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二階段戰役開始(1 / 1)
朱肅溱是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這時候,朱琦進來一下子撲到朱肅溱的身上,淚眼婆娑的說:「父王你受苦了!」
朱肅溱:「我很好啊,又沒有受什麼罪,到是你聽說天天工作到子時!也不怕累壞身體?」
朱琦抹了抹眼淚說道:「還好啦!隻是最近把沈陽的學校遷到順天來累了些。」
朱肅溱:「琦兒你做的很好,為父非常的高興。」
朱琦說道:「能給夫君減少一點負擔,我也就忍了,對了父親,母親,哥哥他們來了嗎?」
朱肅溱:「他們都來了,對了紹炯呢?」
朱琦說道:「他是海軍統領,現在出征到南京!他比我忙多了。」
朱肅溱:「他是海軍統領?海軍是什麼,統領又是什麼?」
朱琦解釋道:「海軍就是以前三保太監那樣的海上艦隊。統領就是他們的頭!」
朱肅溱:「那不是很辛苦?權力很大?」
朱琦點點頭:「當然辛苦,天天在海上風吹日曬的,都黑了一大截了。當然紹炯責任也大,他手上武力完全可以催毀大明這樣的一個國家。」
一家人總有說不完的話,然而弘光朝卻在一片惶恐中。黃河對岸,潼關聚集的秦越來越多,真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南下。
秦軍經過2個月的準備,第二階段戰備基本準備完畢,27個營沿黃河一字擺開,準備南下,又在長江沿岸擺下13個營北上,登州3個營。整個長江和淮河之間形成一個巨大的半圓形包圍圈。
秦軍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把弘光朝的人嚇死了。弘光帝再也不管黨爭,帶著親信快馬加鞭,往四川逃去,他實在不敢再等下去,等朝廷裡吵出結果,這弘光朝就滅了。
皇帝都跑了,那還跑了,那還吵什麼?跟著跑唄。諸位大臣忙不迭的收拾行裝,追著弘光帝的路徑一路追隨。其他的好說,隻是路邊的鄉村倒了八輩子血黴。伺候完這批,又伺候另外一批,家裡能吃的都被這些人收羅了去,有良心的留幾個銅錢,沒有良心的,吃了東西,還要卷一點。
以往皇帝跑路,總會有很多的平民百姓追隨。然而弘光帝出逃,老百姓一個都沒有跟去,被征用的民夫無不是悲天蹌地,因為誰都是知道弘光朝沒有任何出路,更何況此去入川,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或者說也沒有命回來!
說回來,弘光帝也非常不得人心的,他就是被這些文官踢出順天城,失去皇帝的資格。沒有權利,那就瘋狂的斂財,搞的名下的佃戶很多交不上租子而妻離子散。現在福王當上皇帝非但沒有給他們帶來一絲好處,反而帶來種種災禍,重稅,抓壯丁,什麼沒有做過?
對於來投弘光帝的書生是悲催的,這些想趁弘光朝剛立,缺少各種人才。匆匆趕到洛陽,拉關係,走門路,錢像水一樣灑出去了,求官的事情有點眉目了,發現皇帝扔下大臣跑了。
這些書生之前的努力白費不說,這洛陽還在前線,那天秦軍攻來了,弄不好連命都不保。這些書生裡,有的家境豐厚,花點錢沒有什麼,權當打水漂了。可是有的書生家境貧困,變賣祖產,或者借了所有該借的,不該借的錢,想博一官半職,結果是傾家盪產。結果就是洛陽城外,弘光帝逃跑的路邊,掛滿了這樣的書生。
弘光帝往四川退的消息傳到順天之後,李毅覺得第二階段的戰略可以實施,於是下令讓守備處審核第二階段進攻時間,很快守備處給出了最早十月初三,最遲十月二十的結論。李毅考慮到延後,就是冬天,弄不好還要拖延到年後,如果妨礙了春耕非常的不劃算,畢竟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李毅為減少類似開封那樣大明士兵的無謂傷亡,在戰前,派出幾乎所有的運輸艇,空中炮艇,和還沒有造幾架的運輸機也上去撒布宣傳單,天啟帝的聖旨印刷品,讓大明官員,士兵放下武器,不要抵抗。
十月初三晴。淩晨,從山西風陵渡到山東濱州1700裡的黃河上,27個營,步兵13個營,騎兵11個營,3個炮兵共計40萬人,渡過黃河。
黃河邊上的開封是首當其沖的,受過到過秦軍一次打擊過的開封。開封守軍撿到宣傳單,得知今天淩晨,秦軍攻城。深刻了解到秦軍的可怕的明軍,誰願意白白丟了性命?在秦軍上岸的時候,開封在沒有一個明軍,因為他們都脫掉了軍服,放下了武器。
郝士膏已經絲毫沒有反抗意誌,上次攔截周王之後,著實嚇到了。雖然把周王的家產和田產分掉,但知道周王家族秉性知道不會為難自己,所以降就降了。郝士膏帶著開封城內所有的大小官員出了封丘門,迎接秦軍進入開封。
十三朝古都洛陽城,每天都在殺人,凡是藏匿傳單者死!這是洛陽留守左光鬥下的命令。每天幾十人被殺,其中有多少人真的傳單,沒有人去追究。左光鬥要的是震懾,凡是藏匿傳單的,是不是他自己拿回來的,左光鬥都不介意拿他人頭來用。如果是富豪那更是巴不得,因為他的家財剛好可以拿來做軍費。
左光鬥現在半個軍事專家,茅元儀給他朋友寄的很多關於迫擊炮,手雷製作辦法的書信都轉已經到左光鬥手中。現在整個洛陽就在造這些武器,特別的是迫擊炮。
在洛陽駐守一支新軍,在弘光帝登基前,福王收買了主要的將領,整支新軍都成為了弘光帝的禦林軍。新軍被弘光帝帶走了,在左光鬥的要求下留了30門120毫米迫擊和3000枚炮彈。左光鬥又讓人仿製了5000枚炮彈,又按照120毫米炮擊炮的原理製造了2門口徑達到1尺的臼炮,光一發炮彈都重達300斤。
在洛陽城內,情報員們在四處活動,想盡一切辦法,策反守城的將士,但收效非常微小,而且還付出慘重的代價。原來左光鬥害怕軍隊被策反,自己派人假稱自己是秦軍說客,向自己認為不可靠的人刺探。結果把軍中大部分不穩定的人都試探出來,左光鬥找個由頭把這些人都殺了。
左光鬥在孟津,虎牢關,硤石關布下重兵,他不求大敗秦軍,隻想延緩秦軍進攻的速度,給弘光帝逃入四川,站穩腳跟的機會。他哪裡知道有個兵種叫空降兵,早去堵弘光帝的路了。
鎮守孟津左光鬥的學生史可法,他直麵的就是秦軍的第一波攻勢。他讓孟津縣民工挖了好多陷坑,又在軍隊必經之路上埋了地雷和絆發手雷。
這些防禦工事都是陷坑,釘板,地雷。偵查連付出很大的代價,也沒有辦法偵查出個大概來。統領部沒有辦法,隻得下令,在渡江中對孟津炮火準備。
渡河開始,黃河孟津沿岸,被炮火密密麻麻的登陸場上河灘,河岸,犁過一遍,使的大部分的黃河案邊的工事都化作烏有,工兵們登陸後,在前麵排雷,部隊緩緩推進。
火炮清理過河灘後沿孟津大路一直延伸,把地上的地雷,手雷引爆,把陷坑炸塌,把釘板炸的粉碎。史可法站在孟津縣城的城樓上,看著那一層層向自己推進的炮灰,看的眼睛直冒火,為什麼秦軍有這樣多的炮彈,為什麼他們有這樣好的武器?把他辛辛苦苦3個多月挖的陷坑釘板,地雷悉數摧毀。
史可法哪裡知道,李毅為南下準備了1千多萬發各種炮彈,結果第一階段,用掉的炮彈還不到2萬發,說難聽的一個零頭都沒有,而且都是用在小縣城的城牆上的,至於大城市,比如太原,西安連一發子彈都沒有打過,更別說炮彈了。
如果說炮彈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開封府了,那時候飛艇打掉的各種炮彈多達5千發,是第一階段用掉的炮彈的4分之一強。當然那頓炮火的收獲也是最大,要不然,開封也不會這樣輕易的投降。
炮火一直向孟津城延伸來,小型飛艇掛在孟津城上空,發出一組組指令,使的孟津城再沒有什麼秘密。炮彈像長了眼睛,把城牆,城樓,縣衙兵營,炮台都精確摧毀。
史可法在火炮就要延伸到城樓的時候,躲進藏兵洞,才躲過一劫。炮火在一炷香的時候停下了,史可法出了藏兵洞,被眼前的情形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