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酒家見聞(1 / 1)

加入書籤

袁可立看著外麵的景色,對駕車的家人說道:「袁成,速度放慢點,我們不急!」

袁成:「是!老爺!」

袁成把馬車速度放低了下來,馬蹄有節奏的敲擊著柏油馬路,發出有節奏的嗒嗒的聲音。

袁樞沒有進過順天,也就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色,問袁可立:「父親?這些大廈什麼時候建造的?什麼材料建造的?這個風格,完全不似大明的風格!」

袁可立說道:「這些大廈,我辭官的時候,什麼都沒有,這路也不是黑色的,也許都是這一兩年建的!」

袁樞驚訝的說道:「這又動兵,又修城的,一邊還大修的黃河,這國庫的錢真多!」

袁可立眼睛裡都是順天的繁華,充耳不聞袁樞的感慨。袁樞見袁可立的心思不在自己這邊,也無聊的看外麵的景色。

馬路上不僅有馬車,靠路邊上還有那種兩個輪子轉動的自行車,這東西在睢州也有見過,那些家裡有點錢的小門小戶非常喜歡。當然最多還是3個輪子的,商戶拿來載運貨物,或者從邊上的市鎮來往拉人,賺點辛苦錢。

路中間還有幾輛綠色比馬車稍小,沒有馬匹帶動,卻速度飛快的鐵疙瘩飛馳而過。每輛車上麵坐著4,5個軍人,顯然是軍隊專門使用的。這樣奇怪的東西,別說是袁樞,就是袁可立也沒有見過。

袁可立和袁樞在皇城附近,找了一間熟悉的客棧,這個客棧早年間就是接待進京述職的,或者等待分配職位的官員。以前熙熙攘攘的人來人往,眾人間打著各種招呼。現在人明顯少了很多,沒有了寒暄,也當初的滿眼的貴胄。

袁可立對坐在門口桌子邊的小二說道:「來一個單獨小院子,乾淨幽靜點的!」

無精打采的小二立刻來了勁頭,說道:「這位官爺請隨我來!」

袁可立問道:「現在這麼這樣蕭條了?沒有幾個人?」

小二說道:「這位官爺有所不知,現在吏部不再甄選官員,這職能由政司處直接掌握。他們直接下文件上任就可以,不用再像以前那樣,還要到吏部甄選之後才上任,這樣就少了很多官員在此停留。另外,進京的人員,都有自己的招待處,所以人就更少了。」

小二帶著袁可立他們來到一個幽靜的小院,說道:「客官,這個小院有5間客房,還有一個中廳,一個小廚房,裡麵有一應事物。至於肉,菜之類的,可以由我們幫忙采購。」

袁可立說道:「勞煩小哥了,這些瑣事和我的隨從商量就好了。」

小二是有眼色的人,知道這些大老爺最討厭這些瑣事,拿出身上的鑰匙打開小院的門口,請袁可立進去。院子不大,卻很精致,袁可立點點頭,就選定了這個小院。

袁可立住下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讓人拿著自己的拜帖,去徐光啟和孫承宗家投帖,告訴這兩人自己已經到順天,看什麼時間有空接待他們。

做完這一切,父子兩人才鬆了一口氣,無論是孫承宗還是徐光啟都是忙人,見他們的人都在排隊,袁可立知道自己的分量不是很重,需要等待兩人的空閒下來,才能接待自己。

袁可立和袁樞來到前麵的酒樓,在靠窗邊的角落裡,找了一張桌子,點了幾個下酒菜,聽著大堂上人們在說些什麼。大堂很是寬敞,二十多張小圓桌,坐滿了吃飯的人。

這些吃飯的人大部分是以前在朝堂上的官員,而這些官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絕大部分都是魏忠賢弄權時候辭官回家,而又因為李毅奪權閒置在家的那些年輕的官員們。

這些人看到了李毅把大明的疆域基本肅清,朱家再沒有能力奪權。李毅和國庫又有大量的資金,能把大量的資金投入黃河治理,也就有錢,能夠投入到其他方麵。

任誰都知道有強大的武力,又有雄厚的財力,這是容易出政績和名聲的,如果放過了,下次要等什麼時候?

至於對朱家的忠心?算了,他們自己朱家人都不介意,這些人誰會在意?自己的仕途和家族的榮耀重要的多了。有這種想法的年輕人站了絕大多數,而且這些人一般都青壯年,位置普遍都不是很高,棱角沒有打磨掉,他們自負,自以為是,當然也有抱負,他們希望李毅青睞他們,再次起用他們。

袁可立一邊喝著酒,一邊聽著這些人說些什麼,零零碎碎的消息拚接在一起,慢慢的把李毅治下的大明顯露出來。蒙古的廣大,遼東的一望無際的良田,北海捕不完的魚,非洲的黃金,美洲的油田,南洋的農場和橡膠林。

這些都是大明不曾擁有的,現在袁可立知道了,李毅為什麼這樣有錢,國庫為什麼這樣有錢。這些地方都在給大明輸血,向垂垂老矣的大明,輸入大量的資金,物資,糧食,才有現在的強盛。

陳奇瑜也明白了,李毅為什麼要軍隊重新控製大明,他不想被人架空,也不想自己的權力,到達不了最低層的州府,村堡。

這裡的人明顯分成了兩派,一派是內王外聖,一派是內聖外王。內王外聖主要論調就是:以國之財物,結好周圍之邦國,使各國如同兄弟一般,再無戰事。而內聖外王就是漢唐時期的強硬作風,隻有臣服,或者滅國,沒有第三個選擇。

袁可立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一切,他心裡的念頭很明確,內聖外王。如果沒有這個信念,他也不會在登萊的時候,對女真人下那麼重的手。

在這些人爭論不休的時候,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起身說道:「各位莫爭,無論是內王外聖,還是內聖外王都是一國國策,兩個都不能單獨使用,應該兩策合並使用。順應我國,當冬日暖陽,拂逆我國,當夏日之雷霆。我看李毅政策,就是手中拿個錘子的男孩,順眼不順眼,直接用錘子砸!」

應該年輕人問道:「這位仁兄,為什麼說李毅是小男孩?」

中年人說道:「你們看,李毅從長白山老林出來,李毅就拿著他的錘子,開始錘,第一個錘死的是佟養性,還順便錘死了上千人,第二個錘死的是明安和上萬的蒙古人,第三個差點錘死皇太極,當然直接錘死了皇太極的雄心勃勃。

他的足跡,每一步都伴隨腥風血雨。他的錘子就是他的武器和他的軍隊,最遠一次,在瑞典,瑞典在哪裡各位?你們都不知道吧?」

眾人搖搖頭,中年人誌得意滿的說道:「在歐羅巴的北麵盡頭。

現在這兩個城市都是一流的漁港,我們現在吃的魚罐頭很大一部分都那邊過來的。」

中年人嘆了一口氣說道:「這是強漢時才有的氣度,列位,加滿杯中酒,為秦軍賀,為李毅賀,為大明賀!」

眾人加滿酒,一起身喊到:「為大明賀!」

前麵兩句,為秦軍賀,為李毅賀。眾人還是不願意喊出來,畢竟李毅是權臣,而秦軍是他的幫凶。大家心裡還是矛盾的,就像孩子一樣,想要糖吃,又不想叫大人的稱謂,是一個道理。隻是這些人臉皮比較厚,美其名曰,名節!

眾人一飲而盡,落座回去,那中年人也喝掉杯中酒,然後杯口向外,對外劃了一個弧,然後坐了回去。

一個五十多歲的人起身向中年人敬酒說道:「某是保德陳奇瑜,不知道這位是?」

那中年人也起身施禮道:「久仰,久仰,代州孫傳庭見過陳兄。」

陳奇瑜說道:「原來是孫賢弟,久仰!久仰!你剛才說的話,某很有興趣,聽說有一冊世界地圖,不知道孫賢弟有沒有見識過?」

孫傳庭說道:「某也為見識過,聽說大部分是書裡都有,就是沒有見識過。」

陳奇瑜好奇的問道:「那你怎麼知道,瑞典離我們有十萬裡之遙?」

孫傳庭說道:「我有一內侄在海軍服役,他服役的軍艦就去過瑞典。聽他說,軍艦沒日沒夜開,來回需要3個月。」

陳奇瑜說道「原來如此!聽說現在海軍有一艦,長100丈,寬10丈,高20丈,如同一座小山浮在海上。8門巨炮,摧天毀地!可有此事?」

孫傳庭苦笑說道:「我還真不知道此事,我曾經寫信給我的內侄,我內侄說軍事機密,不得打探!你們說好笑不好笑?」

陳奇瑜搖搖頭說道:「前幾年,三邊流寇四處流竄,處處得手,為什麼?還不是到處是他們的奸細,搞的軍隊裡主將晚上吃什麼,穿什麼衣服都被流寇探知,能打贏才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