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勝利回歸!(1 / 1)
於是接下來,不顧眾將的驚訝之色,楊山蘆就是開始娓娓道來,隻聽見他說道:「啟稟皇上,我推薦李將軍有二個理由,第一,李將軍忠勇衛國,在此次的入援之戰中,他的表現都是有目共睹的,至於第二,李將軍之前一直在遼東打遊擊戰,對遼東的地形非常熟悉,所以接下來由他來鎮守遼東,無疑是相當合適的!」
「這個嘛……」崇禎聽了就有些猶豫,倒不是他懷疑楊山蘆看人的眼光,就好像當初,楊山蘆在安排李定國等人前往遼東時,他就曾經擔心過……這樣的人本來就是反賊出身,然後再把他們送往無人管束的遼東,真的不會壞事?
可是現在呢?實際結果已經告訴他了……楊山蘆看人非常準!李定國在遼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敵後武工隊那是赫赫有名啊!普通韃靼聽了都是兩腿發抖的呀!
隻是,唯一的問題就是,鎮守遼東職責重大,必須要總兵,最少是副總兵這樣的大將方能勝任,而李定國目前的官職……
而麵對崇禎的猶豫,楊山蘆當然是看得懂的,他就是微微一笑道:「誠然,李將軍現在是遊擊將軍,官職低了些,不過不論是朝廷此次論功行賞,李將軍完全可以升為副總兵(連升二級)。」
「而且所謂事急從權,完全可以先以副總兵的身份鎮守遼東,然後再等兵部正式議定後,發下公文嘛(一般來說,要任命副總兵這樣的大將,兵部的意見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有駁回皇帝任命的權力,不過現在兵部的老大是楊嗣昌,楊山蘆的老爹,所以還有問題嗎)。」
「善!」崇禎當即欣然點頭——因為他對楊山蘆看人的眼光,從來都沒有懷疑過的!所以這樣一來,他也就當場宣布了:「既然有鎮國將軍的推薦,那朕就準了,傳我口諭,今有遊擊將軍李定國,忠心為國,奮勇敢戰,特此晉升為遼東副總兵,駐節鬆山堡!為國守衛邊疆!」
「臣遵旨!」而李定國聽了之後,那是感激萬分的,連忙跪倒謝恩,當然,他更感激的是楊山蘆!甚至老實說,他實在弄不明白,其實當年在山東的時候,他就感覺楊山蘆對他另眼相看的,而到了現在更是如此!
當然,這個原因他曾經私下裡問過楊山蘆,可楊山蘆也隻是笑了笑沒有回答,最多也隻是開玩笑地說了一句,因為你是李定國啊!可不管怎麼說,李定國都已經暗下決心,不辜負鎮國將軍的期望!不辜負這份天大的機遇!一定要在這個新的位置上,做出他應有的貢獻!
甚至看著如此快速的就任命了一員副總兵,在場眾將也都是羨慕非常的……你看這個人,幾年前還是一個流寇頭目,被官軍們追著打的對象,可是現在呢?隻是區區幾年,就搖身一變,居然都當上副總兵這樣的高位了!
而更關鍵的是,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他鎮守遼東,又熟悉遼東地形,這到時候再斬殺了幾個韃靼的親王貝勒什麼的……
倒是楊山蘆,看著激動不已的李定國,心裡卻是非常歡喜的……而這也就是他早就謀劃好的,一來有功必賞,是他一向的風格,二來到時候以李定國和王延臣這樣的搭檔,相信雙劍合璧之下,到時候女真人是沒有任何希望的!
並且除此之外,遼東作為九邊重鎮之一,本身還有其他總兵駐守的,諸如遼東總兵劉肇基,寧遠總兵吳三桂等等(寧遠位於山海關和鬆山堡的中間,位置稍遠一些,不過也能互為犄角),相信有了這些人的實力,女真人將再無機會!
於是把這些戰後事宜都安排好之後,到了第二天,整個大軍就開始班師回朝,並且隨著大軍的南歸,嘹亮的軍歌唱響在這關外大地上,這也就預示著,崇禎十四年的這場國運之戰,以大明勝利結束而告終。
甚至走在這關外荒涼的土地上,眾將已經能發現,勝利給這片土地帶來的變化了……那就是原本這片土地,是滿人,是辮子們的天下!可是現在呢?
已經有一些膽大的遼民,開始重返這片土地了!
甚至這些遼民中,不說很多人都是跪地相迎,其中一些識字的秀才什麼的,看見大軍勝利班師,更是都激動的瘋狂大喊的:「這就是王師啊!這就是我大明的王師啊!苦苦等了三十年,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呀!」
所以看著此情此景,全軍將士又是心頭豪邁的,或許他們也是第一次理解了,什麼叫做為國征戰!
當然,在全軍又重新走到小淩河岸邊的時候,崇禎皇帝卻是特意命令停了下來,因為這裡已經離著當初戚家軍全軍戰死的地方不遠了,所以他要在此進行祭拜!(戚家軍戰死於沈陽城下的渾河岸邊,既然現在不能打到沈陽城下,那就再此祭拜吧)
不過這裡也是一個好地方,包括偽清的皇帝皇太極,就是在這裡斃命的,所以崇禎準備修建的一座大大的忠烈祠,也是預定在這個地方。
當然,修練一座忠烈祠耗時日久,現在還不見蹤影,不過卻並不妨礙現在,舉辦一場聲勢浩大的祭拜活動的。
於是遙遙麵對當年戚家軍全體陣亡的地方,崇禎皇帝讓人拿出香案燭火,由他來親自祭拜。
而在一旁的供桌上,則是赫然擺著一排人頭……第一個當然就是分量最重,偽帝皇太極的了。
而排在第二的,那就多了,像什麼正紅旗旗主代善,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鑲白旗旗主多鐸等等,甚至看著這樣的一幕,還令人非常感嘆,我大清的八旗旗主,現在都集中到此開會了呀!
然後又有包括老賊範文程這樣的人頭,反正不管是奴賊還是國賊,這些對漢人欠下滔天血債的人,今天通通用他們的腦袋來祭奠英靈!
「蓋聞功莫大於撫世建國,德莫崇於厚生利民;勛莫高於勘暴定亂……」隨著白幡飄飄,紙錢飛舞,崇禎皇帝站在最前,親自誦讀這篇祭文。
這篇祭文是由洪承疇親自執筆捉刀,寫的也是聲情並茂,現在又是由崇禎皇帝親自念出……所以等到念到高潮處,站在後麵的一眾大將,很多都是忍不住哽咽失聲的……
這樣的一篇祭文,讓他們想起了在和東奴的歷年征戰中,他們犧牲的親人,這樣的一篇祭文,讓他們想起了和東奴的歷年征戰中,犧牲的無數軍中袍澤——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至於那些感觸更深的,就像戚家軍的後人戚振宗,更是哭的都像個淚人似的,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啊……當然,這個淚水卻是歡喜的淚水,大仇得報的淚水!甚至天上的英靈有知,看見今天的這一幕,應該也可以感到慰籍了吧……
甚至包括站在人群中的楊山蘆,同樣也是感懷莫名的,作為一個原本不屬於這個世界的人,他更加清楚,原本歷史上的這一幕,那是沒有的,有的隻是一片明軍的屍山血海!可是現在呢?
甚至他更加清楚,大明最可怕的危機,乃至是漢人最可怕的危機,已經安然度過!歷史迎來了新的篇章!
因為在當時的大明,資本主義的萌芽已經開始萌動,包括其他各項生產指標,也遙遙領先當時的歐洲各國,例如生鐵的產量,海外貿易的總值等等,社會發展本來可以迎來一個重大轉機,可是隨著這個野蠻民族奪得政權後,歷史開起了倒車!文明開始了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