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蘇黎世事件的延伸,國家貿易(1 / 1)

加入書籤

李毅當然不知道馬祥麟夫妻討論自己,是否好親近。他看見鄭芝龍的堂弟鄭芝寶,率人奪了蘇黎世報告的時候,感覺被人敲了一悶棍。他好像看見幾十個商人,想搶哪裡就搶哪裡,然後把地獻給國家。

李毅不想成為球長「地球之長」。當然,他也不想應該屬於國家的交戰權,授給一群唯利是圖的商人,更不想把國家的大權給這些商人。

鄭芝寶怎麼處理,成立李毅最大的一塊心病。不獎勵?李毅怕冷了這些海商的心!獎勵?勢必讓更多的海商效仿鄭芝寶的作為!這真的很不好處理。

現在海上貿易越發龐大了,他們搶慣了別國的船隻,開始對周邊的仆從國下手了,朝鮮的毛文龍,倭島上的皇太極,以及南方的幾個國家都派使節來,述說他們被海商搶劫的事情。海商們的行為太過了,李毅覺得有必要約束一下海商們的行為,不能讓他們肆意妄為了。

李毅召集了海軍,海事等部門的人一起商議,作為海事方麵專家和當事人的鄭芝龍也被叫了過來。因為利益的關係,每個部門的人看著手上的文件,表情都不一樣。

海軍的人他們是支持擴張的,所以對這種事情是非常支持的。因為他們有戰爭,國防資金就向海軍傾斜,海軍的軍費比例就會增加。

而外聯部就明顯反對這種不受控製中的事件,外聯部可不想做處處滅火的事情。

陸軍也不喜歡,這就是單純的軍費傾斜問題!他們不想海軍占有太大的比例。

至於商會就很痛恨這樣的事件,因為這些商人每挑一起一次事端,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商業。對商會的人來說,無論是海盜,還是搶別人港口,都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沒有人來交易,國內的生產就會受到影響。雖然現在拉內需是重中之重,但沒有外貿,稅收,市場勢必受到嚴重影響。

鄭芝龍看到這個文件的時候,感覺像被人在後麵捅了一刀,徹骨的疼痛和刺骨的寒冷。現在的鄭家是洗白了的海盜家族,本來就在政界不入流,現在無疑告訴別人,鄭家依舊是海盜家族。

以前在天啟的時候,有錢就有門路,現在有錢卻花不出去。因為本身這些官員比較清廉,誰也不敢收他的錢,當然他也受到李毅的警告過。隻能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做自己的事情,所以鄭芝寶來求官的時候,一口就拒絕了。

他當時要求鄭芝寶安安分分的做點生意,然後把兒女培養好。做官,光耀門楣的事情由孩子他們來完成,誰知道他會弄出這樣一個幺蛾子。

鄭芝龍看看李毅,李毅的臉色像平常一樣,沒有喜怒哀樂,看不出他對這件事情是喜是怒。鄭芝龍在順天這樣久了,他沒有見過一家人有私軍和家丁,都是由保衛局統一調派的甲首。由此可以看出李毅對私軍的態度。鄭芝寶的行為和私軍有什麼區別?

鄭芝龍站起來,向李毅鞠著腰雙手向前拱手,恭恭敬敬的請罪:「攝政王,這事情是芝寶做的太過火了,我回頭就讓他認錯去!」

李毅手壓壓說道:「事情沒有那樣嚴重,而且鄭芝寶的舉動是愛國的,這是要肯定!所以你別激動。」

商會的人:「攝政王,此例不可開啊!此例一開,後患無窮啊,那些商人看見紛紛效仿,我們的貿易就會中斷,稅收就會減少!說嚴重點,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穩定啊!」

海軍的代表說道:「沒有這樣嚴重吧,這兩年的貿易升的很快啊!難道就為一個蘇黎世,他們就不和我們做貿易了?」

交易會的人:「你們海軍部就不要強詞奪理了。鄭芝寶搶奪蘇黎世港,對你們是最有利的,隻要獎勵鄭芝寶,就會出現10個鄭芝寶,百個鄭芝寶,到時候,他們搶奪來的港口,不都是你們海軍的錨地嗎?可是你們想過沒有,沒有貿易,沒有稅務,哪來的錢給你們造軍艦?你會說,搶就是了!隻會搶的蒙古大軍,現在在哪裡?」

海軍的代表被商會的人一係列的詰問,有點理屈。其實他是被蒙古大軍這頂帽子扣住了。蒙古軍隊隻會掠奪和殺人,對當地的生產力造成的破壞是無法修復的。

海軍代表被詰問倒了,陸軍的代表同為軍隊一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總不能因為經費上的偏向,成了敵人!現在海軍被人詰問,能幫一把是一把。

陸軍代表說道:「這和蒙古大軍不能混為一談,雖然搶在軍隊登陸之前,搶下蘇黎世是有點驚世駭俗,但他們的愛國之心還是要表彰的。不過這種事情是不能再發生了,應該立法禁止。」

海軍代表聽到前麵的話是非常高興的,畢竟有人幫自己解圍,可是陸軍的最後一句就把後麵的事情封死了,立法之後,那些海商還能去搶海港嗎?他剛要開口說話,卻被李毅阻攔了。

李毅點點頭說道:「是的,此例不可開,如果那些海商擅自攻擊,形成處處戰爭,是極其危險的,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國家要休養生息,要加快建設。這一切都需要資金,自己國家的資金有限,就需要貿易。貿易是需要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

這兩年,貿易量是上去了,但實際上,外商少了8成,這8成外商去哪裡,我就不必說了。我們大明人能夠賺完所有的錢嗎?不能。因為外商少了,我們的產品出現結構性的暴漲,暴跌。暴漲的無一例外都是鐵製品,布匹。而暴跌的有茶葉,陶瓷,絲綢,糖。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的商船最遠的隻出現在紅海,紅海以內的,鐵製品,布匹,銷售最多,而歐羅巴消費最多的是糖,茶葉,陶瓷,絲綢,化妝品。別和我說科隆,漢堡,哥特堡,那些地方都是國家行為。

為什麼造成這樣的情況?因為紅海以西的路,基本被斷絕,英格蘭,法國,尼德蘭等國商船基本沒有出現,關係一直比較好的西班牙,丹麥的商船都被搶了很多。這些事情,你們海軍部應該很清楚。」

海軍部的代表被李毅說的耳紅臉赤,但李毅並沒打算放過他。李毅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2年前,海運07號失去動力,在哥特堡外海失去動力,在海盜的狂攻下,海運07號自沉。我們怎麼做的?差點滅了瑞典。現如今,我們卻四處做海盜,你們當初的憤怒去哪裡了?還有!難道做海盜的來錢比貿易還更來錢?海盜隻能打劫一次,貿易卻可以反復洗劫他們的錢包,而且還會感謝你們。」

李毅站起,來回走一圈,想起那些自己愛的死去活來的國家,那種巨量的貿易,給國家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說道:「這裡麵還有一個誤區,東西不是賣的越貴越好,一件貨物賺的錢越多越好!特別我們這種國家級別的貿易。打個比方,我們買出一件絲綢服裝,賺到銀子200個銀幣,整個歐洲能買的起這件絲綢的不會超過2千之數。

這樣我們從絲綢服裝,我們能夠賺到多少錢?20萬銀幣!我們來分析一下這20萬銀幣賺回來再分配!這20萬裡,運輸費占十分之一,2萬。從養蠶到繅絲,紡線,然後織成布,再染色,刺繡,一係列加工這些成本,這些才占其中的2成,4萬。剩餘的7成中,1成是稅賦,6成就是各級經銷商的毛利潤。

這些毛利潤支付雇員薪水,行政性支出。剩下的,有些是拿來揮霍,有些就乾脆成為銀坑,銀冬瓜,成為死錢。這20萬個銀幣,國家從中得利的不過是成本加稅收一部分運費,不會操過10萬銀幣。

你們不要以為百姓賺去的錢,不是國家的。我告訴你們,百姓的錢隻要在流動的,都是國家的錢。因為他們都產生大量的價值和稅收。你們記住隻有流動起來的錢,才是錢,才是對國家有利的。那些守財奴,把銀幣熔了,放在倉庫裡,那不過是一塊死物,對國家沒有一點好處。

什麼樣的貿易是對我們現在的國家最有利的?那就是高密集的人工產品,普通人主流消費品。比如成品棉衣!雖然價值不到絲綢衣物價格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但勝在量大。

39

例如,神聖羅馬帝國有2000萬人,我們做出來的衣服能夠提供其中的500萬人,也就有了500萬套。一套棉衣價值5個銀幣,這貿易額就達到了2500萬個銀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