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困獸(1 / 1)

加入書籤

道衍和尚索性也不走了,直接坐在了旁邊的石頭上。

他知道,自己現在已經失敗了。

不僅僅是他。

燕王朱棣也將會麵臨失敗,因為在大勢麵前,在那等心智和布局麵前,他們輸的一塌糊塗。

洪武十五年的朱雄英意外死亡,可能就是一場陰謀,一場金蟬脫殼的陰謀。

十五年後,太子朱標的死,可能也是一個陰謀。

因為那時候,朱棣和他根本就沒有想到用毒,也不敢用,朱標身邊都是朱元璋的人,他們根本就沒有那個機會。

直到朱標暴病而亡,他和朱棣還覺得機會來了。

可是,現在想想,這不僅僅是他們的機會,也是被教導了十年之久的朱雄英的一個機會。

接著,讓呂氏毒死了秦王,解決了第一個藩王。

自己則是利用這一點,激化了朱允炆和朱雄英之間的矛盾,殺死了晉王。

很可能,自己這一步,就在朱雄英的算計之內。

就算是自己不出手,他也會想辦法,也會找人,讓朱允炆出手。

當然,他肯定是熟悉自己,也斷定了自己會出手。

一石二鳥。

殺死了晉王,解決了第二個藩王。

還順帶剝奪了朱允炆的淮南王爵位,解決了第三個藩王。

至此,也僅剩下一個燕王。

至於楚王、蜀王、寧王、穀王、周王、遼王等藩王,都不足為慮。

太上皇朱元璋還在,他一年隻出來一次,那也是大明開國皇帝的餘威。

朱雄英就能夠坐穩那個位置。

再加上,這些年來,朱雄英的所作所為,使得天下百姓,都已經認可了他這位大明的皇太孫,大明的第二任帝王。

恐怕,那些世家大族也看清楚了眼前的形式,隻能繼續隱忍。

大勢不可違。

他們也沒有當年隋唐時期的那個能力,以世家門閥之力,來推翻整個王朝。

朱雄英那樣的人,肯定會安排人,監視這些世家大族,也會想辦法,慢慢地削弱這些世家大族的影響力和權力,懲治官員,嚴查嚴打。

不僅僅是為了給百姓伸張正義,也不僅僅是為了懲治貪官汙吏,很有可能是為了削弱世家大族的實力,斬斷他們和官府的聯係。

一條一條,一絲一絲地切斷了世家大族織好的網,讓他們獨木難支。

而這一次。

朱雄英恐怕是故意把燕王放進來的。

關門打狗。

隻有燕王進入了北平,才能徹底切斷了他的退路,讓他無路可逃。

他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地借到兵,可能就是對方故意的,為的就是讓他出現。

恐怕,在張誌遠帶著兵符出現在他麵前的時候,就已經暴露了。

「嘩啦啦……。」

果然。

從前後的道路上,出現了不少的官兵。

直接把他的路給堵死了。

身邊的護衛立即站起來,驚慌不已。

楊士奇、朱濟熹出現在小道上,站在不遠處。

「你便是姚廣孝?」

楊士奇大聲地問道。

道衍和尚站了出來,施禮道:「阿彌陀佛,貧僧俗家名字正是姚廣孝。」

楊士奇點點頭,說道:「我其實找你五年了。」

「當年,還是從皇上那裡,知道還有你這樣的人,能堪比諸葛武侯的謀士。」

「我本想要找到你,巡查了很多地方,也打聽到了不少關於你的事情。」

「可是,每一次都沒能見到你。」

「像是你這樣的大才,實在是可惜了。」

道衍和尚心思一動,覺得自己剛剛的猜想被證實了。

五年前,就從朱雄英那裡知道了自己的存在,也就是洪武二十九年。

那時候,他還沒有謀劃晉王之時,也沒怎麼出現在大明境內,一直跟在朱棣的身邊。

朱雄英能夠知道自己,肯定是通過他背後的高人。

「你也不差。」

姚廣孝也打聽過楊士奇的身世,畢竟,他可是朱雄英在處理河南道的水災的時候,指名道姓要找的人,後來直接成為了東宮詹事府的官員,為朱雄英繼續治理河南道。

再後來,就成為了朱雄英身邊的近臣。

對於朱雄英身邊的人,道衍和尚自然是要全方麵打聽,想要找機會,能否把他們變成自己人。

可是,他調查到最後,發現楊士奇這人有著宰相之才,並且為人處事圓滑,行事穩重,根本就不可能拉攏。

而通過這件事情,道衍和尚也斷定,在朱雄英的身邊,肯定有高人指點。

楊士奇那時候還沒成名,比不上江南的那些已經揚名的才子。

可是,朱雄英還是指名道姓找楊士奇,並且迅速提拔成為東宮的官員,沒參與科舉考試,就直接有了官職在身。

就似乎像是未卜先知一樣。

楊士奇帶著人慢慢地走進,一邊說道:「比起你來,還是差遠了。」

「皇上時常稱贊你為黑衣宰相,有宰相之才,卻不能所用,頗為可惜。」

「你能夠想到八王聯盟,能夠想到借調兵力,並且部署在北平周圍,抵禦大明,還能夠想到,從大寧打開缺口,放瓦剌和韃靼的大軍進入遼東,從而擾亂太原等地,吸引大明的兵力,讓朱棣可以長驅直入取應天府。」

「不說不說,你這樣的謀劃,已經算是上上乘,就算是我和鐵鉉還有楊榮等人,都未必可以有這樣的布局。」

「真的。」

「我現在也覺得,殺了你,當真是可惜。」

「大明要少了一位真正的宰相。」

「不過嘛,你也知道,大明如今的宰相還不如尚書,你也不可能成為宰相。」

「你這樣的人,也就朱棣敢用。」

道衍和尚嘆了口氣。

「成王敗寇。」

「現在說什麼,都是徒勞,誰對誰錯,自有後人定論。」

道衍和尚看向了身邊的一個護衛,開口道:「張博,動手吧。」

「我給你一個立功的機會。」

「畢竟,你跟著我也有四年了。」

「一直服侍我,也保護我,做什麼,都很積極,也是個機靈的人。」

名為張博的護衛,立即轉身,後腿三步,防備地看著道衍和尚。

「大師,對不起。」

他竟然是一名暗樁!

道衍和尚攔住了其他的三個護衛,搖搖頭,說道:「罷了,大家也都是各司其主,我也不會為難你。」

「你們也放下手中的兵器吧,人活著,比什麼都好。」

「你們沒有做什麼壞事,身價也都清白,沒必要還跟著我這個糟老頭子一起送死。」

「投誠吧。」

「按照大明律法,你們可戴罪立功,減輕處罰,以後,想要參軍,那就去參軍,想要種田,那就去種田。」

「你們,自由了。」

張博也連忙開口道:「周大哥,放下兵器吧,我向大人求情,饒過你們。」

「蓧子還在東膠等著你,真的沒必要還在這個時候送死。」

道衍和尚身邊的周大哥直接抬手,指著張博,訓斥道:「哼!你這忘恩負義的家夥,當初要不是張都督救了你,你早就死了!」

「沒有想到,你竟然是探子!」

「早知道,我當初就直接殺了你。」

「要不是你,大師也不會被他們抓住,燕王也不會陷入危險的境地。」

「我要殺了你!」

周大哥說完,袖口裡麵的短弩直接急速射出。

「咻!」

好在,張博早已經有所防備,立即地下了頭。

「噹。」

短弩直接射在了楊士奇前麵的盾牌上。

「放箭!」

楊士奇也不再和道衍和尚廢話,直接讓身邊的人射出手中的弩箭。

「唰!」

張博就地一滾,連忙逃出來。

周大哥等三個護衛則是緊緊地把道衍和尚保護在身後,他們的身上插著不少的弩箭。

道衍和尚一邊吐血,一邊念誦經文。

最終,也倒了下去。

楊士奇上前,直接吩咐道:「割了他的首級!」

……

朱棣等了三天。

等到了平安大將軍從大同北上,到了張家口。

盛庸堵在了保定,常昇堵在了滄州,李景隆堵在了淶水。

四麵楚歌。

退路都沒了。

至於瓦剌和韃靼那邊,已經被大明分化,沒什麼兵力了。

而呼蘭城的精銳直接控製了寧王,奪取了建州。

至於海上,更是不用說。

定遠號來了。

他的倭寇和海盜大軍,在定遠號的火炮之下,根本就不堪一擊,直接沉入了海底。

海上的退路也沒了。

朱棣知道自己等不到道衍和尚的聯軍支援,也等不到八王聯盟的大軍了。

「報!」

「王爺,城外有一使臣,說是有一樣東西,要交給我們。」鄭亨抱拳道.

朱棣開口道:「嗯,讓人接應一下。」

不一會兒。

鄭亨抱著一個木箱子走上前。

朱棣看了一眼,就嘆了一口氣,他心理清楚,這木箱子裡麵裝著的是什麼。

「厚葬了吧。」

鄭亨也反應過來。

這裡麵很可能裝著的是道衍和尚的首級!

無聲地退下去。

讓人開始厚葬道衍和尚。

朱棣站在角樓上,看著北平城的城外。

似乎,他看到了大明的千軍萬馬。

現實跟他料想的完全不一樣,本以為能夠順利登上渤海灣,能夠回到北平,就可以占據大明的半壁江山。

誰知道,這就是一個圈套。

一個讓他無路可逃的圈套,直接把他困在了北平,所有的退路都被切斷了。

「報!」

「王爺,對麵派遣了使臣過來,說,太上皇送來一封書信。」

朱棣雙手一緊,久久無言。

「放他們進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