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八號火箭的第二次試飛(1 / 1)
汽車作為一種特殊的大件工業消費品,存在著非常明顯而強烈的保護主義,這一點在幾乎任何一個稍有汽車工業體係的國家裡都存在的,無非就是根據自己的利益做出不同的保護策略而已。
這也是徐申學在海藍汽車的海外市場擴展之中,采取工廠換市場的原因之一……連組裝工廠都不搞,對方不讓你進去,各種設限。
當然更加重要的是,自家掌控了諸多核心技術,能夠卡別人脖子的那種……
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算力芯片了……算力芯片不僅僅為智雲集團帶來龐大的營收和利潤,在很多場合裡也成為了徐申學和國外財團談判的籌碼。
對方要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就必須需要算力芯片,尤其是apo係列顯卡……而這顯卡可是供不應求的,並且在部分國家裡還限量供應呢。
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在印度……智雲集團每年隻給印度市場五萬片最先進的apo6000顯卡的配額,印度市場想要購買更多的apo顯卡,就隻能購買落後一代的apo5000s顯卡。
理由是apo6000顯卡產能有限,要優先供應給戰略合作夥伴。
而印度的企業,不是智雲集團的戰略合作夥伴……至於怎麼樣才能夠成為戰略合作夥伴,這裡頭的值得說道的東西可就多了去了。
比如智雲的各類智能終端產品進入印度市場一直都要承受不菲的關稅,印度一直想要讓智雲集團去印度設立組裝工廠生產手機等各類產品,但是智雲集團一直不鳥他們……甚至也不準許其他廠商以及是各種供應鏈廠商跑到印度去設廠。
我不去,你們也不準去,誰敢去我就封殺誰!
因為各種廠商如果也跑過去設廠的話,就能夠利用關稅優勢打擊智雲產品。
智雲集團表示:我們必須公平競爭,我頂著高關稅去印度市場銷售產品,你們也必須頂著高關稅去印度市場銷售產品!
最後大家一起齊心協力,逼印度降低智能終端關稅……
誰要是敢跑去印度設廠,繞過關稅壁壘,當全球智能終端廠商的叛徒,那就不要怪我徐申學不講情麵了!
所以當代的印度市場裡,手機的售價是比較貴的……而且一般都是以低端手機,性能落後手機為主,本來當地收入就低,關稅還高,所以在當地自然也隻能售賣
這個時空裡的印度智能終端製造產業,幾乎沒有發展起來。
當地有一些所謂的本土手機品牌廠商,其實也是國內代工的貼牌產品……
手機為代表的的智能終端如此,汽車產業就更不用說了,而且汽車的關稅還更高!
手機產品,印度還沒什麼辦法,他們幾乎沒有自主研發、生產能力。
而汽車的話,這又不一樣了,人家印度也是有汽車工業的,雖然都是技術水平比較低下的一些低端燃油車型,但是人家也是有的,所以在汽車關稅領域裡,印度方麵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
人家自己有一些印度國產的低端燃油車,比如塔塔,再加上部分日本或美國,德國等車企在當地的合資組裝工廠,他們是有汽車自主能力的。
差一些又不是不能用!
所以不管是什麼海藍汽車,還是特斯拉,又或者是其他什麼汽車廠商,想要進入印度市場,要麼頂著超高的關稅去賣,要麼是要去當地設立工廠。
然後,海藍汽車集團不鳥印度市場……反正當地的人均收入也不行,沒幾個銷量,去折騰乾啥,跑過去花費巨資搞一個組裝工廠,還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收回成本呢。
而且投資大,收回成本時間漫長都還算是小事,關鍵的是當地對外資企業而言,營商環境極為惡劣!
跑過去投資建廠,搞出來工廠後,這個工廠最後歸誰那可真不好說。
別說海藍汽車了,就連特斯拉也不搭理印度市場……
徐申學也推動了非正式的智能終端以及電動車領域的核心技術,如動力電池以及其他核心零配技術。
問題是……
印度那邊想要搞電動車,不管是乘用車或者是什麼兩輪車,三輪車都可以……但是你隻能采購我的動力電池以及電池管理芯片以及其他一係列的核心零配件。
汽車關稅問題,長期以來都是徐申學和印度當地一些財團的主要矛盾,也是導致印度市場長期都無法獲得充足apo顯卡配額的主要原因。
如果不是一旁還有個amd試圖謀奪市場,為了維持apo顯卡的全球敞開暢銷的名頭,避免各主要國家的用戶產生顧慮,然後轉身去硬著頭皮使用amd的計算卡。
徐申學甚至都想要把apo顯卡直接對印度禁售了。
印度如此,其他很多國家也有類似情況,隻是情況輕重而已。
汽車關稅問題非常復雜,現階段是不可能出現徹底解決方案的。
隻能是一步一步來,比如隨著固態電池的進一步成熟,大規模使用後,在全球範圍形成了大規模廣泛使用固態電池電動車的浪潮,印度在內的其他國家遲早是要跟進的。
到時候,他們就算不願意直接進口整車,但是固態電池他們總得進口吧!
賣個電池,也挺好的……畢竟動力電池在電動車的成本裡占比過半呢。
————
依靠技術的持續進步,形成獨一無二,乃至壟斷技術優勢,甚至形成卡脖子的情況,進而抵消海外市場的保護主義,這是徐申學在諸多產業布局上的主要策略。
畢竟要撬開海外市場,要麼是依靠堅船利炮,要麼是東西好到不一定程度讓對方不得不買。
堅船利炮在現代環境裡已經不太靠譜了,畢竟依靠這種辦法撬開尋常小國的市場也沒啥用,市場規模太小,主要的工業消費品市場都在經濟發達的中等乃至大國裡呢,對這種國家搞堅船利炮,難度太高不說,而且很容易導致世界重啟……
依靠產品要麼讓對方不得不買,要麼是搞性價比優勢……這種模式也是國內大部分產業采取的模式,不過對於徐申學旗下的產業而言沒啥用,因為徐申學旗下各企業的產品,尤其是智雲集團和海藍汽車而言,那都是高端的代表。
從來沒有性價比可言!
搞不了性價比,那隻能搞技術優勢了,這也是徐申學旗下諸多企業的強項。
隻要自己的產品足夠強悍,足夠先進,最好來個不可代替,對方遲早得來求著自己把產品賣給他!
apo顯卡就是典型案例!
全球範圍內,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apo顯卡征收額外的關稅。
大部分企業都得求著智雲集團買更多的apo顯卡給他們。
————
進入七月份後,徐申學審閱了旗下多家重要公司的報告,然後又飛到了瓊州島。
他每一次來瓊州島,基本上都是為了來看重要的發射活動。
這一次也不例外!
今天是八號火箭的第二次試飛實驗!
之前的八號火箭第一次實驗實驗裡,雖然一級助推器成功回收,但是二級的紅龍航天飛機則是失敗,為全球觀眾們上演了一番昂貴的流星雨表演。
同時一級助推器雖然回收成功,但是在發射過程裡也出現了多台發動機出現故障的問題,看似回收成功,但是存在著巨大的技術隱患。
南門航天的首席火箭科學家鄧飛躍,向徐申學介紹著這一次的試飛情況:「在第一次試飛之後,我們對朱雀c型的發動機以及八號火箭上的發動機並聯控製係統,還有燃料輸送係統等多個重大子係統都進行了升級改進,累積修正或優化了五十多項各種技術問題!」
「一個月前,我們單獨對改進後的一級助推器進行了飛行實驗,在十公裡高度的飛行實驗裡,我們的動力係統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沒有發動機出現故障,同時回收也順利完成!」
「按照我們的判斷,八號火箭的一級助推器問題已經不大了!」
「二級部分的紅龍航天飛機,我們也對動力係統進行了深度的改進,累積修正了三十多個技術問題,改進後的紅龍航天飛機順利通過了地麵測試!」
「不過受限於紅龍航天飛機的體積以及重量,還有動力係統,我們無法讓它單獨起飛進行飛行實驗!」
「這一次的八號火箭飛行實驗,主要目的就是驗證改進後的紅龍航天飛機!」
徐申學聽到這裡道:「一級助推器部分完善了也是屬於重大的技術進步,是可喜可賀的,至於航天飛機部分,我們就看看這一次的飛行實驗如何,成功了自然是大好事,如果是失敗了也不用沮喪,繼續改進就是了!」
鄧飛躍道:「說實話,這一次我們的信心還是比較大的,畢竟我們搞航天飛機也很多年了,從白龍一號航天飛機,再到白龍二號航天飛機,我們已經解決了航天飛機的大量技術難題,紅龍航天飛機雖然是新研發的,但是大量的技術依舊沿用白龍二號航天飛機的成熟技術!」
「其技術難題,按照理論上來說是沒有一級助推器火箭大的,如今我們連一級助推器都搞得七七八八了,沒道理這個紅龍航天飛機搞不出來!」
「就算這一次還是炸了,我們後續多試幾次總能搞出來的!」
鄧飛躍在徐申學手底下搞火箭多年,自己都已經不知不覺中也養成了不太在乎火箭實驗失敗的心態了。
一邊炸一邊研發,這是南門航天的研發常態,也是能夠在短時間裡陸續獲得重大技術突破的核心原因。
徐申學抵達南門航天的當天晚上,南門航天還在自家的發射基地裡,抽空發射了一枚七號火箭。
南門航天的發射任務還是比較多的,而一年也不是每一天的天氣都適合的,尤其是南門航天的發射場在瓊州島,經常還會遭到台風襲擊等。
所以有好天氣的時候,南門航天往往都會發射一枚火箭。
畢竟南門航天的發射任務太多了,來自智雲衛星的地球以及月球衛星通訊網絡的發射訂單就非常多了,每年都要打上百枚火箭呢。
有時候時間安排緊的時候,一天裡都會連續發射兩枚甚至三枚火箭呢……反正南門航天的發射場經過多次擴建後已經劃分了三個發射場,每一個發射場都可以承擔五號、六號、七號火箭的發射以及一級助推器回收任務。
而八號火箭因為比較特殊……它太大,太重了。
所以隻有新建設的三號發射場裡才能夠滿足它的運輸、發射、回收需求!
最大起飛推力兩千噸的七號火箭,在夜空中騰空而起,其場麵還是相當震撼的,該火箭別看隻是南門航天新一代火箭計劃裡的低級別火箭。
實際上七號火箭是目前現役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使用的朱雀c型液氧甲烷發動機推力強悍,而且自重極低,整體推重比非常高,再加上七號火箭采用七台朱雀c型發動機並列的方式,讓七號火箭獲得了非常龐大的起飛推力。
其一級助推器一次性使用,白龍二號航天飛機回收的模式下,依舊能夠獲得近地軌道七十五噸的發射載荷能力。而一級助推器進行懸臂回收的模式下,其近地軌道的發射載荷能夠五十噸。
而實際上,七號火箭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使用可回收模式進行發射的,因此五十噸的可回收發射模式下的載荷能力已經夠用了。
今天的七號火箭,采用的就是兩級回收模式!
其發射的載荷也不是普通的飛行,而是一枚重型通訊衛星!
該重型通訊衛星由智雲衛星所研發,乃是他們研發的新一代重型通訊衛星,采用了大量的新型技術,包括新一代的激光通訊技術,其通訊帶寬非常大。
這顆重型通訊衛星,將會被發射到地球同步軌道上,充當智雲衛星網絡的的重要通絡通訊節點,同時也是用來和月球衛星以及基地網絡進行中繼通訊的重要節點。
智雲衛星正在構建連接地球、月球的地月高速大帶寬通訊網絡,為後續的月球基地計劃提供充足的高速網絡帶寬支撐。
畢竟整個月球基地計劃,各類設備都是采取無人自動化運行的,而無人設備雖然日常時候可以通過自動化程序以及人工智能算法來進行控製,但是依舊免不了要和地球上或者太空空間站上的的指揮中心進行信息交互。
因此地月之間的高速網絡帶寬就成為了硬需求!
之前的地月通訊網絡雖然也能用,但是帶寬太小,而且也不穩定,用起來就不夠順暢!
為此,智雲衛星打造了新一代的地月衛星通訊係統,而今晚七號火箭發射的,就是第一顆用於該網絡的重型通訊衛星。
七號火箭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火箭了,其發射過程順風順水,比火箭升空後沒有多久,一級助推器就順利返航成功回收。
而二級的白龍航天飛機則是要晚一些,它還要繼續向上飛行一段時間,然後經過多次變軌後,才能夠把重型通訊衛星送到指定的高度和方位,完成這一係列任務後,這艘白龍航天飛機才會啟動返航程序,估計要到明天白天才會返航了。
第二天,徐申學也順利看到了這艘編號為白龍18號的航天飛機順利返程……白龍18號,也意味著這是南門航天所製造的第十八艘航天飛機,這也是它第四次執行飛行任務。
這艘白龍18號航天飛機,將會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檢修後投入下一次的飛行任務裡。
而這個時間不會太長,畢竟南門航天的發射任務很緊張,哪怕是多艘航天飛機輪流執行任務,也不是很夠用,尤其是隨著五號以及六號火箭的庫存使用壽命逐漸到期,配套的白龍一號航天飛機也陸續到使用壽命。
等五號以及六號火箭和配套的白龍一號航天飛機陸續退役後,七號火箭以及配套的白龍二號航天飛機,就會成為南門航天最為核心的火箭係統,其發射任務是非常繁重的。
為此南門航天這邊還在繼續生產七號火箭的一級助推器以及配套的白龍二號航天飛機,預計總產量會非常大。
至於更牛逼的八號火箭,這東西目前還無法投入商業運營呢,就算是未來投入商業運營了,執行常規任務的時候,其運營成本其實也不會比七號火箭係統便宜太多。
但是在任務執行靈活性上,則是遠不如七號火箭。
畢竟七號火箭這種火箭,單獨發射一個高軌道重型衛星也不會浪費,但是用八號火箭來發射的話,那就存在巨大的運力浪費了,得多個載荷湊一塊一起發射,這就比較麻煩。
徐申學來到瓊州島的第三天,八號火箭的第二次試飛展開。
這一次試飛同樣引來了大量的現場觀眾圍觀,同時也有大量的網友們或電視機的觀眾門頭通過各種網絡直播或電視直播進行觀看。
不出意外,這一次飛行的八號火箭上同樣刷滿各種廣告語……雖然這一次實驗飛行的關注度沒有首次飛行那麼大,但是南門航天的整活能力很強的,其第二次試驗的關注度依舊不低。
對於很多企業而言,其廣告價值依舊不小……如果再來個大爆炸,那就更好了!
隨著八號火箭的巨大身體,再一次騰空而起,現場觀眾也好,觀看直播的觀眾也好,都是忍不住為這種人類的頂級造物而震撼。
八千噸的龐大火箭起飛,那場麵實在是太讓人震驚了。
八號火箭的第二次試飛,起飛過程和就和鄧飛躍等工程師們預計的一樣,一級助推器沒有出現問題,尤其是最為核心的動力係統部分,沒有發動機出現故障。
火箭升空不久,八號火箭的一級助推器順利和二級紅龍航天飛機分離,一級助推器開始按照預定程序返航。
分離的時候,徐申學和鄧飛躍等人都在密切關注著大屏幕……上一次試飛的時候,紅龍航天飛機在分離後沒有多久就出現發動機故障,進而導致實驗失敗,被迫自爆解體。
現在,真正的考驗來了。
「紅龍航天飛機發動機點火!」
「點火成功,紅龍航天飛機按照預定計劃繼續爬升!」
五秒,十秒,三十秒……徐申學看著大屏幕上的畫麵,一邊看著計時。
三十秒過去了,紅龍航天飛機依舊繼續爬升,並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尤其是發動機問題。
不久後,指揮中心裡又傳來聲音:「紅龍航天飛機發動機關停!」
這是紅龍航天飛機的既定實驗計劃,要進行反復的發動機點火,熄火,姿態調整,釋放衛星等實驗。
當然,為了避免實驗失敗導致的巨大損失,這一次攜帶的衛星還是比較便宜的智雲衛星的低軌道衛星,這種低軌道衛星都是工業化量產產品,很便宜的,智雲衛星每年都往天上發射好幾千枚呢,爆炸了也不用心痛……
別說爆炸了,其實智雲衛星那邊的低軌道衛星,每年都得掉落上百個。
因為低軌道衛星本來軌道就比較低,在稀薄大氣層內運行,軌道掉落的比較快,使用壽命本來就很一般。
而且智雲衛星為了控製成本,使用大量的廉價材料和零部件,導致這些衛星的設計壽命本來就比較短,早期的低軌道衛星設計壽命隻有五年左右呢,後麵的新型低軌道衛星設計使用壽命也不超過十年。
所以就能看到智雲衛星的低軌道衛星,每年掉上百個的情況,過幾年還會看到更多……尤其是早期大批量發射的低軌道衛星到了使用壽命後,一年掉上千個也不稀奇。
也正是因為這種低軌道衛星足夠廉價,才會搭載在八號火箭的白龍二號航天飛機上充當實驗載荷……炸了也不心痛。
當紅龍二號航天飛機還在太空中繼續執行試驗任務的時候,八號火箭的一級助推器則是一路返航,最終成功的通過懸臂回收的方式進行回收。
不用多久,又傳來了好消息,紅龍二號航天飛機抵達預定高度和方位,成功釋放了一批智雲衛星的低軌道衛星,隨後啟動返航程序。
當天下午,人們在南門航天的航天飛機回收機場內,看到了從太空返航的紅龍二號航天飛機,然後順順當當的降落在機場裡。
隨後,南門航天正式對外宣告,八號火箭的第二次試驗飛行,取得了圓滿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