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閒逛義烏城(1 / 1)
徐光啟說道:「宋以後都沒有門閥,但為什麼國家也會羸弱下去?」
李毅說:「宋朝沒有門閥?隻是門閥變成名門望族,比比皆是。韓琦,司馬光,種家,折家等等這些人都是。隻是被朝廷死死的壓製,使他們動彈不得!然而,宋朝對武將,軍人變態壓製,以及對文人過於看重,造成兩條腿一長一短,跛腳走路!時間短,沒有多少關係。可是一旦成為國策,這是要出大事情的,你們也看見後麵的事情了。」
其實李毅還沒有說一個致命的事情,那就是納貢。宋朝的納貢把軍人的血性磨光,文人善變,怕事給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當然這事情誰的看法都不一樣,因為打戰,動的資源是數以千萬,上億兩來計算,花點小錢買個平安,錢從貿易再賺回來。這不是典型文官想法嗎?
孫承宗說道:「難怪你隻要看重軍隊,把軍人的位置抬的這樣高,你不怕出現唐末的境況!」
徐光啟說道:「稚繩你還沒有看出來嗎?攝政王早留手了,那些將官要造反,帶不走一個人!」
孫承宗驚訝:「還有這樣的事情!」
徐光啟說道:「你有聽說秦軍有逃兵,鬧餉的事情嗎?」
孫承宗搖搖頭。
徐光啟說:「你見這樣密入漁網的軍製嗎?」
孫承宗還是搖頭:「所以,我當初看見護廠隊,就讓皇上訓練這樣的軍隊。」
天啟帝說道:「20萬人,才幾年的腐爛成什麼樣子,哎!」
再沒有人說話,這是很不堪的事情,20萬新軍,在李毅進攻中,沒有一支抵抗的,很多自行土崩瓦解,沒有一戰之力。各自回到自己的床位上,每個人都有自己一肚子心思。
天亮了,陽光照射進飛艇,李毅站在舷窗上看著下麵的故鄉,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李毅讓駕駛員降落在義烏江邊的河灘上,這時候的水利工程沒有那個世界那樣誇張,所以,江麵很寬,大約有1裡多。江水轉彎的地方,有大片的鵝卵石灘,停下幾個飛艇還是可以。
李毅沒有微服私訪的心思,跟自己的來的幾個,傷了誰,自己都要後悔一輩子。一行上千人,加上39營留在義烏有一個營,這個營也接到命令,到街上執勤,這樣一算有2千多人,把小小的縣城,圍的水泄不通。
李毅在義烏城裡雖然找不到一點熟悉的地方,卻一切是那麼的親近,鄉音,小時候喜歡的吃食。李毅是看到什麼買什麼,沒有一會兒憨牛身上掛滿李毅買的東西。
李毅自己拿著一段甘蔗,使勁的啃,天啟帝每每吃到節頭就啃不動的了,非讓李毅幫他啃開,而孫承宗和徐光啟兩老頭沒有牙齒,隻能看,這非常不人道的。李毅讓兩衛兵拿刺刀,幫兩個老人把甘蔗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方便兩人咀嚼。
李毅沒有多久就把義烏城逛了一個通透.但義烏的狀況讓李毅不能接受,雖然知道江南比較富裕的,但也知道義烏一直很窮,但沒有想到會窮到這個份上。
主街上有木樓,瓦房,其他地方都是茅草房,而且很小的那種。這樣的房子,隻要大大點的風雨,就會被摧毀。稍微有點火,就會整個城市陷入一片火海!
如果說,房子不能說明什麼,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沒有補丁的是很少的,絕大部分的身上都是打滿補丁的。還有幾個人衣服穿在身上,露出的比遮掩掉的還要多,這不是時尚,而是破到沒有辦法補了。破衣服下麵是一排排紅色的肋骨,像糖醋肋排一樣。
眼見中午了,走累的李毅一行人在街上找了一家比較的大的麵館,給眾人點了一碗過鍋麵。這過鍋麵是義烏一帶特有的,發好的麵團切成小黃瓜一大小的小麵團。塗上菜籽油,用濕布蓋上,等客人來,拉成麵條。
一邊煮麵條,再在小鍋裡,加點豬油,把肉絲,青菜,炒熟(現在還加西紅柿,香菇,有條件的還加河蝦!),再加水煮開,把半熟的麵條再放入炒菜鍋裡。這樣的麵,湯鮮,滋味綿厚,加上義烏的麵條有個特點,就是粗,和筷子差不多粗細,這樣有嚼勁。
這店是2夫妻開的,老公拉麵,老婆掌鍋。老公拉麵手腳很快,隻知道拉麵,而老婆卻是一個健談的,用大明的官話和李毅聊,李毅直接用義烏方言和她聊。
李毅:「老板娘,所以好嗎?」
老板娘「我們小門小點,那當的起老板的稱呼!客官戲弄小婦人了!」
李毅吃了一口:「老板好手藝,這麵不錯。你們開這點幾年了!」
老板娘說道:「快10來年的,天啟2年大旱,田地沒有了收成,開始的石河子路邊支了個小攤,混口飯吃!」
李毅看了一眼房子說道:「這房子是你們自己的?」
老板娘說道:「客官瞧你這話說的,我們那裡買的起這這樣大的房子。這是我們租的,每年要10多兩銀子呢!」
李毅翹起大拇指說道:「兩位好手藝,這10兩銀子肯定不是問題。對了,老板娘前幾天秦軍進城,有什麼感覺啊?」
老板娘抬頭看看說道:「回官爺的話,那些北方漢子都很守規矩,沒有聽到他們什麼事情,隻是那些傻姑娘天天守在軍營門口!」
李毅嗬嗬說道:「這是怎麼回事啊?」
老板娘說道:「還不是那些當兵的英俊,吃的好,穿的好!聽說1千多人的部隊,每天拉進去四五頭三四百斤的豬。那留出來是水都是帶油花的。」
孫承宗說道:「還有這樣的事情?」
老板娘說道:「千真萬確,不過他們平常不出門,不知道怎麼回事?今天全上街了,你看那些姑娘,連臉皮也不要了,使勁往那些當兵身上的靠。」老板娘意識自己說錯話了。
徐光啟說道:「可能是那個大頭頭下來吧?」
老板娘神神秘秘的說道:「是不是那個獅子王,還老虎王,要回來了?不過不像的,那樣大的人物要黃土鋪道,淨水灑街!」
天啟帝來勁了:「要是皇帝來義烏呢?」
老板娘說道:「把不僅要黃土鋪道,淨水灑街,還要家家戶戶擺上香案,焚香沐浴,恭請皇帝駕臨。」
天啟帝說道:「這不是請菩薩嗎?朕什麼時候成了菩薩?」
朕,這個字天下就一個人能說,老板娘立刻拉著他丈夫跪下:「民婦,叩見皇帝!」說完趴在地上起頭也不敢抬。
李毅在天啟帝的屁股上拍了一下,示意天啟帝把兩人扶起。要不然還有很多碗沒有燒呢,怎麼吃啊!天啟帝會意說道:「你們平身,快燒,要不然老虎王要生氣了!」
李毅根本就不接天啟帝的話茬說:「反正現在空,給人家留付鎮店之寶,如何?」
李毅他們已經吃的差不多了,現在等那些其他人吃。李毅出們外,自己吃什麼,他們也吃什麼,李毅和第一批人先吃,第一批吃完了才,第二批人吃,現在也是用這個習慣。
老板娘十來年生意著下來,眼色還是有的,又跪下來叩謝。隨從把文房四寶在桌子鋪開,天啟帝拿起筆端端正正寫下了,頂好吃過鍋麵。放下筆說道:「朕給你留下筆墨,你需得答應朕兩件事情。」
老板娘叩謝:「別說兩件,就是十件,百件都答應!」
天啟帝說道:「第一件事是不要隨意加價,第二件是,貨真價實,不得以次好!」
老板娘說道:「哪那能呢,民婦一定誓死保衛這塊匾額!絕不讓他蒙羞!」
天啟帝說道:「去吧,快做幾碗!」
由於老板娘太過激動,後麵幾碗麵,不是鹽太多,就是沒有放鹽。還好那些警衛飢一頓,飽一頓的,根本就不去管味道。
李毅從新回到大街,想去看看爺爺奶奶住的山村,但想想還是不去了,觸景傷情這事情李毅不願意去做。何以解憂?把街掃光。李毅開啟了大購買的事情,把街上擺的義烏土特產,幾乎都掃光了。
李毅帶來的人不拿東西,但義烏的駐軍是要幫忙的,大包小包把那些帥哥壓的慘兮兮的,邊上大姑娘們有了機會,回家拿繩子扁擔綁喜歡的人挑。
軍隊沒有條令讓百姓不得靠近軍隊,也沒有條令不準女孩子幫忙拿東西,相反李毅鼓勵和百姓多接觸,軍民一家最好。
隊伍無形間大了好多,李毅看見自己飛艇降落的地方,已經人山人海,知道這是看熱鬧的。人群見部隊回來,自動閃開條縫,讓李毅他們通過。
李毅回到飛艇上,躺在自己的床鋪上,想著怎麼把義烏人富裕起來,不要那個世界那樣豪車遍地,能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
天啟帝見李毅躺在床上想事情,走過來問道:「姐夫,你不回家看看?」
李毅搖搖頭說道:「有些東西隻能放心上,不能去觸碰。我的思鄉之毒已解了,就不要去碰觸傷口。」
做個小廣告,我朋友的《詭諜》是一本很值得讀的書。《復興之路1640》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