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非侵入腦機接口的曙光:N98(1 / 1)
智雲集團總部,第十一號樓。
該大樓屬於虛擬設備事業部,不過並沒有用於該事業部的主要商業項目,即vr萬向跑步機虛擬設備項目上。
而是用於虛擬設備事業部的另外一個核心項目:非侵入腦接口項目。
這個項目,承擔了虛擬設備事業部的未來暢想:打造一種非侵入式腦機接口設備,用於科幻小說裡那種高度沉浸的虛擬世界!
目前的這種vr顯示器加萬向跑步機的虛擬設備組合,從來都不是智雲集團在虛擬世界領域裡的目標,頂多算是一種過渡設備而已。
當年徐申學向一群頂級投資者們吹牛皮的時候,所描述的虛擬世界用的可是虛擬頭盔,虛擬艙,打造的是高度沉浸的虛擬世界……當年徐申學直接把科幻小說裡的虛擬遊戲以及相應的虛擬設備給搬出來吹牛了。
當然,當年其實也沒人會相信,都知道徐申學在吹牛呢……隻是人家投資者不在乎徐申學吹牛而已。
都是吹牛,普通人吹牛不值一提,但是徐申學吹牛,那就是一個新型的產業概念……放在資本市場裡可值錢了。
智雲集團的市值之所以有那麼高,除了智雲集團本身非常賺錢外,也和徐申學吹出去的很多牛皮有很大的關係……而更重要的是,徐申學一步一步正在實現他當年吹過的牛皮!
這,就讓徐申學吹出去的牛皮更值錢了。
以前徐申學說要重新定義智能手機,他做到了。
徐申學說要打造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智能終端生態業務鏈以及附加的移動互聯網生態,他做到了。
徐申學當年說要搞遍布全球的低軌道衛星網絡,再加上大量無人車,無人機設備組建未來智能化交通網絡……這個智能化交通網絡暫時還看不見,但是他卻做出來了x14無人機以及海藍汽車的l4級別的自動駕駛,還有智雲衛星裡的數萬顆衛星組成的低軌道衛星網絡。
隻要各國的法律跟上,徐申學都敢現在就搞出來一個純無人化的智能交通網絡,問題是各國不敢搞啊……這東西牽扯太大了,各國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開這個先例。
別說智能化交通網絡了,就算是l4級別的自動駕駛,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全麵放開,正式承認海藍汽車的l4級別自動駕駛……受限於法律風險,隻要各國法律一天不通過相關的法律,海藍汽車就一天不會公開承認自己的自動駕駛是l4級別的自動駕駛,永遠都是『高級智能輔助駕駛4係統」
撐死了就是公開承認一個l3高級輔助駕駛!
而l4級別的自動駕駛,還是那句話:無人駕駛車輛出了事故誰來負責?
是車輛所有人?還是乘客?還是海藍汽車這個製造廠商?
一天不解決這個法律問題,就一天不可能實現法律意義上的自動駕駛的,哪怕海藍汽車已經有了l4級別的自動駕駛了。
當年徐申學還吹過說要搞人工智能……他搞出來了,不僅僅搞出來了,而且人工智能的相關技術已經開始深入各行各業,為諸多行業進行賦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而徐申學自己,則是依靠著出售apo顯卡以及其他各類算力芯片賺瘋了。
不僅僅是算力芯片領域,徐申學還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出來了智能機器人以及虛擬設備。
而這又是兩個徐申學當年吹過的牛皮……他很早就說要搞智能機器人,要搞虛擬設備。
結果他還真做出來了。
如今,智雲集團裡的智能機器人一年銷量好幾百萬台,全球各地大量家庭已經購買使用,體驗了一把被機器人伺候的感覺。
虛擬設備雖然還隻是個vr萬向跑步機這種過渡產品,但是依舊具備極大的可玩性,其年銷量好幾百萬台,並且直接促成了全球的虛擬內容產業的高速發展……全球範圍內但凡上了規模的互聯網大型企業,如今一個個都在進軍虛擬內容產業,虛擬內容產業裡的核心支出,也就是虛擬遊戲更是如今各大互聯網企業巨頭的必爭領域。
徐申學當年還說過要搞航天業,要讓太空旅行平民化,要搞空間站,要搞月球基地,要探索外星係……這個就比較扯了,但是也在逐步推進,其重復使用火箭讓人類向太空投送物資的發射成本,從每公斤上萬美元降低到現在的每公斤兩三百美元,而且還搞出來了地月星際飛船,月球基地這種非常科幻的東西。
當年徐申學吹過很多牛逼……但是他都陸續實現,或者實現了一部分!
如此情況下,徐申學說要搞真正意義上的虛擬世界,能夠讓人高度沉浸,獲得視覺、聽覺、甚至嗅覺、觸覺的虛擬世界……盡管聽起來很扯淡,大部分都覺得以目前人類技術水平,不太可能做得出來。
但是……哪怕是那些站在頂層的眾多頂級投資者們,也不敢說徐申學一定就做不出來!
盡管可能性很小,但是萬一徐申學真做出來呢?
這也是很多投資者對徐申學的心態……說信徐申學吧,又覺得他吹牛皮太厲害,信他有種侮辱自己智商的感覺。
但是說不信徐申學,又覺得徐申學不能以常理看待,是真有可能做出來……
這就很讓人糾結!
很多投資者,從多年前到現在,一直都糾結著。
這也導致了當下的投資界有這麼一群人,是深入研究徐申學的……研究徐申學的性格,行為邏輯,投資邏輯,管理企業的邏輯等等。
試圖通過研究徐申學這個人以及行為模式,進而去分析徐申學涉足的一些產業的成敗興衰,然後輔助自己的投資策略。
頂級研究機構裡針對徐申學的研究報告,要價很高的……購買的人也都是那些大型投資機構。
這些頂級投資機構,都開始研究徐申學這個人本身了,可見徐申學對當下投資界造成的巨大沖擊……
徐申學的一切成就,他的很多企業的經營模式以及邏輯……從傳統的商業角度去看,不管怎麼樣都無法獲得如此高度的成功!
比如困擾全球商界多年的智雲集團的『研發導向』的核心經營策略,稍微對智雲集團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它的經營模式非常特殊:智雲集團的經營模式是以研發為核心導向。
人家智雲集團也沒有隱瞞這一企業的核心經營策略,在很多場合裡都會進行公開宣傳的,徐申學召開智雲集團總裁會議的時候,一些公布出去的會議畫麵以及內容乃至演講稿裡,都頻繁提及『研發導向』這個詞匯。
但是這就很不合理啊!
智雲集團整個企業的運轉,似乎並不是為了賺多少錢,搞什麼產業,而是為了研發本身……
智雲集團賺的錢越多,研發項目也就越多,研發投入也就越大。
通過對技術研發的巨大投入,來獲得大量的頂級先進技術,然後再利用這些頂級先進技術進行商業化,獲得龐大的營收以及豐厚的利潤。
其他企業要是這麼搞,早破產了……但是人家智雲集團則是活得好好的,不僅僅活得很好,而且還越來越壯大,迄今已經成長為了全球獨一檔的高科技巨頭。
這就讓無數商界人士無法理解,智雲集團的成功,違反了大量的傳統商業經濟理論,這導致它的成功就顯得很不正常。
他們的所有困擾,徐申學都有答案,但是徐申學不可能告訴他們!
畢竟,徐申學總不能告訴他們:其實我有一雙看過未來的眼睛,而且還有個科研係統可以提升大量科研人員的研發能力。
我這一套,你們學不來!
別說學我者死了,似我者也得死!
作為徐申學向很多投資者吹過的牛皮之一:虛擬世界!
徐申學之前已經搞了vr+萬向跑步機的過渡虛擬設備,但是在徐申學看來這還不夠,遠遠不夠,他要的是真正的虛擬世界!
而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就是通往真正虛擬世界的通道!
為了搞虛擬頭盔,打造真正意義上的虛擬世界,智雲集團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領域裡已經投入巨大,累積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一百三十億美元,今年的研發預算就規劃了五十億美元。
整個項目有著數千名研發人員從事各種各樣研究。
位於總部的第十一號樓裡的研究人員,隻是最核心的一部分研究項目所在而已,在其他地方的分公司裡也有相關的研究項目組。
今天,智雲集團總部的第十一號樓三樓的一個實驗室裡,多名實驗人員正在努力工作著,突然,其中一個人站了起來:「王哥,你來看看,這數據有些不太對啊,n98號實驗的信號分類精度已經達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八了!」
當即有一個年輕人走過來,俯身在電腦屏幕前看了起來,屏幕裡密密麻麻的各種實驗數據在外人看來,看了都得犯迷糊,但是他卻一眼就看出來了其中的多個數據異常。
「我們用的信號分析算法,都是同一套算法,之前最好的表現是第三項目組那邊的百分之九十三,而他們是動用集團裡的算力中心的大算力進行分析,這才達到的數據,我們這邊隻是用實驗室裡的小型算力主機,算力不足以支撐數據模型做到這個精度的。」
「這有點像是我們上一次n78號試驗的情況,那一次信號精度也是達到了這個類似數據,結果你們也知道了…信號采集的連信號深度出現了問題,連深度信號都沒有,自然也就沒有什麼雜波了!」
「來,都來幫忙,看看哪裡出了問題!」
「我估計是收集信號的時候,實驗體和電極的接觸可能出現了一些問題,沒能收集到足夠多腦電波信號,導致算法計算的結果出現了偏差!」
「還有算法模型的數據輸入也檢查一遍,看看數據輸入有沒有出現問題,尤其是需要人工輸入的數據,每一組數據都要進行雙人交叉檢查。」
項目組裡的實驗人員們開始忙碌了起來,有的人開始檢查測試軟件,尤其是算法,看看有沒有出現問題。
有的人開始到後方的實驗室裡,給實驗猴子佩帶的電極頭盔進行檢查,看看硬件部分有沒有出現問題,尤其是重點檢查由新型電極材料打造的信號收集貼片。
以往的很多實驗裡,信號收集貼片就經常出現一些小失誤,最後導致結果失誤,甚至出現過收集的腦電波信號經過算法處理後,信號分類精度達到無限接近百分百的情況……這種情況一般都是信號沒能收集完整,看似有百分百的信號分類精度,但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
智雲集團研究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重點研發的技術指標就兩個:信號收集、信號精度。
信號收集,就是利用各種手段收集腦電波信號,這裡頭的技術難度就是如何提升時間分辨率以及空間分辨率……說白了就是收集轉化的及時性,這涉及到一個信號延遲問題;還有大腦是一個3d物體,你不能隻收集表層信號,而是要收集整個大腦的信號。
這對信號采集技術提出了非常嚴苛技術考驗!
信號精度,這方麵的技術主要是利用大數據模型進行智能化分析,也算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一個分支,盡可能的利用算法來排除腦電波裡的無用雜波,比如各種生理噪聲,外部電磁型號的影響,並且把腦電波裡的各種有用腦電波信號進行分類,轉化為各類電子信號,然後進行輸出!
眼前的這個項目組裡從事的主要是信號收集領域裡的電極材料研發……說是材料研發其實也不太正確,他們這個項目組本身並不搞這些材料,而是從集團以及兄弟企業裡龐大的材料庫裡挑選適合的,然後進行理論分析,再進行實際測試,找出來最適合的材料。
智雲集團以及仙女山控股,乃至海藍汽車,南門航天,威酷實業等徐申學旗下的企業,每一個都擁有大量的各種各樣的材料研發中心,無數研發人員從同時各種各樣的材料研發。
因為他們的材料研發,用的是人工智能材料研發,直接通過材料研究算法進行推導,所以成果也非常多。
每一天,都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新型材料被研發出來……
當然,成果多,並不意味著這些材料成果都有用!
實際上,用人工智能算法研究材料,模型隻會根據研究者的一些理論以及技術路線推導出來大概的技術路線,後續還要人工進行進行各種實驗,完善……而最後做出來的東西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用,人家大數據算法可不知道,一切都是未知的。
這種人工智能材料學,和傳統目的性非常強的材料學研究,是有極大區別的!
傳統材料學,是大海撈針……從無數個可能性裡,最終尋找到或者合成出來一種自己想要的目標材料。
而智雲集團搞的人工智能材料學是寧殺錯不放過,弄個新理論就讓大模型去推導,然後根據推導結果,搞出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材料……至於這些折騰出來的新材料有什麼用,研究人員自己也不知道……說白了就是沒什麼目的性的材料學研究,甭管有沒有用,先搞出來再說。
這就導致,看似研究出來了很多新材料,但是99.99%以上的各種新材料研發出來後都沒什麼實際價值,或者說一時半會的找不到什麼實際應用價值……
主要是因為搞出來的各種新材料實在太多了,研究人員不可能對每一種新材料都進行全麵測試的。
沒那麼多人手,沒那麼多時間,更沒那麼多試驗資金。
研究人員們搞出來這些新材料後,頂多就是進行一些常規的測試,如果沒有發現什麼特殊之處的話,那麼頂多就是記錄一些常規特性,然後就扔進材料封存庫去了。
這些材料研發出來後,有極其個別的幸運兒會第一時間被證明具有某些實際價值,比如當年的mmk34超導材料,這東西剛被研發出來,就被研究人員發現了具有常溫常壓超導特性。
但是……幾乎99.99%以上的各種新材料都會被扔進新材料封存庫,作為技術儲備而存在。
這樣的所謂封存新材料,徐申學手底下的各種企業裡封存了茫茫多,涉及無數個領域,啥玩意都有……
不出意外的話,它們中的絕大部分都會一直封存下去,沒有任何價值……並不是所有新材料都具有實際價值的,很多都是沒啥意義的所謂新材料。
也有極少數的幸運兒因為某些特性,在某一天裡被某個領域的研究人員翻出來,然後進行更詳細,更細致的各種測試,最後發現其具有某種實際價值,進而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
而第十一號樓的這個腦機接口的電極材料項目組,其日常工作就是從集團以及兄弟企業裡茫茫多的各種封存新材料裡,挑選出來一些符合基本特征的新材料,然後進行深入測試,看看能不能用來作為收集腦電波的新材料使用。
項目組的成員檢查了一大堆忽,最後得出來的結果是:沒有任何問題……
既然找不出來明顯的問題,那麼項目組也就進行了重復試驗以及對比試驗……這裡頭肯定出現了某種問題,至少他們一時半會的還沒有發現,他們試圖利用重復試驗以及對比試驗,看看能不能找到潛在的問題。
如果真出現問題了,又找不出來的話,後續的實驗也沒辦法展開了。
然而半個多小時後,項目組裡的一群人看著電腦屏幕上的數據,神情各異。、
「信號分辨率的數值太高了,這不是正常數據,現在的百分之99.999,比我們第一次的實驗數據還要更高,這明顯不正常,肯定是哪裡還有問題我們沒有找出來!」
然後也有人道:「但是我們已經進行了反復檢查,信號收集設備以及算法模型都沒有問題!」
「而且,我們的對比實驗結果也出來了,采用之前的材料電極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後,信號分辨率隻有百分之八十二,和我們之前的實驗數據是一樣的!」
這個時候,項目組裡的一個年輕人道:「有沒有可能,現在的這個數據本來就是對的!」
這話剛落下,就有人道:「這怎麼可能……這個信號分辨率數據明顯超出了實際情況,以目前的技術條件,尤其是我們隻是使用實驗室的小型主機算力支持下,是不可能做到近乎百分百的信號分辨率的。」
「怎麼不可能?我們幾乎排除了所有的答案,那麼剩下來的答案哪怕再誇張,那也有極大的可能是正確的答案!」
「我們對采集的信號進行仔細分析……我們之前並沒有對新電極材料采集的信號進行原始分析呢,都是直接把信號導入到了大數據算法裡進行分析了,萬一我們真的找到了一種適合的新信號采集材料……」
這話說出來後,眾人沉默了會,然後項目組的組長道:「我們直接對信號進行人工分析!」
緊接著,一群人又忙了起來。
這一次,他們沒有直接使用之前的成套分析方案,把數據直接導入係統,而是直接采用更加原始的方法對收集來的信號進行分析測試。
僅僅是幾分鍾後,就有人道:「這個信號收集的空間分辨率太高了,之前還沒有察覺到,這個空間分辨率已經能夠把深層腦電波信號都收集到了。」
「信號收集的數據量太多了,其數量級比我們預測的至少要多二十倍以上!」
「還有你們看,這些深層腦電波數據,是我們之前沒有收集到過的!」
一時間,實驗室裡眾人都有了眾多的發現,而項目組的組長盯著屏幕看了好半天,最後看向一旁的實驗用的腦電波收集電極貼片,上麵還有著明顯的標簽:n98!
這是他們從兄弟公司仙女山控股的儲備材料庫裡,找出來的一種新材料n98,進而製作成為信號收集設備。
原本以為,這隻是他們項目組團隊無數次嘗試中的一次普通嘗試而已,不會有任何結果……畢竟他們項目組嘗試過的材料有上千種之多,而和他們類似,專門為了尋找新型電極材料的項目組還有幾十個!
但是現在……一切的數據都在證明,他們似乎真的找到了一種全新的,甚至在性能上具有巨大突破性,擁有巨大實際應用價值的新型電極材料。
有了這種材料,再搭配上專門的大數據模型算法,其信號分辨率甚至能夠接近於百分之百!
而這……將會極大地解決整個非侵入腦機接口項目組的核心技術難題:如何更多、更好、更準的收集腦電波信號。
而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又是智雲集團未來虛擬世界項目的核心技術!
他們的這一次嘗試實驗,也許為整個虛擬世界項目撬開了一條縫,讓項目得以看見真正成功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