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仿九鼎(1 / 1)

加入書籤

「咚……」

金色大鼎徑直落到陸正的麵前,發出一陣沉重的聲響。

濃厚的天地氣運包裹向陸正,不加以引導就向著陸正沖去,勢要融入陸正的身體。

附近的眾人表情變幻不定,特別是那幾位老者的神色難以保持平淡。

還以為是陸正施法引動了這尊重鼎,結果是其中的氣運金龍主動跑來找人家。

家族守護了數百年的寶物結果自己留不住,反而主動親近外人,這放在誰心裡都沒法淡定。

陸正見得這些人的表情,也很快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

他在那裡嘗試拒絕天地氣運,奈何氣運太過濃厚,連他都沒法做到完全阻止,隻能任由一些氣運入體提升自身。

陸正不禁看向那幾位老者,開口道:「你們不出手阻止一下?」

幾人聞言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他們要是能阻止就好了。

剛才重鼎飛出大殿的時候,他們因為沒有封印住重鼎,就受到了強大的氣運反噬。

眼前這副場麵,他們心裡想動也不敢動。

國器重鼎選中的人,這意義非比尋常,也不是他們能夠阻礙得了。

現在繼續出手,不僅會受到重鼎的反噬,還可能會遭受陸正本身氣運力量的反噬。

到時候他們的修為和壽元都得折損更多,更加得不償失。

如今這樣的狀況,這尊國器與陸正之間的聯係,比他們這些皇室中人更深。

事已至此,他們也隻能麵對這難以預料的事實。

一位入了佛門的老者不禁心中一嘆,悠悠開口道:「陸施主果然是得天眷顧之人,這是屬於陸施主的大機緣,我等豈能出手阻攔。」

陸正不禁道:「話是這麼說……但你們再不出手的話,我感覺這鼎真要跟我跑了……」

陸正感覺自己根本壓製不住這尊鼎,這東西恐怕是一件準道器,接近聖品的器物,還蘊含氣運之道。

眾人聞言表情變得更加精采。

幾位位高權重的老者麵麵相視,迅速進行了一番眼神交流。

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沒有出手,出手的代價太大,還極大可能不會成功。

倒不如忍痛割愛,做個順水人情,雖然這人情在他們看來太大了些……

從另一方麵來說,這尊重鼎歸了陸正,還算是讓他們沒了一個燙手山芋,以後睡覺都能安穩很多。

一人嘆道:「此天意也,你既然能承載重器,該當歸你所有……就當是我等的謝禮了。」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幾個老人覺得自己的心都在滴血。

見此,陸正一點也矯情,直接放棄了抵抗。

頓時間,金色大鼎彩光更盛,氣運金龍遊盪在陸正的周圍,濃鬱的氣息幾乎將陸正整個人的身影淹沒。

不過須臾之後,重鼎轉而變小,金龍也飛入了鼎中,一並化作一道金光沒入陸正的眉心,一下子進入到小天地之中。

金色大鼎降落到文宮之中,旋即太平法典飛入鼎器,慢慢吞噬融合著鼎中氣運……

眾人見陸正毫不費力的收了重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幾位守護皇族寶藏多年的老者也不得不感嘆陸正此人的恐怖表現。

這樣的人,恐怕得道成聖也隻是時間問題。

現在把重鼎送了人家,也算是與之交好了一番……幾人在心裡如此寬慰。

陸正神情最為平淡,開口問道:「我聽聞前朝鑄有九鼎重器,以凝聚天下氣運,這難道是九鼎之一?」

一位老者回答道:「不是九鼎,是仿九鼎……當年有皇族老祖預感神朝將崩,讓人仿製了一些重器,將神朝氣運分成了更多部分。」

「我們這一部分皇族就攜帶了一尊仿九鼎,隱匿到這方洞天世界,至於其它九鼎或重器的下落,我們並不知曉。」

老者覺得換作是真正的九鼎,即便其中承載的氣運沒神朝昌盛之時那麼多,也不是陸正這樣的年輕人能夠承受的。

周圍的其他人聽了也不免露出訝色。

畢竟這是屬於皇族的秘密,別說外人,皇族的很多人都不知曉這樣的秘辛。

連妙空都還是第一次聽聞這樣的事情。

而老者現在當眾說出來,也是因為實在沒有什麼好隱瞞了的,索性讓大家都聽故事得了。

「原來如此。」

陸正點了點頭,也沒有繼續追問太多。

老者又道:「行了,大家都會回去收拾東西,準備離開這裡吧,沒什麼戲看了!此間之事,大家記載心裡就好,若是傳了出去,我等都不會有什麼安生日子。」

眾人聞言心中一凜,也明白事情的輕重。

一個個便閉口不言,從哪裡來,又回哪裡去。

在回城的路上,趙威忍不住撓了撓頭,那座殿宇中的皇家秘藏最重要的就是重鼎,現在歸屬了陸正,好像以後也沒什麼太重要的東西需要他去傳承守護了?

這麼一琢磨,趙威覺得自己身上的壓力都輕了很多。

至於家族守護多年的重器被外人所得這種事情,趙威復雜的心情中,最多的還是佩服。

剛才麵對那幅場景,麵對陸正應對重鼎從容淡定的模樣,他仿若井中蛙觀汪洋大海……

這都還沒有出去見見世麵,趙威感覺自己的驕傲都被陸正給擊得粉碎了。

皇族後裔又如何,確實沒什麼稀奇……趙威不禁自嘲一笑。

「此國之重器,非同小可,我希望你能留著自己好好運用,而不是拿給其他人……這樣的器物交出去,對你並不一定有好處。」

一位老者來到陸正的近前,開口叮囑一番。

他擔心陸正會把重鼎獻給那些王朝勢力,特意留下來勸說一番。

陸正微微一笑,說道:「前輩大可放心,此鼎對我而言也有很大用處,不會將之交給其他人。」

聽到陸正這麼說,老者心裡稍微放心了些。

老者幽幽道:「此物給你,也不算違背了祖輩們的遺誌。你很不凡,我希望你以後能多照拂一下我族中晚輩,不求他們能大富大貴,能安生就好。」

陸正道:「隻要成了太平域的一員,任何人都是一樣,我會守護他們的一切,即便有人因為你們的身份而追究什麼,也得先過我這關……」

「當然,在加入太平域的考核方麵,還是跟之前說的一樣,我是不會講私情的,希望前輩能夠理解。」

老者點頭道:「好。」

老者也明白有的規矩不能壞,一旦壞了規矩,就是整個秩序的崩塌。

既然陸正要追求公平公正,連那些王朝勢力去了太平域都得入鄉隨俗遵守規則,他也不好提什麼過分的要求。

另一邊,皇家秘藏的殿宇之中,幾個老者將其它寶物給收了起來。

這一次沒有出現什麼重寶飛去陸正那裡的情況,倒讓幾人鬆了一口氣。

要是什麼寶器都選擇了陸正,那他們可真是無顏麵對祖宗了。

不過有人覺得是有的器物處於封印或半封印狀態,沒有感知到陸正的存在,所以才沒有什麼動靜……

看著空盪盪的大殿,有人不禁感慨道:「也不知道這世間還有沒有其他皇族餘支,等出去之後,我等還是小心為上,即便守不住寶物,也不能斷絕了血脈傳承……」

整片洞天世界一陣忙忙碌碌之後,終於是準備得差不多。

陸正有著佛門印記和重鼎,很輕鬆地就打開了一處寬闊的通道,洞天之中數十萬人陸陸續續去到外界。

最後隻留了一小部分人在洞天裡麵做著一些善後工作。

這麼多人來到外界,這片地區原本屬於胡風的地盤,陸正乾脆就近帶他們去往胡風那裡。

胡風的地盤才納入太平域不久,正有專業的管理和建設開發團隊在這片地方主事。

陸正對著洞天的一眾高層道:「這片區域剛成為太平域的一部分,正在大搞改革和建設,把你們安置在這裡,你們剛好可以先配合著學習和工作……要是覺得適應不了這裡,之後再與我說吧。」

眾人聞言倒也沒有什麼異議。

於是乎,一群人浩浩盪盪去往新建的城區。

陸正還率先一步,通知了一些人做接應和安置工作。

曾經的妖王胡風還在賣力地乾活,新地區的基礎建設幾乎一大半都是他在做貢獻。

那效率和質量,連胡風以前的下屬們看了都望塵莫及,心中直感慨不愧是他們以前的大王,通玄境大妖,真是樣樣精通、能者多勞……

胡風得知陸正將洞天裡的那些人帶了出來,不禁主動請纓。

「陸……陸先生,讓我去安置他們吧!一定把他們安排得明明白白,讓他們盡快適應這裡的生活,順便還能幫你好好監視……啊,是監督他們……」

「你放心,太平域的律法條例我都知曉,保證不會犯錯,也不會讓他們犯錯!」

陸正見胡風這麼來勁,便點了胡風和幾個管理人員一並過去接應。

數十萬人轉移地方安置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其內部有組織、有秩序,在雙方管理人員的配合之下,倒也沒有出什麼亂子。

原本洞天之中的一些普通百姓或奴仆也重新獲得了身份,有了自由身還分配到一定的物資。

陸正還特意讓人把過去的主仆之間分開安置,盡快消除某些人的主子或奴性思想。

一些人以往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一時間還很不適應,但也隻能忍著,根本沒有人慣著他們。

為此,陸正還特意留了下來觀察情況。

畢竟這些人在洞天裡待著,並不清楚太平域的情況,也不懂他陸正的行事風格,難免會出現一些不想守規矩的愣頭青。

到了那個時候,或許他才能鎮得住場子。

果不其然,安置好的當天晚上,就有一些生活嬌慣的人實在受不了,直接聯合起來去抗議。

再然後,所有抗議的人都被抓起來,被人監督著趁著夜色勞動……

還是不服從者,當眾施行身體上的懲罰。

連有人求情都沒有用。

本地的一些人妖鬼怪看得都驚呆了,不知道這些嬌生慣養的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真敢不守規矩啊?

陸正找到趙威,開口道:「再去跟你們的人好好說說,實在覺得自己不適合這裡,可以申請離開,而不是跑出來煽動大家的情緒,說這裡的規矩不合理……」

「明白。」

趙威重重點頭,又旋即笑道,「那些人,我以前都有些看不慣,但礙於身份關係,也不能把他們怎麼樣……你這麼讓人收拾他們,讓我心裡都舒坦得很……」

該說不說,趙威還很喜聞樂見這種場麵。

雖然他以前的那些家奴、仆從也給分了出來,生活上還有些沒適應過來,但他還不至於因此想搞什麼事。

陸正又道:「這裡修往附近幾個區的大道已經完工,你們可以申請臨時身份去其它城區走走,一來一回也花不了多少時間。我就不帶你們到處參觀了,之後還有其它事務……」

趙威低聲道:「聽傳言,你似乎想要整個北域變成太平域?」

安置區有不少本地的人和妖在做事,趙威也是聽到不少關於陸正的談話。

陸正聞言笑了笑,說道:「盡力而為,當然我應該不是你想的那樣有野心,所以你們不要在某些方麵指望我什麼……在這裡,就不要指望你們家族能起勢了,其他家族也不行。」

趙威眼眸閃了閃,沒有再多說什麼,拱手告辭回去告誡他人。

一晃兩天過去,期間安置區雖發生了一些小的沖突,但也沒有影響太大,連那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都很配合行事。

見此,陸正便悄然離開,往北查看情況。

開春之後,除了胡風這裡,陸正還讓人給附近的幾個勢力送去了邀請函。

有的地方勢力之主見風不對直接撂挑子逃之夭夭,也有勢力相當配合直接選擇投靠……

畢竟大家都清楚陸正的能耐,抵抗會是死得最快的行為,要麼棄地而逃,要麼棄暗投明。

於是乎,根本沒有動什麼武力,太平域又往外擴展了一片地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