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如意閣(1 / 1)

加入書籤

天啟帝聽完李毅的信,深深的陷入沉思,太祖殺伐果決,把文官製的服服帖帖,國家日益強盛。而越是厚待士紳,這國勢江河日下。殺,殺,殺,不殺如果該變這國力頹勢?

魏忠賢看見天啟帝咬牙切齒,問道:「陛下,是恨李廠主搶入河套,把三邊人拐去了大半。」

天啟帝:「進忠啊!姐夫搶了河套,對我們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害處。他幫朕養活了20萬人。我是恨那些誇誇其談卻毫無能力的文人,官員,我想我要殺人了。」

魏忠賢說:「陛下,殺人由我來做吧,我是個無後的人,不怕他們罵!」

天啟帝:「進忠,委屈你了!」

魏忠賢:「陛下,哪有什麼委屈不委屈的,事情總要有人來做。開海,開市舶司,老奴去物色人選。」

天啟帝說:「姐夫說,選用王族賢能者,你看是否可行?」

魏忠賢說道:「陛下,這是讓王族食俸祿,為朝廷做事,這是他們份內之事!」

李毅說了一大套,就是慫恿天啟帝開海,建市舶司。是讓朝廷有錢為此運作,努力維持下去。等自己有能力接管朝廷,這樣對百姓的傷害最小。李毅他不知道,他的那些信起了什麼作用!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整個大明被殺的人頭滾滾,士紳們風聲鶴唳,驚如寒蟬。

李毅看著已經完成鏡麵反應的玻璃,在洗淨後,在鍍銀的一麵,塗上油漆,裝進事前準備好的相框裡,一麵鏡子完成了。這一批上百麵玻璃鏡裡,李毅把裡麵質量最好的7麵,帶回鄂爾多斯城。

李毅回到城主府,把4個玻璃塊鏡子交給朱琦,朱琦非常好奇這畫框裡裝著什麼話,她可是記得唐伯虎那幅《春遊圖》寶貝什麼樣子,藏的嚴嚴實實的。好奇的問道:「夫君這是什麼啊?」

李毅:「你自己看!」

朱琦翻開鏡子,看到鏡子裡清清楚楚的自己,非常驚訝。左看看,右看看說道:「夫君這是鏡子嗎?」

李毅拿起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茶,一飲而盡:「鏡子啊,你沒有見過麼?」

朱琦說:「原來是菱花鏡,看人都是模模糊糊的,哪裡有這樣清晰的?咦是4個,我們姐妹一人一塊麼?」

李毅點點頭回頭對拿著另外3塊的鏡子衛兵說:「去,這3塊鏡子送給徐老頭,就說我送給他老婆的。」

朱琦看著衛兵離去說道:「這鏡子很造麼?多的話,我想給我的娘親,嫂子他們討一塊!」

李毅點點頭說:「這是應該的,過兩天,把等身鏡製出來,再送去如何?」

朱琦說:「謝謝夫君,隻是這3塊鏡子還是你自己親自拿去好。」

李毅想到徐佛,腦袋轟的就炸了,他才不去送呢,他怕那個幽怨,又熾熱的眼睛。

玻璃鏡在大量生產,一起生產的還有玻璃茶具,玻璃花瓶,玻璃餐具,平板玻璃等等。李毅在那個世界見過的玻璃日用品,他都想讓師傅們做一個出來,但實際上玻璃罐做的最多。

罐頭,李毅的保存食品的一大殺器,原本準備用馬口鐵做,一場遷移之後,馬口鐵的研製被拖了後了。而且錫的來源很少,沒有辦法,玻璃罐是唯一的選擇。在鄂爾多斯,李毅原本以為做的最多的是牛羊肉都的罐頭。誰知道,做的最多的卻是魚罐頭。

韃子不吃魚,紅海子,東海子,紅鹼淖,烏蘭木倫河,都是魚,而且這些魚根本就不怕人,在湖邊優哉遊哉,李毅怎麼肯放過這些魚?李毅組織捕魚隊,捕來的魚,分一些給農民,但大多數是吃不掉的。煙熏,鹽醃,各種辦法都用上去了,當然鹹魚是最好的選擇。鹹魚不僅做工的農民的喜歡,而三邊的將士也非常喜歡。三邊常派人來采購鹹魚,作為士兵的夥食。

順天府琉璃廠,10多間店麵的皇家如意閣連鎖店開業了,紅綢掛滿了樓前。幾個太監在焦急的等人,而一些官員也站在兩邊。更多的是言官們,他們想看看到底皇家拿什麼出來賣?明天可以拿這去炮轟魏閹。

吉時一到,魏忠賢誌得意滿的和幾個心腹走出大廳,大聲的說道:「皇上派老奴來主持如意閣開業。吾皇說,樂當與天下一起樂,享也與天下人一起享。今天,皇上下旨,開了這如意閣,與天下人共享皇家之物美。諸位可要多多捧場啊!」

邊上的禮官,唱到:「開業大吉!鳴炮奏樂!」

魏忠賢把紅布扯下,紅底金字的寫著如意閣三個字,雖然沒有什麼神韻,也沒有什麼氣勢,但下麵的落款卻是十足十的真金,天啟帝的落款。魏忠賢進去了,他的心腹們也進去了,等他們轉一圈走了,其他人才敢進去。等了許久,魏忠賢一眾才出來,每人都提著大包小包的,一臉潮紅,出門各人之間連最起碼的道別逗沒有。

這些大人物散了,那些言官,富商之流的拿著邀請帖才敢進去。大門進去第一間是各地進貢的筆墨紙硯,皇家用的當然是最好的,當然價格也是離譜,一支湖筆上等狼毫,標價780兩,一刀上好的歙縣的宣紙160兩,其實貴就貴上麵的禦用兩字。

人們繼續往前走,綾羅綢緞,金銀玉器,桌椅板凳,瓷器,應有盡有。這些都是貢品,價格當然也貴的離奇,但沒有人說貴,他們都知道,這些東西都是禦用的,最好的,貴點也是應該的,像金銀玉器之類的東西,買回去可以當傳家之寶的呀。

富商們第一個想法就是回家拿錢,於是問了店裡人。隻收白銀,不收銀票,還好,去問了,否則又要耽擱時間。當然也有很多看熱鬧的,到了最後一個房間,很多人被擋在了門外,上麵寫著琉璃堂,隻有那種金色的名帖才能進去。

進入琉璃堂,首先是大小不一的鏡子,那種纖毫畢現,是所有銅鏡不能比擬的。那價格,小的5寸見方的250兩一麵,1尺的就要600兩一麵,而等7尺的等身鏡1萬兩一麵。往裡走,裡麵各種燈具,圓形的,菱形的,各種各樣的造型,裡麵的蠟燭在燈罩下,射出各種各樣的花紋,當然標價也不便宜都在300到2000兩之間。

再進去一點,是各種各樣的酒具,茶具,精致而典雅。特別的是茶具,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一杯龍井泡在玻璃壺裡,一根根碧綠的數在那裡,看的清清楚楚,這一套下麵標價1200兩。這是至寶啊,才1200兩,買,一定要買下來。

再也呆不下去了,都匆匆離去,回家拿銀子。一回家就讓家裡人往馬車上裝銀子,能裝多少裝多少,也不知道皇家怎麼想的隻要銀子,不要銀票,難道銀票換不了錢麼?家裡錢不夠的,就到錢莊去貸,很快錢莊就被擠的水泄不通,到處是來運銀子的車子。

如果錢莊是被取錢的貸錢擠塌了,那麼如意閣是被銀山堆滿了。金不換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商人,他看了一眼琉璃堂的物品。立馬回家拉了一馬車的白銀,10萬兩白銀,好像不值錢的石頭一樣被運進如意閣,和如意閣管事一起把銀子過稱後,拿起收據就往如意閣裡,自己心儀的物品奔去。金銀玉器?不要!瓷器?不要!直接沖進琉璃堂。裡麵的鏡子,燈具,茶具,統統要,幾乎所有商人都奔著琉璃去的。

這時候玻璃鏡子從西洋過來也是有的,但那個價格真黑,一個5寸模糊的鏡子敢開口要1萬兩。這裡5寸的才250兩,而且清晰的可以看見自己一根一根眉毛。金不換心裡喊道:「快!要快!買了,連夜快馬加鞭送到揚州。怎麼要翻上10翻。」

等身鏡要上3塊,各種鏡子要上幾塊,酒具,茶具要上幾套,各種燈具要上幾套,10萬兩銀子就沒有了。金不換不甘心,但能動的銀子都在這裡了,金不換提出貨,上了馬車,連夜往揚州趕,希望能賺上一大筆。

像金不換這樣的倒爺不少,但更多的人就買來顯富貴的,他們買來就是顯擺的,要鏡子,就要最大的等身鏡。可是等身鏡就50塊,一下就賣光了。那些寧要貴的,也不要對的,把銀子一往稱上一倒,要等身鏡,這是銀子,到的時候來某某府通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