的衣服,他們現在還小,實力太弱了,真要是上了戰場,那就是一個累贅。

朱棣擺擺手,說道:「不,你們還小,戰場上,你們就是累贅,我要你們能夠保護好你們的母親。」

「如何,做得到嗎?」

老大朱高熾連忙點頭哈腰道:「父王,您且放心去做,北平有我們呢。」

「隻要是有我們在,母妃就一定是安全的!」

朱高煦雖然對自己沒能上戰場有一些失望,不過,卻還是勉強答應了要保護燕王妃。

老三一直跟在後麵,沒怎麼說話,隻是在朱棣看到他的時候,立馬點個頭。

朱棣也十分了解這三個人的性子。

老大忠厚老實,卻也心思細膩,是一個守成之人,善良孝順,是一個不錯的接班人。

至於老二,性子比較急,人也比較暴躁,有勇無謀,比起老大來,多了勇猛,少了穩重。

老三不一樣,雖然年紀還比較小,卻是三兄弟之中最機靈的一個,很會看人的心思,摸得著一些人心,隻不過,老三也都是很多小聰明,在大勢麵前,似乎缺少掌控。

朱棣一邊安排著三兄弟做一些事情,也算是給他們找點兒任務,不會那麼的緊張。

等到安撫了三兄弟之後,朱棣來到了大廳,等著朱能送來消息。

從他東膠反抗開始,到回到這北平府。

似乎有一些過於順利,連平安、盛庸、還有耿炳文的人都沒見到。

其實,他更想要和朱英來一場堂堂正正的對決,一決勝負的那種。

可惜,朱棣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

應天府。

朱英坐在禦書房,手中已經有了好幾分密信。

他一一地看起來。

鐵鉉已經在瓊州幫助梅殷殺死了鄭和,消除了定遠號成為朱棣號的隱患。

對於鄭和,朱英隻能說可惜。

這樣的人才卻不能為自己所用,鄭和就是天生的航海家,還有海上作戰的經驗,能夠在海上排兵布陣,擊敗那些海盜,如此之人,完全可以促進大明和西洋的交流。

隻是可惜了啊。

鄭和對朱棣忠心耿耿,為了能夠掌控定遠號,最後還是做出了那種事情。

朱英在神級選擇係統上,還是選擇了殺死鄭和。

就像是朱棣在靖難之後,殺死了徐輝祖,殺死了大明的那些忠臣一樣。

不能為自己所用,留著就是一個隱患。

為了朱文墧,朱英自然是要直接消除這些隱患,穩固自己兒子以後的位置。

福州那邊的幾個世家大族也被解決了,幾大海商為了爭取海上的巨大利益,也為了能控製琉球這個交易中心,答應了朱棣的反抗計劃。

可惜,其中也有朱英安排的暗樁,暴露了他們的謀劃,讓鐵鉉給一網打盡。

他們的反抗在鐵鉉帶著的衛所大軍麵前,根本就不堪一擊。

從燧發槍改良過來的馬鞍造,也就是漢陽造,射程更遠、威力更大。

這種武器就算是那些山文鎧甲,也很難抵擋,鎖子甲更是擋不住。

厚重的鎧甲護體,可能死不掉,卻也在一瞬間失去戰鬥力,需要時間緩過來。

幾大海商聯合起來的死士也不少,還有一些跟隨他們吃飯的苦力,為了工錢,不得已,隨著他們一起反抗。

而朱英早就對江南的海商,江南的幾個大家族防備著。

因為江南之地的學子很多,朝廷的官員也很多,整個江、浙、贛、閩地區的官員遍布大明各地,盤根錯節。

這些關係網很容易出現一個真正的世家大族,地方上的一些官員,就算是布政使,還有鎮撫司的人,都拿這樣的世家大族沒辦法。

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背後還有靠山,掌握著學子們的科舉取士,也掌握著地方上官員的升遷。

朱英打算借助這次的機會,直接把這些地方上的土皇帝給連根拔起。

大明需要一個新氣象,也需要減輕貧富之間帶來的矛盾,以及階級差異化日益增大的矛盾。

鐵鉉就是以這個任務為主,開始了肅清行動。

如今看來,收獲不錯,這些錢財送進國庫,能夠養活十萬大軍,也可以讓童學繼續完善,培養更多的人才。

楊榮那邊也比較順利,朱尚柄的行動一直被監視,根本就翻不起大浪。

而長安那邊的世家大族,一直借助秦王的關係在大肆斂財,也犯下了不少罪孽,殺人越貨、殺人埋屍、滅門慘案等等,差不多是無惡不作了。

楊榮也要對長安地區的那些世家大族出手,借助他們和道衍和尚的往來,和燕王朱棣的書信,直接扣上謀反的罪名。

重則抄家,犯了錯的直接砍頭,沒犯錯的去了礦山挖煤,女的則是進入了教坊司。

至於犯下的罪責比較輕的,也不過是沒收財產而已。

在這件事情上,朱英也是堅持打擊那些真正違反犯罪的人,按照大明律進行處罰,不會牽連無辜,也不會亂殺無辜,讓人覺得大明律法太過於嚴苛。

至於楊士奇那邊的進展也不錯,朱濟熺根本就扶不起來。

現在,就差道衍和尚這條大魚上鈎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