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復仇(1 / 1)

加入書籤

飛艇按照用途分成3種,一種偵查型的,這種首要的要求就是便於攜帶,所有個體也要小點的。偵查型的配置簡單的多,因為不需要在天上飛很久,也不需要很大,所以一般都是選擇軟殼,一個絲綢的外套,內裡套乳膠套就可以了。這種主要提供給陸軍,海軍,特別是炮兵部隊校準炮擊重要手段。

第二是低空作戰型的,就是類似A130空中炮艇一樣的存在,懸浮在空中,支援地上的作戰,作為作戰平台使用。這一類底部需要較厚的裝甲,還要布一層薄水套,防止點燃氫氣。這種需要較高操縱性,所以個體不能太大,發動機的動力需要大一點,當然用的肯定是硬殼的。按照李毅的估算,載重是30噸上下的就可以了。這裝備海軍,空軍,陸軍通用型的,也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作戰的主要支援措施。

第三種是運輸型和轟炸機型的,兩種都是相通的,都需要高載重,對速度要求不是很高。但在留空時間要求很高,畢竟以後往前前行運輸補給最重要的工具。李毅選擇興登堡號飛艇差不多體型,載重的50噸到75噸之間的。李毅選擇這樣的載重是有講究的,這差不多是一個營一天的最基本補給。

李毅放下飛艇的事情,鐵路經過3年的建設,終於從榆林到歸化城,其實,鄂爾多斯到九原早修通了,開始整個李毅體係的人都是持反對意見的,因為投入太過巨大了。當鄂爾多斯到九原通車後,巨大的運量讓所有反對的人閉嘴了,反而支持多修鐵路。

世界在遷移,觀念也一樣,大明的人也看見了鐵路的優越性,專門派人來洽談。怎麼談?山西財團要造太原到晉城的鐵路。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段500裡要多少銀子?徽州財團就是恆昌那3個家夥,要造徽州到杭州的鐵路,難道不知道哪路有多難造?

類似的要求很多,就連三邊也要求,從西安到蘭州造一條,錢沒有,土地他出,這不空手套白狼?算了現在李毅的都忙不過來,拒絕了所有建鐵路的要求。

春天來了,渤海的冰化開了,海浪輕輕的拍打著蓋州號,曬裝已經完畢。煤和水已經裝上,炮彈已經裝滿倉,海試和報復一起送給倭國人,讓他們知道,做事情總要付出代價。

滾滾的黑煙升起,李毅向岸上的人揮揮手,他帶著神機隊,去倭國看看。那個世界恨,來到這個世界也恨,怎麼可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徐光啟和李如柏兩人以死相勸不讓李毅上船,但李毅認定不回頭的人,但兩個老人跪著也不好看,扶起兩個老人說道:「許老,嶽父,國仇家恨,我都得走這一趟,我答應你們,我走完這一趟,我以後盡量不上前線。」

李如柏:「去吧!注意安全,把你的神機隊帶去,省的被倭寇偷襲去。」

徐光啟見李如柏鬆口,自己也不好再堅持,於是說道:「你怎麼也算一方之主,這事隻可隻有這一次,但切記不準下船,整個倭國的命也沒有你一人重要。」

徐光啟和李如柏下了軍艦,李如柏這個坐營中軍就下令,整個遼東戒嚴,直到李毅回來為止。而徐光啟準備著李毅不回來,就擁立李振華為遼東之主。

出了港口,海試正式開始,8台往復式蒸汽機全力開動,很快就達到每小時45公裡。當達到60公裡的時候,蒸汽機的聲音的異常的大,也就是說最大的航速是60公裡。李毅不能測試全速可以開多久,因為現在隻有這樣一艘軍艦,出故障是沒有辦法回去的。

李毅讓人把速度降到45公裡一小時,持續的行徑,葫蘆島到旅順口,200公裡4個半小時就跑完了,李毅讓軍艦略做停留,補給一些煤炭,然後繼續往倭國行進。

海上的日子是枯燥的,朱紹炯卻是緊張的要死,身上背負的責任太過重大,他拿著望遠鏡死死的釘著海麵生怕有暗礁什麼的。

李毅才不去寬鬆他的心情,一個人站在船頭吹風,李毅知道以後,能這樣吹風的就機會幾乎沒有了,現在能吹一會是一會兒。海風裹著腥鹹的鋪麵而來,而船前有四條海豚在一下沉一下浮的在帶路。夕陽在海麵上鋪上一層金子般的閃閃發亮。

2500公裡,這是葫蘆島到江戶的距離,實際上還是稍微遠一點。經過2天2夜的航行,蓋州號來東京灣。李毅沒有立即攻擊,而是等待德川家光的使者過來。

巨大而高聳的軍艦進入東京灣,所有的倭人都被深深的震撼了,看這軍艦無風自動,而又是鋼鐵建造的,怎麼讓人懼怕。停在碼頭的倭國軍艦紛紛起帆,準備來攻擊。

看著上千條戰艦密密麻麻的圍過來,感覺戰艦很渺小,李毅被三娘押回客艙。在進倉的那一刻,朱紹炯下令攻擊,頓時炮聲大作,李毅直叫啷:「我要看戰戰況放開我。」

左右的特種兵說:「對不起,隊長命令指揮使你要到倉內,以免誤傷。」

李毅說道:「我是指揮使,你們要聽我的!」

那兩個特種兵相視一眼說道:「指揮使,你無權越級指揮。」

李毅自己挖的坑,自己跳,不得越級指揮,是李毅寫下的軍規,除非在特別的情況下。比如軍隊直接指揮者陣亡,叛變才有資格越級指揮。李毅知道自己的要求過分了,隻有退而求其次:「好吧,好吧,我錯了,我們上塔總可以吧!」

三娘麵無表情的站在李毅的身後,李毅拿著望遠鏡在指揮塔觀察著外麵的戰鬥。回頭看了一眼三娘說道:「妹妹,難道就沒有心儀的男人?」說完又回頭看著海麵的戰鬥。

三娘白了李毅一眼,也不回答李毅,而是自顧自的看著外麵的戰鬥,心中早就把李毅罵成負心人,卻也無可奈何。

10門155始終沒有發射,兩側20門40毫米雙聯速射炮在瘋狂的拋射出炸彈。倭國的戰艦都是大多數都是幾十噸的小船,隻有12艘是百噸以上的,非常的紮眼。

在戰場越紮眼的東西,越容易受到攻擊,十架40毫米速射炮很不客氣的就往大船上招呼。炮彈打在木艦上,頓時木屑橫飛,帆倒船散!沒有了蹤影,幾分鍾就幾分鍾,12艘大艦沒有了。倭寇慌了神,連忙派出火船,來燒蓋州號。

20座雙聯速射炮像在訓練一樣,對著水麵上的火船一一點射,火船隻是普通的漁船,那裡挨的起40毫米的炮?打到的船隻像是煙花一樣,猛烈炸開然後,落在海麵上,然後熄滅。

倭國的火船和大明的火船不一樣,大明的火船都是硫磺猛火油,就是還海麵上也會燃燒,而倭國,猛火油沒有地方來,植物油又舍不得,結果掉水裡就熄滅了。

炮火繼續肆虐,木船被紛紛打爆,倭人感覺不對勁,紛紛轉頭,準備逃回港口。可是哪有這樣容易的?前麵的轉頭,後麵的上來,你撞我,我撞他,一時間海麵上亂成一團。

也不知道朱紹炯那根筋搭錯了,不願意遠遠吊打倭人,而是下令向那團淩亂的船隊沖過去。蓋州號馬力全開,船速越來越快,船頭傳來,倭人的尖叫聲外,「卡,卡,轟,咯吱,咯咯吱,轟,」的怪聲,不用去看,也知道這是被蓋州號撞翻撞沉的船傳來的聲音。蓋州號在倭人的船隊裡橫沖直撞,所經過的地方隻剩下爛木板和在水中呼救的人。

蓋州號在撞船的時候,兩邊的40毫米速射炮也沒有停,對著受傷的,沒有受傷的艦船猛轟。這時候離的近,完全可以清楚40毫米速射炮的威力。炮彈打到人,人被炸城碎末,打到小船被打成兩截,打大點的船就被打出1米多直接的大窟窿。

李毅為什麼選這爺爺不疼,姥姥不愛的40毫末速射炮,無非就是短時間內,沒有對手會裝備鋼鐵戰艦,155艦炮拿來打船太浪費。76毫米射速不夠,30毫米以下,威力欠缺,40毫米剛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