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當學生的孫傳庭(1 / 1)
當自己加入秦軍,重新學習的時候,發現自己以前能夠拿來炫耀的東西,對別人來說一無是處的時候,就出現了迷茫,這也是孫傳庭的迷茫。
章家升讓自己的勤務兵去請孫傳庭,自己來到已經初具規模的大堤上,站在一架絞車邊上等待。沒等多少時間,孫傳庭跑過來。
章家升直接開口說道:「今天找你來,是和你談談感受!所以你不要緊張,也不要有負擔,就當平常的談話就好了。」
章家升沒有等孫傳庭回答,直接說道:「如果放以前,你是進士,我隻是個秀才,我是沒有資格和你站一起,沒有資格和你說話的!」
孫傳庭想說話,被章家升阻止了,章家升繼續說道:「我說這話,不是挖苦你,而是告訴你,你的迷茫,我曾經經歷過。之所以和你說這個,是因為,讓你明白,改變的不僅僅是地位,還有這個世界。」
章家升看了孫傳庭一眼,繼續說道:「你在順天見過攝政王的,但攝政王有沒有和你說,未來的大明用什麼立國嗎?」
孫傳庭搖搖頭說道:「我見攝政王的時候,隻是談了一些國外的事情,並沒有提起立國根本。」
章家升:「噢!原來是這樣,那我和你說說。」
章家升微微跳起,坐在絞車的平台上,拍拍手,讓孫傳庭也坐上來。孫傳庭也跳上絞車平台,看著章家升,聽他怎麼說。
章家升:「從有漢以來,不!從有史以來,各個王朝都是以農為本,這本身沒有錯誤。因為在生產力底下的時代,平均畝產太低,不得不讓更多人投入農業。」
章家升轉頭問孫傳庭:「這對朝廷有什麼影響,你說說!」
孫傳庭:「知道一些,主要是稅務上的。」
章家升搖搖頭:「稅務上的隻是一部分,更大的一部分是沒有辦法解決失地農民的生計,因為太過重視農業,就壓製其他行業,比如商業,漁業,還有那時候隻是雛形的工業。沒有生計的農民他們選擇什麼,就不要我來說了。」
孫傳庭若有所思的說道:「沒有土地的農民就會拿起武器,爭口飯吃。這樣說來解決民亂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給他們找飯碗?」
章家升點點頭:「表麵是上這樣的,但實際上卻非如此!」
孫傳庭聽到章家升這樣說,知道要說到深層的東西了,於是坐直身體,一副學生的模樣,恭恭敬敬說道:「願聞其詳!」
章家升沒有注意孫傳庭的變化,而是自顧自說道:「給失地農民找飯碗,談何容易?土地就那麼多,而且都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上,這些人會把手上的土地讓出來嗎?那是肯定的,他們不會。
那麼隻能向外擴張,向域外要土地,可是朝廷稅收連連下降,能興兵嗎?軍費都湊不齊,軍人都在餓肚子,這戰沒有辦法打。
出不去,對內又騰挪不開,你覺得給失地的百姓找飯碗現實嗎?每當這時候,王朝開始崩潰了,漢之綠林,赤眉,黃巾之亂,隋之十八路煙塵,唐之黃巢之亂,無不是改朝換代之兆。」
孫傳庭聽到章家升說的非常詳細,聯係到大明的實際情況,身上的冷汗把背後衣服都浸濕了,他想好好再確定一遍,於是問道:「難道先生的意思是,大明已經到了更替的時候了,不是攝政王想更替的借口?」
章家升苦笑道:「更替不更替,我不知道,是不是攝政王的借口,我也不知道。不過回想以前朝代,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以來,就從來沒有一個王朝超過300年的,現在看看年限,也差不多了。」
孫傳庭有點不服氣的說道:「大漢400年,大宋也有319年。」
章家升嗬嗬笑道:「這兩個朝代中間發生了什麼?嚴格說來,漢是兩漢,宋是兩宋。兩漢中夾著一個新朝,兩宋之間是靖康之恥。他們有個重要的共同點,你知道是什麼嗎?」
孫傳庭小心翼翼的反問:「戰亂?」
章家升:「應該說是戰亂導致的大規模人口減少。」
章家升說的輕描淡寫,但孫傳庭知道這背後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魂歸黃泉?兩漢最頂峰的時候,人口就達到了1億上下,現在1600年過去了,人口依舊在1億上下。皇朝不停的更迭,人口也跟隨皇朝的更迭而漲落。
章家升嘆了一口氣說道:「畢竟田裡產出的糧食最終是進入人的肚子,你有沒有想過大明到底有多少土地,產出多少糧食才能養活所有大明人?」
孫傳庭在順天擔任稽勛郎中的時候,工作非常清閒,他經常混跡戶部,兵部,對天下的田畝人口狀況非常的清楚。然而章家升接下說的事情,把他的觀念,把他固定的思維完全打破,而且是從根基上打碎。
章家升說道:「攝政王接管順天後,對大明從新統計了一下。洪武年間天下田畝有8496523頃,一頃是100畝,也就是849652300畝。人口10652870戶,60545812人。也就是說一個人擁有14畝左右的口糧田。按照畝產2擔的平均數,每人有28擔糧食。而且這時候基本沒有田畝隱秘,人口隱秘的情況。
而到成化年間,天下田畝4228058頃,就是422805800畝,人口9210690戶,71850132人。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口糧田才5畝,一年的口糧才10擔。實際情況我們都清楚,田畝被人隱秘,人口也開始隱秘。但可以看出,糧食缺少的情況開始突出。
萬歷30年田畝一度達到了11618948頃,這是因為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使天下隱秘的田產,都暴曬與光天化日之下,而人口卻隻有56355050人。大明經過弘治,正德,嘉靖,萬歷的上百年相對的太平,人口居然少了2千多萬,這說明什麼?交稅的人在極速減少,而隱秘掉的人口非常的巨大,大到比登記的人口還要多。
天啟元年,天下的田畝數又回到了7439319頃,丁戶9835426戶,人口51655459人。你說這些數據還可以信嗎?「
孫傳庭苦笑的搖搖頭,章家升也嘆了一口氣說道:「土地田畝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現在大概的人口,全國人口為1億4千萬有餘。」
孫傳庭也知道隱戶的事情,但沒有想到,居然數字會大到這樣的程度。孫傳庭小聲的問道:「有沒有可能是多報,虛報?」
孫傳庭說出口後就後悔了,他已經見識過李毅下麵的軍政體係,說是滴水不漏都毫不誇張,就算裡麵有錯誤,那也是極其微小的。
章家升搖搖頭:「伯雅,這人口調查,總是隻會少算,不是可以能多算的。其實你也知道,按照萬歷三十年的田畝數,每個人也不過8畝。然而,這江南,蜀中多蠶桑,茶葉,直隸多棉花,這些都是要占口糧田的,一進一出,本來可以生產糧食的人口變成消耗糧食的人口。而且是江南,蜀中,南直隸這些土地肥沃的地方。」
孫傳庭疑惑的問道:「攝政王他知道利害,為什麼不退桑還糧呢?」
章家升笑笑說道:「這有必要嗎?你知道嗎?現在攝政王尋來的,除蟲菊,化肥大量應用,種子優選,以及大量新作物的種植,使得畝產大提升了。水稻從以前的畝產的2,3擔,到現在的8,9擔,甚至10多擔,小麥的畝產也超過了5擔。也就是說,同樣的田地可以多養3,4倍的人口。更何況有番薯,土豆,玉米這些高產的東西!當然還有遼東,南洋大片肥沃的土地,其他不說,光南洋一年3,4熟的水稻,就能夠養活幾千萬人口。」
孫傳庭想起美洲那麼一大塊地方,那裡可以養多少人?更加燃起心中熊熊的烈火,他不再迷茫了,他要讓天下人不餓肚子,讓朝代不因為糧食的關係,一直輪回。
章家升沒有注意孫傳庭的變化,而是繼續的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做著別人思想工作一樣,繼續說道:「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而是工業時代的到來。」
孫傳庭疑惑的問道:「工業時代?」
章家升點點頭說道:「是啊!伯雅你可能對工業時代沒有概念,我給你普及一下!工業時代是鋼鐵,蒸汽機,電動機帶動機械為代表的變化,還有各種化學。」
孫傳庭在章家升的解釋下,更加的迷惑了,他聽說過火車,拖拉機,輪船,沒有聽說過蒸汽機和電動機,當然也就更不知道什麼是化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